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31200000053

第53章 “尊德性”还是“道问学”——以学术本体为视角(5)

牟先生斩钉截铁地认为朱子“决定是错”,其根据何在?按照牟先生的理论,朱熹错就错在他“读书考古”得到的“知识固有其独立的意义与价值,然与道德践履不相干,至少亦不是本质的相干者。”牟先生指出:

依知识之路讲道德,即成为“闲议论”。朱子即是依知识之路讲道德者,故其讲法即成为“闲议论”而无价值。朱子对于知识本身之追求甚有兴趣。若止于此,则亦无碍。但他却要依此路讲道德实践,……此就道德实践言为不中肯。不中肯由于不见道。

何以依知识之路讲道德就是“闲议论”,就“无价值”?知识与“道德践履”真的“不相干”吗?换言之,牟先生将“求知”本身排除在“道德践履”之外,此大不通者。求知难道不是人的一种“行为”吗?是“行为”,也便不能不承认“治学”也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这其中不可能没有道德践履伴随其左右,正如我们应当孝顺父母一样,我们在求知时也有一个“应当”如何的问题。这个“求知的应当”就是治学本身的道德准则,是和“日常行为”的孝父母,悌兄长,信友朋一样的“应当”,即治学同样存在着一条道德的准则。进一步来看,这个治学的“应当”,因为直逼学者之人心,遂有益或有害于学者之“德性”本身的培养。“知识”本是一个系统,它并不单单是指知识的“成果”和“内容”,在本文所需要探讨的论旨语境下,知识尤其是指求知的“过程”,其中包括了求知的态度、手段等等,这一些构成了“知识”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如何求知,以何种态度、方式、手段求知,这里面必然涉及到“人格”和道德修养的问题,是有一个“良知”的“自我拷问”即道德践履蕴含其中的。那么,治学的这个道德准绳究竟应该定位于何处?陋见以为,治学的道德准则应当定位在“求真”上。这个“真”,借用“尊德性”的语言,也就是一个“与生俱来”的“天性”的“诚”字。“真”不仅是指“真实”之“真”,而且也指“真情”、“真诚”之真。即是说,治学的准则应当定位在学者一秉其良知(真诚、真情)而求得事物的“真实本相”上。能不能以“真”、“诚”来求知,对于学人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同理,以良知的当下提撕而“道问学”(鸟兽虫鱼之知,音韵典制之“考据”,均属此例),本身既符合“真诚”的“尊德性”,同时也符合“正义”的“尊德性”。因此其具有道德评判的正义性。

余英时先生认为,“学术思想较之政治是更具有根本性质的人类活动”。在考察了中国历史的实际情况后,余先生指出:

以实际情形言,政治在整个中国文化体系中却一向是居于中心的位置。传统社会的人才几乎大部分集中在政治方面,便是明证。自汉代经学与利禄相结合以后,学术思想的领域便很难维持它的独立性,而成为通向政治的走廊。从博士制到后代的翰林制,传统的学术机构是附属于政府的,因此并没有自主的力量。中国知识分子无形中养成了一种牢不可破的价值观念,即以为只有政治才是最后的真实,学术则是次一级的东西,其价值是工具性的。现代中国最流行的错误观念之一便是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政治变迁上面。余先生以上一番言论,深刻地点明了中国学术因汲汲乎向政治靠拢而造成的内在固有缺陷。然而,在讨论到宋明理学向清学的嬗递时,余先生为了证明从晚明下至于清初“道问学”压倒“尊德性”,却不恰当地为“尊德性”戴上了一顶“反智识主义”的帽子。

在《从宋明儒学的发展论清代思想史》中余先生提出了一对术语——“智识主义”(Intellectualism);“智识主义”的对立面则是“反智识主义”(Antiintellectualism)。基于朱学学风重考据的特点,余先生认为,在宋明理学中,朱学一派代表著智识主义的治学倾向;他又认为,清儒考据之学,正是朱学智识主义治学倾向的复活。而王学一派,则代表著反智识主义的治学倾向。智识主义与反智识主义这两种治学倾向的冲突,贯穿于宋明理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其最初的标志,则始于朱、陆的“鹅湖之辩”,而“下逮明代,王阳明学说的出现,把儒学内部反智识主义的倾向推拓致尽。”“白沙、阳明所代表的反智识主义,在明代儒学史上诚占有主导地位。”“正因为明代儒学偏在象山‘尊德性’一面,故反智识主义的气氛几乎笼罩了全部明代思想史,实不仅阳明一人而已。”

余先生为学风严谨的朱学冠以“智识主义”的评价,对此我表示赞同。但他对王学“反智识主义”的定位是否准确?

先来看一看lntellectualism一词。据上海译文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英汉大词典》,对这个词的解释是:一、智力(或悟力)的运用;追求学问的精神;二、理智主义,唯理智论(主张知识为纯粹理性的产物,现实的最高原则为理性)。

在辞源学的意义上,lntellectualism一词脱胎于intellect,而后者又是从拉丁文intellectio一词演化而来。其原义为“感觉”、“知觉”、“领悟”、“体验”、“理解”。根据上述解释无论是这一词的现代义还是古义,其实lntellectualism的本义倒是更加接近陆王一派依“尊德性”而建立起来的那一套形上思辨之学的。因此,余先生将“尊德性”之“学”定位于“反智识主义”(Antiintellectualism),这一定位的前提必须建立在“尊德性”不配称之为“学”的基础上。而按照本文的前述,“尊德性”之学是足以称之为“学”的,以此,余先生谓晚明学风是“反智识主义”(Antiintellectualism)也就站不住脚。余先生的这一观点,仍然不自觉地受到了胡适、丁文江、顾颉刚们的影响,即不承认尊德性的形上思辨之学也足以称之为“学”。

