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872700000183

第183章 体察民情

由于宣传到位,接下来排队登记承诺种植甘薯和马铃薯的农民比比皆是。

只要经过核实,家中自有或者租种了田地又确实由于躲避兵灾而错过了农时的都会领到定金。

这些老百姓有了银子多多少少能够买一些急需的粮食度过眼前危机,只要熬到甘薯、马铃薯收获他们今年就算挺过来了。

徐光启把这一切瞧在眼里,他对关门弟子满意度大大提升。

以一户农民种植十亩甘薯、马铃薯为基数进行推广,平均一个农民家庭会得到黄汉给的二两银子定金,估摸着放出去了有五六万两白银。

这就意味着有两三万户老百姓得以度过青黄不接的夏天熬到秋收,以平均一户八口计,这无疑给二十万左右的升斗小民提供了及时的帮助。

这些老百姓未必就已经山穷水尽,家里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存粮。但是他们会为了节约口粮成天不敢动,因为运动量大了,会直接多消耗粮食。

得到了意外的帮助,眼看着能够搞到粮食度过最难熬的时刻,而且今年又有了得到丰收的希望。

惯于吃苦耐劳的汉民们终于舍得多吃几口粮食恢复体力下地劳作,良性循环马上就能够形成。

为了体察民情随时掌握情况,徐光启拉着黄汉穿上了普通士子的衣服来到听课的农民中间。

瞧着关门弟子穿上他带来换洗的青衫立刻变了一个人,文质彬彬跟读书人基本上分辨不出,科学家在想为何不想办法给黄汉弄一个功名?这样岂不是就能够把这员悍将拉进读书人的队伍?

科学家虽然豁达,但是脑子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还是根深蒂固,这其实没什么不好,学而知之,徐光启少年时如果不刻苦读书也不会有如此高的成就。

两人在一大群农民里转悠了没多久就到了中午,几千农民都乐滋滋等着开饭。

徐光启特意挤到几十个打饭棚子中的一个仔细查看,发现桶里的稀粥几乎没几粒米,眉头马上皱了起来。

他问来义务劳动的“红旗军”少年学兵道:“你们家主就给老百姓喝这照得见人影的稀粥吗?”

那个少年学兵叫做曾同享,由于在永平南伏击战建功,现在是学兵小旗官,带领一个被提升为伍长的老学兵和九个刚刚收留不久的新学兵来参加社会实践。

他瞧徐光启年纪不小又是士子打扮,客客气气回话道:“老人家,您误会了。本来咱们仅仅是提供凉开水,后来咱们老家主让放些米熬粥,免得老百姓吃干巴巴的炊饼噎得慌。”

这时旁边的学兵伍长皮小虎带着骄傲的神情掀开了笼布,一个个三两重的白面大馒头映入眼帘。

徐光启以前参与多次赈灾,官府从来都是给灾民喝粥,好粥那是插上筷子不倒的存在。

今天见到了黄家熬的稀粥能够照见人影,虽然他也知道这完全是免费,也忍不住上前问问,谁知人家是给老百姓吃炊饼,这也太大方了些。

这其实是科学家误会了,因为黄汉得到的粮食不由自主,约等于都是抢劫而来,被劫对象手里麦子占了九成,稻米连一成都不足,因此黄汉没法施粥,只能给大家吃白面馒头。

徐光启默默地瞧着笑容满面的老百姓排着队来打一碗稀粥拿两个炊饼,瞧着他们满足的样子深有感触。

这时只听见一个声音道:“老伯,做人要厚道,你连续来了三天,都是领了粥拿上炊饼就走,记住了明天如果再来就不会让你如愿了。”

被曾同享指出来混饭的农民满面通红,旁边的老百姓也纷纷道:“不知足的人就没脸了,别以为‘红旗军’是傻子,人家只不过故意不点破而已。”

徐光启看向一直跟着只看不说话的黄汉问道:“有人成功混到饭势必导致更多人效仿,你不打算采取什么办法吗?”

黄汉大咧咧道:“就是中午提供一碗稀粥两个炊饼而已,犯不着因噎废食,毕竟来认真听课的占了绝大多数。况且又有谁家里日子过得去大老远跑来就是为了区区两个炊饼?”

