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30800000009

第9章 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的效果与评价(2)

(二)针对不同年龄受众的细分市场没有形成

从比较成熟的日本动画市场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经验,制作机构对动画片要有明确的受众定位,即一部片子是针对小孩子的,还是针对成年人的。日本已经形成了相当自觉的针对不同年龄受众的细分市场,比如2003年在日本发行的动画DVD新作共有2370部,其中日本本土生产的动画有2225部,外国动画145部。在日本本土生产的动画中,有583部是定位于低幼受众的,有1642部是定位于一般受众的。其各自所占的比例几乎与低幼受众和一般受众的人口比例相当。

这种针对不同年龄受众进行市场细分的重要意义在于,让每个年龄层的观众都有适合自己看的动画片,从而维护了一种动画市场的全年龄性。如果没有这种市场细分,比如市场上只有针对低幼受众的动画,那么当孩子逐渐长大以后,他们就会发现自己本国的动画片中没有再适合自己观看的了。这时,他们会分化成两个群体,一个群体中的人将不再看动画,并认为动画就是给小孩子看的;另一个群体中的人还将继续看动画,不过他们会寻找其他国家适合他们的动画片观看,虽然这些人并不会认为动画只是给小孩子看的,但他们却认为本国的动画是相当低幼的。第一个群体的人显然已经不再是动画产品的消费者;第二个群体的人虽然仍是动画的观众和其产品的消费者,但却不是本国动画的观众及其产品的消费者,而被纳入了外国动画的产业链中。这无疑将会压缩本国动画市场的规模。相反的,如果存在这种市场细分,那么各个年龄层的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观看的本国动画片,那么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就不会对本国动画产生偏见,也不会丧失观看动画或者本国动画的习惯。这对于一个国家国产动画市场的维护和扩展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动画市场就没有形成针对不同年龄受众的自觉细分。制作机构很少针对青年和成年人的需求制作动画片,而几乎都在生产针对低幼受众的动画片。笔者对2004年至2006年广电总局审批立项和备案公示的动画片的受众倾向进行了统计,发现中国动画片受众定位情况与日本完全相反,占人口比例更多的青年和成年人没有得到更多的青睐,针对他们的动画片立项或者备案只占所有计划生产的动画片的13%左右;而且这一情况并没有因为《若干意见》的颁布有所改变。

制作公司绝大部分都在制作低幼动画的现状,不仅使我国低幼动画大泛滥,很多故事内容雷同没有新意,恶性竞争严重,而且使我国国产青年动画和成年动画极端匮乏,这就造成了上述的那种观众流失和认知偏见——认为国产动画就是给小孩子看的。

北京卡酷动画卫视频道的李果副主任就从播出机构的角度对这样的细分市场的缺失表示了困惑:

我们也有这样的困惑,就是我们特别缺支撑成人收视的内容。现在,4至14岁的孩子是我们的核心受众,对我们的收视贡献最大,成人对我们收视的贡献就很少。比如说晚上9:30以后,孩子们都睡觉了,包括白天孩子们上课的时段,这个时间靠什么来支撑?我们是要完成收视份额的指标的,这就搞得我们特别尴尬。我们找不到对位的针对成人的动画,这个特别少。

李果同时解释了她认为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但是像《快乐东西》这样的有成年口味的片子出来,它的处境也很尴尬。因为现在动画片出来只能在少儿频道播出,而少儿频道看到这些成人口味的片子以后可能会说,你这个不适合我们的频道。所以即便我们特别需求,但如果制作机构生产出大量这样的片子,它会找不到特别多的播出机构来播出,因为其他的少儿频道觉得不需要,而电视剧频道它又进不去。可以说,这种片子没有形成一种主流文化,始终处在边缘的状态。

笔者认为,中国青年动画的缺失除了有缺乏播出渠道的困境以外,还可以从美学和文化上寻找到一些原因。

首先,在美学方面,中国动画导演不拍摄青年动画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类动画是不“美”的——这里的“美”就是前文所论述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社会功利性——即导演们并不认为拍摄青年动画片能对社会产生什么正面的效益,搞不好反而会产生负面的效益。因为青年动画中不可避免要涉及爱情的话题,可能还会有一些暴力格斗的场面,这些都是能吸引青年人眼球的东西;然而,我们并没有专门的播出青年动画的时段,也没有对动画片进行分级管理,这样的片子在电视台播出以后,年龄很小的孩子可能也会看到这样的动画片。于是他们的家长就会写信给电视台,质问为什么播出这样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东西。我们往往不从青年动画有利于扩大中国动画市场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更愿意从片子的内容对人们的教育意义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就使得在分级制等配套政策不完善的时候,青年动画的社会功利性往往很差。

