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77400000046

第46章 重建队伍(1)

组建“利德华福帮”

进入利德华福不久,我曾询问人事部门某一个员工的表现情况,那位人事专员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问我:“你知道他是谁介绍来的吗?”我说:

“你不必告诉我谁介绍来的,我只是问问他的表现而已,你从哪里学的这一套?

你想吓唬我不成?我告诉你,企业只看表现,不问出身。我希望你以后记住。”

也有貌似好心的人,悄悄地告诉我:李总啊,利德华福别看不大,是有派性的,你要小心!对于所谓“企业政治”以及派性、山头之类,我一向厌恶,不仅因为“文化大革命”,还因为四通。

在一次干部会上我公开讲:“利德华福人不看来路,只看表现;只讲同心同德,不讲钩心斗角。我们大家拧成一股绳,企业能否成功尚且难说;大家分心眼绝无成功可能。如果非要有个派不可,只能有一派——‘李玉琢派’,或者叫做‘利德华福帮’。凡是不入这个派这个帮的,现在就离开。”

头一两年从利德华福走掉的员工,多数是对企业的前途不看好走的,少数是看日子不好混了走的,被开除的是极少的几个。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大都缺乏职业化的训练。很多员工实际上就是个体户、游击队,是来捞一票的,而不是来创业的。

所以,当我感到必须从外部引进人才以充实干部队伍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曾经工作过的四通、华为这两个大企业。听说当年与我在北坞村一同创业的一位干部要从四通退休了,我请他来帮我抓抓生产系统,不想上了一天班就不干了,他给我打电话说:“李工(四通索泰克干部员工对我的称呼),对不起,你这个公司条件太差了,上班没办公文具,吃饭没人告诉,连班车怎么坐也没人说……”我说,让你来就是要解决这一切的,而不是来等现成的。我回家告诉爱人这一情况,她倒是比我明白:“现在的四通人已经不比当年了,他们比国营还国营,谁还有创业精神?”

我第一个引进的是北方华为的财务经理董连才。当利德华福财务部长的冯昊被我赶走后,我就找到了这位在丰台北方华为工作的老部下,我请他做顾问,帮助做两件事:帮我面试一个财务部经理(先做财务部经理、后做商务部经理的金凤荣就是他帮我招聘的),帮我找一个会计师事务所,把利德华福的财务底数查清楚。

那时我刚到利德华福不久,没有好意思请他加盟。他当时在北方华为干得挺好,待遇也很优厚,到这个快要散摊子的企业来,一旦失败了,对不起人家。

半年以后,利德华福逐步扭转颓势,现出一片曙光的时候,我再次向他发出邀请,这一次他答应了。我就安排他当了财务经理,金凤荣改做商务部经理。这两个人都没有让我失望,后来都成了利德华福的骨干、股东。

后来,我又从四通旧部招进来周利国、王植柄、宋丽如等人。

这些人和我从利德华福原有队伍中提拔上来的倚鹏、覃正清、王少栋、卞恒棋、洪尚琴、刘佳荣、吴国平以及从外部招聘来的舒鹤栋、莫畏、李征、刘军等人,还有后来成长起来的靳勇、张忠良、刘晓永、刘国军、郑瑶、赵镇等一批新生代干部,共同组成了利德华福的核心队伍,为利德华福从破产的边缘走向业内第一品牌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记得刚到利德华福时,于波也为干部的缺乏着急,他跟我说:“李总,不行就从四通、华为找些干部来。”

六年后当我离开利德华福时才知道,有人把我领导的奋斗团队看做是“华为帮、四通帮”。其中的一些人因我而受到牵连。

常言说:英雄不问出处。我谨遵此道。用人的标准只有一个:唯才是用。

至于任人唯亲、拉帮结派那一套,我至今不明白这样做有何好处?其实清华人有个毛病,自命清高,都觉得自己行,不必拉帮结派。你注意一下,清华人多的地方,真的因此结帮结派的,几乎没有。

让牛哥走开

在利德华福的六年间,我不仅处理过别的干部,也毫不客气地处理过“四通人”。

牛某是我四通时期的同事,当年“1·18空难”时,他曾与段永基一起赶到重庆,到飞机失事现场亲自给五位死难烈士认尸、收尸和穿衣。离开四通前,我曾推荐他到一个合资企业做副总经理。十几年后他找到我时,正好利德华福采购部需要干部,我凭着原来的印象,以为他的细心和张罗正适合做此工作,便未作任何进一步考查就任命了。

