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31200000077

第77章 罗泽南“尊朱黜王”思想略论(2)

二、黜王

自朱熹与陆九渊之间围绕“道问学”与“尊德性”、“即物穷理”与“发明本心”等问题展开争论以后,“理学”和“心学”两大派别之间的论辩诘难始终持续不断,特别是在王阳明心学兴起以后,更是如此。明朝程瞳的《闲辟录》、陈建的《学蔀通辨》,清初张烈的《王学质疑》、童能灵的《朱子为学考》、陈法的《明辨录》等都是这方面的著作。清中期以后,汉学兴盛,理学式微,程朱陆王之辨一度或息。嘉道年间,伴随着程朱理学的复兴,陆王心学也出现了复苏的苗头。对此,罗泽南十分警惕,为避免心学再度盛行,他重提程朱陆王之辨,并把批判的主要矛头指向了王阳明心学。他的黜王思想就集中体现在《姚江学辨》一书中。

《姚江学辨》著于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分为上下两卷,约4万字,从学理上对朱、王之辨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论述。上卷主要依据程朱的“性”、“理”至上论批判了王阳明以“心即理”说为核心的心性学说,下卷主要用朱熹的“格物致知”说否定了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和“知行合一”说。在体例上,该书基本上仿照朱熹的《杂学辨》,将王氏著作的原文按照不同问题摘引出来罗列于前,自著按文于后,引文辨文相间而行。

“从来辨朱王者,多从格物致知上立论”,罗泽南则认为朱、王之异的根源不在于知行观的不同,而在于心性论的迥异。因此,罗泽南首先对王阳明的心性论展开了猛烈的批判。王阳明曾集朱熹论心性修养的34封书信编成《朱子晚年定论》,以证明自己的学说与朱学并不存扞格,然“其书有于全文中摘录其一段,而首尾之异己者去之矣,有朱子中年之书,指为晚年者矣”。对于王阳明的这种“欺人”行径,罗泽南极为反感。他认为无论王阳明如何巧言伪饰,都不能掩盖朱王心性学说在本质上的不同,所以他在《姚江学辨》一开篇即将王门“四句教”抛出予以驳斥。

“四句教”是王阳明在晚年经过多次斟酌确立的教法,具体内容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在“四句教”中,首句“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最重要、最令人困惑,引起的争论与批评也最多。对于“无善无恶是心之体”,王阳明自己的解释是:“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意即人心的本然状态具有纯粹的无滞性,主要是强调心之本体的无执著性,与伦理的善恶无关。但是在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心之体”并不是指心之本体,而是指性。在朱熹的影响下,“无善无恶是心之体”便被许多学者作为一个伦理学的人性论命题来讨论。加之王阳明也有“无善无不善,性原是如此”之类的说法,那么把“无善无恶是心之体”理解为性无善无恶,就不能说是完全不合法的解释。罗泽南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将王阳明判定为“性无善无恶”论者的。根据孟子的性善论,他对王氏的“性无善无恶”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阳明悖古圣之明训,信外氏之邪说,谓性之本体无善无恶,发用也可以为善,可以为恶。是则天下之为仁、为义、为忠臣、为孝子、为信友、为悌弟,皆非本体所固有,不过因乎意念之所动也;为奸、为宄、为盗贼、为寇攘、为篡逆,亦发用上所自有也。圣如尧、舜,于性何与;暴如嬴、杨,于性何伤?不将率天下之人沦三纲斁九法,至于人将相食而不止哉!

在全面驳斥王阳明心性论的基础上,罗泽南又批驳了“致良知”说。“致良知”说是王阳明在经历了宸濠之变、张许之难等复杂事变后,结合自己的内心体验与《大学》之“致知”、《孟子》之“良知”两个概念提出来的。由于良知的概念源于《孟子》,所以罗泽南很难从正面攻击这些命题,而只能通过论证王阳明的“良知”并非孟子所说的“良知”来否定上述命题。他说:

孟子言良知随明之曰:知爱其亲,知敬其长。又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欲人即此知之自然者,以见仁义为吾性之固有,非谓良知即天理也。……阳明谓良知即天理即本体,盖误认气为理矣,误认心为性矣。孟子之言岂如是哉!