其次,在文化方面,笔者认为中国文化历来缺少对青年的关照。我国传统文化有两个导向,分别是对儿童的教育导向和对成年人的遵循导向,即让小孩子学习,让成年人遵守。孔子在《论语·为政》中的一句话颇为引人深思,那就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实,稍微有点数学头脑的人都会感到这句话有一些数学方面的缺憾在里面,因为如果孔子将十五岁志于学改为说十岁如何、二十岁如何的话,那么它将成为一个非常完美的人生等差数列。可是,孔子并没有这样阐述。他只是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到了三十岁就“立”了。那么,孔子为什么不对二十岁时的人生状态进行说明,而把它简单地纳入“志于学”的过程呢?因为那正是人的青年阶段,是一个人思维最活跃、最进取、变化最大甚至最叛逆的时期,是一个人吮吸精神营养、表达个人见解、渴望互动交流的最强烈的时期。儒家文化喜欢遵守规则的人,不喜欢创造规则的人;儒家文化告诉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但它不希望你问它为什么应该这样做。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的这种性质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中有关青年人的部分实际是缺失的。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中国青年如果只是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除了不断学习以外根本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事情可做的原因。在中国也很容易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中国的青年人想的、玩的都是一些西方的舶来品。街舞、街球、涂鸦、摇滚,哪一个是中国人创造的呢?中国的青年必须学习和模仿西方的这些东西,因为在中国自己的文化中青年这个部分是缺失的。从这个角度说,不是导演不拍摄青年动画,而是导演也延续了这种对青年关照的缺失。即使他们想拍摄青年动画,也很难拍摄出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青年动画,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中国的青年有什么特性、需要什么,他们只能简单地照搬日本等其他国家在青年动画中表现出的一些特点。相比青年动画,中国导演显然对拍摄教育意义浓厚的低幼动画是更拿手的。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荧屏配额政策等搭建播出平台的政策虽然刺激了制作机构生产大量的国产动画片,但并没有刺激制作机构对这些动画片完成基本的针对不同年龄受众的细分。这不仅压缩了中国动画的市场规模,而且还产生了大量同质产品从而导致恶性竞争。从一个长远的角度看,这种“向低幼动画一边倒”的局面是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第二节 对“刺激播出机构供给,带动衍生产品销售”目标的达成情况

广电总局出台荧屏配额政策的第二个层次的目标是“刺激播出机构供给,带动衍生产品销售”。它是针对动画产业链的收视市场提出的。其逻辑是:由于荧屏配额政策强制增加了国产动画片的播出量,尤其是黄金时间国产动画片的播出量,因此等于增加了在收视市场上国产动画的供给,这将使消费者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国产动画,更有可能对国产动画形象产生认同感,由此带动衍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完善整个动画产业链。本节将从政策执行的效果和对该效果的评价两个方面对这一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阐述。

一、效果

(一)国产动画播出量和收视量逐年增大

根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中心(CSM)对全国动画节目的监测数据:从2004年到2006年,动画节目的总体播出时间在逐年递增,2005年较2004年增幅达37.3%,2006年较2005年增幅达16.7%;同时,动画节目人均收视时间也在逐年递增,2005年较2004年增幅达29.9%,2006年较2005年增幅达23.7%。

其中,动画节目总体播出时间以每年几十万分钟的速度在增长,这得益于“禁播令”等荧屏配额政策与播出动画的频道和栏目在2004年《若干意见》颁布后大量增加共同的作用。根据动画总体播出时间和荧屏配额政策中对国产动画规定的最低播出比例,我们可以粗略推算出国产动画片在这三年内的最小播出量。其中2004年达到119.8万分钟,2005年达到164.5万分钟,2006年达到199.9万分钟;2005年较2004年增长了37.3%,2006年较2005年增长了21.5%。

笔者对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观众对近两年电视荧屏上播出的国产动画的增加也有相当直观的感受。不论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认为国产动画片播出数量增加的都是多数,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他们对这种播出数量上的增加感受得越清晰。

