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31200000021

第21章 论民国初期道德问题之争论(2)

二、道德与法律之辩

民国初期,中国社会面临着由传统“德治”向现代“法治”转型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思想界以探讨“德治”和“法治”问题为契机,对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

关于道德与法律的社会作用,当时思想界普遍认为,道德和法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两者在维系社会发展方面具有不同的作用,即“法律制其外,道德制其内;法律治已然,道德防未然。二者交资为用,相辅相成。而人类遂由个人而进于团体,由部落而成为国家,且由野蛮而进于文明之域。”同时认为,道德与法律都是人类社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两大要素,指出“人类之所以生存,社会之所以成立,因而形成一国家之有机体者,其间有二大要素焉:一曰法律,一曰道德。”在很多人看来,道德和法律同样重要,缺一不可,“苟缺其一焉,则其国浸衰浸弱,驯至于亡。积重难返之势成,虽有杰出之才,无由施其起衰救敝之术。”考虑到道德和法律的作用各不相同,彼此都有另外一方无法替代的功能,他们主张同时发挥两者的特长,以达到互相补充的目的,指出“法律者,外制行因而制心。道德者,内制心因而制行。法律由外制内,道德由内制外,二者相需相辅,并行不悖。”尽管民初的思想界普遍主张平等对待道德和法律,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潜意识中认为,道德对社会的维系作用比法律更持久、有效,即所谓“法律也、道德也,其表面虽居同等地位,而探厥源本,则法律之维系人心,远不如道德之巩固。涵濡民俗,亦不如道德之浓厚。”他们否认法律万能,认为“无道德心,则虽有严重之法律,亦将穷于术矣。”并指出“立国之本,基乎法律与道德,法律所不能治,道德能治之,故道德之领域,较法律为尤广,其巩固国础也,较法律为尤要。”他们相信,道德和法律还是有本末之分的,认为“道德者,法律之体,法律者,道德之用。……道德之权威,固有者也,法律之权威,传来者也,国民道德,国民无上之权威也。”

“礼”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与法律条文相比,它更强调名分对人的规范作用。关于“礼”和“法”的关系,民初一些主张恢复中国传统礼治的人认为,古代的“礼”是法产生的源泉,蕴含着法的精神,即所谓“盖法者礼之所递嬗,礼者法之所导源,精粗不同,而大体则一。”他们相信,在节制人心和维系社会方面,礼比法更有权威,指出“礼之与法,皆所以节人之欲,而不使之纵者也,然法之效不过如是,且只能制人之行为,而不能达人之性情,其道犹有所未至,若礼则因人情而为之节文,盖始于饮食男女,极之伦常日用,冠婚丧祭,言语容貌进退,一切洪纤巨细,悉纳于礼之范围中,盖礼者不务遏人之欲,而务节人之欲,又不惟节人之欲,而能养人之欲,此争乱所以无自而起也。”民初思想界关于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论述,揭示了法律和道德的互补关系,但是,一些人将道德置于法律之上,并且把礼看得比法更重要,则表明思想界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以礼治国”思想的影响。

和强调道德与法律互补作用的主流意见不同,民初还有一些人,特别是新青年同人,特别强调道德与法律的独立性,认为道德与法律分离是时代发展的趋势,用法律干涉道德是十分危险的。针对袁世凯北洋政府利用行政和法律的权威性来干涉国民道德信仰的行为,新文化知识分子提出了严重警告。他们认为,民国以来,政教已经分开,法律与道德也已趋于独立,在这种情况下倘若以法律规定个人的道德信仰,将会使国家有重新沦为政教合一的专制社会的危险,指出“国家与道德,元首与道德,法律与道德,久已互相分开了。……因为国家不能干涉个人道德,所以道德宪法上必有信仰自由、言论自由、思想自由等等之规定。……国家若干涉道德问题,则必生下列的三种政治:(一)专制政治……(二)贤人政治……(三)政教混合政治。”