徐光启愕然!原来这个徒弟大来大去是个习惯做大事的人才,根本不跟升斗小民斤斤计较,自己反而小家子气了。

这时徐光启看到一个壮汉吃完了一个炊饼,喝光了稀粥把碗舔得干干净净,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可是他却不肯再吃剩下的一个炊饼而是用布包好了藏入怀中。

徐光启问道:“以尔的块头,吃两个炊饼恐怕都填不饱肚子,现在为何还要留下一个?”

见是一个读书人问话,那人恭恭敬敬道:“今天不要下死力气干活,有个半饱足够了,剩下的炊饼带给孩子娘和孩子们尝尝,他们太久没吃过白面炊饼了。”

原来这个汉子选择自己扛着饿,预备把口粮带给妻儿。徐光启不由得同情心泛滥,他也来到打饭的棚子领了两个炊饼,自己拿着一个大口咬,把另外一个递给那个汉子。

谁知那人不要,道:“两个炊饼下肚才能够勉强充饥,先生莫要跟小的客气。”

徐光启道:“你比老夫年轻,也比老夫高大,你都能忍饥挨饿,老夫为何不能?拿着吧,算老夫带给汝妻儿的。”

黄汉笑盈盈瞧着徐光启,他其实不认为靠自己省一口来救助别人的做派可取,此乃小善尔。

他始终认为要给千千万万挨饿的老百姓提供工作机会,让他们付出的劳动能够换回足以温饱的报酬才是大善。

但他倒是瞧上了这个壮汉,很明显这是一个有爱心的人,还是一个知进退的人,今天他偶然间遇见了自己,说明这个人还是个幸运儿。

黄家的工厂、农田会需要大量管理者,完全可以给这个汉子一个工作机会。

黄汉道:“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家住哪里?家中还有几口人?”

那汉子见黄汉器宇不凡,又是读书人打扮,连忙答道:“小的名叫谷满仓,今年三十了,家在离此地二十里的谷家沟村,家中有妻子和四个孩子,大的今年十二岁是个小子,最小的闺女才五岁。”

同类推荐
  • 我做皇帝那些年

    我做皇帝那些年

    生于君王殿,死后君王冢。我既为帝王,金戈铁马横扫八荒六合,笑看山河壮丽令四海来朝。美人绕膝对酒当歌,天下绝色唯吾所有。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切还要从我当那个朝不虑夕的太子说起……
  • 秦月照古今

    秦月照古今

    大乾王朝,诸侯割据,梁国庶子萧澈,在权臣挟持下登基为王。面对外敌环伺,臣强主弱的困局,且看一介庶子如何破局而出,胜天半子!
  • 王朝中兴

    王朝中兴

    本书选取了中国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20个王朝,对其崛起和中兴的标志与方略进行了较系统的概述。由此我们惊奇地发现:历代王朝创造繁荣的过程大体相似,衰亡的轨迹也基本相同。
  • 盛唐大救星

    盛唐大救星

    重生为大唐名门的纨绔公子,还没来得及享受一天没羞没臊的二世祖生活,就要面临老爹倒台、家族覆没的噩运,大唐盛世也将化作一场过眼云烟,王烁的心里很不平衡。救爹即是即救己,救爹还要救国。为了成全自己的一世纨绔,王烁只好出手,拯救大唐。先从拯救老爹王忠嗣,开始!
  • 重振皇朝

    重振皇朝

    ★想要体验在国战时的热血激情吗?那就来看《重振皇朝》吧!★想要感受万花丛中遨游的快感吗?那就来看《重振皇朝》吧!★想要享受万人膜拜的快意心情吗?那就来看《重振皇朝》吧!★想要体会绝处逢生时那种喜悦吗?那就来看《重振皇朝》吧!★想要见证科技给你带来的快捷吗?那就来看《重振皇朝》吧!★想要看到铁血军史的那一翻页吗?那就来看《重振皇朝》吧!★想要目睹科技修真结合的魅力吗?那就来看《重振皇朝》吧!★想要欣赏斗气碰撞的美丽景象吗?那就来看《重振皇朝》吧!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热门推荐
  • 兜兜转转还是最初

