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845300000009

第9章 学与道

永乐二年大朝会,百官同贺。

大朝会上,朱棣明旨制文,册封朱高炽为太子,同时册封年仅七岁的朱瞻基为皇太孙。

与此同时,册封朱高煦为汉王,封地云南。册封朱高燧为赵王,封地北平。

朱高煦道:“我有何罪,要被赶到万里之外。”不肯前往藩国,朱棣也不忍逼他,任由他滞留金陵。

春暖花开之际,朱棣率大军和大半大臣随巡北平,留太子朱高炽监国。

朱瞻基也随驾前往北方,不过一路上还是继续陪伴徐皇后。

在北平,赵王朱高燧就藩,朱高煦极力请求与儿子朱瞻壑返回应天,得朱棣许可。

他回到应天之后,在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的支持下,获得了天策卫为汉王护卫,并常以唐太宗自比。

这也代表了他正式开启了夺储之路。

不过朱瞻基一直冷眼旁观,并没有直接插手,甚至看到自己的父亲在他面前吃亏,还有一些高兴。

朱高煦不过就是一块磨刀石,在原本的历史中都没有泛起浪花,现在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他更不可能了。

暂且先让他蹦腾几年,只要自己荣宠不衰,他没有半点机会。

秋季回到应天,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了。

郑和如今是内宫监大太监,在如今整个太监体系里,他的地位还要高于司礼监大太监狗儿王彦。

司礼监之所以在后来超越了内宫监,一方面是因为掌握了皇帝大印,更主要的就是因为郑和下西洋,所以把统管所有太监的权力让给了司礼监。

在此之后,司礼监才成为了权力最大的部门,还管理其他所有太监。

郑和现在的全部精力已经都放在了第一次下西洋上,长期驻守苏州刘家河。

下西洋的几百艘船,两万多人,还要从各地采购各种物资,都在那里集中,他忙的根本没有时间回应天。

朱瞻基一直留意着郑和的行踪,一直到永乐二年的年底,才终于等到了郑和返回应天。

不过,还没有等他见到郑和,他又多了一个老师。

自永乐元年五月,他的身边多了两个道家老师,佛教就一直在寻找机会接近朱瞻基。

但是从明朝建国,朱元璋就一直在打压佛教。

他虽然当过和尚,但是正因为当过和尚,所以他更清楚佛教对民间的危害。

元朝以佛教为国教,导致了民间佛教兴起,几乎每个县城都有一座大寺庙。

这些佛教徒不事生产,还占据了大量的良田,更不缴纳税赋。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大批的教徒在各地坑蒙拐骗,强行纳捐,作恶多端,导致民不聊生。

在元末,全国除了那些大贵族,最有钱的就是寺庙的和尚们。

大贵族才有几个,而全国到处都是寺庙,由此可见和尚比那些蒙古贵族造的孽更大。

从朱元璋打压佛教,一直到朱棣上台,清剿的力度才稍微松懈了一点,这里面,最关键的一个人就是朱棣身边最信任的道衍和尚姚广孝。

姚广孝策划了朱棣夺嫡的靖难之役,号称靖难大功第一人。朱棣登基之后,就被封为僧录司左善世。

朱高炽年初被封为太子,他又被加封太子少师。

虽然他极少出现在朝堂,平时客居鸡笼山积善寺,但是朱棣对他信任有加,让他在朝堂的影响力绝不逊色任何大臣。

就连朱棣平日见他,也以官职称呼他少师,礼敬有加。

因为喜穿黑色僧袍,他也被民间称之为黑衣宰相。

自胡惟庸之后,明朝取消丞相一职,他能被戏称宰相,也由此可见他的影响力之大。

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深知佛家俗世势力对民间的危害,所以从不干涉朝廷对佛教恶势力的清剿。

同时,他也同样痴迷于精深的佛法,在他看来,佛学与佛教不能混为一谈。

但是,太孙亲近道士,疏离和尚,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在朱瞻基与两位道士相处的越来越紧密的时候,他也提出了为太孙师。

