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31200000068

第68章 晚清时期的理学社会(1)

张昭军

清代理学“竭而无余华”,缺乏理论创新,致使学界不太重视清代理学研究。不过,程朱理学并不单是书斋中的学问,还是清代的官方哲学、社会意识形态、民众的文化宗仰。晚清时期,社会局势每况愈下,但程朱理学的地位并未呈现出直线式下降,相反,社会危机突显了程朱理学的道德色彩,强化了它的经世特征,甚至一度出现了所谓的“理学复兴”。因此,仅从学术史、思想史切入,难以展现清代理学的时代特点。本文力图采取文化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进路,以晚清时期的程朱理学为例,予以探讨。

一、清政府的官方哲学与意识形态

程朱理学内涵丰富,作为意识形态,清代统治者主要是利用其中的伦常名教、道德学说,控制思想文化,维持社会秩序。

清代以程朱理学为正学,始自康熙朝。康熙帝推崇程朱理学,明确规定以“崇儒重道”为统治思想。乾嘉年间,汉学鼎盛,程朱理学地位有所降低。晚清时期,清统治者出于挽救危局的需要,大肆提倡和强化“崇儒重道”,宣扬程朱理学。

1.学校教育中灌输理学思想

鉴于世风浇漓,在各级教育中,清政府努力强化正学教育,培养切实奉行程朱理学的人才。道光帝登极后,多次谕令正学术以敦士习、端民风。道光十五年(1835),御史俞焜奏请严核优劣以端士习,道光帝借机发布上谕,称:“从来民风之醇朴,由于士习之端谨。凡有教士之责者,不徒课以文艺,务在敦崇实行,严为旌别,以树风声。”清政府要求各督抚、府尹、学政严饬地方官暨各教职,务须随时训诫,认真稽查。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年1月),咸丰帝继位不久,两江总督陆建瀛进呈新刊《御纂性理精义》、《圣谕广训直解》,得到清廷嘉纳。咸丰帝颁发上谕,重申“经正民兴”的意义,要求各地方督抚务当实力奉行。谕中称:“朕思《性理》诸书,均为导民正轨,著各省督抚会同各该学政转饬地方官及各学教官,于书院、家塾教授生徒,均令以《御纂性理精义》、《圣谕广训》为课读讲习之要,使之家喻户晓,礼义廉耻油然自生,斯邪教不禁而自化,经正民兴,庶收实效。”后又刊发《钦定满汉文大学衍义》等理学书籍,以敦教化。

同治元年(1862)三月初,曾任顺天府尹的蒋琦龄上《中兴十二策疏》,较系统地提出“崇正学以兴教化”,“退孔、郑而进程、朱,贱考据而崇理学”的建议。他指出,康熙朝国运昌盛,正是由于正学昌明,“一以程、朱为归”之故,因此,“欲正人心、厚风俗以图太平,非崇正学以兴教化不能也”。蒋的奏陈得到清政府重视,三月下旬,同治帝谕示天下,要求各直省切实加强程朱理学的宣扬与教化:“我朝崇儒重道,正学昌明,士子循诵习传,咸知宗尚程、朱,以阐圣教。惟沿习既久,或徒骛道学之虚名,而于天理民彝之实际,未能研求,势且误入歧途,于风俗人心,大有关系。各直省学政等躬司牖迪,凡校阅试艺,固宜恪遵功令,悉以程、朱讲义为宗,尤应将《性理》诸书随时阐扬,使躬列胶庠者,咸知探濂、洛、关、闽之渊源,以格致诚正为本务,身体力行,务求实践,不徒以空语灵明,流为伪学。”同年底,清政府又先后下诏敦促国子监祭酒、各省学政切实讲明正学,端正士风。上谕明确要求提高程朱理学在太学教育中的地位:“近来国子监专以文艺课士,该祭酒等既以是为去取,而士子亦复以是为工拙,于造就人材之道何裨焉?著嗣后于应课诗文外,兼课论策,以经、史、《性理》诸书命题,用觇实学。并著该祭酒等督饬各堂助教、学正、学录,分日讲说,奖励精勤,惩戒游惰,黜华崇实,以端趋向。”为导风向,清廷还任命理学名儒倭仁为翰林院掌院学士。倭仁主持制定的《翰林院条规》六条,主旨即在加强理学修养、培养正学风气。同治帝本人,亦择倭仁、李鸿藻等理学人士为师。同治三年(1864),清廷颁布上谕,以“古今治乱得失之源,圣贤身心性命之学,莫备于经,君临天下者,所当朝夕讲求”,令倭仁、贾桢等选派翰林,择《四书》、《五经》中切要之言,仿照《大学衍义》体例,衍为讲义。

