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826400000147

第147章 赵辅回朝

第一百八十一回赵辅回朝

六月赵辅回到了北京城,被封为武靖伯……这大藤峡的战事,他接受了朝廷的封号。

赵辅似乎是春风得意……韩雍则没回来。这大藤峡的事情并没有完结……他仍就在那边。

桂平并没有完全在官兵的手里。

“为何要召他回来?好端端还要封侯?”这消息传到了李贤耳里,这小皇帝莫非糊涂了?

“大藤峡一带离京城很远……而京城的防务……”小皇帝说道,“有人对朕说,大藤峡反反复复已经几十年了,山高路远,并不可怕,京城最大的敌人还在北边……赵辅带着大军南征,大明军队又要对付襄荆一带贼寇,京城防务吃紧……”

“那也不用给他封爵位……他冒领军功……”李贤说道。

“老师……朕要向天下宣布大藤峡的贼寇已经败了……在气势上胜过他们,让那些人早日断了乱天下的心思……”

“这不是便宜赵辅?”李贤说道,“是哪个不长眼的让陛下那么做的?”这皇帝身边的那个人是有计谋,但是却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人……

“老师你也不用猜是何人,这本是朕的主意,朕也不想四处点火……襄荆之乱并非朕想要的……何况那大藤峡贼首已死,就算他的余党还有些能耐,留在两广的韩雍足以应付,他可是一个能人……”

小皇帝身边有高人指点……李贤叹了口气:“大明不缺臣了……”不知道是生气了还是叹服了。朱见深连忙说道:“老师……这朝堂上还是缺人,老师不要丢下朕……此人不便出面……”

“臣已经猜到了……皇上,您是要防着她,后宫不得干政……她如今有皇上的子嗣,只怕不是好事……皇上封赵辅,臣并无意见,但是要封住悠悠众口……只怕难……”

女人干涉朝政,的确不是好事,这大明就怕这种事发生……至宋朝赵匡胤黄袍加身后,那文臣就开始备受重视……文臣的地位一直高于武将,那赵辅是个武将……

“朕就做一次昏君吧……”朱见深说道,“这又何妨?赵辅没那种实力……何况朕的人不会吃素的……祖宗定下来那么规矩哪有那么容易破……朕不会真糊涂的。”

话虽然如此,赵辅的事免不了被言官弹劾,这谎报军情也实在太明显了。

广西巡按御史端宏的文书更加证明了这件事是属实的。

“贼人毒害正甚,赵辅却妄言贼人已经被消灭干净,冒领封爵……不给赵辅加罪无以示惩戒。”

赵辅要面对言官的质疑,毕竟大明的文官体制已经相当完善了,这昏君也不好做,这要给大家一个交代,只不过对于赵辅来说,这比难,拉一个下面的垫背太容易了。小皇帝朱见深觉得这些人总算对付过去了,得意洋洋回宫了。

“皇上……两位太后在等你……”小太监上来禀道,这钱太后和周太后表面还是很和谐的。她们不懂政事,就是管着后宫的那些鸡毛蒜皮,她们还没有开口,这要说什么,朱见深心中就有数了。

