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762200000088

第88章 不期而遇灵云池

何氏兄弟办好了通关手续,正在通知商队全员准备启程,恰好瞥到李曜和罗仁俊一前一后从山上走下来,就见前者面色不渝,后者垂头丧气。

何氏三兄弟都是久经考验的情场老手,哪还看不出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彼此用眼神交流了片刻,齐齐耸了耸肩,却也不由自主地暗暗松了口气,平阳公主拒绝俊俏少年的求爱,能够持守自身清白,顿时让他们俱都安心了不少。

远游武威郡,遥望姑臧城。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

正如诗中所说,商队出了关口,沿着宽阔的驿道一直往西北方向前进,便是进入了沃野千里的河西大地,途间遇见许多具有西北地方特色的骡马篷车,里面坐着的人都是往返于凉、兰两州的商旅,男男女女欢声笑语,不时还有人放声高歌一曲,引得商队中许多人纷纷应和,李曜听不太懂这些人的地方口音,但这乐调与后世的许多西北民歌已然隐隐有些相似了,甚至还能听到古代版的说唱,说不上有多好听,但却充满了热情与活力。

乌鞘岭关隘距离姑臧约莫两百多里,不过凉州地面坦阔,一马平川,骆驼一路小跑毫不费力,商队在中途只歇息了一夜,便抵达了姑臧城。

作为河西第一雄城,姑臧南傍大雪山,北挡大沙漠,祁连山融雪为河,流入休屠泽,为城中提供着优质的水源,附近农田肥沃,水草丰美,即有大片的产粮区,又有大唐目前最重要的大马场,是以自古便有汉家据凉州,断北虏右臂之说。

鱼巧巧指着城外被建筑和苍翠围绕的一个低地大湖,欣喜地叫道:“阿姊,那里好美,蓝天白云都倒映在里面啦!”

李曜顺着鱼巧巧手指的方向望去,一眼认出那低地湖便是灵云池,心中不由暗道“太漂亮了”,口中却淡淡地说道:“离城太远。”言外之意便是不想带你过去玩。

何潘礼笑兮兮地凑过来,笑着说道:“反正商队会在城中驻留两三日,道长去那里转转也是无妨的,玩一整天都莫事。”

其实商队中携带的近半货物都是在姑臧发卖,从长安出发时,每头骆驼除了载有一人之外,还载了上百斤的货物和补给,但到了这里,就必须把一些在沙、凉两州利润增值相差不大的货物卖掉,然后让骆驼多载些补给品,而货物只尽量保留贵重轻巧的奢侈品与丝帛。

一听这话,鱼巧巧差点从小毛驴的背上蹦起来,拍掌欢喜道:“太好喽!阿姊,我们明日就去玩吧。”

李曜被人很不识趣地拆了台,不禁一阵无语,只得任由鱼巧巧和茴儿、萱儿两个婢女商议游玩计划。

姑臧城的城墙高度不亚于长安,强度甚至更高,根本就是一座巨大的堡垒,因为最近两月突厥人没啥动静,凉州平安无事,再加上吐谷浑进犯陇右,五月以来只有何潘义这一支商队来自长安,竟是引得实管民政事务的凉州长史亲自出来接见。

所以商队很快就通过了入城检查,根据何潘义所说,若是丝路通畅的时候,在这里等待入城的车马驼队会一直排到数里开外。

姑臧的城池规模虽然远不及长安,但在商业限制方面,却是宽松得多。

此时已是日落时分,可到处都还是热闹得很,宽阔的大街上车来车往,人头攒动,街道两边邸阁酒肆林立,穿着形形色色衣冠服饰的人进进出出,当真是好一派繁华景象。

按照惯例,李曜自然是住进了最好的邸店,只是她看到这家邸店的匾额上“悦来客舍”四个字,竟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没想到这“悦来客栈”还真的是古已有之。

一副宽袍大袖男子打扮的女店主一见李曜笑得花枝乱颤,虽说感觉对方笑得莫名其妙,却是摇头晃脑地拽起了文:“道长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先贤诚不欺我也。”语毕,也是掩口笑了起来。

女店主姓刘,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寡妇,自称是南北朝时期河西大儒刘昞的后人,李曜虽然将信将疑,却也不得不承认,这刘氏的确非常细心和讲究,从李曜的住处就可以看出端倪。

因为李曜是宗圣观的女冠,而宗圣观属于楼观派,所以刘氏特意在墙壁上挂了老子画像,以及一些与道德经有关的字画,甚至还摆放了一个印有阴阳八卦图的夹缬大屏风,如果李曜不是事先知晓,恐怕会以为自己真的住进了道观里。

美美地睡了一个大懒觉,李曜这才领着鱼巧巧等人出去游玩,而罗仁俊听说李曜要去城外游览风景名胜,便以保护李曜安全为由,也唤上其他保镖跟着李曜一起出了城。

李曜乘坐出租牛车来到灵云池之时,已是日上三竿,强烈的阳光把池水照得波光粼粼,炫目无比,但池边绿阴如盖,芳草萋萋,加之水汽清凉,温度却是较为凉爽。

李曜呼吸着草木花卉的芬芳,欣赏着那些后世随着灵云池一起消失的舞榭亭台,沿着池边的石子小径慢慢转悠着,总结着自己此番西行以来的个人得失,思考自己该如何将罗仁俊这只颇有潜质的小鲜肉引入正途,以便将来为己所用,转了大半圈,忽然遇见了一群迎面而来的游人。

这群游人与李曜一行人一样,都是年轻男女,各个有说有笑,大多衣着都很华丽,看他们的排场,明显多为显贵人家的子弟和女眷。

其为首者是一弱冠青年,头戴黑色幞头,身穿青色圆领袍服,腰系俞石带,乃是一个九品官身之人,伴在他身侧稍稍落后半步者,约莫二十五六年纪,穿着一袭木兰僧衣,头顶一溜净光,手持念珠,则是一个僧人。

两群人走得近了,包括那青袍男子和年轻僧人在内,对面绝大多数男性的目光都渐渐投在了李曜的身上。

李曜虽然带着幂篱,却也被人瞧得浑身不甚自在,便主动靠向路边,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但她与那青袍男子擦肩而过之时,却忽然听得对方开口问道:“小娘子,可是习过武艺?”