在他们看来,国家崇尚道德与国家干涉道德存在很大差别,国家干涉道德表面上是重视道德,而实际上是违背了自由、平等的民主精神。他们认为,之所以不能在法律中规定公民的道德信仰,“不是说道德是不必要的,是说道德不能由国家干涉的;不是说共和国家不必尚道德的,是说主人的道德,须由主人自己培养,不能听人指挥,养成奴性道德的。”鉴于道德与法律逐渐分开是大势所趋,他们认为道德信仰的选择应由国民个人决定,指出“所以道德必须由我们自己修养,以我们自己的良知为标准,国家是不能攒入精神界去干涉我们的。”法律和道德之间的界线含混不清,根源于中世纪的政教合一体制,是人治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新文化知识分子反对以法律干涉道德,强调国民道德的独立性,一方面是对当时北洋政府鼓吹的贤人政治的一种批判,另一方面也是对民初政治趋于倒退现象的一种反思。

民国初期,是中国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思想界在这个时候就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进行辩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人对“礼治”和“法治”问题的关注。在辩论的过程当中,一些人将道德置于法律之上,表明他们在赞成“以法治国”的同时,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以礼治国”的思想的影响。

三、新旧道德之争

民国初期,中国传统道德成为众矢之的。当时关于道德问题的争论,绝大部分都涉及到传统道德的存废,换言之,都可归结为新旧道德之争。

在旧道德是否需要废除问题上,主张保守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是坚决反对废除旧道德的。他们认为,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传统道德虽然会因时代变迁而有所变化,但是其核心部分常恒不变,即“道德之现象,其变者也,道德之本体,其不变者也。其变者,盈朒消息,与时迁移者也,其不变者,弥纶天地,亘古常新者也。”在他们看来,道德不受时空限制,没有新旧中外之分,认为“夫伦行或有与时轻重之小异,道德则岂有新旧中外之或殊哉!”他们甚至想象,道德可以超越民族界限和国家界限,指出“吾族之传统道德,实世界道德、人类道德,而非仅国家道德。”他们主张新旧道德调和,认为民国初期恰逢道德转型时期,此时社会道德的特点是“旧者破坏,新者未立,颇呈青黄不接之观”,在这种情况下,人心无所寄托,即所谓“新道德未立,旧道德先亡,致令举国人民无所适从,手足无措,则惟有猖狂恣雎,纵欲败度,毁伦灭理而已。”鉴于新旧道德转型关乎民心安危,他们提倡循序渐进地建设道德,认为“旧习惯之破坏,乃新思想成立后自然之结果。新屋既筑,旧屋自废,新衣既制,旧衣自弃。”同时宣传新旧道德调和,指出“新机不可滞,旧德亦不可忘,挹彼注此,逐渐改善,新旧相衔,斯成调和”,在他们看来,只有在新旧道德之间进行调和,才能维持社会稳定,指出“改革之后,旧道德之观念犹存,新时势之潮流甚大,苟不取二者脗合而调和之,其极也互相排斥,互相冲突,人民无不信仰,社会至失其重心,而安宁秩序且不可保。”

强调道德变化的缓慢性,突出新旧道德的调和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新旧道德的变化规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民初主张新旧道德调和的人,大部分都是政治比较保守的人。他们容纳新道德并不是为了开新,而是为了使旧道德的权威性进一步增强。如当时很多人就把容纳新道德视为巩固旧道德的一种手段,指出“当此专制共和交代之际,议论繁兴,人心沸腾,是尤须本时中之说以立言,以融会新出各家有关道德各学说,使世人知我辈所提倡之孔道,原非前此拘墟可比,而后心醉欧化者,无可排挤。”为了揭穿道德调和理论的守旧真面目,新文化知识分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道德调和论进行了批驳:

其一,强调道德的进化特点。他们认为道德是与时俱进的,废除旧道德,建立新道德才是道德发展的正轨。如陈独秀就强调了道德的时代性,说:“盖道德之为物,应随社会为变迁,随时代为新旧,乃进化的而非一成不变的,此古代道德所以不适于今之世也。”李大钊则从物质与道德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新道德代替旧道德的必然性,论证了道德进化的趋势,指出“就物质论,只有开新,断无复旧;就道德与物质的关系论,只有适应,断无背驰。道德是精神现象的一种,精神现象是物质的反映,物质既不复旧,道德断无单独复旧的道理。物质既须急于开新,道德亦必跟着开新,因为物质与精神是一体的,因为道德的要求是适应物质上社会的要求而成的。”

