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31200000163

第163章 清季中国人种、文明西来说研究——以法国汉学家拉克伯里学说进入中国为例(3)

众所周知,作为国粹派学者和激进的民族主义者,章太炎、刘师培、陶成章、宋教仁等人的政治诉求绝非仅限于黄白种族平等,而是要在中国推翻满族统治,建立以汉族为主导的民族国家。在他们那里,排满兴汉是第一位的政治理想,故多强调中国(汉族)文明的独特性与优越性。但他们却能接受汉族和中国文明西来的观点,从表面看,有点不可思议,实则这正与他们的政治目标相符。因为在他们眼里,所谓中国人种实即为汉族,汉族是世界上的优秀民族,与欧洲民族没什么本质差别。汉族西来说恰证明他们的想法,说明汉族同样富有欧洲民族的“种姓”,完全有能力在优胜劣败的种族生存竞争中取得胜利。不仅如此,拉克伯里的一些具体观点也恰为他们提供了这方面的论据。拉克伯里认为,黄帝率巴克民族进入中国后,击败了土著蚩尤,土著们部分逃往南方,成为后来的苗族,其余的就变成征服者的奴隶。中国古籍中的“百姓”即指的是巴克族的征服者,“黎民”则指黑发或黑肤的土著。巴克族的征服者演变为华夏族、汉族,成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当然,拉克伯里主汉族西来说,本意上并不想论证汉族拥有与欧洲民族同样的“种姓”,但客观上却被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者用之为此方面的论据,这恐怕是他始料未及的。此外,为了论证汉族“种姓”的高贵,刘师培不仅吸纳拉克伯里之论,还曾借鉴古希腊和古印度的种姓等级制度,他说:“昔希腊区国人为三级,印度别国人为四类,而震旦上古之初,亦各以种类区贵贱。试观《尧典》一书,有所谓亲九族者,有所谓平章百姓者,有所谓黎民于变时雍者,百姓、黎民何以区之为二级?刘光汉曰:百姓者,汉族之民,乃贵族及公民也(九族即皇族);黎民者,异族之民,乃贱民及奴隶也。”并把历史上的强盛归功于“百姓”,衰弱归咎于“黎民”。这种华夷观具有强烈的种族民族主义色彩,显然是服务于当时申言“夷夏大防”、视满族为异种这一排满斗争的需要的。可见,对于立志排满兴汉的国粹派民族主义者而言,吸取拉克伯里之说以及相关学说,是有着他们特殊的政治关怀的。

清季,政治上民族主义风行之时,学术上的潮流则是中西交融,走向世界。此时正值中国古典学术开始向现代转型之际,融入国际学术潮流是不少学者努力的目标,而拉克伯里为代表的中国人种、文明西来之说恰是以人类学、人种学、民族学、考古学的名义对中国历史文明所作的独特解释,是西方学者的所谓“前沿”学术成果,它以不同于中国固有学术的“科学”面目出现,正与中国知识界寻求国际认同的期望相符,自然令得人们兴味颇浓。

表面看来,寻求学术上的国际认同是一种世界主义的追求,与民族主义背道而驰,但究其实际,仍未脱离民族主义的轨道。当时所以要走中西学术交融之路,是因为有识之士已认识到,与西学相较,中国学问本身有致命缺陷,“中土之学,必求古训。古人之非,既不能明,即古人之是,亦不知其所以是。记诵词章既已误,训诂注疏又甚拘,江河日下……”这样的学问,“吾得一言以蔽之,曰:无用。非真无用也,凡此皆富强而后物阜民康,以为怡情遣日之用,而非今日救弱救贫之切用也。”即无益于救国。反观西方,“其为事也,一一皆本诸学术;其为学术也,一一皆本于即物实测,层累阶级,以造于至精至大之涂,故蔑一事焉可坐论而不足起行者也。”故非引进西学并以此为准绳改造中学不可。因此,引入西学,实现中西学术的相通相融,是为了使中国学术走出误区,在新的时代重新自立,再创辉煌,从而获得国际认同。这样的努力,实有民族主义的考量在内,与政治上的民族主义目标是一致的。在这方面,国粹派之所为就是典型例证。

