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30100000020

第20章 跨区(国)语境中的华语电影现象及其研究(1)

陈犀禾、刘宇清

内容提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化潮流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电影的传统格局,两岸三地电影开始进入了一个跨区化的、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整合、互相竞争的新阶段。作为中国电影的延伸,华语电影现象迅速崛起并在跨区(国)背景中不断壮大,相应地,华语电影研究也是一个发展中的学术领域。华语电影研究的新视野呼应了大陆、香港和台湾在政治上走向统一和体制上保持多元化这一进程的特定历史背景,它也起到了通过电影这一重要的文化媒体来透视两岸三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心理的性质、状态和相互关系的作用。华语电影研究与传统“中国电影研究”之间的微妙差异背后,存在一系列新概念、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试图对这一全球化背景下新的文化实践和学科领域的新发展做一个初步的勾勒与探讨。

关键词:跨区(国)语境华语电影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发展是华语电影现象的崛起和在跨区(国)背景中的进一步壮大。然而,对于当代华语电影现象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华语电影的历史根源、文化脉络、工业结构,以及对华语电影现象本身内容、涵义、特征的界定,则十分不足。本文试图对这一全球化背景下新的文化实践作初步的探讨。

缘起

华语电影是近年来中国电影研究中十分流行的一个概念。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华语电影研究是传统中国电影研究的一个延伸,然而两者又有微妙的差异。在许多情况下,人们使用华语电影而不使用中国电影的概念,并不仅仅是因为时髦,而是觉得华语电影概念更切合地界定了研究的对象、视野和方法。事实上,华语电影的实践还是一个处在发展中的事业;同样,华语电影概念的批评性内涵也是有待进一步阐发。总之,华语电影研究才刚刚起步。

华语电影和中国电影在英文中都译作“Chinese Cinema”(有时候也被译作“Chinese Language Cinema”,但Chinese Language更偏重于技术性,指使用了中文对白)。事实上,许多西方学者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发现”了中国电影,而此时正是中国电影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当西方学者仍然使用Chinese Cinema来指称这一研究领域时(西方学者常用的另一些概念,如“中国新电影”或“第五代”等,都只是指这一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部分,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整体仍然是用Chinese Cinema来指称),在中国的电影学术界则对这一研究领域有了一个新的概念。

在汉语中,华语电影的概念在90年代初开始悄悄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变得越来越流行。在许多情况下,它和原来的中国电影概念相重合。华语电影不言而喻地包括了原来的中国电影(大陆、台湾和香港电影)。但是在另一些情况下,它又不同于原来的中国电影。华语电影还可以包括在好莱坞(如《藏龙卧虎》)和新加坡制作的一些中文电影。“此时语言已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不禁让人对有关于地理、文化、民族、身份认同及国籍的同构性的简单假设产生了怀疑。”1然而,更值得我们进一步追问的是:华语电影概念在此时出现是否有一种必然性?它除了把大陆、台湾和香港以外的中文电影也包括进来以外,是否也给传统的中国电影研究带给了一系列新的视野、方法和观念?

事实上,华语电影概念的出现呼应了一个宏观的历史和时代变迁。从80、90年代以来,全球化潮流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电影的传统格局,两岸三地的中国电影开始进入一个跨区域的,互相渗透、影响、整合与竞争的新阶段。要想理解新环境下两岸三地中国电影的性质、现状和未来,仅仅对它们作割裂的个别式研究已经是不够的了。它要求有一种关于“华语电影”的新概念、新思路和新方法:即把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的中国电影联系起来,进行整合性的思考。这无论对于理解特定背景下的三地本土电影的发展和性质、还是世界背景下的华语电影的整体状态和前途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使我们能在一个更广阔、更前瞻性的视野中,来理解两岸三地中国电影目前的性质、发展的趋势、以及未来的可能性,并把握全球化背景下主流华语电影发展的整体状态。

同时,华语电影现象的出现顺应了大陆、香港和台湾在政治上走向统一和体制上保持多元化的历史进程,华语电影研究可以通过电影这一重要的文化媒体来透视两岸三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心理的性质、状态、关系及其归属,加强两岸三地之间的文化理解与沟通,把握政治统一和体制多元化的真实含意和美好愿景。

