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87500000019

第19章 上卷 读书明理 (2)

曾国藩接着又讲了关于读史的方法,他认为最妙的办法是设身处地去感受。每看一处,就设想自己就是当时的人,正在与周围的人应酬谈笑。不必人人都能记得,只要记住一个人,就好像和他在一起一样;不必事事都能记得,只记住一件事,就好像自己亲身经历这件事。经书,重在探求思考其中的道理;史书,重在反思事件对我们的启示。

曾国藩的见解是十分精到的,即便是现在,我们也可以借鉴他的读书方法。当然,现代文化比过去有了很大发展,知识面愈来愈宽,门类越来越多,各个门类知识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所以,为了提高阅读和学习的效率,读书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精选几位名人的读书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顾炎武读书的三种方法

顾炎武之所以能在学术上取得非常大的成就,除了他的勤奋努力外,与他的学习方法也有很大关系。他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抄录法。顾炎武读书总是要动手抄录的。他把精彩的内容用笔抄下来,既加深了印象,又便于分类整理,这是积累知识的一个好办法。

2复读法。顾炎武非常重视知识的回顾复习。他规定自己每年春秋两季,分别复习冬夏两季所读的书,即半年读书,半年复习,把阅读和复习交叉进行,这样温故而知新,新旧知识相得益彰。

3游读法。顾炎武笃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读书方法。他从45岁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游学生活。一边游历名山大川,一边读书,学以致用,真正做到了书本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

华罗庚的“厚薄”读书法

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搞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第二步是“由厚到薄”,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的分析,就会发现只用记住脉络就可以了,这就是“由厚到薄”的过程。经过这两个阶段,才能把知识掌握扎实、透彻。

杨振宁的“渗透”法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各门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那么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是互相渗透的。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时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通过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更开阔,思路更活跃,这样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以上是几点非常有效的读书方法,相信会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当然,学习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加以总结,多与朋友互相交流交流,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箴言

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3 聪明的樵夫,应该是既善于砍柴,也善于磨刀的。

——佚名

仰泳?蝶泳?书海徜徉,不如“涵泳”

汝读《四书》无甚心得,由不能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朱子教人读书之法,此二语最为精当。尔现读《离娄》,即如《离娄》首章“上无道揆,下无法守”,吾往年读之,亦无甚警惕。近岁在外办事,乃知上之人必揆诸道,下之人必守乎法。若人人以道揆自许,从心而不从法,则下凌上矣。“爱人不亲”章,往年读之,不甚亲切。近岁阅历日久,乃知治人不治者,智不足也。此切己体察之一端也。

——《曾氏家书》

曾国藩通过信件了解到儿子曾纪泽读书进展不大之后,就向他介绍了朱熹的“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的方法。曾国藩在信中说,你读四书没什么心得,主要原因是不能切合自己的实际去体察。以你读的《离娄》第一章“上面没有法度准则,下面就没有法度可遵守”为例,我过去读到这里也没有十分在意,近来在外面办事,才知道上面的人必须设立好各种规章制度,下面的人必须严格执行,如果人人都按自己的准则来随心所欲的话,那么下面的人就会凌驾于上面的人之上,整个局面就乱了。再如‘我爱别人而别人不亲近我’一章,过去读了并不感到亲切,现在随着阅历一天天增加,才知道管理不能深得人心,还是因为自己想的、做的远远不够,这些就是我切合自己感受体察到的一个方面。

怎样来理解“涵泳”二字呢?曾国藩又专门给儿子讲解了一番:涵泳二字,最不易识,余尝以意测之: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槁,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浡兴。他说“涵”,就好比春雨滋润鲜花,就好比清清的渠水灌溉水稻。雨水滋润鲜花,太小则难以浸透,太大就会倒伏,只有大小适中才好;清水灌溉稻田,太少就会枯干,太多又会伤于涝灾,适当才能使稻苗生机勃发。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程子谓鱼跃于渊,活泼泼地;庄子言濠梁观鱼,安知非乐?此鱼水之快也。

左太冲有“濯足万里流”之句,苏子瞻有夜卧濯足诗,有浴罢诗,亦人性乐水者之一快也。泳,好比鱼儿游水,好比人洗脚。程颢说鱼儿跳跃于深渊,活泼自然;庄子说在濠水之上看鱼,怎么知道鱼不快乐?这就是鱼和水的乐趣。左思(字太冲)有“濯足万里流”的名句,苏轼(字子瞻)有夜卧洗足的诗、有出浴后的诗,同样是人性亲近水的乐趣。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也就是说,善于读书的人,必须把书看做水,把自己的心看做鲜花、水稻、游鱼、洗脚,这样就差不多可以从字面上理解涵泳的意思了。

曾国藩详细地给儿子讲解读书之法,无非是想要他将来读书时更加透彻。既然曾国藩总结出这样一套“独门绝学”,我们也不妨借鉴一下。

我们青少年要学会在书海畅游,就要学会这招“涵泳式”,一方面,要以读书为乐趣。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求知为乐,这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啊!