光宣年间,废科举,兴学校,推行新式教育,但清政府主观上从未放松对正学的宣传:“近年历次兴学谕旨,惟以端正趋向为教育之源,一则曰敦崇正学,造就通才,再则曰庠序学校,皆以明伦。圣训煌煌,无非以崇正黜邪为宗,以喜新忘本为戒。”譬如,光绪二十七年(1901)七月清廷颁布的停八股、改策论上谕,明确告诫天下士人:“自此次降旨之后,皆当争自濯磨,务以《四书》、《五经》为根本,究心经济,力戒浮嚣,明体达用,足备器使,庶副朝廷求治作人之至意。”同年八月颁布的改书院为学堂上谕中,清政府重申崇儒重道的重要性,要求各级学堂务必以儒学纲常大义植基立本:著各级学堂,“其教法当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艺学为辅,务使心术纯正,文行交修,博通时务,讲求实学,庶几植基立本,成德达材,用副朕图治作人之至意。”清政府所颁发的《学务纲要》专列“理学宜讲明,惟贵实践而忌空谈”一条,强调指出:

理学为中国儒家最精之言,惟宗旨仍归于躬行实践,足为名教干城。此次章程,既专设品行一门,严定分数;又于修身、读经著重,是处处皆以理学为本。但性与天道,子贡未闻,浅学高谈性命,亦是大病,故于大学堂设有研究理学专科,又于高等学堂及优级师范学堂设人伦道德一科,专讲宋、元、明、国朝诸儒学案,及汉、唐诸儒解经论理之言,与理学家相合者,令其择要讲习。惟止可阐发切于身心日用之实理,不可流为高远虚渺之空谈,以防躐等蹈空之弊,果能行检笃谨,即是理学真儒。

《奏定学堂章程》在课程设置时,把“修身”、“读经”、“人伦道德”科目置于各类各级学堂课程的首要位置。

2.以理学铨选人才

科举制度是清代最为主要的选官制度,而科举考试则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本,尊奉程朱理学是其宗旨。晚清时期,科举制度逐渐败落,但在停废之前,其对于维系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意义不可小觑。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和文化传播渠道,它把程朱理学的思想学说渗透到全国各地,几乎没有多少士子学人能够避免。童生之县试三场,以《钦定四书文》为主。乡、会试第一场试《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题解用朱熹集注。“自来以《四书》为一场者,以尊朱子故也。”第二场试经文五篇,《五经》题解,《易》主程颐《传》、朱熹《本义》,《书》主蔡沈《传》,《诗》主朱熹《集传》,《春秋》以《左传》本事为主,参用《公羊》、《穀梁》,《礼记》主陈澔《集说》。关于科举制度与程朱理学的关系,邓云乡《清代八股文》指出:科举“从制度上把《四书》作为惟一的制艺命题范围书籍”,“五百年中,它不但是最主要的启蒙教材,必读教材,而且不少人都把它作为半辈子的必读书、或终生的必读书。”八股制艺对于维护程朱理学的独尊地位,起到制度上的保障。