上任不到十天,牛某就交给我一份部门改革的建议书,我没敢批,不只因为他所提的改革内容完全外行,而且因为他刚上任,情况毫不了解,便想搞所谓“改革”,我对此深表怀疑。更让我大惑不解的是他注意力的投向。品质部通报生产系统几个部门(其中包括他负责的采购部)的几项工作失误,他不是仔细研究本部门工作为什么失误,如何改进,而是带头追究品质部有权还是无权通报这样的事。

采购部有人在非正式场合表达部门工作中的一点问题,他立即向我追问,为什么我这个当总经理的知道了他还不知道,这里面是否有什么不正常关系以及对他不信任的问题。干了一个多月,工作汇报时什么都不知道,次次让副手说,我一看要误事,只好撤了他的职,让他去协助搞基建设备的采购。

变动之前,我曾与公司一些主要干部商量过怎么办,有人告诉我,最好不要再用下去,他的表现以及在个人利益上的过分计较,不适合做干部。我考虑再三,觉得一个五十多岁的人,不至于什么都干不了吧?管理不行,也许做点专项工作还行。不想我的怜悯,让我在这个人身上犯了进一步的错误。他在谈判和订购新基地的生产设备时,竟然未与任何人商量,便自作主张签了合同。

我们花了二百多万元购买的地水热泵空调,合同上规定的温度条件,竟然夏天难以制冷(26℃—28℃),冬天难以制热(7℃—10℃)。

面对这样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干部我只好自咽苦果,让他离开了事。

牛某走后,我也对用人机制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我曾经写过一篇《用人不淑》的文章,其中说道:

“……问题是,当初我为什么没有像对其他新入司的干部一样,对这个人同样试用一段?用人难免有看不准的时候,但是我为什么在发现他不能用的时候没有果断处理,还要给他继续犯错误的机会呢?他犯下这样一些错误,是否也说明我们的干部任命、我们的控制机制也存在问题?还有,对于由我直接任命的干部,其他干部是否出于投鼠忌器的考虑,给予他过多的容忍呢?这些都是我们,尤其是我本人需要深深思考和检讨的。”

有人曾经问我:管理企业,什么问题最难?答曰:用人。

人们常用伯乐相马来比喻用人的眼光、能力,我承认,我不是伯乐,没有将人一眼看穿的本领。曾经有人说对我看好的人有时须加一级“反相门”,对此我除了感叹实在无话好说,因为的确有人看履历还不错,但用后发现不怎么样;也有人说话也一套一套的,做人却完全是另外的样子。

利德华福有一位副总经理、生产总监,在公司五周年暨百台庆典前夕,因为坚决拒绝签署公司的保密协议,且以涨了工资才签字相要挟,我认为他不适宜担任公司的高级干部请他辞职,他接受了。然而他临走时说的一句话令我难以忘怀:“我始终没有把公司放在心上,没有钱怎能有忠诚?”这种人把忠诚、职业道德也与金钱挂起钩来,还不把员工带到沟里去?他在公司工作已经两年,而且一直担任高层职位,居然根本不接受公司的价值观,居然说出如此令人寒心的话,足见人心是多么难以争取,也足见干部的识别、培养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用错干部难免,问题是如何及时甄别和发现,不要长期误事。只依靠总经理一双眼睛绝对不行。

在利德华福期间,我不断尝试,努力去建立一套在日常的实践中多角度考查、培养干部的办法。

方法之一:会议培训法

自1999年11月到2005年4月,在我主持利德华福期间,每月一次的总经理办公会(部门副经理以上都要参加,大概二三十人)雷打不动。

65次总经理办公会,存了65份会议纪要,最初的几份是我写的。每一次会议都由我主持,即使出差在外,我会让秘书提前通知干部们月底或月初的某一天某个时间,开会的主题内容,以便让他们有所准备。

总经理办公会表面看,也大都是汇报上月工作,安排下月计划,有时我和其他干部会提出一些临时议题供讨论。会议从未超过两个小时。干部们汇报工作或计划时,我会适当点评,或鼓励,或修正,或批评,或否定,或归纳几个重点。某个问题其他干部也会发表意见,确定相互配合的方法与时间。总之每次会议每个问题,都有结论,都有纪要。我签过字的会议纪要,发给大家就是这个月的工作计划、工作任务,下次再开会首先是检查上月工作的执行情况。

尤其没有完成的工作,一定要专门说清楚为什么。

我把这种会议当做训练干部的一个重要途径。会上每个干部听听别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做得好是因为什么?做得不好又是因为什么?我该学些什么,注意些什么?会上总经理的点评、归纳、总结,有什么道理?这样天长日久,干部们的水平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与提高。同时干部们也会看到,利德华福的决策是透明的,是自己参与的,全局性的事情也都了解,有一种当家作主的感觉。

每一个季度、每半年,我们还要召开公司营销会议,各地的办事处主任、大区经理都要赶回北京。公司其他部门的主要干部也要来参加。目的是让大家都来关心市场:我们的情况怎么样?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手有什么动作?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有什么新的政策出台?哪些部门工作有创造性?

