登陆注册
50070400000033

第33章 先拿灭蜀练练手

成汉的开国君主李雄将国家推向了安定繁荣的顶峰,算得上一代明君。遗憾的是,一代明君也有失误的地方。

李雄就在接班人问题上犯了个错误。李雄个性与人为善,是个好人。他的大哥李荡也是雄心勃勃、智勇双全的人才,可惜在缔造政权最艰难的时刻阵亡了。李雄认为是因为李荡的不幸才有他称雄称帝的幸运,自己的皇位原本应该是李荡的。后来,军阀杨难敌曾投奔李雄,不久又叛乱。李雄派侄子李琀、李稚征讨杨难敌,因为轻敌中了埋伏,两个侄子都战死了。李琀、李稚都是李荡的儿子。李雄很悲痛,几日吃不下饭去,一说起这事就痛哭流涕,深深自责,觉得更对不起故去的哥哥李荡了。所以,李雄比较倾向于死后将皇位传给李荡的儿子。

李雄在征战途中伤痕累累,头部的伤口有一次化脓。他自己的10个儿子当了皇子后,生活奢侈淫逸,对父亲的病情看得很淡,并没有真正关心过父亲。结果,李雄和儿子们的感情也很淡。反倒是李荡的儿子李班日夜照料在旁,还用口给李雄吸脓。李班这个孩子也是与人为善的人,在性情上与李雄相似。李雄就不顾群臣的反对,一意孤行立李班为太子。

大臣们从现实出发,认为各位皇子都已成年,盘踞各处,如果舍弃10位皇子传位给侄子,必然引发内乱。李雄说:“我在起兵之初,本不觊觎帝王之业。值天下丧乱,群情义举,诸君推逼我为帝。王朝的基业,功由先帝,我大哥是嫡长子,本应登基,不幸薨于戎战。李班是嫡长子之子,姿性仁孝,好学夙成,必为名器。”叔叔李骧与司徒王达都反对:“传位以嫡,本身就是为了防止皇位篡夺,不可不慎。历史上有许多不传位给儿子导致内乱的先例。愿陛下思之。”李雄一意孤行,固执地传位李班。李骧是皇叔,地位崇高,也劝不了李雄,只能退出来悲伤流涕:“本国的大乱就要开始了!”

334年,李雄病逝,李班继位。李骧的担心马上得到了验证。李班宽厚老实,疏于防范,或者压根就没把人往坏处想。可李雄的儿子李越对李班继位极为不满,趁回成都奔丧时和兄弟李期联手,就在灵堂上杀掉了李班。李期登基。

李期称帝后,成汉朝政日坏。国家承平日久,李雄的子孙们位居要职,贪图享受,早就把俭朴勤政的作风抛到脑后了。李雄与民为善、勇于纳谏、君臣携手的风格荡然无存,李期本身就是懒惰的庸才,又任人唯亲,所任用的大臣也都庸庸碌碌,坐享俸禄而已。国家形势很快便江河日下。

李期本人无才无德,却猜忌声望高、地位重要的宗室成员。汉王李寿是李骧的小儿子,按辈分是李期的堂叔,历任要职,镇守在外。李期对李寿很疑忌,派人监视李寿,还将李寿的义弟毒死。李寿感到十分恐惧,于338年率军进攻成都,公然造反。李寿的儿子李势当时在成都当校尉,里应外合,打开城门迎父亲进城。李期没料到李寿真的造反,而且转眼就杀到了眼前,不得不安抚李寿。李寿要求“清君侧”,李期就杀掉了李越和自己的那帮大臣,自断了臂膀。几天后,李寿还是废黜李期为邛都县公,软禁起来。李期不久自尽,时年25岁,在位4年。