除了要以读书为乐趣之外,我们读书的心态也要适度从容,如滋润鲜花、灌溉稻田一样,太急切或太懈怠都不行,如果一时搞不明白,可以暂时“不求甚解”,且从容涵泳于书海之间,有朝一日必能触类旁通,豁然开朗。

箴言

1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

——鲁迅

2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学而不思则罔,读书也要有见地

凡大家名家之作,必有一种面貌,一种神态,与他人迥不相同。尔以后读古文古诗,惟当先认其貌,后观其神,久之自能分别蹊径。今人动指某人学某家,大抵多道听途说,扣盘扪烛之类,不足信也。君子贵于自知,不必随众口附和也。

——《曾氏家书》

这封信中,曾国藩教育儿子曾纪泽读书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他说,凡是大家、名家的作品,一定有其独特的面貌和神态,风格与别人的作品迥然不同,你以后再读古代诗文,一定要先辨识它的面貌,领会它的神韵,这样时间长了,自然能找到其中的门径。现在有些人动不动就随便说某人是学某家的,大多数是道听途说、扣盘扪烛之类的,根本不足为信,有学问的人贵在有自己的见解,没有必要随声附和别人的意见。

这段话道出了读书的关键所在: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读书如果不加思考,就等于没有读书。我们青少年在读书的时候,也要学会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清代著名学者戴震就是一个有独立见解的人。

戴震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他很晚的时候才会说话,但是脑子非常聪明,老师教授的经书,他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背诵几千字还不肯停下来休息。戴震不仅背书快,同时还能深入钻研,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有一次,老师教他朱熹的《大学章句》,在第一章后面,朱熹有一个注解:“右经一章,大概是孔子说的,曾子记述的,总共有二百五十字。”戴震看到后,不解地问:“这一章怎么知道是孔子所说而曾子所记述的?”老师告诉他:“这是朱子(朱熹)注解的。”戴震又问:“朱子是什么时代的人?”老师回答:“宋朝人。”戴震又问:“孔子、曾子是什么时代的人?”老师回答:“周朝人。”戴震又问:“周朝和宋朝相隔多少年?”老师回答:“差不多两千年了。”戴震又问:“既然相隔这么多年,朱文公怎么知道这些呢?”老师再也无法回答,只得说:“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孩子。”

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能大胆质疑老师乃至古代大学者的观点,实在是难能可贵。戴震之所以后来成为著名的学者,同这种敢于独立思考的读书态度是分不开的。不独读书,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也要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能人云亦云。

我们在提出自己的见解之后,还要敢于坚持,尤其是在众多的反对声音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历史证明,真理一开始往往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袁隆平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袁隆平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在国内外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可他刚开始提出通过“三系”来培育高产杂交水稻的时候,却遭到学术界权威的强烈质疑与反对,他们批评袁隆平的研究是“对遗传学的无知”,有人甚至预言,“三系三系,三代人也搞不成器”。可袁隆平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所动,后来的事实证明,袁隆平和同行们只用了短短3年时间就攻克了杂交水稻这道世界难题。1973年,43岁的袁隆平在他的助手们的帮助下,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三系杂交水稻,将水稻产量从每亩300公斤提高到每亩500公斤以上。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

辩证地思考书中的知识,既要像戴震那样敢于怀疑圣人的言论,又要像袁隆平那样,敢于用行动挑战权威。

当然,挑战权威首先要有足够的资本,否则就是在胡闹了。我们青少年怎样来思考才不会走弯路呢?

一方面,我们要加强自身的知识积累,让自己在提问之前有足够的数据和资料来支持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我们要带着问题去读书,发现有不懂的地方不要不懂装懂,要大胆地提出来大家讨论,通过交流来弄清真相。

箴言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

2对于读书,一个人能够给别人的唯一忠告就是:根据你的见解,运用你的理智去获得自己的结论,不必接受别人的观点。

——伍尔芙夫人

3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权威之前拜倒。

——郭沫若

同类推荐
  • 生命安宁

    生命安宁

    人生最大的焦虑之一就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在人生的终点我们都有可能发现自己虚耗了生命。而在本书中,威廉·欧文教授运用斯多葛主义深邃的心理探索与有效的实践技巧,为我们描绘新生命的路线图。斯多葛哲学是古罗马最流行、最成功的思想流派,其生活的艺术能让我们减低焦虑,释怀过去,将心力聚焦于生命中能够控制的事务上;能让我们更好地对付羞辱、悲伤、衰老,坦然地面对声名与财富的诱惑。我们从马可·奥勒留那里学会取舍,从爱比克泰德那里学会从有限的生活中获得更大的满足。当然,这种生活的艺术还能彻底治愈折磨现代人的心理慢性病症——对生活无休无止的不满足感,让我们的内心归于从容和安宁。
  •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的随笔散文,内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论真理”、“论死亡”、“论宗教”、“论勇敢”等,这些随笔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既真实又诚恳,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培根,使读者可以一览这位科学全才的思想世界。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中华国学精典