    兜兜转转还是最初

    被强迫转学的胡娇原本以为会虚无度日却没想到遇到了一生挚爱
  • 妖仙魔

    妖仙魔

    五百年之后,地球还是那个地球,人类还是人类,但是地球已经不完全是人类的家园,因为在地球上,出现了一种令人类畏惧的生物,他们拥有同人类一样的智慧,也拥有人类的手,人类的脚,唯独不同的是,他们在人类的眼里非常的丑陋,因为他们的样貌,有长毛的猿猴脸,也有长着角的犀牛脸,还有长着獠牙的鳄鱼脸,他们能够说人话,人类却不将他们当做人,而将他们称之为妖怪,而妖怪从哪里来?这就需要问人类自己了!
  • 重生之小姐太倾城

    重生之小姐太倾城

    突然出现的神秘美男子,妖孽无比的邻国太子,温儒尔雅的九王爷,狂傲不桀的三世子,风逸出尘的神医,怎么都围在她身边呢?唉唉,美男这么多,让她怎么办啊!即便如此,美男再多,她也不惜,她只要她的真爱!
  • 炼器狂神

    炼器狂神

    百年前,古玄阳与天岚峰败尽群雄而去。百年后,为了炼制神兵而闯入葬神之地,埋骨其中。又五年,他于元苍国浮山城重生,再次走上了疯狂的炼器之路。
  • 秒杀攻心术:精准快速揣摩洞察人心的技巧

    秒杀攻心术:精准快速揣摩洞察人心的技巧

    秒杀破敌之术,不战而屈人之兵。通过这本《秒杀攻心术(精准快速揣摩洞察人心的技巧)》,你就能了解到人们内心所隐藏的人类共性和特性。研习攻心之术,你不但能够成为一个攻心高手,更为重要的是,你能够体味到运用攻心术带给你的愉悦之感。
  • 快穿之天道你如此多娇

    快穿之天道你如此多娇

    “你也知道我身上的气息和天道那家伙很像吧。”少女看着被自己五花大绑着瑟瑟发抖的仲裁者轻笑起来,“那么,不如承认我当你的新主人,如何?”“位面世界出了一些崩坏,天道大人才进入沉睡,用灵魂碎片修复位面,你你你怎么能乘人之危呢!无耻!”“是吗?”少女歪头浅笑,“那么走正规程序的话就可以了吗?”她笑容狡黠。“也就是说只要在天道前面修复那些位面bug,就可以证明我比那家伙强对吧?”少女弯了弯眼眸,“那你就拭目以待吧。”于是,墨玖至此便开启了一段难以言说的虐渣作死修bug之旅。然而世事难料,她也没想到她一世英名最终竟然真的拜倒在身娇体软的天道美少年身上。甜文无虐。
  • 像是你温柔的风

    像是你温柔的风

    “人的心是很大的,放得下我们喜欢的每一样东西。”她站在梧桐树下望着他,莞尔一笑。“当你停止喜欢一个人,他就会在你心里慢慢死去。”她站在楼顶看着他,泪水湿了眼眶。
  • 灼叶缘

    灼叶缘

    初见,她失身于他;再见,他纠缠于她;第三见,突然蹦出来一个可爱的宝宝,用小手指着他,说:“喂,不许欺负我娘亲。”兜兜转转,她与他终于在一起,只是未来的路,又有谁能料到?
  • 序列终焉

    序列终焉

    “当历史的车轮再次转动,失落的文明将重现。”—《启示录》
  • 雪中悍刀行

    雪中悍刀行

    有个白狐儿脸,佩双刀绣冬春雷,要做那天下第一。湖底有白发老魁爱吃荤。缺门牙老仆背剑匣。山上有个骑青牛的年轻师叔祖,不敢下山。有个骑熊猫扛向日葵不太冷的少女杀手。这个江湖,高人出行要注重出尘装扮,女侠行走江湖要注意培养人气,宗派要跟庙堂打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