这一时期,为树立理学形象,端正趋向,清政府还加大对理学名儒的表彰。咸丰元年(1851),清廷颁发上谕称,唐鉴“品学兼优,器识安定”,本欲令留京供职,因年逾七旬,不能服官,“优诏加二品衔,命回江南主书院讲席,矜式后学”。同治七年(1868),清政府对“年届耄耋,笃学不倦”的夏炘等理学人士进行表彰。光绪初年,陕西督学吴大澂、柯逢时先后以“经明行修”把贺瑞麟、杨树椿、薛于瑛入荐,皆得旨赐国子监学正衔,晋五品衔。理学硕儒万斛泉一再得到清廷垂青。光绪八年(1882),湖广总督涂宗瀛以“恪守程、朱之学,躬行实践,老而弥笃”,奏加国子监博士衔;二十八年(1902),总督张之洞、巡抚端方复疏陈万斛泉“学行端纯,化及一乡,议论正而不偏,教思耄而不倦”,诏加五品卿衔;宣统元年(1909),宣付国史馆,列入儒林传。理学名儒受到如此礼遇,在乾嘉年间并不多见。

晚清时期,不少理学人才受到重用。清中叶,“弃宋返汉”成为风气,“士大夫皆不尚友宋儒,虽江浙文士之薮,其仕朝者无一人以理学著”。这种状况在同治年间有很大改变。同治元年(1862),倭仁一载数迁,在短短8个月中,先后擢工部尚书、同治帝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时人称:“倭艮峰以道学直谏名,此举从人望也。”李棠阶、吴廷栋也于同治元年内召入京。李氏授大理寺卿,连擢礼部侍郎、左都御史、署户部尚书。吴氏于同治二年连迁大理寺卿、刑部右侍郎、署户部左侍郎等职。方宗诚称:吴廷栋“与倭公艮峰、文园李公同朝。时倭公以大学士为师傅,李公以尚书掌军机,虽各有分位,未能越俎,而道义相契,可以密相赞襄,切磋德业,海内称为三大贤。都中凡有志正学之士,皆以三公为依归焉。”同治帝的其他几位师傅李鸿藻、徐桐、翁同龢等,也学尊程、朱。理学名臣同时荣登权要,这在政治史上并不多见。清政府表彰和重用理学人才,显然是为加强意识形态控制。

3.以理学教化民众

道光朝以后,清政府为向民众灌输其统治思想,宣传主流意识形态,采取了多种手段。诸如,设立昭忠祠、贤良祠、名臣专祠、贞节牌坊,旌表忠、孝、节、烈,宣扬伦常观念;设立官书局,大量刊刻《四书》、《朱子小学》、《近思录》等理学典籍;修建各地文庙、学宫,举行文庙祭祀活动,将理学名儒刘宗周、汤斌、陆世仪、张伯行等从祀,咸丰年间还把从祀文庙章程做了明确倾向程朱理学的修改:从祀名儒“应以阐明圣学,传授道统为断”。兹以《圣谕广训》的宣讲为例。

以《圣谕广训》为主要内容的乡约教育是清代教化民众的重要方式。康熙帝以程朱理学为指导,颁布《圣谕》十六条,作为乡约教化的核心内容。雍正帝执政后,又将《圣谕》十六条扩充为《圣谕广训》万余言。乡约制度规定,凡直省州县乡村巨堡、土司地方,设立讲约处所,于举贡生员内挑选一人为约正,每月朔、望日,齐集百姓,宣讲《圣谕广训》。乾嘉时期,地方官讲约不重实效,一度流于形式。晚清时期,清统治者认识到教化民众的紧迫性,饬令各级官员认真宣讲。

道光十九年(1839),道光帝诏告各级官吏,切实采取措施,广为宣传《圣谕广训》,以导民向善。上谕说:

向例各直省地方官朔望宣讲《圣谕广训》,俾乡曲愚民皆知向善,良法美意,允宜永远遵行;惟州县地方辽阔,宣讲仍虑未周。嗣后各学政到任,即恭书刊刻,颁行各学生童,令人人得以诵习。并著翰林院敬谨推阐《圣谕》内“黜异端以崇正学”一条,拟撰有韵之文进呈,候朕钦定,饬各学政一并恭书,遍颁乡塾,俾民间童年诵习,潜移默化,以敦风俗而正人心。

清政府将阐发《圣谕广训》的四言韵文,颁行各省,作为化民成俗的普及讲本。咸丰帝登极后,重申宣讲《圣谕广训》的意义,严厉要求“各该督抚等务当实力奉行,毋得视为迂阔具文,日久生懈”。同治年间,清政府广泛刊印《钦定满汉文圣谕广训》,并多次饬令各级教官身体力行,实力宣讲:“饬各教官分日于该处城乡市镇,设立公所,宣讲《圣谕》,务使愚顽感化,经正民兴,正学昌明,人才蔚起,实有厚望焉。”同治四年(1865),根据山西道监察御史贾铎奏陈,清统治者再颁谕旨,申明旧例:“著顺天府五城及各督抚大吏,严饬所属地方官,选择乡约,于每月朔望,齐赴公所,敬将《圣谕广训》各条,剀切宣示。其距城较远各乡,即著该地方官选择品行端正绅耆,设立公所,按期宣讲,仍由该地方官随时考察,毋得日久玩生。……倘有地方州县及各学教官,虚应故事,奉行不力者,即由该管督抚、学政据实参处,以维风化而振愚蒙。”一些地方官吏也认识到敦崇正学的必要性,注重落实。丁日昌任江苏布政使不久,即向各州县分发《圣谕广训直解》各30部,并通饬各州县优聘品行端方、学问通达之绅耆,分别城乡,认真宣讲,并要求各地教官将每期所讲具体情形随时上报。闽浙总督查得地方官编有《圣谕广训衍》一书,即颁发各地宣讲,并对取得成效者予以嘉赏。同治七年(1868),清政府下令将理学名儒夏炘所撰《恭译圣谕广训附律易解》在各地广泛刊发。

同类推荐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饮食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饮食

    中国古代经曲《礼记》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见吃饭问题,从来就是社会和人生的头等大事。人们的饮食观念,表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素养,民间的饮食习俗和文化,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发展的象征。
  • 全民学国学

    全民学国学

    本书内容丰富,别出心裁地借用了古代科举考试的升级方式,包括哲学、历史、艺术、文学、经济、军事、教育、宗教、民俗等各个方面,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书中以选择题、填空题的方式,来教给大家国学知识。每一个题目的答案附后,就是一个国学的知识点。既是自学自测,更是自娱自乐。既扩大了思路,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又有助于认识上的深刻。使国学知识有如春风化雨,在不知不觉中润入读者的心田。读者在国学这片土地上播种培育,最后必有受用一生的收获。
  • 流行词语看中国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就是从“流行词语”的巧妙角度,撷取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道德情操、文化时尚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以及与此有关联的背景史料,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留下了中国民众真实、具象的集体记忆。
  • 千古奇案(上)

    千古奇案(上)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11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中国人的文化是崇尚和平的文化,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在多种文化相汇时,善于融合,不偏颇、不怨尤,尚调和、主平衡,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文化如百川之海,浩淼无垠。
  • 中国涉县女娲祭祀文化

    中国涉县女娲祭祀文化

    为了进一步向全国推介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已经列录国家级名录的,我们决心利用出版专著这种形式,组织县内外的专家和作者进行编著,有计划分步骤地出版发行。本书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望社会各界多提宝贵意见。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小姐酷酷哒

    重生之小姐酷酷哒

    “她是我的女人,刚生出来就贴了标签的,只等着二十年长大之后就领证,谁也别想抢!”某冷傲少爷一手搂着欧阳沫儿的腰,一边霸气的说着。“我喜欢的女人,管她贴标签没,我抢定了!”某狂傲少爷剑眉一挑霸气十足说道。一个轻蔑的眼神扫过去,视线落到欧阳沫儿腰间的手上时,瞬间变得凌厉起来,一把伸手抓住某人的手,气势十足的就要把人抢过来。
  • 前妻婚婚欲醉