其二,突出新旧道德的差距。在新文化知识分子看来,旧道德的最大特点是纲常名教,这在本质上与新道德相矛盾,即“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他们认为,批判孔教道德,“非谓孔教一无可取,惟以其根本的伦理道德,适与欧化背道而驰,势难并行不悖”。他们反对新旧道德调和,指出“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倘以旧有之孔教为是,则不得不以新输入之欧化为非。新旧之间,绝无调和两存之余地,吾人只得任取其一。”

其三,揭露旧道德的虚伪、利己性。他们认为,孔子思想所代表的旧道德本质上是维护家族制度和限制个性发展,指出“孔门的伦理,是使子弟完全牺牲他自己以奉其尊上的伦理;孔门的道德,是与治者以绝对的权力责被治者以片面的义务的道德。”同时,他们把旧道德视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严重障碍和祸乱之源,指出“忠、孝、贞节三样,却是中国固有的旧道德,中国的礼教(祭祀教孝、男女防闲,是礼教的大精神)、纲常、风俗、政治、法律,都是从这三样道德演绎出来的;中国人的虚伪(丧礼最甚)、利己、缺乏公共心、平等观,就是这三样旧道德助长成功的;……中国历史上、现社会上种种悲惨不安的状态,也都是这三样道德在那里作怪。”他们反对美化旧道德,指出“若说道德是旧的好,是中国固有的好,简直是梦话。”

其四,论证建立新道德和废除旧道德的必要性,认为“道德问题,这是人类进化上重要的一件事。现在人类社会种种不幸的现象,大半因为道德不进步,……我们希望道德革新,正是因为中国和西洋的旧道德观念都不彻底,……我们主张的新道德,正是要彻底发达人类本能上光明方面,彻底消灭本能上黑暗方面,来救济全社会悲惨不安的状态,旧道德是我们不能满足的。”在新文化知识分子看来,民主社会所需要的道德不是处处流露着威严、神秘、等级色彩的旧道德,而是以自由、平等、人道、互助、博爱、创造为内容的新道德,即所谓:“我们今日所需要的道德,不是神的道德、宗教的道德、古典的道德、阶级的道德、私营的道德、占据的道德;乃是人的道德、美化的道德、实用的道德、大同的道德、互助的道德、创造的道德”。他们提倡道德革命,认为“吾人今日所应遵行之真理即在废弃此不平等不道德之尊抑,而以个人人格之自觉及人群利害互助之自觉为新道德真道德。”

新旧道德之争,是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出现的必然现象。这种争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念的变迁。民国初期,思想界对道德进化的规律、道德与民主之间的关系、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新旧道德的本质、中国道德的发展方向等问题展开辩论,触及了五四时期文化争论的核心,在当时产生了广泛影响:不仅冲击了旧道德的权威性,为新道德在以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还把近代以来道德问题的争论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为民主社会里如何建设国民道德提供了有益启示。

[作者简介:张卫波,中共中央党校副教授;王瑞,北京印刷学院副教授]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作家作品泛读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作家作品泛读

    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民居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民居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老北京民间传说

    老北京民间传说

    “西四附近真有游荡的忠魂吗?夜半故宫真的是鬼乐园吗?正阳门究竟怎么个“正阳”法?连慈禧都害怕的人会是谁?为啥故宫有些宫门没门槛?为何老宅院现多为“凶宅”?本书将为您揭秘这些疑团,为您带来精彩而有趣的民间传说。
  • 太原历史文化

    太原历史文化

    本书从历史建筑,历史名人,历史文化等方面介绍了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市。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交通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交通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热门推荐
  • 收魂天师

    收魂天师

    天命所归的凡子,现实生活的屌丝,且看二逼青年吴旭如何一步步崛起已逐渐中落的天师神职,站住人间巅峰,笑看凡尘.....
  • 闪婚厚爱:高冷总裁请让道

    闪婚厚爱:高冷总裁请让道

    “司昊辰,你凭什么替我决定?”“凭你是我的女人。”他是司家大少,权钱在握,只手遮天,长着一张冰山脸,全城女人为之倾倒。他却对所有女子都不屑,唯独白芊芊是个例外。本以为是个高冷帝,结果发现就是个腹黑心机妖孽男!“老婆,你走路怎么那么奇怪?”白芊芊:“……”“司昊辰,你为什么会看上我?”“因为我眼瞎。”“.......”她因被继母陷害,差点被玷污的她阴差阳错成了他的女人,却迎来了最幸福的时光,“遇见你,花光我所有的运气。”
  • 鹿晗,忘不了你