同类推荐
  • 三国小术士

    三国小术士

    土豪术士王宝玉穿越到三国,只想着如何回到现代的他,并不想因为自己这只小蝴蝶扇了几下翅膀就改变历史,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不学无术只看过《三国演义》的王宝玉下定决心要遵循历史的发展,于是,三国乱了,史学家哭了……
  • 君主皇权

    君主皇权

    千年君主重生,为了再登皇权巅峰,展开了一场铁血故事,与臣斗智,与兄斗谋,与敌斗勇,疆场杀敌为国战,再现昨日帝王篇!后宫的恩爱情愁,沙场的热血沸腾,官场的勾心斗角。看我讲述异界皇权历史!
  • 无极山海神魔

    无极山海神魔

    主要讲述盘古氏族中出现的少年奇才无极,因被父亲流放荒岛而得以逃生,在得知氏族被原始天妖灭亡后,一心为氏族报仇而在路上结识了许多伙伴,从此踏上了冒险的复仇之路。
  • 海洋霸权时代

    海洋霸权时代

    意外的被时空断崖的守护部队选中,肩负着振兴华夏的重大使命,何逸在与英国,德国,法国以及各大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周旋中,得到了一系列的利于自身发展的技术,在晚清的政治军事斗争中,结合了一切可以结合的力量,打击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的邪恶势力,在未来的海洋霸权争夺中确立了前无古人的巨大优势,属于华夏民族的海洋时代到来了!
  • 三国之天下乱武

    三国之天下乱武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若是这些华夏的千古帝王齐聚一堂,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到底谁才是王中之王,皇中之皇?谁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热门推荐
  • 修真与数学

    修真与数学

    这里是数学大陆,这里的人都以数学为媒介修炼、引动灵气。这里的人对于数学十分不敏感,可哪怕掌握了一加一,也能使自己实力暴涨。他们尊重数学好的人以及……吃得多的人。而燕小二,他有华夏正统的修真秘籍以及疑似刺客宝典。但传统修真、数学修真碰撞在一起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化学变化呢?
  • 凯芸盛世

    凯芸盛世

    如果,一切都没有发生过,我们会不会活的好好的,但是,没有如果!冥冥之中,你我生死相依!
  • 韩娱之我喜欢年上

    韩娱之我喜欢年上

    一个喜欢御姐的人重生到了以前的韩国,不一样的爽书,不一样的韩娱……大家可以先收藏,等字数多了以后再回来看。
  • 重回大汉

    重回大汉

    三国之始,自黄巾之乱起,吕绍,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退伍军人,一个踏踏实实开车赚口粮的出租车司机,突然穿越至此,利用不多的历史知识,屯田养兵,攻城夺寨,趁着天下将乱未乱之时,以汉之名,搅得风云起,攫取麒麟归......
  • 毒妃驾到:殿下,早安!

    毒妃驾到:殿下,早安!

    身为二十三世纪的医药毒药双博士,沈兮穿越成宋国九王妃——骄纵跋扈、又蠢又浪、祸害了人皇叔那种!她表示心很塞,努力技术崛起,斗完倒霉娘家斗王府,毕竟与人斗其乐无穷,反正我不死她人死。然而……白月光太孙温柔:兮兮,你越来越美了。他国皇帝邪肆:朕许你皇后之位。江湖某帮派掌权人:小兮儿,跟我浪迹天涯。沈兮……除开暴富,与九皇叔和离,真没其它想法啊。人人都说宋国九王爷司不遇翩翩君子,温润如玉,多少贵女芳心深寄。沈兮:“呸!”司不遇:“爱妃为何动怒?是本王不够好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株林野史

    株林野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从夏天到冬天的一场梦

    从夏天到冬天的一场梦

    江诚是华府四中三年K班的绘画天才,身为美术生的他,从小就立志考取世界一流的美术学院——华府美术学院。遗憾的是,他有着某种心理障碍,注定了无缘华府美术学院。而以他的实力,考取普通的美术院校,几乎没有什么压力。毫无目标的江诚,日常的生活就像是空白的画布,失去了所有的色彩。直到一位少女的出现,他的世界才又开始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书友群:243686947
  • 交叉点

    交叉点

    第一次的见义勇为,他得到的是伤害......当他再次遇到同样的事情,还会出手吗......一切尽在不言中,看故事吧!!!
  • 剑之劫

    剑之劫

    剑,一念成劫,其之所指,终向天地!剑意起,只问天地曰:“如何?”
  • 孟婆的回忆录

    孟婆的回忆录

    相传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一个妇人叫孟婆,忘川边有一块石头叫三生石,孟婆帮助走过的灵魂忘了一切,三生石记载着走过灵魂的前世今生,他们走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最后一眼人间,喝碗忘川水煮的孟婆汤。那些爱过的人,那些无法放过的事,那滚滚红尘中数不清的悲欢离合都只会随着“孟婆汤”的缓缓入喉,永远凝固于奈何桥上。这部小说是借孟婆之口讲诉一个个求不得,怨憎会,求不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