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872700000954

第954章 血雨腥风

其实京城出现了什么变故,基层军民、官吏基本上不去管也管不着,他们只在意收入有没有少了,物价有没有上涨。

平稳过渡是黄汉既定方针,为此做了大量前期工作,控制好粮价就能够较好的稳定物价。

这些年推广高产农作物,兴修水利设施,在南直隶南通州、扬州、泰州、海州修建船闸和大量小型套闸,提高田亩的抗灾能力。

黄汉所做的一切没有付之东流,较好的遏制了天灾,粮食总产量能够基本保证口粮供应。

这当然也是得益于推广户口本、粮本制度,给原本没有节操的粮食市场制定了最高限价,做粮食生意的商贾想要囤积居奇卖高价绝无可能。

因为价格超过最高限价就会执行紧急状态,老百姓可以凭借粮本按照人口以平价去“红旗大粮行”购买口粮。

有了最高限价这个悬着的利剑,粮商们还真不敢触碰高压线,老老实实做买卖,挣零售、批发之间的差价,挣稻麦加工成为米面的辛苦钱、技术钱。

黄勇率领的龙武水师一直在为海贸保驾护航,每年从大越国、广南国、吕宋、暹罗进口的粮食超过四百万石,而且绝大多数是精米。

有了这些粮食加上屯田分成获得的两千几百万石,用来遏制粮价打击奸商足够了。

万民拥戴的“汉王”高调率领完成平辽的“红旗军”十几万进京,用不着刻意耀武扬威,“红旗军”早就威震天下。

建奴原本是大明北方军民官宦的梦魇,如今被“汉王”打得飞灰湮灭。

稍有实力的大商家都是官僚资本的代言人,他们不但消息灵通,自己也读书、看报,当然意识到接下来会出现什么情况。

巴结还唯恐巴结不上,哪有人胆大包天到敢跟“汉王”斗法?

况且太多大商家的一大半资本进行了实业投资,用来投机倒把的资金本来就已经不多,当然不可能兴风作浪。

后世的房价为何一涨再涨?

很大原因就是资本在推动,无他,拥有资本的人群越来越多,投资渠道太少,钞票贬值的速度太快,一个个都认准了屯房包赚不赔。

最后可怜的想拥有自己窝居的刚需者透支了一辈子的收入,从炒房客手里买高价房,算算账,那些几百、上千万的房子,相当于全部是用白银铸造了。

黄汉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不仅仅要出台政策法规遏制资本的贪婪,还要引导资本进入实业,国内如果容纳不下,干脆引导资本参与征服、扩张。

接下来的几天,已经渐渐适应了寂寞的崇祯忽然间又见到了大臣,那是黄汉授意下组建的劝退说客团。

以郑国昌、温体仁、杨一鹏、张凤翼、梁廷栋、吴襄、张之极、朱纯臣、张至发、孔闻诗等等大臣、勋贵组成的三人团轮番进入紫禁城跟皇帝聊天。

所有人都表达了一个意思,劝崇祯识时务,早日禅位,明确指出整个京城都由“红旗军”接管了,大明锦衣卫、东厂如今都投靠了“汉王”。

如果皇帝执迷不悟,保不准就会出现某个“红旗军”将领为了邀功直接带兵冲入紫禁城杀害皇帝。

但是如果崇祯选择了禅让,那时“汉王”会杀白马盟誓护佑皇室周全,谁敢向朱明皇室下手,等待的将是诛灭九族的严惩。

机深刺骨的温体仁说话很直白,明确指出皇帝如果执迷不悟,众臣也有应对的办法,完全可以宣布当今天子中道崩殂,届时扶植太子或者某个皇子继位。

那时再威逼年幼的新君禅位还有难度吗?

温体仁劝皇帝莫要再固执了,何必非得把紫禁城搞得血雨腥风?