这无非是说“阳明所言之‘良知’非孟子之所谓‘良知’”,从而否定了“良知即天理”等命题的合法性。

此外,罗泽南还指出了王阳明在经典诠释上的失误。王阳明在《大学问》中说:“盖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条理,虽亦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一物。格、致、诚、正、修者,是其条理所用之工夫,虽亦皆有其名,而其实只是一事。”根据这一逻辑,格物、致知、诚意只是同一工夫的不同说法,这与《大学》本文的格物——致知——诚意的工夫次序有所不合。罗泽南抓住这一点,批评说:“既致吾之良知以诚意、正心而修身,大学工夫至此已无余蕴,以上更推不去矣。”利用王阳明在经典诠释上的疏忽对他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批判。

宗朱学者在辟王时,总要大肆渲染王学的佛学渊源,称之为“阳儒阴释”之学,以此否认王学的儒家属性,彻底把它打倒。清初学者陆陇其即直指王学为禅,说:“阳明王氏倡为良知之说,以禅之实而托儒之名。”晚清的吴廷栋也认为陆王之学最根本的过失就是流于“禅”。他说:“陆王之学,儒者直斥之为禅,世或疑为太过。不知此正由不明于心性之辨也。禅宗认心为性,乃其本原差处,而陆王谓心即理,其误亦实根于此。”罗泽南在批判王学时,也是如此。他尽可能将王学中已经改头换面的佛家观点揭示出来,以证明王学与佛学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的不同只是表面的。罗泽南说:

阳明之学与佛氏有异乎?曰:有。佛氏怕著相,逃却父子、君臣、夫妇;阳明不怕著相,犹在父子、君臣、夫妇之中也。然则有同与?曰:有。佛氏说空寂,事物有著,便为窒碍,所以父子、君臣、夫妇必欲从而弃之;阳明说良知,惟恃此一心之灵明以应万物,即终日应酬,此心之空寂者自在,所谓不著父子、君臣、夫妇的相者,随物现形,如镜中花,日在父子、君臣、夫妇之中,父子、君臣、夫妇仍与本体无干也。

他认为王阳明虽然承认君臣、父子、夫妇等人伦关系,但也不过视之如“镜中花”一般,同佛教弃绝人伦的作法表面上虽不相同,实际上并没有区别。

此外,罗泽南还从王阳明的学术渊源上论述了王学归于佛、老的必然性,从而将王学彻底排斥在儒学系统之外。他说:

阳明自幼酷好二氏,十七岁入铁柱宫,见有道者叩之,得闻养生之术。后又闻地藏洞有异人,坐卧松毛,不火食,历岩险访之,因论最一上乘,乃筑室阳明洞中,行导引术。……五十岁居南昌,始揭良知之学教人,自谓千圣相传一点骨血,圣贤实有之旨,尽从而变乱之。盖其浸淫于二氏者深矣。

王阳明的确和一些僧人、道士、方外异人有过交往,王学也确实在很多地方有得于佛、老思想。然而问题在于,不单是王阳明,即便是周敦颐、程颢、程颐,包括罗泽南最尊崇的朱熹,也都受到佛、老思想的影响,只是各有所受、程度不同而已。朱熹早年就颇留意佛、老之学,直至31岁拜二程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后,才开始专心研究儒学。因此他难免也受到佛、老思想的影响,比如他的理一分殊思想就明显地因袭了佛教华严宗的理事说。所以全祖望说:“两宋诸儒,门庭径路,半出入于佛、老。”这一点,不知是罗泽南无意忽略,还是有意否认,尚有待于进一步考察。