新格局

在1949年以前,中国电影以上海为生产中心,包括香港、重庆、武汉、延安等地区的制作活动,在人员、组织、题材、文化和美学上则多有交叉和影响;在市场发行上,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电影不但覆盖了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而且还延伸到南洋和东南亚一带。1949年以后,由于政治和社会的分裂,中国电影工业和市场割裂为以大陆、香港和台湾为主的独立单元,并在政治和美学上走向不同的方向。

但是,就文化和精神层面而言,1949年以后两岸三地的中国电影一直存在着一种血浓于水的关系,不管这种关系是正面的(如大陆电影对香港进步电影的影响)还是负面的(如大陆的革命题材电影和台湾的政治宣教电影中针锋相对的意识形态),它们都有一种共生的关系。其中50、60年代大陆在文化上的影响居于主导地位,港台电影都没有摆脱“大陆情结”的影响,在影片的主题、类型和风格上,都跳动着“上海电影”的余脉。但是,在管理体制、经济运作和市场发行方面,两岸三地电影在1949年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是相对独立的。

随着70、80年代香港、台湾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港台电影开始摆脱“大陆情结”,寻求和确立“自我”的文化身份。同时大陆电影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亦开始对“文革”和“十七年”的历史和文化进行反思。这一时期在两岸三地前后出现的新电影运动即是明证。新电影运动在新的历史语境和文化层面上进一步促进了两岸三地的电影文化交流。90年代初,大陆改革电影经济体制,原先主要存在于港台之间的电影产业合作与联系也扩展到大陆,掀起三地合拍电影的高潮(如1993年在大陆最卖座的10部影片中的前9部均系大陆和港台的合拍片),标志两岸三地电影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1997年香港回归,2001年大陆加入WTO,两岸三地的电影更进入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阶段。在此期间,香港电影产业把大陆市场视为其重点开发领域,提出了“北上”的口号。2004年底大陆电影票房的头条新闻就是:香港影星周星驰的《功夫》在圣诞节前一天的票房就达2000万,打破了张艺谋的《英雄》在大陆创下的单日票房历史记录。在大陆方面,电影从业人员近年来也借鉴香港电影的成功经验,用商业包装的模式(类型片、大明星、大制作)和市场运作的方式(国际融资、媒体宣传和院线发行)在国内站稳脚跟,并走向国际商业电影市场,如张艺谋的功夫片,冯小刚的喜剧片。台湾则通过政府的辅导金挽救疲软的电影业,并通过资金运作和宣传运作为大陆第五代和第六代的艺术电影频送秋波,如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和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的制片人均为台湾方面,陆川的《可可西里》又获台湾金马奖提名。这些互动和渗透对三地电影的产业和文化格局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目前,中国政府针对香港和台湾的一系列经济和文化的统合政策更把合作作为一种基本国策。关于大陆与香港合作方面,2003年6月29日,随着《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的文件签署,大陆与香港合拍片的前景进一步明朗起来。按照这一文件在电影方面的规定:纯港片在内地发行将不再受配额限制;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可视为国产片在内地发行;合拍片允许港方人员增加所占的比例,但内地主要演员的比例不得少于影片主要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故事不限于发生在中国内地境内,但情节或主要人物必须与内地有关……如此种种,为香港电影进入内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2004年,中国故事片的产量破历史记录,共有212部影片,在这数字中,有1/3强的香港片是在CEPA协议后以合拍的方式获得国产身份的。2005年的国产片更达到创纪录的268部。

总之,在今日作为一个研究者,必须在三者关系中理解两岸三地中每一个地区电影文化的发展;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根据三者的关系来制定政策;作为一个创作者,必须根据三者的关系来给自己的作品定位。事实上,电影作为一种最具国际性的媒体,大陆、香港和台湾的电影不仅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而且一直是在同一个平台上争夺世界华语电影市场的份额和华语电影文化的主导权。全球化浪潮加强了这一趋势。香港作为两岸三地中国际化最强的区域,其电影创作和产业在世界华语电影市场和进军欧美国际电影市场方面一直占有明显的优势(香港曾是世界上仅次于好莱坞的第二大电影出口基地)。如今,凭借香港和大陆的密切关系,香港电影的优势进一步扩展到大陆市场。因此,理解和重估三者之间的市场格局、文化权力和话语政治的关系,是理解中国电影文化的性质和把握未来走向的一个关键。