“皇帝,这后宫应该雨露均沾……”钱皇后似乎唠唠叨叨举着先皇后宫的例子,那自己的父皇的确是后宫嫔妃众多,子嗣也不少……可是自己的爷爷,也不过宠爱奶奶孙太后一人而已……最多外面有个偷吃的吴太妃,也没有什么人都……这男女之事还是要两情相悦才是,名分可以给,但是那样的事自己也做不出……自己哪有那种精力……每晚去宠幸那些女人……其实废后吴氏、还有柏妃,王皇后这三人就够自己折腾了……贞儿整天说要让自己去她们那边,其实除了柏妃,其余两人实在无趣,这吴皇后虽然被废,自己也没怎么亏待她,但是要自己接受她,难,这个女孩自己并不喜欢,倒也不是不好,就是有些合不上,她整天喜欢说规矩什么……说白了,自己去找她,她首先要自己给她一个交代……说她没错,怎么就废了呢?贞儿不过是一个宫人,难道皇后连这点权力都没有了?这皇后废得不清不白的……她怎么可能接受自己,虽然自己心里有些歉意。王钟英更加有趣,整天吃斋念佛,一股要出家的样子,还说她就是修行人,说什么上世一定是错事做多了,引得自己今世经历了种种劫难,其实她能有多大的事,就是小时候后母待她不好而已,自己也不是到处被人看不起,本来应该会有共同语言,可偏偏她却担心贞儿不高兴,说贞儿是她的恩人……相处了几次也没什么感觉,唯一那柏妃倒是有趣人,只不过也只是有趣……和她相处好像还行,只不过她太俗,与平常的宫中女子区别不大,没主见……一味讨自己好……她们都不如贞儿……贞儿脾气耿直……其实也并非这样……她心思缜密着呢,只是对自己可是真心的,那么多年了,自己还不知道?她陪着自己走过了那么多岁月,自己是需要她的,和她在一起会很舒服,很安心……她什么都懂,不像那些女人……

女人本就是应该在后宫生儿育女的,但事实上并不是都这样,自己的父亲幼年登了大宝,这虽说朝廷上有首辅大臣,可多少大事都要奶奶孙太后拍板,要是那些女人,哪个都不如贞儿……王皇后似乎有些像钱太后,只会依靠别人。明君身后的女人也很重要,昔日唐太宗身后的长孙皇后是天下的表率,当太宗有错事,她能力挽,想想就是当朝的马皇后也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女人,当年太祖皇帝杀气过重,她却一直暗暗地帮着那些人……尽力阻止杀戮……帝王之术就是权衡之术,现在也只有贞儿能帮自己……

都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喜欢的女人……一个让自己心动的女人,这个女人也许自己还没遇到。

同类推荐
  • 沧海横流之大楚中兴

    沧海横流之大楚中兴

    据说,南美洲上空的一只小小的蝴蝶扇动翅膀,会变成北半球的一场飓风,这就是“蝴蝶效应”。历史上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多重选择,有时候,我们看见的历史是其中一种选择,但是还有许许多多的假设,正如蝴蝶效应一样,在岔路口上不一样的选择,那么我们现在看见的历史或许又是另外一种历史了!作为一个极为普通的历史和文学爱好者的高济域,在现代的高能雷电和历史上的一个不同的选择共同作用下,他的灵魂穿过时光隧道,附身于一代霸王项羽的身体上,接下来我们就看到了另外一段历史,一段传奇!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难之际,更露捭阖谋略!
  • 智乱三国

    智乱三国

    穿越三国,辅佐曹操,平乱世,治天下,问天下英雄,惟使君以曹耳!本小说以《三国演义》为原型,不谈历史只谈三国!
  • 大汉国相董仲舒

    大汉国相董仲舒

    儒家大师董仲舒,在江都国为相十年。他一介儒生是如何匡正‘素娇好勇’的大王刘非,还有十恶不赦的太子刘建?如何把江都国治理成大汉当时诸侯的先进行列。故事从董仲舒遇见附身‘淖姬’的现代人开始,以淖姬与太子王子们感情纠结为主线,以董仲舒宣传儒家思想为动力,发生的跌宕起伏故事。淖姬是个大meiren。她不但跟过三代诸侯王,而且在史书有上3次记载她。她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是在江苏盱眙大云山刘非古墓发现了疑似她的陪葬坑。淖姬最后是嫁给赵王刘彭祖的,怎么又到了刘非的陵墓中了……太子刘建十恶不赦,为何还当上了第二代江都王……
  • 窃明

    窃明

    英雄身负朝野海内之望,魔王胸怀席卷六合之志。战必胜、攻必取,中兴大明,开万世太平——英雄简在两帝之心。言必行,行必果,名扬天下,收四海之心——魔王且行叵测之谋。尸骨漫漫铺就帝王路——流不尽的英雄血,杀不完的仇人头。……率师伐国,执其君长问罪。
  • 穿回元朝之一战神横世

