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30100000042

第42章 喜剧电影美学及其质疑(5)

“喜剧性”概念的边界线部分比较灵活或较模糊,自然会引起一些争论,因此有可能会妨碍交流。我们对喜剧电影的研究不能只满足于从完成的喜剧电影中辨别出它所使用的喜剧素材,而是要在电影创作之先认定哪些事物是属于喜剧的素材。面对这个难题,直觉往往驻足不前了。此时,美学必须对由概念引起的争论做出裁决,并且承担起指导电影创作的责任。埃德蒙德.伯格勒在遍阅古今喜剧理论后亮出了自己的观点“短命的理论——永恒的笑。”41弗朗克依斯.罗伯斯勒.伏朗说“欢乐可以排忧解愁,因为笑是人类的需要。”42笔者在序言指出“笑是喜剧的灵魂。”我想喜剧的素材也一定会把笑当作自己的灵魂。喜剧电影素材就是原本就能或者通过艺术处理这后,诉诸观众视觉,能引出欢乐的笑的事物,它们来自整个历史和现存世界。至于引人发笑的原因,那是另一个深广的话题,古今中外的艺术家和哲学家对此已经有过精妙的论述,本文将略而不提。另一方面,作为美学概念的“喜剧”的内涵即它所涵盖的范畴对于确定喜剧电影素材也是至关重要。从第一章对喜剧概念的辨析和第二章喜剧电影的巡礼中,我们发现:喜剧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包含了多种因素,有滑稽,还有机智、幽默、反讽、诙谐、误会、夸张、荒诞等;因此“喜剧的笑也不是单一的,它还可以细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如嘲笑、理智的笑(机智)、轻松的笑(幽默)、同情的笑(反讽)、戏谑的笑(诙谐)等…喜剧感使主体处于一种平静的轻松的精神状态之中。”43正是喜剧内涵的丰富性造成了中西方概念的差异,同时加强了喜剧素材选择的难度,再加上文化背景审美心理的差异,喜剧素材和喜剧电影便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风貌。从更广的意义讲,素材是艺术家控制和操纵的材料:诸如文字、色彩、音响、胶片等等一直到各种关联,以及艺术家可能使用的最为先进的整合方法。于是“素材是艺术家所遇到的一切,是他务必做出相关抉择的一切,其中也包括形式,因为形式也可以成为素材”44。我们对喜剧素材的把握必须从感性直觉(经验历史)和理性知识(美学理论)的综合中获得。

不管艺术家本人会如何看待,素材总是历史的、变化的,从来不是天然的。喜剧电影的素材必须和时代紧密相关。中国电影前50年的喜剧素材,倚仗五千年汉文化和世界文明成果,本是相当丰富的。首先,欧美喜剧电影范本是初期喜剧电影创作模仿的对象和超越的界域,欧美喜剧电影的内容和形式都成为用的素材。如《一夜不安》和《脚踏车闯祸》。十年代的中国早期喜剧电影多属于模仿,实则是欧美动作喜剧的延续。然后到市井、民间寻找资源,开始本土化的历程。民间倚奇、戏曲故事、笑话、杂耍、坊间掌故成为主要题材。低下阶层生活及其聚集活动之地街市、天台、货铺、茶楼、学店、洋行、赌场、庙会、街头小摊成为主要背景。民间题材成为创始时期喜剧题材的核心。二十年代喜剧电影多道德说教故事,如《李大少》、《劳工之爱情》等,都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的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劳工神圣的思想有关,才赢得群众的喜爱。三十年代喜剧电影忧国家存亡,体下层苦难,讽社会不公的题材较多,如《都市风光》、《马路天使》,是时代现象的显影,也是电影艺术家关注时代关心人民的良心体现。四十年代,讽刺时政的如《还乡日记》、关心民情的如《乌鸦与麻雀》、叹人情冷暖的如《太太万岁》、市井笑闹片如《异想天开》等,各种题材竞相发展,喜剧题材少受观念所累,完全是抗战胜利、命运未卜、时局风云变幻给艺术创作留下难得的宽松机遇的结果,才有此兴旺局面。