朱棣当然不会拒绝他的好意,所以在朱瞻基还不知道的时候,就又多了一个老师。

如今,他学文有解缙和胡广两位内阁,学武有玄真和一清子两位道士,现在又增加了一个黑衣宰相当老师。

不过,姚广孝却不知道,朱瞻基年纪虽然小,却有一个成熟的灵魂。

他学儒不是信儒,学武不是信道,至于佛,对他来说更不会信。

实际上,在蒙元以后,明朝初期,儒释道三教在中华大地就已经开始了合一的进程。

三教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除了基本教义,大部分入世之学,都是差不多的。

佛教在东汉传入后首先被附于道家黄老之学,魏晋时代则依附于玄学。南北朝时期佛教才逐步独立,至隋唐方高度发展并形成各种宗派。

如今蒙元失鼎,佛教失去了最大的根基,最近几十年,就又加快了与儒道的合流。

三方之间互有竞争,却又互为依托,共同与皇权争夺世俗权力之外的信仰权。

朱瞻基对姚广孝还是比较好奇的,对多了这样一个老师也无所谓,谁要是想要指望能靠自己的能力影响到自己的心态,那就太天真了。

在现代社会,周游就已经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形成了自己稳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包括价值观。

宗教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工具,想要依靠那些虚无缥缈的教义来征服他,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他对姚广孝好奇,只是因为他足智多谋的大名。要是想跟他讲佛法,还是有多远滚多远吧!

玄真和一清子对姚广孝却如临大敌。人的名树的影,他们不过是民间奇人,跟姚广孝这个一国国师级别的人,差的还有点远。

初次见面,就是在朱瞻基学武的文渊阁偏殿,形如病虎的姚广孝一出现,并没有让朱瞻基失望。

他虽然不通武学,却给玄真和一清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相互见礼之后,朱瞻基开门见山地说道:“少师学究天人,足智多谋,交游广阔,淡泊名利。皇祖父和父亲也常跟我提起你,如今有机会跟少师学习,实乃瞻基之幸。”

姚广孝已经快七十岁了,在这个时代,属于是高寿。坐在朱瞻基的侧手边,他不动如钟,稽首说道:“一些虚名不足挂齿,今日见到太孙殿下,方知外界传言不虚,实乃明主之相。”

“皇祖父岁正壮年,父王殿下正值韶华,我不过稚龄童子,还请少师勿言外界之传。”

朱瞻基知道自己才七岁,跟他不能谈的太深刻,否则就会暴露自己年岁与经验不符的事实。但是有些话不直接说明白,以后耳边会多一个苍蝇,所以不得不说。

不等姚广孝回话,他又说道:“我跟解侍读,他们学文不学儒,跟一清子道长,玄真道长学武不学道,不知少师何以教我?”

姚广孝深深地看了才七岁的朱瞻基一眼,心中大为震撼。他有一副与皇上几乎一样的相貌,虽然称不上英俊,但是龙形虎相,气势逼人。

年仅七岁,就已经能跟大人侃侃而谈,一副不为所动的模样。

他不能理解,一个长于深宫的孩子,如何能有这样一副气势。也难怪皇上对他喜爱到骨子里,毫不犹豫将朱高炽封为太子,这都是托了这个太孙的福啊!

学文不学儒,学武不学道,文武双全了,他还能教太孙一些什么?

而且,太孙的话里也直接点明了,文与儒,武与道,不能混为一谈。

一清子和玄真看着姚广孝哑然,忍不住露出了看热闹的心态。他们两个虽然教了太孙一年半了,太孙对他们也很亲密,但是仅限于武学交流,从来不听他们讲道。

老和尚想以佛法点化太孙,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姚广孝收起了轻视的心态,再一次试探问道:“武与道不能混为一谈我能理解,不知道文与儒之间,太孙认为有何区别?”

“我听解侍读他们讲过,仓颉造字之前,华夏文明就因为族群的群居,形成了特有的中原文化。所以在我看来,文比儒要早的多。而且,道家历史与华夏文明的渊源,都比儒家文化要早的多。孔子不是还曾经师从老子吗?”

“那以太孙看来,何为文化?何为文?何为儒?何为道?”

“解侍读曾经讲过一些,我也偶有所想。在我看来,文化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地区人类的生活形态的统称: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另一方面,则是人类精神活动范围的统称,包括了信仰,思想等人类超出动物境界的思考。”

姚广孝双目圆睁,瞪大了眼睛看着朱瞻基,又问道:“那何为文?何为儒?何为道?”

“文是广泛的知识并将之活学活用与根植内心的修养,这个里面包括了多种途径。不论儒,还是道,还是佛,都是其中的一种方法而已,只是如今这三家独大,打压其他学派,造成了人们的学习过程,往往只能通过这几种渠道。”

姚广孝如丧考妣,问道:“那太孙何以对待?”

