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872700000181

第181章 东奴不灭无以家为

黄汉道:“大汉冠军侯霍去病壮志豪言‘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弟不才东施效颦,东奴不灭,无以家为也!弟以军营为家,终日跟袍泽摸爬滚打,哪家女子能够忍受?哈哈……”

马祥麟一拍大腿大叫道:“好个‘东奴不灭,无以家为也!’黄老弟真乃英雄本色,哥哥痴长几岁,如果你不嫌弃,你我义结金兰如何?”

黄汉愿意跟白杆兵结交,跟马祥麟这个忠臣良将拜把子他当然乐得如此,道:“兄长如此抬爱,弟哪敢不从命,咱们就在此摆香案结拜可否?”

徐光启、郑国昌听见了马祥麟的大呼小叫连忙问明情况,徐光启得知黄汉自比霍去病言志欢喜得很,也来跟关门弟子干了一杯。

此时郑国昌不失时机郑重其事对徐光启道:“徐大人,老夫膝下还有小女秀娥未出阁,想请大人保媒跟高足黄汉喜结良缘如何?”

郑国昌太精明难怪才不到五十岁就成为了大明封疆大吏,果然有两把刷子,黄汉这个赳赳武夫拜入徐光启门下,自然脱去了武人粗鄙的外衣,他此时许配爱女又会是一段佳话。

徐光启闻言大包大揽道:“此乃好事啊!黄汉能够娶令爱为妻是他的福气,明日老夫就会在开平镇见到黄汉的父亲,那时老夫一定敲定此事。”

两人没有藏着掖着,话音很高,秦良玉听见了喜滋滋来恭喜二位大人,那边马祥麟趁着酒意在跟黄汉结拜没听见,一大群武将都在起哄。

秦妡怡却把秦良玉和郑国昌他们的谈话听得真真切切,霎时间脸色惨白,张凤仪也听见了,见小妹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扶住。

只见秦妡怡豆大的泪珠滚落,口中道:“嫂子,我心里难受……”

这简直是横刀夺爱啊!郑藩台怎么就在这个时候请徐大人保媒呢?张凤仪顿时觉得失望透顶,不声不响扶着妹妹出了宴会厅。

晚上在安排给秦良玉临时使用的一个前永平大户的豪宅里,老夫人听儿媳讲明白了来龙去脉唏嘘不已。

心里责怪自己为何对女儿的终身大事不上心,为何没有瞧出来她的心思。

要是自己哪怕早一个时辰开口,以郑国昌的权位哪里好意思再提嫁幺女给黄汉之事?一段好姻缘就此失之交臂,真的可惜之至。

秦良玉安慰被嫂子说破心思已经哭成泪人的秦妡怡道:

“唉!缘分这东西真的无法强求,那黄汉为娘瞧着也是满心欢喜,谁知道就在今天的酒席上,郑藩台就当众请徐侍郎保媒,娘当时还乐滋滋给他们道喜来着。”

泪眼婆娑的秦妡怡可怜兮兮道:“娘,女儿求您一件事好不好?”

瞧着自己一手养大一向要强的孩子哭得伤心,秦良玉于心不忍,柔声道:“莫要哭了,有什么心事尽管说出来,为娘都答应,你别憋坏了身子。”

“女儿错过了姻缘不怨天尤人,只求娘以后再也不要为女儿张罗婆家,女儿不要嫁人,女儿要一辈子侍奉在娘身边。”

秦良玉知道此时秦妡怡应该是心如刀割,她只能哄着她道:“娘不逼你,成天有乖女儿在身边陪着,娘求之不得呢!”

要说大明三妻四妾那很正常,为何秦妡怡见郑藩台预备许配小女给黄汉会伤心欲绝?

那是许多人误会了,明朝根本不是三妻四妾,而是一妻多妾,妾是没有任何保障的,跟奴仆区别不是太大,家主的正妻有权力把妾当做商品卖了。

秦家、马家是蜀中大土司,也是如同土皇帝般的存在,以秦妡怡的身份是断然不能成为任何人的妾室,黄汉有了郑月娥做大妇,自然宣告秦妡怡没戏了。

黄汉知道在大明朝不可能自由恋爱,他也根本没想过这件事,他在谋求更大的力量,现如今满京畿之地都是失去财产和家园的老百姓。

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就能够收留诸多战争难民,缓过今年,以后这些人会成为自己力量的源泉。

要在这个明末乱世解救千千万汉人,仅仅靠武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靠增加粮食才能够达到目的。

这是做加法,是要在食品总量增加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多救活汉民。

而不是在粮食总量不变的基础上只是让自己的麾下和自己辖区的老百姓丰衣足食,那样做于事无补,这里活了十万人,不知哪里还会死去十万甚至于更多。

黄汉认为有几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难题,首先当然是尽可能增加粮食产量。

有了送上门的徐光启不遗余力协助,再有这段时间打劫来的资本和田亩来推动,高产农作物甘薯、马铃薯、玉蜀黍也就是玉米不久就会在永平府大行其道。

明年选择靠近水源的上等田亩推广徐光启研究成功的抗寒水稻,虽然这些良田总量还不到两成,但是种植水稻会使得粮食亩产增加五成至八成,相当于多出一成良田。

再有就是向大海要蛋白质,前几天黄可造几个去海边购买海鱼制品,那个把海鱼做成如后世罐头般的办法确实好,以后黄家自己的陶瓷窑大量生产大概十斤容量的陶罐低价供应给沿海渔民。

辽东湾乃是传统渔场,是小黄鱼、带鱼、对虾等的重要渔场,这个时代水产捕捞业极度不发达,海洋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根本没有形成。