    前妻婚婚欲醉

    【逆.战征文】“前妻,好久不见。”好久不见,甚是想念…三年前,她在跟他共度无数个暖昧纠缠的夜后,一言不发的打掉肚子里的孩子,携手旧爱远遁法国,三年后,他犹如恶魔,强势回归,唇角勾起冷血残忍的弧度,将她绑在身下!恣意邪气的男人伸手钳住她下巴,眸光阴郁:“你当真不爱?”她笑意渐深:“你知道我对男人没兴趣的,老公。”爱恨交织,阴谋勾勒处的爱情能否天长地久?极品少校前任与病娇小老公,这一次,换你开口说爱我。
  • 流浪三千大世界

    流浪三千大世界

    每当李秦淮从噩梦中惊醒时,他都能看到床边举刀的梦魇,而那柄锋利的刀越来越近。一个意外让他可以在诸天世界内流浪,追寻梦魇的秘密……
  • 金属狂潮

    金属狂潮

    来自3000年的未来世界的神秘力量,席卷D区,使得一些人拥有了一种神秘力量。本来一心只想过平静生活的他,因为偶遇了那个她,渐渐的,麻烦找上门来,使得他的平静生活慢慢被打破,迫于形势的他,只能联合其它区域,揪出D区霸主的作案证据。他的冒险历程就这样开始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个人的悲伤

    一个人的悲伤

    因为爱着你,我狠狠地伤了自己。寂静的夜,一个人听自己心碎的声音……
  • 九衢亟鼎

    九衢亟鼎

    复方九衢亟鼎说明书【作品名称】通用名称:九衢亟鼎汉语拼音:jiuqujiding【成份(简介)】朝(zhao)泠拉着他的手,傻傻的问:你叫什么名字呀?他苍白的脸有了些生气,这个傻孩子,自己的名字不就是她给的吗?——苍冥想起他们刚遇见那会儿,日子过得多么惬意啊。只是,现在要他的阿泠哭的这么伤心,她以后又该怎么办?妖圣那小子,希望不要横插一脚。可是自己要是走了,没人照顾阿泠怎么办,若是那小子会一直陪着阿泠,也好。“阿泠,你记着,若我回不来,你要照顾好自己,他待你很好,不要等我。”可他临走时,没有听见朝泠说,苍冥,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我都会等着你。
  • 极品校花爱上我

    极品校花爱上我

    老师被下药,我该怎么办?两大校花争我一个啊,这是桃花运吗?不学习的俞天,在一位神秘老人帮助下,人生出现转折。获得了爱情,收获了金钱,有了地位,登上巅峰!爱情、黑道、修练一体的小说,欢迎追书。
  • 龙血道士

    龙血道士

    重生到天地大变的平行世界,获得龙族血脉,修习道术,无敌降妖除魔,
  • 装甲洪流

    装甲洪流

    下等兵肖然是国军战车连的一名勤务员,专门给连长的战车做保养,淞沪会战爆发,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及连长的壮烈牺牲,后来战车连重组,肖然被任命为弹药手,在昆仑关战役时,因击毙日军联队长而被提拔为连长,随着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国军的军纪日益松散,尤其是营长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将购置战车的军费私饱中囊,还将此事诬陷肖然,走投无路的肖然在一次日军扫荡的过程中,遇到了八路军,肖然成功爆破一辆坦克而被八路军刮目相看?,并参加了八路军,???,解放战争接近尾声后,肖然被任命为解放军坦克连连长,奉命组建解放军坦克连,经过千辛万苦后,解放军第一支坦克连组建成功,开国大典上肖然的亲自率领下,出现在了受阅部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