国粹派不光是个政治上的革命派别,更主要的是个学术、思想流派,该派知识分子既有自己的民族主义政治目标,更有自己的学术理念。所以,他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不同于那些纯粹的政治人士,在虑及政治理想的同时,离不开自身的学术理念。就学术立场而言,国粹派的宗旨为“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且主张“古学复兴”,但对西学并不排斥,而是力主“会通”和“借西学证明中学”。这在《国粹学报发刊辞》和《国粹学报略例》中都有阐发,即:“学术所以观会通也……海通以来,泰西学术输入中邦,震旦文明不绝一线,无识陋儒,或扬西抑中,视旧籍如苴土。夫天下之理,穷则必通,士生今日,不能借西学证明中学,而徒炫皙种之长,是犹有良田而不知辟,徒咎年凶;有甘泉而不知疏,徒虞山竭,有是理哉?”“本报于泰西学术,其有新理精识足以证明中学者,皆从阐发。阅者因此,可通西国各种科学。”有人推断《发刊辞》是刘师培所撰。不管是否刘师培所撰,作为刊物的《发刊辞》和《略例》,其所提出的观点至少代表了包括刘氏在内的主办人的主张。

这种既要“研究国学,保存国粹”,又要“借西学证明中学”的主张,表明国粹派知识分子既想守护中国国粹,维护民族文化特性;又深知在当时西风东渐的世界潮流之下,原封不动地固守下去无济于事,只有“借西学证明中学”,才会使国粹获得一种相对普遍的价值而延续下去。章太炎、刘师培等人能接受中国人种、文明西来说尤其是拉克伯里学说的逻辑依据和学理依据正在此。一方面,拉克伯里学说是通过尊重和信任中国古典经籍的途径来实现的,合于国粹派学者“研究国学,保存国粹”的初衷。拉克伯里在著作中大量征引《尚书》、《诗经》、《山海经》等中国古典经籍,依赖这些经籍证明己说,而非仅是考察巴比伦文化的遗存。这种做法,相符于国粹派“保存国粹”的目标,对章太炎、刘师培等人颇具吸引力。所以,章太炎、刘师培不仅接受拉氏之说,而且以己之深厚的国学素养,为该说补充古史资料和文字音韵学方面的旁证材料。另一方面,拉克伯里对这些古典经籍所给予的具有西方科学性的肯定意义,以及他对中国制度、思想自古与西方相合的认可,为中国国粹的国际认同铺平了道路。拉克伯里所引用的古典经籍,不少被今文经学家斥之为“无稽”,而他相信这些文献,在号称是“科学”的研究中大胆使用。在中国学者眼里,这无疑是给了这些古典经籍来自西方的科学性肯定,而且站到了康有为“上古茫昧无稽考”之说的对立面。不仅如此,他还反对今文经学家强调孔子地位的态度,同意古文经学家对孔子的基本估计。这些自然对属古文经学家阵营、从中学出发吸纳西学的章太炎、刘师培颇具鼓舞作用,使他们将拉氏视为同道,并通过征引其说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学术立场。另外,承认拉克伯里中国人种和文明自西方迁入,中国制度、思想自古与西方相合的说法,也为他们所倡导的东西方历史类比提供了可行性基础,为学术上的中西互释奠定了基石,同时亦为中国国粹的国际认同铺平了道路。进而言之,承认中国人种、文明自西而来,实际上反映出以章太炎、刘师培为代表的国粹派知识分子的一种两全心态——保持民族特性的同时获得国际认同。这恐是其他派别知识分子亦愿追求的目标。

总之,在甲午战后民族危亡之际,树起民族主义旗帜,张扬民族主义,是走出满族贵族专制统治、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以与列强抗衡之需,而拉克伯里学说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学术上,都能于此有所助益,故易为人所接受,并成为民族主义者的思想武器。

[作者简介:李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类推荐
  • 良臣谏章奏本

    良臣谏章奏本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商到周,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两晋,再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到宋元明清……一位帝王就是一部演义;一个朝代就是一部历史。迄今为止,已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了。在五千年的岁月里,既有正直强国的明君,也有荒淫误国的昏君,既有贤臣良将,也有奸臣小人。于是,在纵横捭阖的政坛上,演绎了一场场正义与邪恶的笔锋之战。
  • 北大文化产业前沿报告

    北大文化产业前沿报告

    本书是近两年来国内外文化领域内顶尖专家在北大表述与传达关于“文化产业”主题精彩观点的文本形式。
  • 不朽的北宋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

    不朽的北宋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

    希望本书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坚信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收藏指南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收藏指南