    鹿晗,忘不了你

    我是段伊格。我从未忘记小时候的约定。“格格,等我长大了,我就要娶你。你一定要等我回来娶你。”可是,我的父亲为了商业联姻,逼迫我嫁给耀世公司的少爷鹿晗。我为了小时候的约定,坚决不嫁。可是我无能为力,只能嫁给鹿晗。可是,我似乎真的爱上了鹿晗。一次机缘巧合,我居然发现鹿晗就是小时候的那个男孩,就是那个说要娶我的那个男孩。“晗,如果有下辈子,我一定不要再爱上你。”我躺在血泊之中。慢慢地闭上眼睛。此书原名为《EXO鹿晗之交易爱情》,因为我觉得写得不好,觉得重新写。不是抄袭。
  • 以你为名的救赎

    以你为名的救赎

    她是陆家千金和寒门子弟的产物,是后妈眼中跟鱼一样能卖了换钱的赔钱货,他是陆家四公子的替代品,是陆家老爷子为了完成自己宏伟大业而培养的一条走狗,他与她的遇见,是利益的使然?还是命运的救赎?(甜文甜文有点小虐的甜文!)
  • 人机战争全集(套装3册)

    人机战争全集(套装3册)

    首届晨星·晋康科幻奖得主全新重磅科幻佳作!小说版《黑客帝国》《终结者》,刘慈欣《三体》后稀缺的科幻力作!集科幻、冒险、言情、阴谋于一体,以奇谲瑰丽的想象,宏阔的叙事结构,波澜壮阔的场面,带你体验全面真实、刺激的“人机大战”场景!
  • EXO之恋情

    EXO之恋情

    你的星路,有我们的追逐;你的脚步,是我们共同的幸福;因为有你,我感到幸福;因为有你,我懂得珍惜;因为有你,我知道梦想;因为有你,我不怕末日;因为是你,我会一直守护你。
  • 位面之修仙生涯

    位面之修仙生涯

    纨绔怎么了,纨绔就要被别人踩,被当作垫脚石吗,纨绔就没人权吗。我们的故事,从一个纨绔二代大学生,得到系统开始。从此穿越位面获得奖励,一步步变强的故事。请注意,本文不是历史文,不是仙侠文,是科幻爽文。大雨新书“电影世界私人订制”,绝对劲爆好看,高X不断,请书友们收藏支持啊,大雨爱你们。
  • 快穿之殿下要吃糖吗

    快穿之殿下要吃糖吗

    神的女儿,作为神殿之主的鹤韶,有朝一日却被亲手养大的六尾赤羽狐背叛,神力尽失。被系统大白绑定,开始任务之旅(拯救女配)
  • 随手带着穿越门

    随手带着穿越门

    穿越是梦想,实现很残酷!!!!这是穿越门的另一个传说,另一种用法......如有雷同,就是巧合!
  • 嗜宠娇后

    嗜宠娇后

    【爽文+强宠+1v1+女强】她是蓝氏集团的二小姐,一个私生子,普通容貌,一抓一大把她是慕风帮的帮主,黑道中人人闻风丧胆的曼陀罗女王,绝色容貌,倾国倾城。因为一场意外,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涌云大地,一个不同以往的世界。来到这个涌云大地的第一眼,她看到的是四千颗人头摆在自己的面前。他是她的夫君,天合的皇上,却在他的面前杀了蓝氏一族四千人,他说她不配为他的后。他邪魅异常,因为一块鹰凤佩,接近她,可到头来,却是迷失了心扉。传闻他冷酷,无情,残暴,高贵,见过他的人,无不被他的容貌所吸引,但也有传闻他嗜血得让人不敢靠近,他是这个世界的终极主宰。一弹指,一个国家灰飞烟灭,一笑间,所有的冰川均可融化。她愿为他进行魔鬼般的训练,只因她要向众人证明,她蓝君漓有能力站在他的旁边,成为他的妻,与他放眼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