此外,由CSM提供的2005年和2006年全国12个城市动画节目占本地电视节目收视比重数据显示:大部分城市的动画收视比重有所增加(,其中长沙、广州、成都、杭州和深圳等南方城市分别以76.5%、69.7%、62.6%、53.4%和42.7%的收视比重增幅排在收视比重增加的前五位;北京和重庆两座城市的动画收视比重有所降低,降幅分别为11.0%和2.0%。这也可以说明大部分城市的动画收视量是增加的这一现实。

(二)2006年9月以后黄金时间动画节目的收视率有所降低

2006年9月1日,“禁播令”等荧屏配额政策正式生效,大部分少儿频道、动画频道在黄金时间播出动画节目的收视率有所降低。

运用“前-后”对比分析法,从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2005年、2006年在北京当地全天收视走势,以及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2005年、2006年在广州当地全天收视走势。中我们可以看出: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2005年在北京当地黄金时间(17:00~20:00)的收视率平均超过1%,最高时接近2%,其市场份额也在7%左右;而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2006年在北京当地黄金时间的收视率平均仅为0.5%,最高时不到0.8%,其市场份额也没有超过3%,没有体现出黄金时间的优势。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2005年在广州当地黄金时间的收视率平均也超过1%,最高时达到2%;而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2006年在广州当地黄金时间的收视率虽然平均仍达到1%,但最高波峰明显下降,仅有1.5%左右。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少儿频道的节目部主任丁爱平表示,他们台的动画片收视率在“禁播令”颁布以后下降是比较明显的,广告收入也有所下降,这无形中增加了其播出成本。其实,不仅规模比较小的地方电视台少儿频道,国内几家专业的动画频道也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上海旋动卡通频道自2006年实行黄金时间不得播境外片以来,收视率一直滑坡。该频道副主任陈文认为其原因是国产动画虽然有一定的产量,但内容没有吸引力;观众已习惯了海外优秀动画片的收视享受,很难忍受国产动画片的幼稚和说教。北京卡酷动画频道在这一政策刚开始实施的时候,收视率有一个下滑,但是很快又稳定了。对此,频道副主任李果解释说:“以前播一些外国动画片,孩子们认了,所以收视率还比较高的。那你不让我播那些高收视的,必须播一些国产片,特别是当这些国产片的质量不那么好的时候,我的收视率会受影响的,会往下走的。”但李果同时认为,这种小的下滑有可能不是出于荧屏配额政策的影响,而是因为9月份学生都返校的缘故,就是以前也会在这一时期收视率有所下滑。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并没有出现如上述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和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2006年黄金时间收视率下降的现象2005年、2006年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在35个中心城市黄金时间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均变化不大,甚至略有上升。笔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央视少儿频道在2006年9月以前也很少在黄金时间播出外国动画片,而是一直坚持播出国产动画片,因而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国产动画收视群体的缘故;相比之下,北京电视台和南方电视台的少儿频道以前一直在黄金时间播出外国动画片,2006年9月改为播国产动画片以后,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丢失了一部分受众。

(三)播出机构广告收入没有明显增加

播出机构在收视市场上是用动画片换取收视率,而与收视率挂钩的广告费则是播出机构赖以生存的重要收入来源。通过上文分析,我们知道2006年9月1日开始执行的“禁播令”等荧屏配额政策,使不少少儿频道或者动画频道的收视率有所降低,它们的广告收入也随之有所下降。

陈文副主任指出:“这一政策对广告的影响很负面。2006年禁播通知一出,广告商立马撤单,这说明商家对国产动画缺乏信心。”而李果副主任也认为:“对播出机构来说,这一政策可能会减少一些收入。”

同类推荐
  • 图片报道

    图片报道

    纵观人类认识世界和信息传播的历史,如果从最小信息组成单位和组成形式的角度来看,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语言,二是文字,三是图片,四是图像。语言和文字是最基本的,原始图画是对事实的一种象形记录,其含意相对比较模糊。图片的出现得益于近代照相机的发明。通过照相机对事物的摄取,图片完成了对现实场景的一种比较客观的记录。
  • 教学相长文丛-教者之悟

    教学相长文丛-教者之悟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绝不是一本简单的关于网络的书,它借用网络的思维方式评判着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意识形态。很少人有勇气或者不屑来写这样的一《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网络语境下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因为这是对一个冷冰冰的网络及其相互关联的经济与文化进行线性描述的同时,还要用大量的非线性知识结构来进行佐证的论著。不得不承认,这不是一本字字珠玑的书,但是,埋藏在书本深处的一些绝对属于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和那些压抑不住的理论激情,或许会给那些研究网络的学者们一些启发。
  • 我们在一线

