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70400000014

第14章 八王之乱:同室操戈何其匆匆

贾南风死后,赵王司马伦大权在握。

司马伦有了权力不好好用,竟做起了当皇帝的美梦,要抢自己的侄孙司马衷的皇位。一方面是司马伦个人政治野心膨胀,另一方面是孙秀等人撺掇的。反对司马伦称帝的部分大臣很好处理,司马伦等人排列武士一吓唬,再拉出去几个挑头反对的大臣砍头,基本就没有反对的声音了。司马衷就更好对付了。永宁元年(301年)初,司马伦把死去多年的老父亲司马懿搬了出来,说司马懿托梦要他做皇帝,让晋惠帝司马衷禅位给他。司马衷这个皇帝本来就当得痴呆,对寻常话都没有分辨能力,更不用说司马伦的鬼话了。于是,又一场禅让上演了。司马衷成了太上皇,搬到金墉城住去了。

司马伦废惠帝自立,完全是利欲熏心,上台后除了大肆封赏,没有任何方针政策。上自赵王的亲信党羽,下自王府的奴卒厮役都封官晋爵,朝廷之上顿时高官充盈。西晋的官员冠服要用貂尾装饰。因为突然封赏了大批官员,整个洛阳城储存的貂尾都不能满足新官员官服制作的需要,只好找狗尾巴来代替。成语“狗尾续貂”由此而来。服装不够倒是其次,许多新晋官员连印信都没有。因为国库储蓄根本不足以支撑司马伦的滥封,朝廷没有足够的金银给新封的人铸造印信。这些司马伦的党羽因此被讽刺为“白版之侯”。

司马伦篡夺了侄孙司马衷的皇位,在西晋政治发展过程中具有转折意义。之前的种种变乱,贾南风也好,杨骏也好,司马亮和司马玮也好,他们的争权夺利都没有逃脱宫廷政变的范畴,再怎么闹毕竟范围有限,和老百姓生活实际差距甚远。司马伦的篡位就不同了。它引起了天下的讨伐,迅速演变成席卷大地的战争和杀戮。20多年后,一个庞大的帝国就土崩瓦解了。

司马伦篡位后,齐王司马冏最先反对。司马冏参与了司马伦的政变,是诛杀贾南风的大功臣,事后却被司马伦排挤出了洛阳,去镇守许昌。政变收益分配严重不均,司马冏本来心里就不平衡,凭什么我出力你享受啊?而且你现在还大模大样地自己做了皇帝,更不像样了!于是,司马冏联络镇守各大城市的宗室诸王一起讨伐司马伦。镇守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镇守关中的河间王司马颙起兵响应。战争爆发了,从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北方地区成了战场。

这场战争一直延续到公元307年晋武帝第二十五子豫章王司马炽称帝,改元永嘉为止。因为战争主要内容是西晋宗室诸王之间的内讧厮杀,发挥主要作用的是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长沙王司马乂、东海王司马越等八位王爷,因此被称为“八王之乱”。

战争首先突破了洛阳一地的范围。篡位后的司马伦面对多位亲戚的围攻,调兵遣将分头迎击。前线还没有分出胜负,洛阳城中发生了内乱。部分禁军不看好司马伦,觉得他必败无疑,“将功赎罪”杀死了司马伦,迎司马衷复位。司马伦同党被诛灭。

战胜后的司马冏、司马颖和司马颙三人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何分赃。

司马冏是首倡之人,出力最多,战后被重新当了皇帝的司马衷任命为大司马,掌握朝政。这样的安排,两位响应的藩王起初并没有意见。但是权力的腐蚀作用太大了,司马冏掌权后也开始独断专行,排斥他人。司马衷没有子嗣,存在挑选继承人的问题。成都王司马颖和长沙王司马乂都是司马衷的弟弟,都希望当“皇太弟”,等傻哥哥哪天死了来个兄终弟继。司马冏不愿意这两位已经成年又掌握兵权的王爷当继承人——那样显然会削弱司马冏的权势,就操纵册立了司马衷的侄子、年仅8岁的司马覃为皇太子。这一下,司马颖、司马乂和司马冏的关系破裂了。