余论:论“尊德性”就是“道问学”,“道问学”就是“尊德性”“余论”的标题这样起,似有“同义反复”之嫌。然而,考虑到本文的论旨,本标题作此“同义反复”的强调仍有其必要。

所谓“尊德性”就是“道问学”,是说当“尊德性”脱离了“实用性”、“践履性”的指陈而进入“学”的高度以后,尊德性所涉及的对于“道”、“器”、“心”、“性”等“哲学性”问题的探讨,其本身自然是一种“学问”。

同类推荐
  • 中华起名全典

    中华起名全典

    本书通俗系统地介绍了姓名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阐述了起名的标准、构思、原则、方法、禁忌等,重点则落在起一个好名字的具体方法上,并专门编写了起名参考,通过欣赏古今佳名、分析男女好名实例,参阅男女起名常用字,在酝酿名字、选音择字寓意时,提供较为实用的参考。本书广搜博纳,融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可谓美名之列锦,文化之汇流,知识之集萃,数典论事,包罗宏富,雅俗并兴,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适合城乡广大起名者和姓名学爱好者阅读和使用。
  • 中国文化博览1

    中国文化博览1

    本书可以帮助青少年朋友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百挠的发展历程,了解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先辈们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姓氏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姓氏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湖南人的性格读解

    湖南人的性格读解

    本书从近现代历史上的湖南现象剖析湖南人的性格,再结合湖南人的人文地理、经济环境等方面全面解读了湖南人,并提出了湖南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历代词赋

    历代词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好好告别

    好好告别

    一个女孩会永远记得她刮过的第一张死人脸。在她的人生中,比初吻或失贞更尴尬的,大概只有这个了……身高近1米80、毕业于中世纪历史专业的凯特琳·道蒂,是别人眼中又酷又怪的女孩,当同龄人都在为恋爱、护肤,变美和追星而疯狂时,她却一股脑扎进殡葬业,当起了一名殡葬工,每天和死者打交道。从第一次尴尬地为死者剃须、小心翼翼地和同伴一起上门敛尸、日渐熟练地操作起庞大的火化炉、把人体碎骨研磨成粉末、入殓、给尸体防腐,到想尽办法完成遗属心愿、给水肿的老人穿上精心准备的华服……凯特琳坦率真实又妙趣横生地记录了自己在火葬场工作6年的生活,讲述了一个个具体而微的生命故事,还有所有人都要面对却不愿说起的一切细节,更有对死亡和生命的深刻体悟。难得的是,凯瑟琳不猎奇、不逃避、不畏惧,像是个现代小女巫一般,带领我们直视死亡,也直视生命。
  • 剑傲乾坤

    剑傲乾坤

    剑魂大陆,这是一个崇尚剑的世界。他本是一个最低等级的平庸剑仆,平日备受欺辱。然而一把残剑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原本废柴的他竟是剑道绝世天才!剑匣在手,斩天辟地。且看他如何绝地反击,剑气一出,笑傲成神!
  • 居然和小号在一起了

    居然和小号在一起了

    不是吧大哥,我的小号居然活了,还和我成了cp。cpdd,就这样!
  • 茜素铅华

    茜素铅华

    醉归的秀才冯恒夜宿天官庙,清冷月光下见到绝美的狐女翩芊。君子好逑,然人狐殊途,一段无名之情以何为线?她爱的另有其人,面对他默默的关怀和舍命救护,她该如何回应?大难临头之时,不离不弃倾力相助,难道只有相爱的人才做的到?————————且泡上一杯好茶,听一个久远年代的温情故事,看浮华人生中的悲欢离合……新书《养女攻略》开始连载,期待支持!
  • 灵木师

    灵木师

    在这个世界上,以植物为尊,所以有一种职业叫灵木师。
  • 只属于魔界王子的二次元女神

    只属于魔界王子的二次元女神

    魔界王子在二次元世界的求生之路。“殿下,快点解开封印放我出去,我要当魔王。”某恶魔女仆在封印中说道。“我要玩游戏,快点解开封印,不然我就召唤天使消灭你。”某天然呆女见习天使在封印中说道。
  • 我在QQ上看着你

    我在QQ上看着你

    意外跳槽,发现BOSS竟然是暗恋的男神。丁一:你还记得那个永远在QQ上看着你的人吗?然而她早已被他预定,独独对她钟情,几年等待,一世倾情。
  • 窗外光源

    窗外光源

    世间生命起源于光。光,对于这个世界普遍又神秘。在这个隐藏在地下的异能世界,有人掌握不同的能量形态,但从未有人称自己掌握了光。时间匆匆流过,人们早已忘记光带给他们的神秘与强大,有些生命称光早已不是万物之母,自己的能力,早已超越光,光的权威受到挑战......
  • 星战大风暴

    星战大风暴

    同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文明,不是科技文明,也不是魔法世界...而今巫法鼎盛,万般皆下品,唯巫独尊。
  • 泠雪封尘

    泠雪封尘

    据说,在看似荒废的幻城之中,生活着一群仙人后裔,他们世代掌管着一把上古灵器——风尘剑。修仙习魔者,正邪两派皆觊觎之,闯幻城,屠杀族人,夺取风尘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