李寿起兵初,歃血盟誓,说起兵夺权后要向晋称藩。这很可能是为了争取外部支持,洗刷自己造反夺权罪过的幌子。他都没想到夺权会那么容易,如今真的成了一国之主,李寿就开始犹豫了:真的向东晋称藩呢,还是自己披上龙袍过过皇帝瘾?他决定用占卜决定命运。李寿占了一卦,卜者解读说李寿有几年皇帝的命。亲信任调马上鼓动说:“做一天皇帝就很了不起了,何况几年!”另一个亲信解思明不以为然,说:“几年皇帝怎么及得了百世诸侯(向东晋称藩,封侯是少不了的)!”李寿下了决心,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有一天皇帝能做就做一天皇帝。抱着“过把瘾就死”的心理,李寿称帝,改国号为“汉”,开始骄奢淫逸的皇帝生涯。他一心享乐,大兴土木,夺人妻女;喜怒无常,又喜杀戮,滥施淫威,致使上下离心,民怨沸腾。343年,李寿病逝,足足过了5年的皇帝瘾。儿子李势继位,风格和乃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什么事情都务求奢侈,根本不管百姓死活。百姓们不满,李势就滥用严刑峻法,压制不满。

统治者的内讧仍在继续。李势没有儿子,弟弟李广就请求立自己为皇太弟。李势不知道怎么想的,坚决不答应。李广转而去求大臣马当和解思明前去劝说。马当和解思明二人是老臣了,朝政之所以没有彻底崩盘全靠他们支撑着。两人从政权长远利益考虑,一再劝说李势立弟弟为继承人。李势听不进去,怀疑李广和两名大臣谋权篡位,痛下杀手,捕杀了李广、马当和解思明。短时间内连续的内讧,严重削弱了成汉的实力。

成汉王朝呈现出分崩离析的迹象,稍微有点变故就会轰然倒塌。

四川地区处长江正上游,对中下游产生君临态势。四川水军出三峡,顺江而下,就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两湖地区。所以建国中下游的东晋王朝和成汉相比,在军事上处于绝对的劣势。建国开始,东晋内部就存在伐蜀的倡议。庾亮当权后,就开始实际的西征筹划了,最终没有成行。东晋一直没有伐蜀的原因很多,比如四川易守难攻,比如担心北方政权乘虚南下,最重要的原因是东晋政权建立在各个世族大家的支持下,内部维持着微弱的均势。如果有人伐蜀成功,那可就立了盖世武功,势力增长,势必破坏均势,影响政权稳定。所以,大家宁愿成汉政权盘踞上游威胁自己,也不愿意看到有人伐蜀成功。

永和二年(346年),实权人物桓温再次提议伐蜀。他的目的恰恰是其他世族最担心的:通过对外战争提升声望和实力,为掌权乃至篡位做准备。

此时伐蜀具有有利条件,那就是成汉自身虚弱。但桓温的部属们提出了更多的不利条件,比如顾虑后赵大军南下、朝廷不同意不支持等等。江夏相袁乔力排众议,认为江防已固,可以腾出手来做点事情了。后赵军力强盛,成汉虚弱不堪,进攻成汉比进攻后赵划算。至于朝廷的羁绊,袁乔认为方略大事不必取得“一致同意”再施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袁乔的意见说到了桓温的心里去了。他下定决心,给朝廷上表要求西征,不等朝廷回复就在当年十一月率益州刺史(他自己任命的)周抚西征成汉。袁乔率2000人为前锋。

桓温的战表到了建康,朝廷果然不同意,可人家已经出发了,你再反对也没有用了。朝堂上的大小官员们干脆议论起桓温此行能否成功,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桓温失败了,大家幸灾乐祸;成功了,大家的苦日子就来了。多数人觉得成汉地形险阻,路途又远,桓温兵力薄弱,取胜希望不大。刘惔却认为桓温必胜,众人问他根据何在。他说:“从桓温的赌博表现上可以推断出来。他的赌博手段极精,非胜券在握绝不出手。我担心的是,灭蜀之后,朝廷都要受控于他了。”大臣们听说此言,不禁忧心忡忡起来。