新一轮的战争是太安元年(302年)底,感到分赃不均的河间王司马颙挑起的。他讨伐司马冏得到了司马颖的响应。但胜利果实则落入了当时在洛阳城中的长沙王司马乂的手中。司马乂判断司马冏气数已尽,抢先杀了司马冏,掌握了政权。

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更不干了。明明是我们俩出了力气,怎么最后让司马乂捡了便宜!第二年,两人合兵讨伐司马乂,司马颙命都督张方率数万精兵自函谷关向洛阳推进,司马颖调动大军二十万从西向东进攻洛阳。前线正打得热闹,洛阳城里又先失火了。当时在城里东海王司马越和部分禁军对司马乂失去了信心,合作擒拿司马乂,将他交给张方。张方将司马乂烧死。

这一回合结束后,成都王司马颖担任了丞相,成了胜利者。但他盘踞在老窝邺城专政,遥执朝政,又废掉太子司马覃自己当了皇太弟,一时政治中心由洛阳移到邺城。这就侵犯了在洛阳的东海王司马越和禁军将领的利益,引发不满。他们的优势是手里掌握着皇帝。于是,司马越率领禁军挟持晋惠帝司马衷北上进攻邺城,讨伐司马颖。不幸的是,司马越在荡阴(今河南汤阴)一战中被司马颖杀得大败。不仅皇帝司马衷成了司马颖手中的俘虏,司马越本人都差点当了俘虏,仓皇逃往封国东海(今山东郯城地区)。

司马颖先放下喘息未定的司马越不管,派军占领了洛阳。正当他取得大胜利之时,后院起火了。并州刺史司马腾是司马越的弟弟,他和幽州刺史王浚联兵,从北往南攻破了邺城。司马颖只好退踞洛阳。可怜的洛阳城经过反复这么多轮的政变和杀戮,每经历一次就血流成河,已经变成断壁残垣的空城了。司马颖在洛阳根本没吃的,将士们只能把人肉和马肉掺在一起充饥。没办法,司马颖只好挟持晋惠帝,放弃洛阳奔赴长安。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两派力量就在关中合并一处了。

永兴二年(305年),司马越卷土重来,从山东起兵进攻关中,击败司马颙。第二年(306年),司马越迎晋惠帝回到洛阳,并杀死司马颖、司马颙等人,独揽大权。宗室诸王大规模的内讧自此才基本平定下来。司马越笑到了最后。

历史上宗室诸王内部争权夺利的事件屡见不鲜,但像西晋的各位王爷这样大动干戈,天天动刀动枪,杀得生灵涂炭、天昏地暗的,则仅此一例。

这是西晋王朝制度性的积弊。西晋建立后,晋武帝认为曹魏灭亡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广树藩王,危急时刻没有人捍卫皇室。于是西晋大封宗室,并且给予这些宗室军政实权。数以十计的司马家族子弟被封为王爷。受封的诸王并没有去藩镇,而是留在京师兼任各种实职。西晋的公卿大臣中有许多是宗室王公。有些藩王还掌握有相当的兵权,包括指挥中央禁军——禁军在政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与曹魏猜忌宗室诸王不同,西晋王朝听任各位王爷参与政务,相互交接联络,很少加以限制。诸王的存在反而威胁到了西晋皇权。

制度性问题放大了宗室诸王之间的个人恩怨和利益纠葛。其实内讧诸王中,除了赵王司马伦品行不好外,其他各位王爷人品都还可以,一些人的声望还很高。比如东海王司马越年轻时就誉满天下,为人谦虚又乐于助人,受到普遍的尊敬。但是没有一个好的制度调节他们的内部矛盾,相反宽松的环境和过大的权力很容易让他们选择暴力解决。比如楚王司马玮,从小就不受父亲司马炎喜欢,长大后被封的地盘和利益最少,心里不满。他慷慨响应贾南风两次号召,充当枪手,本意是借机名利双收,并非要置天下于水火之中。遗憾的是,杀戮一旦开始,血腥味就会四散开来,超脱个人的控制范围。这是宗室诸王无奈和可悲的地方。比如那个品行不错的司马越就被认为“此人乱天下”,最后死于战火,尸骨无存。