需要获得各方面的什么支持?通过这样的会议,干部们的市场意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策划能力、协作水平等都会有相当促进。

同类推荐
  • 灾难面前如何守护人身安全

    灾难面前如何守护人身安全

    《灾难面前如何守护人身安全》涉及的内容都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只有人身安全了,我们才可能萌生起对其他目标追求的兴趣。著名学者马斯洛曾说过:“人有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可见“安全”对于人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安全”是简单的两个字,却饱含着许多的祝福和期盼;安全是沉重的两个字,浸蕴着多少血泪与辛酸。
  • 最富有的人:打造富有人生的八个修炼

    最富有的人:打造富有人生的八个修炼

    你是人生的勇者还是弱者?你是一毛不拔的吝啬鬼还是计算报酬率的投资者?你是眼光远大的宽恕者还是心胸狭窄的人?对于拥有最富有的人生,你还缺少什么?自助者,天助之,无论贫困或富有,从现在起,只要汲取书中八个修炼的精华,以成功者的范例作为我们的榜样,运用在生活中,就可以拥有殷实又富有的人生。本书是作者塞缪尔·斯迈尔斯以翔实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近代数个世纪以来,奋斗在各行各业的伟大人物,他们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注重自我修养和人格塑造,面对人生的逆境,表现出了辛勤实干、坚忍不拔的精神,并成功达到人生的顶峰,为人类的发展奉献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丰富的精神财富。
  • 你就是创业达人

    你就是创业达人

    本书从创业者如何寻找商机,如何自我修炼,如何选择项目,如何融资及如何经营公司切入。告诉读者一些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指导性建议,并且从人本的角度将财务结合,贯穿了有关创业初期融资、股权、资金管理、人员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介绍了建立新企业的过程与资源整合的策略提出了在创业初期一些实用的小技巧。
  • 感受的快乐

    感受的快乐

    生活变得怪异了,人们该怎样认识现实和把持自己的心境?怎样感受快乐的真谛?这里面有相当多的篇幅能给我们提供了阅读的快乐,无论是“花心"是什么心?多大算老?你快乐吗?还是作家,你为什么不自杀?爱情欺负什么人?城里人吃什么?……都能给您带来些许愉悦!
  • 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

    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

    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变成了钢筋水泥的都市里默默奋斗的年轻人,普普通通地在社会中努力挣扎、载浮载沉的平凡人。我们为一些公认的目标:成功,拼命奋斗。开始变得压力很大,内心压抑,有很多精神上的困惑,拼命追赶的困惑,遇到挫折的困惑,自己真正想要的什么的困惑。越来越疲惫,越来越不快乐。社会不仅需要功名利禄,还是需要一些其他的东西的,而我们的舆论、标准却忽视了。越是浮躁的社会,我们越是需要培养一些品质。坚守我们真正想要追求的,找到自己内心的节奏,让心慢下来,在浮躁现实中从容的生活。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都市之至尊降临

    都市之至尊降临

    他,是一代逍遥圣尊,因不满圣人之大盗天下,而拔剑战六圣,最终封印六圣,但却金身尽灭,神魂穿越空间,来到地球,俯身在一个即将进入大学的农民少年身上!
  • 剑惜一

    剑惜一

    不一样的三界,很随意的剧情,献上最墨迹的更新
  • 再也不见长安

    再也不见长安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看的见太阳,却盼不到你的归期
  • 你,是我的尘埃落定

    你,是我的尘埃落定

    齐南看着于希的双眼,抬起于希的下巴,问道,“媳妇儿,你到底爱不爱我?”于希冷哼一声,轻轻地啄了一下齐南先生的脸庞,笑道,“你觉得呢?”“赶紧回去好好工作。”齐南委屈的看了一眼于希,只好拿起密密麻麻的曲谱,看了起来,还时不时委屈的看了一眼正在准备播音内容的于希。作者:.......(本文特色:剧情进度较快,但剧情绝对好看,不会特别狗血,很有青春的特色的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关于我队友脑子有点问题那档事

    关于我队友脑子有点问题那档事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后,地球开启了第五时代。各类物种疯狂进化,生物与地球各元素共生共鸣,人类文明再次登上时代舞台,此刻百族争鸣,群雄奋进,谁能再次独揽地球的生杀大权?黑驴特遣队,出击!本文稍偏于娱乐搞笑,第一次写有点小白,大家看个乐呵就行~
  • 吞天图录

    吞天图录

    你神功盖世?排山倒海?尽管来!在我面前,来多少吞多少。且看一名死宅如何在异世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