347年春,桓温大军至青衣(今四川青衣江)。李势命右卫将军李福、镇南将军李权、前将军昝坚率大军阻拒晋军。

成汉将领内部就作战方针出现了分歧。李福和李权想设下埋伏待晋军到来,昝坚想正面迎敌,把桓温消灭在陌生的环境里。分歧的结果是分裂,昝坚带上本部兵马,和李福、李权分道扬镳,向东搜索前进,摩拳擦掌要和桓温较量一下。不知道是情报工作没有做好,还是四川地区过于广袤,昝坚的军队竟然没有遇到晋军。桓温和他走的不是同一条路,避开了昝坚的阻拦,很快推进到成都南面。三月,晋军攻克彭模(今四川彭山东南,岷江东岸地区)。李福、李权得报后,迅速向彭模杀来。

下一步怎么办?是坚守彭模迎战李福、李权,还是放弃此处攻占别处?有人提议趁成汉主力没有到达,分兵攻城略地,在成都周边来个天女散花。袁乔坚决反对:“我们孤军悬在万里之外,兵少将寡,分兵容易被各个击破,必须同心协力,奋勇一搏。”他提议大军轻装简行,只带三天粮草,直取成都。桓温采纳了这个冒险的计划,留参军孙盛、周楚率老弱残兵守彭模,亲自率领步兵轻装向成都进军。

成汉得报,由李福攻彭模断晋军退路,李权向成都收缩阻拦桓温。这个计划很好,可惜李势的倒行逆施早已天怒人怨,军心民心涣散不可收拾了。李福进攻彭模的晋军老弱病残,竟然大败而逃。李权的部队三战三败,一路败退回成都。听说成都情况不妙,东边的昝坚这才停止搜索,赶回来增援。在成都南郊,昝坚的部队终于遇到了晋军。可惜部队的士气实在低落,看到晋军杀气腾腾的样子就不战自溃,跑得只剩昝坚这个光杆司令了。

三支部队全都瓦解了,李势孤注一掷,武装成都城中所有的守军与桓温决战。双方在成都笮桥(今成都西南南河上)激战。战斗中,晋军不利,伤亡激增,流矢几次在桓温身边擦过。官兵们产生了退缩情绪,桓温决定收兵再战。在这关键时刻,晋军的鼓吏误鸣前进鼓,袁乔乘势督率士卒力战,扭转了战局。蜀军产生了畏缩情绪,纷纷撤退回城。对于这个蹊跷的敲错鼓事件,还有不同的说法:不是鼓吏敲错了,而是袁乔见桓温有意收兵,故意在给鼓吏传达命令的时候把“收兵”说成了“进军”,于是战场上响起了进军鼓。不管原因是什么,战场上拼的往往是“最后五分钟”的坚持,其实成汉军队的勇气逊色于晋军,终究是要失败的。晋军意外得胜后,乘胜追击,火烧城门,攻占成都。

李势连夜逃走,往北逃到葭萌关,迷茫思考起来。收拢残军败将,与桓温顽抗,李势没有信心也没有能力;逃到中原,向后赵政权投降,李势担心没有好果子吃。这时候,李势想起当年父亲李寿占卜问命运的事情来,解思明说“几年皇帝怎么及得了百世诸侯”果然没有错,归顺东晋做个愚公不失为现实的选择。于是,李势向桓温请降,成汉灭亡。桓温奏报朝廷,东晋将李势迁到建康,封为“归义侯”。李势在四川胡作非为,结果因为主动投降而在江南得以善终。

灭蜀后,桓温凯旋回荆州,留周抚收拾残局。周抚的益州刺史原本是虚的,如今终于坐实,工作起来很卖力。他又花了两年的时间,消灭各地的成汉残余势力,使蜀地全部并入东晋。桓温灭蜀,仅在领土上就使东晋增加了一小半的面积,功勋卓著。