总之,罗泽南对朱学的阐扬和对王学的批判,进一步确立了程朱理学对于陆王心学的强势地位,对晚清程朱理学的复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得到一些宗程朱学者的高度赞扬。贺瑞麟称:“《姚江学辨》一编,真足为吾道干城。”方宗诚也说:“陆(九渊)、王(阳明)、陈(献章)三先生行谊、气节、功烈、政绩、忠节大端固皆可为后世师表,至其学之偏弊,则朱子、胡敬斋(居仁)、罗整庵(钦顺)各致争于生前,其后陈清澜(建)《学蔀通辨》、张武承(烈)《王学质疑》、顾亭林(炎武)《日知录》、陈定斋(法)《王学辨》、罗忠节公泽南《阳明学辨》(案:即《姚江学辨》)以及张杨园(履祥)、陆清献(陇其)、张清恪(伯行)、倭文端(仁)、吴竹如(廷栋)先生诸儒集中皆已辨之极其明矣。学者分别师法之可也。”他们对罗泽南的推崇,绝不仅仅是出于门户之见,还是有一定学术眼光的,罗氏的《姚江学辨》在辨学史上的确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晚清,痛诋王学的著作还有唐鉴的《国朝学案小识》和刘廷诏的《理学宗传辨正》等书。与唐鉴、刘廷诏不同,罗泽南批王学并未停留在学术源流的分疏上,而是深入到王学的理论体系之中,进行学理上的辨析。以程朱理学的正统观点为准绳,他对王阳明的心性学说、知行学说进行了全面的驳斥,大有釜底抽薪的味道。与此同时,他又高张朱熹的旗帜,强调朱学为孔、孟之学的正宗嫡传,为恢复程朱理学昔日的尊崇地位而呐喊助威。可以说,罗泽南批王学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全面性,晚清理学家专门著书从学理上清算王学者,很少有人能达到罗氏的深度。唐鉴、刘廷诏的著述尽管也是针对王学而发,但仅长于历史源流的分疏,拙于学理上的辨析,而罗氏的辨学重点恰恰在学理的辨析上,这正弥补了唐、刘等人的不足,于扩大程朱理学的声势,推动它在晚清的复兴极为有益。

[作者简介:张晨怡,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同类推荐
  • 全本绘图山海经·五藏山经

    全本绘图山海经·五藏山经

    《山海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典籍,同时也是一部记录中华民族地理大发现的伟大著作,它记述着那个时代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它记述着中华民族文明与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以及这种生存与发展所凭依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汇集了中国现当代著名人类学大师的论著《人类学的中国大师》对李济、吴泽霖、潘光旦、林惠祥、杨成志、吴文藻、凌纯声、林耀华、费孝通、岑家梧、梁钊韬、李亦园、乔健,以及美藉华人许烺光、张光直和俄国人史禄国等16位人类学大师的学术专著和学术思想进行介绍和评述。《人类学的中国大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类学中国大师们的传世作品相对分散、不集中等现象”,为人类学学者及爱好者搭建了一个“一次性”与诸多中国人类学大师“会面交流”的平台。
  • 水东饮馔谭·开阳味道

    水东饮馔谭·开阳味道

    一个地方饮食文化的建立与当地的物产、气候、历史文化等息息相关。《水东饮馔谭·开阳味道》一书通过对开阳传统菜、地方菜、风味小吃、地域特产、富硒食材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娓娓道来,以地方饮食为切入点,深挖饮食背后的地域文化及人文内涵,结合开阳县打造全国知名的山地旅游、乡村旅游聚集区,农旅一体化发展,做大做强“开阳富硒农产品之乡”品牌的政策举措,构建开阳地域文化谱系,提升开阳的文化软实力,推进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 活色生香的民俗

    活色生香的民俗

    很多人都对民俗知识不太了解,或对民俗现象了解得不大正确,认为民俗是土气的、不入流的,是大红大绿、俗不可耐的。这是极为肤浅的看法,是不应该出现的看法,说明我们对造就了自己的文化缺乏认识,很陌生,很疏远。这不仅是我们的过失,也是历史的遗憾。民俗史与人类史互相交叉,与考古史互相渗透,与宗教史互相感染,与语言史互相弥补……总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进入民俗史,都是庄严的、严谨的,也是活泼的、活色生香的。了解民俗,就是了解真实的生活,就会明白生活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而阅读此书,就是步入生活腹心的快捷方式。
  • 马瑞芳说聊斋