八王之乱持续了16年。参战的亲王远远不只8人,起主要作用的是8位亲王。这些藩王相继败亡,西晋统治集团的力量也消耗殆尽。在战争中,百姓被杀害者众多,社会经济破坏严重。在洛阳13岁以上的男子全部被迫服役,城内米价贵到一石万钱,不少人饥饿而死。人民又重新陷于苦难的深渊,掀起了大规模的流亡的浪潮。尤其是诸王利用少数民族的贵族参加这场混战,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成都王司马颖引匈奴刘渊为外援,让其长驱入邺;东瀛公司马腾引乌桓羯人袭击司马颖,让其乘机入塞;幽州刺史王浚召辽西鲜卑攻邺,短暂统一后,西晋王朝出现了分裂的趋势。原来隐伏着的民族矛盾迅速爆发。最后是汉化归附的匈奴民族起兵灭亡了西晋。

在整个八王之乱过程中,作为皇帝的司马衷反倒是一个旁观者。他成了造反谋逆者的争夺的目标和军中俘虏,几度易手,颠沛流离,受尽惊吓。除此之外,司马衷没有做出任何有用的决定,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但是人非草木,即使是司马衷这样的弱智也多少在乱世中显现出人性正常的一面。散骑常侍司马威依附赵王司马伦。司马伦要篡位的时候,司马威奉命来逼司马衷退位,还动手夺了皇帝玺绶。司马伦篡位后任命司马威为中书令。司马伦失败后,晋惠帝重新成为皇帝。一干人议论对失败者的处理问题。处理司马威的时候,大家本来想放他一条生路(估计都是一路货色)。这时候,一向沉默不语的司马衷说话了:“阿皮(司马威的小字)捩吾指,夺吾玺绶,不可不杀。”司马衷毕竟是皇帝,既然皇帝发话了,群臣们不好违抗,杀了司马威。

在成都王司马颖与东海王司马越混战的过程中,司马衷一直被裹胁在军中。他的处境极其危险。一次大战,司马衷脸上给砍了一刀,身中三箭,周围的侍从都跑光了,只有侍中嵇绍用自己的身躯护卫了司马衷。两个人被乱兵包围,士兵们上来就要杀嵇绍。晋惠帝这时候大喊:“侍中是忠臣,你们不许害他。”乱兵却说:“奉皇太弟(指司马颖)之命,我等只不伤害陛下一人。”结果嵇绍被乱刀砍死,鲜血溅到了晋惠帝的衣服上。司马衷后来安全了,依然穿着被鲜血染污的衣服。侍从们要他把衣服换下来清洗。晋惠帝却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为什么要洗呢?”这话听起来傻乎乎的,其实包含着乱世难得的正义光芒,成了司马衷留在历史上的正面名言。南宋的文天祥在《正气歌》里还特地提出“为嵇侍中血”。

306年,司马越的军队攻入长安,大肆抢劫,两万多人被杀。这年九月,司马颖被俘后被杀。11月庚午,晋惠帝于长安显阳殿去世。司马衷极可能是被司马越毒死的,据说他在死前吃下了一块毒饼。晋惠帝死后葬太阳陵。豫章王司马炽被司马越立为新皇帝,史称晋怀帝。

《晋书·惠帝纪》评论晋惠帝司马衷:“不才之子,则天称大,权非帝出,政迩宵人……物号忠良,于兹拔本,人称袄孽,自此疏源。长乐不祥,承华非命,生灵版荡,社稷丘墟。古者败国亡身,分镳共轸,不有乱常,则多庸暗。岂明神丧其精魄,武皇不知其子也!”司马衷的弱智给刚建立的西晋王朝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西晋迅速衰亡的责任在司马衷,更在他的父亲司马炎。司马炎优柔寡断,既不愿意得罪扶持司马家族夺取天下的杨家、贾家等勋臣势力,又受到枕边风的影响,不能坚持己见,而且厚待放任藩王势力发展的制度就是司马炎制定的。说到底,司马家族不是通过底层革命夺取的政权,而是靠政治权谋篡国夺权的,终究不敢和权贵家族和藩王势力翻脸。这是西晋王朝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