    穿回元朝之一战神横世

    宇宙飞船进入黑洞,利用黑洞引力加速重回地球,时间维度已经是元朝,由于当时地球引力场与现代不一样,飞船没有在设定位置迫降,并失事。吕文耀的安全舱降落到钦察汗国南部的一个山区。恰巧妮娜逃避官府追捕,妮娜救了吕文耀。在吕文耀的帮助下,博格达村民与官府对抗。
热门推荐
  • 心启之锁

    心启之锁

    我大胆妄想一个未来,科技已蒙蔽了人类的双眼,我们还沉浸于自私的争斗,或许有人张开了观察世界的双眼,但山河飘摇,曙光还远远照不到角落的阴暗。秉承内心的钥匙,开启被锁上的光明或黑暗。我找不到合适的标签来描述,权当一笑,请谅解。
  • 凡人之小妹

    凡人之小妹

    天外来客,韩家小妹,定要搅动凡人风云。哥哥,我只是你的小妹么?
  • 重返黎明(套装共4套)

    重返黎明(套装共4套)

    惨烈车祸致死的尸体如怪物般离奇“复活”。目睹这惊悚一幕的车险理赔员,被迫接受了神秘人的“心理干预”,本已相信这只是一起偶发的吸毒者伤人事件时,却又收到莫名的逃跑警告……末日最终来临,各色人等艰难求生,一小部分人却发现,这场灾难背后竟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 泉水叮咚向心流

    泉水叮咚向心流

    青梅竹马不相熟,毕业分手未相守。邻家小哥哥,深情前男友,到底牵哪个的手?正能量励志故事,扑街作者养成记
  • 王者之这个射手有点萌

    王者之这个射手有点萌

    这是一个我负责貌美如花,你负责怼人干架的故事。宁檬是个内向的人,因为王者操作犀利,被VIC战队看中,又因为自己直播中单杀了队长三次,成了VIC的首发队员容景:不好意思,我女朋友说了,让我早点回家。容景:不好意思,我女朋友说了,不让我喝酒。女朋友宁檬:对,没错,什么都是我说的。你是一个非常负责的队长,负责毒舌。
  • 裴夫人挥金日常

    裴夫人挥金日常

    裴家当家人裴星泽出了车祸,他通过视频看着他的弟弟妹妹、姑姑叔叔们哭得伤心欲绝的样子。只有一个女人,不情不愿地猫在角落一边假装抹着眼泪,一边却偷偷玩着手机。裴星泽想了好一会,才终于想起了这个女人是谁来。
  • 百科知识-生命百科-走进微生物(科普新课堂)

    百科知识-生命百科-走进微生物(科普新课堂)

    林耐研究分类系统时,将生物分成了两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但当显微镜应用于生物学后,人们发现了更多新的生物,细胞间的一些微小差异也被一一识别。
  • 逃出鸟笼后

    逃出鸟笼后

    这是一个夹杂真实经历与思想的故事……
  • 言老师你好呀

    言老师你好呀

    准大学小女生与海归大龄男邻居的一些感情纠缠。
  • 天纵神武:李渊

    天纵神武:李渊

    李渊是中国封建制时期功业卓著的有为帝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毁誉参半的帝王之一。他奠定了彪炳千秋的二百九十余年的盛唐霸业,并因之得到了后人的褒扬;他也因无力阻止亲生骨肉的相互残杀,无奈地被其子李世民“请”下了丹墀,而令后人悲叹与哂笑。李渊是唐朝开国创业的军事统帅,善于决断、既富远见、又善施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纵观李渊的一生,他有着因势借力、先取关中、后图天下的兴兵起事思想;军政兼施、各个歼灭群雄、统一全国的战略指导思想;正确料敌、集智用长、先胜后战的作战指导思想;因势定制、严明赏罚、用人所长的建军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