    马瑞芳说聊斋

    《聊斋志异》谈狐说鬼,瑰丽迷人,这些神奇变幻的精灵们不知拨动过多少人的寂寞的心弦,触发过多少人的神外之思。《聊斋志异》,一个花鬼狐妖的世界,一篇篇亦庄亦谐的故事。蒲松龄笔下的美女为什么总会爱上书生?远离人间的牛鬼蛇神为什么比君子更可爱?
热门推荐
  • 妻不厌诈,总裁领证吧

    妻不厌诈,总裁领证吧

    十二年前她被靳老爷子带回了家。十二年后,老爷过世,将她交给了自己的儿子靳南晟。她以为自己只是他人生中的过客。没想到他却紧追不舍。“靳南晟,我已经不需要被你监护了。”“对不起,在我这里,监护权是一辈子,差一天,一个时辰都不行。”她慌张逃走,却被他霸道拦住。深情说道:“小玖,除了我的怀里,你哪都不能去。”
  • 快穿之我就想努力成个仙

    快穿之我就想努力成个仙

    话说自上古凌悸上仙陨落后,仙界大佬个个惋惜。千年后,凌悸上仙的画像竟生了灵识,我们的小画灵从生了灵识就备受仙界大佬关注。为了小画灵的茁壮成长,仙界大佬们特意开辟出三千小世界,让其历练成长。小画灵:“不,我就只想安安静静的做个神仙。”
  • 天才老爸教子经

    天才老爸教子经

    本书的内容就是教给您简单实用有效的教育方法,让每一个父亲充当好自己的角色,做一个有教育方法的“天才老爸”。做天才老爸的过程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一个角色模范的展示过程,是父爱力量的发挥过程,又绝对是一个简单的可操作的过程。
  • 美女校花赖上我

    美女校花赖上我

    放弃争王之位,为红颜毅然回归都市,只想做她的守护者。任叶凡没有想到是,校花爬上身,昔日知己找上门,更有俏皮萝莉缠绕,赶都赶不走,非要赖着他。
  • 公主殿下爱来了

    公主殿下爱来了

    什么是爱?当爱情来临时,当然也是快乐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也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叶甜甜的爱也许就像一首歌里说的那样“爱,像镜子里自己的脸,当越靠近越看不完全......”
  • 叛逆的鲁路修之王之影

    叛逆的鲁路修之王之影

    莫名其妙的梦境预示着难以琢磨的未来,莫名其妙的主人公影藏着不为人知的过去,莫名其妙的命运暗示着命中注定的神圣。Zero的世界还缺少什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反转乾坤

    反转乾坤

    在海外做过五年雇佣兵的青年萧艺意外穿越,误入一个错位的历史时空,重生在取代了隋王朝的大周。兴烹茶之道,习技击之术,醒掌天下财,醉卧美人膝。在这个美女如云,悍女如潮的时代,他开始背负起天下男人雄起的希望,坚定不移地走在打造史上第一11的伟大道路上!萧艺自题——平生最喜酒诗茶,更爱佳人晓破瓜。百卉丛中招韵事,风流一段好年华。【求收藏推荐】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王爷王妃不约

    王爷王妃不约

    墨羽辰很纳闷,别人家的王妃都是天天粘着自家夫君嘘寒问暖的,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就成了……溪曲:王妃娘娘,殿下说,桃花开了,请您去赏花。沈婉婷:不去,那么好的天气,还不如在屋子里睡觉呢!黛滢:王妃,殿下说请您去墨竹园去吃晚膳。沈婉婷:不去不去,我还不如纹心园吃了,墨羽辰那里规矩多,还不自在,不去钧枫:殿下,王妃说……墨羽辰:王妃说什么了?钧枫:王妃她……到底怎么了。朔翌:王妃说嫌您这里规矩多,不想来。墨羽辰噗的吐出一口血来,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