认为艺术可以通过处理某一庄严雄伟的事件或其他东西来提高其尊严的想法是愚蠢的。对喜剧题材的选择更应避开这一陷阱。中国的文艺有悠久的载道传统。喜剧电影从市井杂耍跻身艺术殿堂之后,马上就受到正统文化的接待。从崇高尊严意识还相对较弱的《劳工爱情》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影子。三十年代后,国运危难,关心国家民族意识形态成为一切文艺作品的核心。这是一个相当沉重的命题,中国喜剧电影中的社会意识由此加强了。由于时代是悲剧的时代,喜剧电影也尽染悲音。悲喜剧得到发展,纯喜剧的发展却受到抑制。由于时代的变化,庄严和崇高甚至可能沦为笑柄。那就成了喜剧中的“喜剧”。脱离时代、沉醉于形而下的娱乐中,对喜剧电影而言并不是一种罪过。三十年代的“软性”喜剧电影中的部分影片、四十年代“孤岛”商业喜剧电影,不曾高蹈国家意识形态之路,却为时人受伤的心灵提供一剂临时性止痛药和麻醉剂,在严酷的环境中学会保存生命,这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韧性的战斗,那些电影艺术家们既不投降也不当汉奸,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在夹缝中生存,但是一刻不敢、也不曾放弃对电影本身的追求。正是有了他们,我们的电影艺术史才没有因为敌人的侵略而中断,也正因为这样,他们现在仍能获得尊严和尊重。喜剧电影必须紧密联系它所处的时代,但喜剧电影作为艺术也是独立于时代的,艺术的自律性能够维护艺术自身的尊严,这是确定喜剧素材的一条原则。

缺乏反思的艺术家乐于相信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素材。这显然是完全错误的。素材中包含着不可避免的强制因素,这些因素随素材的特性变化而变化,并且规定着方法的演进。45比如,要想在默片时期通过语言的幽默来取悦观众,肯定是妄想,过多的字幕肯定会打乱喜剧的节奏。声音到来之后,却对语言和音乐开掘不够,肯定会限制喜剧的生命力。像《太太万岁》这样的题材在四十年代可能会脱离群众,而现在则有可能被奉为经典。具体有用的素材是少量的,好在有大量抽象的东西存在。至于那些少量的素材,必须避免同精神发展阶段发生冲突。现有的素材应得到大量的拓展。艺术形式的概念应获得历史性的解放,艺术门类间的传统界线应该打破。电影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更应得风气之先。相声,小品,民间故事,戏曲,电视情节剧,一切喜剧性事物和文艺都应当进入喜剧电影素材的视野。

(原载《艺术学》第1卷第4辑,《艺术研究:艺术与影象/范式与教育》)

注释:

1《论新学语之输入》,《王国维学术经典集》,1997年,江西人民出版社。

2同上

3《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喜剧”词条。

4转引自《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喜剧”词条。

5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1996年,商务印书馆。

6转引自《中西戏剧比较论稿》,蓝凡著,1992年,学林出版社。

7阿.尼柯尔《西欧戏剧理论》,1995年,中国戏剧出版社。

8《论感伤戏剧》载《古典文艺理论译丛》,1964年,人民出版社。

9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1978年,商务印书馆。

10《论崇高与滑稽》,载《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中卷,1979年,上海译文出版社。

11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1981年,中国戏剧出版社。

12《中西戏剧比较论稿》,蓝凡著,1992年,学林出版社。

13张健《幽默行旅与喜剧之门——中国现代喜剧研究》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4参见《中国喜剧史》,1998年,汕头大学出版社。

15参见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

16见《礼记.中庸》。

17同上

18《红与蓝的交响》,邓晓芒、易中天著,199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9《王国维学术经典集》,江西人民出版社。