这些大臣、勋贵不仅仅每天上午、下午雷打不动来找皇帝游说,还轮番劝说太子朱慈烺。

温体仁、张凤翼、梁廷栋等等劝说皇帝还能够保持该有的礼数,劝注定登不上皇位的末路太子就有些倚老卖老了,有些话说出来就是赤裸裸的威胁。

他们指出“汉王”仁慈,愿意保全朱明皇室,愿意给皇室成员荣华富贵。

但是谁能保证“汉王”系文官武将在久久得不到崇祯皇帝答应禅让消息的情况下,还能够保持克制!

朱慈烺本来就不是个硬骨头,被连哄带吓顿时没了主见。

他干脆来到御书房觐见父皇跪求,明确表态,不求有朝一日当皇帝,只求这辈子平平安安做个富家翁就心满意足了。

崇祯虽然刚强,但是也有柔软的一面,他其实还是很在乎几个儿子。

历史上的他逼皇后殉国,流着泪亲手杀了年仅六岁的昭仁公主,断了坤兴公主的左臂,却没有下手杀几个儿子,而是安排他们逃亡就可见一斑。

如今几个儿子貌似都在“汉王”掌握之中,崇祯莫名的感到恐惧。

没几天他从郑国昌口中得知黄河防线的六万京营精锐已经被“汉王”整编,待到黄河冰冻之时将要和十几万“红旗军”一起南下收复中原。

最后的一丝希望破灭了,崇祯这才意识到大势已去,内心里已经开始动摇。

京城里的龌蹉不会影响“红旗军”将士们的军事行动,憨子和孙传庭、陈奇瑜率领将士们跟已经运动到位的人马汇合后没有急着渡过黄河。

一是因为此时组织二十万人马渡河费时、费力不划算,还是等一个多月后黄河结冰发动总攻最理想。

二是“红旗军”要跟刘之纶、方正化的六万京营精锐人马混编,有一两个月的磨合期才能够如臂使指。

刘之纶和方正化没有奉诏回京师足以表明了他们的态度,二人又得到了黄汉的亲笔信。

黄汉在信中承诺,刘之纶愿意当京官可以任选去哪个部担任尚书,愿意做地方官,两京十五省的布政使任选,愿意带兵可以进入总参谋部当总参谋长。

现在的大明已经不是两京十三省,多出“汉江省”和“辽东省”,暂时是“两京十五省”。

接下来拿下大越国、广南国还会诞生出“安南省”,巩固了长城北还会建立“北海省”。

解决流寇后,“红旗军”还得往西攻伐越过天山建立“天山省”、“西疆省”、“西北省”……

同类推荐
  • 明牛

    明牛

    帝国迟暮,群雄蛰伏。历经国运二百载的大明朝,终于在万历年间,走到了国祚的末期!我本是一介布衣,应该隐居俗世,还是要问鼎至尊?!
  • 从零开始的穿越之路

    从零开始的穿越之路

    你以为穿越了就能成为主角?你会写诗吗?你会背唐诗三百首吗?你会医术吗?你会武功吗?你会物理学吗?啥?你什么都不会?那你就去死吧。张穆穿越到了古代,以为可以有着主角光环叱咤风云,却悲剧的发现自己只是个宅男什么都不会,于是他穿越第一天就死了。。。那岂不是全剧终了?不不不,张穆的穿越之路才刚刚开始。
  • 地表最强吕布

    地表最强吕布

    重活一世,有了前世的教训,历尽一番洗礼之后,吕布的称霸之路也由此拉开了序幕;是为汉将还是为诸侯或是大将,吕布的心中早已有了决断,这一世当不叫诸天负他,这一世当不叫他负友人,这一世当不叫寒门受压迫;这一世当叫汉室长青!群号:783,245,345)
  • 杯酒情长

    杯酒情长

    劝君杯酒各一觞,解君心忧话愁肠、十万锦旗战阎罗,再续惆怅我独殇!
  • 一步之遥--中国皇太子政治

    一步之遥--中国皇太子政治

    皇太子与皇位间虽仅一步之遥,却充满了腥风血雨的名分之争、未来之争。他们中多数是没有如愿登顶的,也有花了沉重代价却发现自己并不适合作皇帝的,更有用30年光阴去换3个月皇帝生涯的。本书真实再现了皇太子生活、皇太子的不同命运,皇太子与皇帝的关系、皇太子在最高权力到手前的政治斗争,透视中国王朝的政治特色。、
热门推荐
  • 美味素食菜品