同类推荐
  • 历史就这四张脸:千朝万代,就这四张脸皮

    历史就这四张脸:千朝万代,就这四张脸皮

    知名通俗历史作家罗杰从战争篇、帝王篇、暗杀篇、悬案篇四个方面,以探索发现手法解读从远古到民国鲜为人知,又悬念丛生的战争密码、帝王旧事、暗杀玄机和史案真相,解读历史的这四张脸皮。
  • 夏都周宁

    夏都周宁

    《夏都周宁》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客观地反映了周宁渊源久远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淳厚朴实的民风民俗、独特神奇的人文地理环境,及其所造就和哺育的一代代聪明能干的周宁优秀儿女。
  • 狼烟四起之局势动荡

    狼烟四起之局势动荡

    东汉末年,朝局混乱,贪婪之人大肆敛财盗匪猖獗,百姓揭竿而起,王朝覆灭只在弹指间
  • 梵音渡

    梵音渡

    要相信音乐的力量。清净空灵的佛系梵音最能打开人的心扉,通往人的心灵的最深处。
  • 沧浪:绝代小姐傲江湖

    沧浪:绝代小姐傲江湖

    西陵下出道七年的巅峰之作!《仙路烟尘》作者管平潮赞曰:简丽朗烈,已具名家峥嵘!著名评论家韩云波评曰:似高山流水,似空谷回响,有余音绕梁之效!前六卷为《沧浪》,第七卷为《沧浪》前传《天下无香》。两部小说均已出版,此为精改版。【唯美情侠】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我有无限资源

    网游之我有无限资源

    一个无钱无势,一辈子只能在社会低层的普通人殷帔因为一款叫《世界》的全虚拟网游,改变了自身的命运,甚至改写了整个地球......
  • 末日之铁血特种兵

    末日之铁血特种兵

    病毒爆发,是自然发生?还是人为操控?末世来临,是苟且偷安?还是征战不屈?作为华夏龙组的队长,林浩不屈不挠,带领龙组成员,历经磨难,为重振华夏辉煌历史地位,刹丧尸,屠异类,斩强敌,破阴谋,最终站在世界顶端的终归还是华夏的强者。当然,做为末世的美女,那肯定是异常的野性和火辣的!而林浩的强势崛起,必将成为美人们争锋相夺的最终目标。
  • 两个人的游侠

    两个人的游侠

    灵魂穿越的现代人莫狂,进入到了一名小猎户习善体内,脾味相投。一具身体两个灵魂,在这方被称作渊界的星球上,开启了一段有趣而热血的游侠之旅……
  • 无敌少年王

    无敌少年王

    少年强,则国强!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圣衰

    圣衰

    你是男人,我是女人!男人天生好色,欲望,便是他的一切!女人天生阴险,掌控男人,便是她的使命!在梦里,你是我的傀儡;在现实中,你照样卑微。男人,你“圣”衰了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喜欢你是我的

    喜欢你是我的

    一见钟情钟于外表,日久生情生于内在。所以你什么时候喜欢我的?第一次看见你。那现在你喜欢我什么呢喜欢你是我的
  • 杀之生旅

    杀之生旅

    世上没有公平,至死不渝的爱情和两肋插刀的兄弟,有的只是背叛、势利,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只有鲜血、尸体和那最邪恶的欲望是美好的,要想不受伤害,便要将自己注重的变成自己的,得不到,就要想尽办法毁掉!
  • 开局签到神话学院

    开局签到神话学院

    你平凡吗? 你渴望不凡吗? 如果推开面前这扇未知的门,你就会变得不凡,那么.......你会怎么选择? 半人半神、疯狂的学员、奇葩的课程、还有只在神话中出现的生物.......当你觉得小说很魔幻,不如说—— 现实,更加魔幻。
  • 人间鬼事

    人间鬼事

    人生无常,苦、空、无我,尤其是六道轮回,更为痛苦!积怨的灵魂,在这世间游荡,用它们的方式来了结着一切的因果……天生“五弊三缺”的赖二,靠着修习佛门和道家法术驱魔捉鬼,积攒阴德以维持自己的“半条命”,等到那个给予他另外“半条命”的人出现,他的人生才能彻底改变,然而等待的过程中却发生许多惊心动魄、骇人听闻的恐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