    我们在一线

    “5?12”汶川大地震虽然已经过去,但在抗震救灾的艰辛过程中,我在省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和陇南、甘南地震灾区采访时所经历的、听到的、看到的感人情景,仍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感动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
  • 向魏书生学什么

    向魏书生学什么

    向魏书生学什么向扛起民主教育的大旗,教书必须育人,培养学生做心灵的、王人,促进学生自育自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管理班集体,探索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改变自我,超越自我。他先后在全国各地作了1100多场报告,讲了900多节公开课。马来西亚文报纸称他为:穿西装孔子,他就是魏书生。为师当学魏书生,从教当学魏书生;这是对当代名师魏书生一生忠于教育事业的赞美。
热门推荐
  • 大明雄鹰传

    大明雄鹰传

    哥信奉的以德服人,能忽悠的一定要把他们忽悠瘸了。哥嫉恶如仇,恶贯满盈之徒杀无赦。大唐遗民颜济世:前辈放心,倭寇乃我大唐逆徒,清理门户这事交给我了。蒙古联军统帅帖木儿:神使大人,咱们啥时候出兵小亚细亚?听说欧洲教廷教皇是个女滴,嘎嘎。东厂督主黄胜:他大爷的,我是他孙子!当今圣上朱棣:驸马非池中之物,早晚必反。内阁首辅谢缙:冲乃大明第一才子,缙不如也。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皇上,不是纲无能,是冲太狡猾呀。拓跋香香:他是个奇男子。朱晓敏:只有他算得上真英雄。方小雅:此人看似放荡实则心系万民,实现华夏民主之重任非他莫属。
  • 跟着地球去流浪

    跟着地球去流浪

    从他有记忆开始,他就知道他是个流浪儿……长大后,才知道,原来自己的本体就是一个可以毁灭一颗星球的武器……
  • 嫌疑犯

    嫌疑犯

    一次夜归杨默卷入一宗命案。为了还给自己一个干净的心灵,多方寻找线索。帮助警方锁定嫌疑人。怎知道案件同样存在许多疑点......
  • 离地五厘米的飞行

    离地五厘米的飞行

    很小的时候,我就盼望飞行长大以后,追着城市在奔跑脚步离开地面,我实现了五厘米的飞行
  • 谢短篇

    谢短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未知秘境

    未知秘境

    林普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大二的学生,暑假期间,一个慕名而来的快递寄给了林普,里面是一张泛黄了的地图,这张地图将会指引他去那曾经辉煌无比如今却神秘消失的古城——阿玛古城,林普的暑假生活才刚刚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一八

    九一八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的话题,但我们还是想探究隐于事变背后的某种玄机。为此,《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九一八》撷取了事变发生前后21天的历史,通过38个细节性的事件和话题,力图多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事变背后的政治角力。你会看到,虽然占领中国东北是日本的既定国策,但事变的爆发也是日本国内各种政治努力复杂博奕的结果;虽然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早已臭名昭著,但也脱不开当时的国情和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虽然中日双方是事变冲突的主角,但当时国际社会与国际列强的姿态,从定意义上讲也极大地影响了事态进程与结束。
  •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怎样增进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真正的关怀、鼓励和赞美学生,并且尽可能多地营造师生互动的机会,以增进师生的关系。马斯洛认为人有受尊重的需求,学生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当场出丑、难堪。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并给予其下台阶的机会。关怀就是给予学生温暖。同学生对话应给予其关怀,并时时想着要鼓励学生,赞美学生。赞美要是鉴赏式赞美而非评价式赞美,也就是不对人而对事。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潜力或优点要进行挖掘,多多进行强调。有些话语或行为适宜私底下进行,有些教师会和同学约定特定的时间,和学生一一单独地谈话,这样既可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也增加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和情感。
  • 人生不可能重来:活出精彩的自己

    人生不可能重来:活出精彩的自己

    《人生不可能重来:活出精彩的自己》内容简介:感悟心智成熟旅程,品味五彩人生智慧,人生总是充满遗憾,爱欲改变了生活的轨迹,物欲引发了世俗的纷争,权力欲点燃了心中的战火,人生只有一次,不能重头再来,所以人们应当学会并懂得如何珍惜生命,应当怀着感恩的心情享受人生,不要敷衍度过,我们只要给自己一分钟,静下心来,读读下面这段刻在纳德·兰塞姆墓碑上的文字: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