    美味素食菜品

    邂逅舌尖的素菜风情!《美味素食菜品》让你爱上素菜的味道!饭桌上,素菜和荤菜可以说是平分秋色,各占半边天。有的时尚人士甚至奉行“素食主义”。素菜的特征主要有:新鲜为主,清爽素净;花色繁多,制作考究;富含营养,健身疗疾。现在就跟随这本书学习制作美味的素食菜肴,然后做给自己的家人吃吧!
  • 辰醉锦年by沐霏安

    辰醉锦年by沐霏安

    这是一个温暖的爱情叙事,一个刺激的冒险故事。女主角锦晗穿越到了一个犹如世外桃源的时空,看到了现代没有的和平安乐,以为可以从此逍遥自在,但是身为宫主继承人的她不得不接受三个艰巨的任务,以得到花神的认可,于是同青梅竹马的书辰踏上了奇异的旅程。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旅程中,邂逅了很多各有渊源的人。本书参照了很多山海经的奇谈,带你和锦晗一同领略不一样的温馨故事。无论谁爱谁比较多,爱与被爱都是种幸福。
  • 暗黑羽翼

    暗黑羽翼

    他努力的张开一双暗黑的羽翼保护着至亲至爱的人,却没有人见到他黑色羽翼下如同天使一般的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玄碎

    玄碎

    一个城市里的普通上班族,在一次流星雨后,被不明碎片砸中,昏迷醒来后发现这世界的秘密在他眼前展开
  • 偷吻男神:辣妻会使坏

    偷吻男神:辣妻会使坏

    “女人,你在勾引我?”“是啊,怎么了?”她跨座在他的身上,低声说道。
  • 道天十二

    道天十二

    嗯,写简介好麻烦,虽然我还是要写当奉命开挂的主角遇见一群人设无敌的boss和智商在线的npc,是斗智斗勇,还是热血爆衣,抑或且行且珍惜,踏上一条永远被打脸的不归路好吧,这其实是一本很是严肃认真“慢节奏的”修真不爽文,而且偏偏碰见一个随心所欲想写到哪里就往哪里写兼超喜欢写大长章的逗比作者所以奉劝诸位书友们看书要尽晚,弃坑要趁早如果没有意外,本书不会签约,不会收费,不会要月票要推荐,更是可能不会完本谨与诸君共勉之
  • 佛说安宅陀罗尼咒经

    佛说安宅陀罗尼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世说旧注

    世说旧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吻定情:爱上我的霸道

    一吻定情:爱上我的霸道

    因为父母的关系,她逼迫要离开生活17年的A市,转学的第一天,她居然莫名其妙的丢了保存17年的初吻;接着,她又莫名其妙的成为全校女生的公敌,更莫名其妙的是,他居然厚着脸皮说:“这是我的初吻,我的第一次给了你,你要负责到底!”我的天啊!谁来告诉我究竟发生什么事了。
  • 一朵桃花趴墙头

    一朵桃花趴墙头

    在萧桃的世界观里,从出生到第十年,那才是女子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说她的容貌在村里那是一等一的好,五岁就长得十分乖巧,可谓人见人爱。但是不知道为何,到了十岁后,身边的异性总跟她离得十步远,看着她的眼神似在看猛兽一般。萧桃这十年以来没跟异性有过近距离的接触,打招呼之外的交谈更是少之又少。‘提亲’这词在萧桃的大脑词汇库里已经没有了痕迹。时光流逝,萧桃到了十六岁,那时她看得最多的就是别人家那些已出嫁的姑娘抱着自己的一双儿女蹦哒到她家门前炫耀,年复一年这样的戏码总要上演几场。萧桃一身宽袖绿裙站在家门口,牵着养了三年的旺财,面无表情的看着她们得意的神情,撇撇嘴,心里觉得她们十分无趣,最后手松开了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