    中华国学精典

    我国千百年来,所有读书人的启蒙教材无非是流传至今的经、史、子、集,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成语典故、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仪风化等中国文化。让孩子从小学习国学,读古典诗词,通圣贤经书,那么这些国学传统文化经典就会深入到孩子的灵魂深处,丰富他们的知识,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在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下,自内百外地散发出儒雅的气息,变得知书达礼,心胸宽广。
  •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哈佛,西方第一圣殿!跟曾国藩学做人做事,向哈佛汲取精英智慧!古为今用,从曾国藩家书中领悟先哲智慧;西为中用,在百年哈佛园里品读精彩人生!打开家书,在墨香中体悟成长的力量;走近哈佛,在故事中品懂生命的真谛!
热门推荐
  • 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心理学家

    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心理学家

    什么是快乐?快乐是社会的认可,是心灵的满足,是成功的愉悦。让学生在在追求成功中享受学习,享受快乐。因为有了快乐,才会产生更大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老师,学习无疑是成功的,有效的和快乐的。
  • 女以娇为贵

    女以娇为贵

    大婚之日,血色漫华堂。卫紫璎怎么也没有想到,父亲视如己出的养女,会背叛整个将军府;而她的未婚夫婿,亲自带人灭她满门!再睁开眼,昔日芳华正好将军府嫡出千金,已经变成了侯门新贵的不受宠嫡女。祖母粗鄙,生父不慈,母亲性烈如火却太过耿直,抵不过白莲花般柔弱女子的盈盈一泪。奇葩极品轮番上阵,阴谋诡计接踵而来。看似简单的侯门府邸,竟也水深重重。她凛然冷笑,既然老天让她重新来过,她便要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只是不知何时起,这一世的母亲,兄长,竟将她捧在手心娇宠;更有一人,携无边风华,拥万里江山,只为换她展颜一笑。
  • 双魔之子

    双魔之子

    一觉醒来,身在魔界。拜师!?修魔?成佛?弑仙?除妖?乱了……现代的天才,是命运,还是偶然?一梦方醒,却又是另一场梦。来来去去身边的人最终还是这些人,虚空的虚空,空虚的空虚
  • 宇宙维修清理

    宇宙维修清理

    各宇宙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拯救它们,这就是我,被选中的清理维修人员的本职工作。“为了宇宙的平衡发展和健康快乐地成长,你们这种垃圾必须被清理干净!”,“这个宇宙根本已经无法维修了,还是清理了吧!”……PS:部分宇宙为小说,可能清理主角或整个宇宙,请谨慎观看
  • 首席老公太腹黑

    首席老公太腹黑

    【总裁暖男系列】这一生中,关小沐最不敢相信的就是嫁给了这位腹黑却有点神经质,又有点暖暖的总裁。那一天他出差,她跑到他的城市,原以为他会感动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谁知道就是被他吃干抹净!“给我生个孩子让我玩玩。”从此,他对她言听计从。她以为她的爱情开始了,他以为她的爱情到来了,当两人都把自己的心掏给彼此看的时候,她却看到他和另一个女人相拥在小巷里。她丢了一张离婚协议纸离去。五年后,她再次回到这个熟悉却又陌生的城市,他强势的出现在她面前,把那张离婚协议纸丢在她眼前说道,“协议书上没我的名字,所以你还是我老婆,萧太太,这次回来,我可不会那么轻易让你逃走了。”
  • 都市超能行者

    都市超能行者

    二十五岁前,他几乎赢了全世界,但最终惨遭背叛,如今,化身为复仇者的他重归故里,在这里,将重新开始他的人生伟业
  • 妖起风云

    妖起风云

    主角陆凌以妖术师为目标,踏上修行者的道路,想成为妖术师还要考试获得资格证?妖术师路漫漫,灵徒、灵师、灵尊、灵帝、大乘化妖......后面还有啥?遗迹、秘境,答案在世界的尽头。
  • 你是我的罗密欧

    你是我的罗密欧

    本书写的是两个狠角色男生的情感轨迹,每个班上都有一个开始不起眼,逐渐“出人头地”地“狠角色”,苏美达就是这样的狠角色。作者用文字描绘得淋漓尽致。中间发生的许多小故事,从小故事中层层递进。
  • 算命

    算命

    一个精通紫薇斗数的道家术士,一个身怀奇技的日本忍者,一个被“人工”创造出来的美国心理学家,一个出生豪门的军阀子弟.....几人误打误撞,聚在一起,寻找传说中的河图洛书......
  • 男人三十

    男人三十

    从男人三十牵引出女人四十的故事,从移民的苦乐剖析了“太空人”家庭的矛盾和悲哀……小说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生活就是这样现实,不管走到哪里,太阳总是东起西沉,月亮总有阴晴贺缺。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不会有遍地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