    本书主要讲以下几方面东西的收藏方法、价值等:玉器、铜器、古币、杂项、常识。
  • 信仰文化

    信仰文化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鹰翼无极

    鹰翼无极

    兽魂大陆,人一旦达到悟气的瓶颈,就会融合魂兽的灵魂,成为一名兽魂士。吴极,被一户农家收养的孩子,却具有这个大路上最惊艳的天赋,先天鹰魂。但是,前期的修炼并不顺利,不知身世,被人羞辱,后先天鹰魂觉醒,却因为强人贪婪自己的先天鹰魂而屡遭追杀。
  • 美人轻狂

    美人轻狂

    穿越成被逼嫁含恨而终的公主,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休驸马。既然这天下本来就该是她的,她又怎会拱手让给别人?她是皇室唯一血脉,那便由她来当这个皇帝。什么?说她是废物?那且看看这天下在她手中如何壮大!
  • 三千重封印

    三千重封印

    “警告!封印谨慎十重以上宿主比乌龟还苟。”“警告!封印懒惰八重以上宿主会过劳死。”“警告!封印重力四重以上宿主走路只能扶墙。”“警告,封印剑道七重以上宿主用剑不如用贱。”“警告!封印年龄二十重以上宿主将回到您父亲体内。”“警告!同时封印五种以上宿主能即刻升天!”曹句穿越了,获得无名封印器,每封印一重根骨悟性天运各+1,只要给自己加三千重封印,就能成为超越大道的永恒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军心如铁

    军心如铁

    小说以作者自身的军营经历为素材,真实再现当代火热军营生活,以生动、幽默而又不乏睿智的文笔,捕捉大量军营生活与战斗的情节场景,为读者讲述了四个性格迥异的青年学生如何成长为四名优秀的铁血军人的曲折历程。围绕四个主人公,作品同时着重塑造了老、中、青三代军人各自的典型形象。三代军人,虽然背景、阅历、能力各异,心中却怀有同样的勇毅、善良、包容和忠诚。书中人物性格、命运不同,新旧想碰撞,处处充满矛盾,却又处处都是真情,都是血性……
  • 北齐帝业

    北齐帝业

    一个政界新星因为一场意外,重生成为那个北齐历史上著名废柴高纬,此时天下三分,朝廷腐败,外面还有一个北周虎视眈眈,地狱级别的难度,怎么破?
  • 三个月的替身妻子

    三个月的替身妻子

    “夏云小姐,我们老板想要雇佣你成为他太太的替身。”“你们老板的太太是哪位演员呀,我需要跟组多久,我最近还有其他替身戏要拍呢。”夏云暗自琢磨,这是第一次女演员的丈夫亲自为妻子找替身,也是稀奇。“我们老板的太太只是老板的太太,不是演员也没有工作,你只需要做她的替身一起生活三个月。”“这是什么奇葩活?”夏云看着眼前一本正经的助理小潘,“不好意思,转告你们家老板,我只接替身演员的戏。”“三个月一百万,预付百分之三十,剩下到时一次结清。”“潘助理,我觉得这个替身的活我还可以详细了解一下,毕竟戏剧来源于生活嘛。”夏云看着眼前行走的人民币,这是上天派来拯救她的猴子吗。
  • TF之时光它会替我们记得

    TF之时光它会替我们记得

    呐,因为我开始的那部小说许我一场地老天荒的爱恋忘记加TF之了,就把它搬到这边来哈。
  • GUP:当龙傲天踏上我们的领土

    GUP:当龙傲天踏上我们的领土

    随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结束,GDI和NOD的战争也已经落下帷幕,Scrin也和人类签订和平条约,离开地球。不料一块小小的泰伯利亚矿石,引起了修者宇宙王者龙傲天的注意……身为GDI第38装甲团团长的西住美穗正准备退役,却传来了未知敌人袭击运输队的消息和上级的调遣令。她在这场似乎无望胜利的战争中,面对着一个又一个死去的战友,又该何去何从?本文大部分人名和武器取材于《少女于战车(GirlsundPanzer,即GUP)》系列和《命令与征服3:泰伯利亚战争》以及《命令与征服3:凯恩之怒》
  • 万古神魔

    万古神魔

    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有的更多的是心中有着坚持的人和因为无知而被操纵的人。当无数坚持着自己信仰的英雄们发现他们从头到尾只是棋盘上的棋子时,整片大陆崩塌了。权利的斗争是帝国不变的旋律,阴谋的背后注定仍是一片迷雾,所有的一切都是虚假的,但是人间的情谊却是真实的。命运真的改变不了吗?如果不挣扎一下怕是连改变命运的机会都没有了。这是一群人努力挣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