朱瞻基这个时候当然不会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笑道:“我生于皇家,权掌天下,任何方法,任何途径我都需了解。但,却不会让自己被限制在哪一种方法里面。”

姚广孝起身行了一个长揖说道:“太孙大才,道衍无可以教,愿以青蝇之末附骥千里。”

(今天开始双更,求推荐票,评价票)

同类推荐
  • 云天南北传

    云天南北传

    时逢乱世,战乱不断,民间疾苦,命如草芥!五代十国的跌宕画卷就此展开。家国情怀,人性光辉,儿女情长……
  • 智谋观止

    智谋观止

    《智谋观止》精心收录了中国古代帝王高参治国安邦、治军用兵、断案决讼、平定动乱、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智谋故事。古代智谋大师从实践中创造和反复运用的那些招儿,不仅适用于当时,更能使今人获取通往成功的力量。本书强调古为今用,倡导积极正向的为人处世哲学,旨在启示今人在现实生活和工作的困局中做出智慧的选择,从而走向人生巅峰。
  • 关东生涯

    关东生涯

    揭秘关东匪事,揭开关东大刀会刀枪不入的神秘面纱,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让您感受到当年关东人的情感交错、命运的挣扎,与匪斗、求生存,与侵略者斗,守家为国,在那个年代里,闯关东求生存的吕家兄弟命运如何?
  • 三国之算无遗策

    三国之算无遗策

    如果郭嘉没有英年早逝,那么曹操是否能一统中国?赤壁之战上是否还有美周郎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否还有诸葛亮六出祁山?且看一场智谋上的对局
  • 穿越现古两世界

    穿越现古两世界

    一切都为了生活,好吧?其实都是被生活节奏所逼
热门推荐
  • 不懂就问

    不懂就问

    文笔不够,想象来凑,一个老掉牙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尘大帝

    星尘大帝

    传说之中一双眼可洞穿星河,一双手可改天换地,一声吼可震碎星尘。一介古族后裔沧天,开启最强血脉,崛起于微末,踏上弑神灭佛之路。
  • 水龙吟之航海志

    水龙吟之航海志

    元末明初,云南巍宝山一小门派“无极宫”内发生血案,宫内二师兄因被诬陷毒害师傅,被迫携妻儿出逃,但终究没能摆脱妻儿双双坠崖的厄运,遂万念俱灰与敌人同归于尽。所幸其子命不该绝,且奇遇连连,于50岁时自创神功威震江湖,终因偶遇高人点化,看破红尘,退隐江湖,但其所创神功却威震后世,也为后世掀起了新一轮的腥风血雨...
  • 恶魔校草求你放过我

    恶魔校草求你放过我

    “楚慕曦,做我女朋友。”“我不要。”“楚慕曦,做我女朋友。”“我不干。”“楚慕曦,做我女朋友。”“我不想。”第n次表白的时候“做我女朋友。”楚慕曦哭了,“为什么我拒绝你那么多次你还坚持。”“因为我只爱你一人。”南宫翎羽设计了温柔陷阱,一步一步的引诱楚慕曦,到最后,楚慕曦遍体鳞伤的离开了他,他才发现,他已爱上了楚慕曦。他找到她,单膝跪地:“楚慕曦,可否再爱我一次?”可是,没想到楚慕曦的回答是……
  • 末世漫乱界

    末世漫乱界

    尘星,辰星,犹如天上的明亮闪耀的星星,光辉照人,尘星只不过是人间的一只小虫,刚步入大学就惨遇暴打,惨活一世的他,却神奇般遇上末世危机,经过丧尸的历练,尘星已不是当年的尘星了,可却意外被亲人杀害,尘星重活一世,重新做人,看透人世间,不再关心情欢愁爱,只为解救生在末世遇难的父母,却一步步走上成神之路,“爸妈,等我我来了!”……辰星你为何如此闪耀,你为何如此高高挂在繁星天空。我也要像你一样爬上繁星天空!
  • 画骨铭心

    画骨铭心

    衔接电视剧版花千骨结局之后的同人小说。自从花千骨失忆之后,安宁的和白子画生活在一起,直到有一天,白子画突然失踪,花千骨踏上了寻找白子画的道路.一路上,遇到了过去所熟知的人,而且还发现了隐藏在白子画失踪背后的,为了夺取神器而蠢蠢欲动的七杀,以及隐藏在神器里的惊天秘密.
  •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世界历史悬案之谜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世界历史悬案之谜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世界历史悬案之谜》讲述的是揭晓世界历史上的离奇死亡案件之谜。
  • 细雨桃花水

    细雨桃花水

    当女主前世死后,女主前世的灵魂碎片附在女主身上。女主从小,月圆时都会做同样的梦?女主穿越会改变结局吗?到最她会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