广袤的辽东湾渔场有超过两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渔场资源尤其丰富,小黄鱼、带鱼、对虾、海蜇、毛虾、棱子蟹、马鲛鱼、黄姑鱼、真鲷、梅童、青鳞鱼、鳓鱼、鲅鱼等等多不胜数。

如何提高沿海渔民出海捕鱼积极性的办法黄汉也想好了,那就是出银子提高收购价,让他们付出劳动所得到的报酬能够超过以前三成以上。

无利不起早,渔民们打来的海鱼不愁销路还卖出好价钱就会有更多渔船出海,他们挣到了银子自然会修补渔船、建造新船、谋求更加有效率的捕鱼技能,产业链不久就会形成。

最后就是想方设法组织大规模的船队从倭国或者安南进口粮食,至于是不是饿死倭人和大越国人那黄汉可管不着。

同类推荐
  • 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六辑)

    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六辑)

    本书为“2002年中国·咸阳司马迁与班固文化比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入《班彪与两汉之际的河西文化》、《司马迁、班固民族思想之比较研究》、《两汉文化与马班思想》等论文。
  • 山河雄图

    山河雄图

    羌国纷乱,群雄割据而起,轩辕厉战胜群雄,终再统六境,建都无双境,国号“晋”,并将其余五境封予五王。并肩王勘察旧案,不知不觉牵扯出诸多恩怨。危情一触即发。少年本是并肩王之子,小小年纪却肩负仇怨独自亡命天涯,历尽危险,坚毅不减。最终为自己写下一段历史,传颂千古!名动九霄!
  • 古越年

    古越年

    白买的妻子,竟是国公之女,到底是福还是祸,看岭南才俊如何化解困局,如何在权力的左右游走
  • 商行九州

    商行九州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拉开了大明朝移民的序幕,使得晋商具备了行商得天独厚的优势。商者,货币通、货物通、信息通。国运兴则商兴,国运衰则商衰。特定的历史背景造就了山西商帮,从此,山西商帮行商天下,走出了一条辉煌五百多年的晋商商道。此商道一路把关公的忠义精神随商行天下传播开来,同时缔造了团结合作,敢为天下先,诚信经商,利国利民的晋商精神,而传承于世,发扬光大。本作品以独到的笔触,描写山西商人幸槐生,由移民伊始,克服重重苦难,经历起起沉浮,最终成为一代大商的传奇故事。故事通过探秘明朝初年晋商的发源之路,再现晋商商帮初现之始末,通过晋商之道所经受的酸甜苦辣以及旷世传奇,昭示人们:国兴则商兴,商运随国运兴衰而沉浮,国富民强商盛,国贫民弱商竭……
  • 大宋一品驸马

    大宋一品驸马

    宋开国十年,南北尚有四国未平,燕云十六州犹在敌手。柳味穿越成一落魄郡主的驸马,势要在大宋搅动风云。
热门推荐
  • 三眼哮天

    三眼哮天

    哮天狗子得到主人二郎神的‘轮回之眼’,被贬下凡,受轮回之苦。看哮天狗子如何叱咤风云,打破这九世轮回!
  • 太上玉佩金珰太极金书上经

    太上玉佩金珰太极金书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妻有喜:墨少又宠又撩

    小妻有喜:墨少又宠又撩

    他是有颜多金的大总裁,她是家里最不受宠的老小。原本不相干的两人被迫结婚,如此天作之合,让她机缘巧合拥有了特殊能力。从此顶着一张软萌乖巧的脸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斗完老妈斗婆婆。人人都说墨少奶奶性冷无情,一个至亲都不认。墨少冷眉一挑,“我惯的,谁有意见?”墨少奶奶手一叉腰,“你眼瞎了吗,我有意见我要换男人。”“换换换,今天换眼瞎的我,明天换眼亮的我,随时切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渊龙见天

    渊龙见天

    出生后惨遭遗弃的道童随师父修习茅山之术,驱恶鬼除邪魔。怎奈被人练成僵尸,从此进入荆棘修仙路,且看他如何修仙。
  • 恶魔三争

    恶魔三争

    一个普通的大四学生,与上古时代的恶魔和金之战神有什么关系?金甲武士为何要生死传授书?看饱读诗书的他如何化解冤魂厉鬼,怎样斩妖除魔……
  • 问心门

    问心门

    一杯酒,笑看世间芳华;一把琴,奏响浮世之音;问心门,伫立永恒巅峰!
  • 诸天九君侯

    诸天九君侯

    众像万千幻手中,术法无极了于胸!他与世无争,却好解天下危难;他放弃荣华,却一心体验疾苦。道,在他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却有着一样的体现。
  • 长生的皇帝

    长生的皇帝

    “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皇为上,帝为下”。古人所说的“皇帝”,意指天地。。。。。。。。这是一个宅男跟系统在异界大陆求生存,求长生的故事。
  • 给你的七封信

    给你的七封信

    这是看过海角七号的七封信儿写的,内容上有部分模仿了海角七号的,不过大部分是在写的自己梦中的情人模样。文风可能稍微有点梦幻。
  • 明日方舟的愉悦干员是个屑

    明日方舟的愉悦干员是个屑

    我叫楠夕,18岁,住在龙门近卫局附近,目前单身,在龙门近卫局工作。每天都要处理各种工作到晚上8点。我不磕原石,烟酒仅止于浅尝。晚上10点睡,每天都要睡足7小时。睡前,我一定喝一杯白开水,然后做10分钟的俯卧撑和仰卧起坐,上了床,立马熟睡。一觉睡到天亮,绝不把疲劳和压力留到第二天。罗德岛的医疗干员们都说我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