20《乐记》

21《礼记.中庸》

22李渔语,转引自潘智彪《喜剧心理学》,1989年,三环出版社。

23别林斯基语,转引自《戏剧学习》1985年第一期。

24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王国维学术经典集》,1997年,江西人民出版社。

25《静庵文集.论新语之输入》,《王国维学术经典集》,1997年,江西人民出版社。

26参见潘智彪《喜剧心理学》,1989年,三环出版社。

27参见张健《幽默行旅与喜剧之门——中国现代喜剧研究》,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8参见周作人《论中国旧戏之应废》,《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争论集》。

29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

30《中国电影理论文选》,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

31参见《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程季华主编,1980年,中国电影出版社。

32侯曜语,转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第502页“中国电影理论”

33周剑云语,转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第502页“中国电影理论”。

34语出白景晟1979年《丢掉戏剧拐杖》,转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

35钟惦棐语,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第504页。

36《中国电影理论文选》,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

37《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第417页,1991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38《电影艺术词典》,第16页,1986年,中国电影出版社。

39同上。

40《现代艺术哲学》[美]H.G.布洛克著,滕守尧译,1998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41《喜剧理论在当代世界》,1989年,新疆人民出版社。

42同上。

43叶朗《现代美学体系》,199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44[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1998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45[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1998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同类推荐
  • 收藏的江湖

    收藏的江湖

    本书采用大量现场实景图片及犀利精准的文字纪实方法,对收藏领域里的现状、群体等进行毫不留情的曝光,并以专业的角度给予分析和阐述。再现了作者亲身经历的一桩桩黑幕重重的文物拍卖、一个个假专家的道貌岸然、一幕幕骇人听闻的古玩诈骗、一座座山寨博物馆的惊天骗局、一场场真假难辨的“国宝”之争。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石雕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石雕

    本书内容包括:石雕概述、我国古代的石雕、工艺石雕精品鉴赏、建筑石雕精品鉴赏、宗教石雕精品鉴赏、石雕的收藏。
  • 教你中国绘画史

    教你中国绘画史

    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者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代的纹饰。但近年来,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
  • 世界好声音:英语歌曲24名家

    世界好声音:英语歌曲24名家

    选取20世纪50年代以来,主要英语国家的最出色的创作型歌手、最有影响力的歌词创作大师,以及他们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大半个世纪欧美国家文化发展的跨度:从风靡美国的乡村民谣,到裹卷青年一代的嬉皮士摇滚;从唱遍街头的说唱乐,到近年令无数人神往的新世纪;从浸透美国底层色彩的布鲁斯,到意图融合民族风的世界音乐。《世界好声音:英语歌曲24名家》一一介绍评论他们的代表人物,仔细赏析他们的代表作,共享音乐的魅力、歌词的妙义。
  • 西方建筑史

    西方建筑史

    在西方各种语言中,“建筑”一词均源于古希腊语。古希腊人把建筑师称为“architecton”,意思是“始创者”。在他们心目中,一切造型艺术,如雕塑、绘画等,都以建筑为本——建筑是艺术与美学之源。建筑产生于人类征服自然的斗争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宗教信仰、科学文化、文学艺术等因素不断赋予建筑新的内容和形式,从原始的洞穴、巢居到今天的城市综合体便是这一过程的缩影。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深化与拓展。建筑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提供了物质空间环境,而人是不能脱离社会孤立存在的,因此建筑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联,它时刻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背景,传达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另一方面,不同的时代文化形成了不同的建筑。意大利建筑师布鲁诺·赛维在他的《建筑空间论》中指出:“埃及式=敬畏的时代,那时代的人致力于保护尸体,不然就不能求得复活;希腊式=优美的时代,象征热情激荡中的沉思安息;罗马式=武力与豪华的时代;早期基督教式=虔诚与爱的时代;哥特式=渴慕的时代;文艺复兴=雅致的时代;各种复兴式=回忆的时代。”我们要想全面地了解西方文明,了解西方历史,它的建筑艺术是不可不知的。
热门推荐
  • 中国文化名人谈亲情