同类推荐
  • 明月照汉关

    明月照汉关

    统一帝国的荣光已成昨日昙花,皇帝都被置于军阀们的股掌之上。非常时期,看一个黄门小郎官如何崛起改变倾颓大势?
  • 带刀穿越大宋

    带刀穿越大宋

    主人公穿越到大宋王朝北宋末年,生存为主线,在大宋、金、夏、契丹等王朝的相互吞噬和腥风血雨中,生存下来。
  • 三国之世无双

    三国之世无双

    一梦千年,吕逸表示自己瑟瑟发抖,这里竟然是东汉末年,但是似乎不太一样啊!正想着,头疼飞过一只巨大了雄鹰,铺天盖地。。。。。。
  • 帝国枭色

    帝国枭色

    王朝末年,帝国内忧外患,大厦将倾。刘钧穿越而来,身为九位异姓王之一的他,拥有自己的封土。乱世之中,枭雄并起,列国争霸。他只得种种田,搞搞工业,带领自己的子民走上帝国荣耀之路……
  • 美凤的生活

    美凤的生活

    一位叫做美凤女孩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的经历。纯属虚构。
热门推荐
  • 问天晴

    问天晴

    晴天,雨天。一个创造梦境的人,进入了自己的梦里,进入了迷茫的一个世界,几生几世的错过与轮回,在雨天渴望着天晴....
  • 傲慢之羽

    傲慢之羽

    自苍穹坠落的漆黑羽翼是孤傲的执念舍弃苍穹追求自我他既败者又为王者黄昏之后他在沉思着……
  • 暖风不上心

    暖风不上心

    重生文,夏暖回到了他和顾风第一次见面的少年时代,这一世她发誓他一定要留住他,一定不会分手以后的自己后悔。“顾风,如果那时,我没有和你分手,你现在会不会还是我的。”“夏暖,我喜欢了你三次,最后一次,是你放手的”她重生不可能再放手了,顾风,你是我的
  • 名利场

    名利场

    这是一个充满了欲望和物质的时代,有的人为了名利汲汲营营,有的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是,却也有人在极力保持着自己内心的纯真和干净。然而,当残酷的现实一次次地摧残着内心仅存的希望,当名利的诱惑一次次地向内心的淡泊发起挑战,你的心该何去何从?你的身又该归于何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风忧古琴

    风忧古琴

    这是一本关于远古争霸的小说,主要讲述男主如何战胜各种困境,与魔界宿敌展开一场厮杀。在最后拯救世间的励志故事。
  • 巨盗

    巨盗

    2007年9月,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传出消息,三幅共价值5800万欧元的油画在一场画展上不翼而飞,其中包括毕加索的《鸽子与豌豆》。法国警方在9月23日证实了这一消息,警方表示失窃的主要原因是画展缺乏基本的安全保护。不过,展方并不承认,在他们看来小偷的有神鬼莫测之能,令人防不胜防。事实证明现场确实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摄像头没有拍到任何一个可疑人影。——此案被列为世界未解之谜。2012年7月,美国费城再现文物盗窃案,除了三幅国宝级油画外,与之一同消失的还有《独立宣言》的原稿,与07年卢浮宫被盗案同样的手法,同样的神鬼莫测...故事就从这里展开...
  • 异度青春

    异度青春

    简介一:城镇或是乡村,灵异故事与怪谈从未绝迹,或恐怖或凄美或感人。它们也许口口相传,不经意间便传入了你的耳中。也许就在某个突如其来的瞬间便出现在了网络中,书刊里,甚至来到了你的身边。小时候陪伴着守护你的布偶如今是否会成为你噩梦的根源?无人入住的事故房屋又是否有邪灵作祟?夜间行路又该如何躲避邪祟的追捕……简介二:镜中的生灵守护着他的约定,平凡的生命却注定不平静,黄昏的雨中,注定与它们相遇。这是一个脱线作者以单元剧的形式描绘着青春与灵异的故事。
  • 异界的神级史莱姆

    异界的神级史莱姆

    少年意外死亡,灵魂穿越了异界,成为了异世界最为普通的魔幻生物之一,「史莱姆」。
  • 笑猫日记之魔法世界

    笑猫日记之魔法世界

    马小跳的表妹杜真子有一只猫,它会笑,还记得吗?当笑猫与杜真子还有马小跳来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