    中国文化名人谈亲情

    本书是《中国文化名人书系》丛书之一,是中国当代散文作品集,其主要是对亲情的谈论。书中分别选入鲁迅、周作人、郭沫若、叶圣陶等120多位作家的多篇散文作品,如:《风筝》、《做了父亲》、《一个人在途上》、《屠敬山先生》、《望断天涯儿不归》、《白舅舅》、《心上的暗影》、《怎么爱人也不够》、《三姐夫沈二哥》、《长情默默》、《陌生的儿子》、《家累》等150篇作品,真实记录了作者最华美的语言文字,从中读者可以了解到每位作家在亲情方面的创作风貌。
  • 天机茶

    天机茶

    这是一次已知的穿越,也是一场未知的旅程她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才能完成达到最终的目的。然而,面对美男的重重诱惑,她是选择撩完就跑呢?还是拉着他一起沦陷?
  • 眼里有你有星星

    眼里有你有星星

    沈秋念坐在山脚下,她抬头望着无尽的苍穹,清秀的眉宇间凝着淡淡的愁:“我眼里的天空是粉红色的。我好想亲眼看一看真正的蓝天,我梦里的那片蓝天。”身边的少年看着她,眼角眉梢盛满了温柔的笑:“我陪你去找。”她惊喜地叫出了声:“真的?”少年抬头看着天,声音从未有过的认真,一字一顿,像是在许诺:“不就是一片蓝天嘛,我陪你去找。等着我,我陪你踏遍山河寸土,寻遍天涯海角,一定能找到。”她看着他,发现他的眼睛亮亮的,里面好像藏着星星。那一瞬间,她觉得,那星光仿佛坚定的誓言,日月可证,天地可鉴。远处星河闪耀浩瀚如海,仿佛盛着她的梦他的眷恋。
  • 红颜蜕

    红颜蜕

    康王移情痴梦里,离骚长恨转头空。凤凰梧桐双飞翼,栖寄客家盼回冢。这首藏头诗到底寓含了什么?一个原本天真的少女又为何因为一首诗穿越到武侠小说《飞狐外传》之中而让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超级任性

    超级任性

    有了超级任性系统,谁能比方小乐更任性!从任性的保安,任性的老师;到任性的歌王,任性的影帝。方小乐一路任性,留下一路风光。
  • 封歧

    封歧

    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炼器师,需要凝练出属于自己的本命兵器。
  • 看那个邻居是我男主原型

    看那个邻居是我男主原型

    【甜宠日久生情再见重逢】原浠没想到,自己写了那么多年的小说有一天狗血的剧情竟然发生在她身上。谈了五年的男朋友竟然爱着别人,还三年。为了补救心伤,一次意外的打破自己的常规。遇见了此生的狐狸先生——韩临。他戏称原浠为天鹅小姐。就此两人结下不结情缘。“单纯的天鹅小姐,余生我陪你白头。”“狡猾的狐狸先生,余生我与你携手。”愿每个女孩都有一个狐狸先生。
  • 迷途异乡

    迷途异乡

    路远失去了记忆,迷途于异乡,进而陷入了世界与世界之间的征伐,一场旷日持久的残酷厮杀。他最终还能记起自己是谁,来自于何方吗?他还能回去吗?回去那个被称为家乡的地方?
  • 帝娇令

    帝娇令

    上一世,她蠢笨无知,偏听偏信,害的母后与妹妹沦落到被赐毒酒的境地,自己也得了个尸骨无存的下场。临死之际,她终于得知了所有真相……所以这一世她的重生,就让那些人为上一世的罪孽付出惨痛的代价吧。
  • 无色玫瑰

    无色玫瑰

    本书是一种必须用超常的感悟与审美去破译的与社会及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个人情绪化的文本:是一部文本华美,揭示当代青年知识群体生命质量问题的长篇绝唱,是关于一个出身名门,在权势与金钱的光环照耀下却追求爱情与友情的绝对唯美与浪漫的女了。在追逐与被追逐中与三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之间发生的故事,故事凄美而动人心弦,诠绎着刚走向社会的青年男女游荡在现实与梦幻之间的迷离与迷惑,叙述着梦幻与现实的肃剥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