新视野

随着华语电影实践的发展,华语电影的观念和相关研究自然在传统中国电影研究的基础上浮出水面。那么,华语电影研究比起传统的中国电影研究,在视野、方法和重点上提出了哪些新东西呢?首先,相比中国电影的概念,华语电影的概念显然淡化了从国家、疆界和政治的同一性来界定电影的思路,而强调电影中语言和文化的同一性。根据《跨国的华语电影》一书的编者鲁晓鹏的考证:“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台湾和香港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引入的。由于当时台湾和大陆的关系解冻,大陆的电影学者首次应邀到台湾进行访问。因此‘华语电影’就被台湾学术界引来作为出产于华语社会的电影的代称,以示有别于之前为区别大陆片、港片、国片而采用的几个概念。换言之,用一个以语言为标准的定义来统一、取代旧的地理划分与政治歧视。”2其次相应地,华语电影的概念打破了1949年之后对中国电影以地域(大陆,台湾,香港)研究为主的思路,而发展了一种贯通两岸三地乃至全球华语电影的视野,和在此基础上的华语电影内部的关系研究、比较研究和影响研究等新领域。第三,它在方法上还受到文化研究和产业研究的强烈影响,在传统的作者、类型、风格、流派研究的基础上,又引进了国族、地域、阶层、性别、身份认同等概念;在研究电影的艺术和文化维度上,又加上了研究其产业和经济的维度。

以下,我们对这一新的领域及其主要研究方法和视角进行考察,分析和评价典型的研究成果。需要说明的是,被提及成果并不能完整地覆盖这一研究领域的所有重要主题和主要文献,它们只是作为对这一领域发展趋势及其方法论的证明。

并列研究广义的华语电影研究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电影研究。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其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是对两岸三地电影的独立研究。在华语电影的观念兴起以后,把三地电影作并列研究成为一种流行的模式。这种并列的研究把两岸三地的中国电影置于华语电影的整体语境之下,但并不必然是对华语电影整体现象的一种整合性研究。以下是对两岸三地中国电影作并列研究的一些较为引人注目的成果。

同类推荐
  • 世界艺术欣赏(下)

    世界艺术欣赏(下)

    本套《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 我生命的乐章

    我生命的乐章

    祖宾-梅塔,国人最熟悉的世界顶级指挥大师,扬名国际乐坛五十余载,4次执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获得尼基什指环、维也纳爱乐乐团名誉指环、特拉维夫市名誉市民、在好莱坞星光大道接受授星仪式以及印度、意大利、法国颁授的勋衔等无数殊荣,与张艺谋合作世纪之作紫禁城版《图兰朵》,最先促成了三大男高音的合唱,对中国青年钢琴家郎朗的提携……他,年过七十高旬仍频繁活跃在国际乐坛的艺术大师首次披露他的人生哲学,音乐世界,个人感情,他和巴伦博伊姆及伊扎克.帕尔曼之间的真挚友谊,他对以色列承诺背后的故事。一个世界级的指挥家,一个和平的文化使者首次向公众揭幕他精彩人生背后的秘密,并特别为传记的中文版撰写了“我的中国情”篇章献给热爱他的广大中国乐迷们。传述自己精彩的人生经历和他面对的种种挑战,如同开启一扇通往艺术真谛的大门,为爱好音乐和向往艺术的人们提供出大师无穷的奥秘。
  • 我和艺术——大家小品经典丛书·宗白华卷

    我和艺术——大家小品经典丛书·宗白华卷

    《大家小品丛书》选收了现当代最经典的名家名作,它们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而且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阅读这套丛书不但能提高你的文学修养,也能让你对这些现当代名家的心经脉络有个大致的了解。学者作家写的性灵小品文,往往于细微处见真性情。本书收录了宗白华先生的散文精品数十篇。这些作品或记事或抒情,或写景或议论,大至宇宙人生,小至个人琐事,坦率地表达个人思想志趣,淋漓尽致地宣泄内心感受,真实地记叙所见所闻。格调高古,风神澹泊,香远益清。所谓“高怀同霁月,雅量洽春风”用来形容宗白华的文章甚为贴切。
  •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飞乐鸟所有色铅笔中颜色最多的高级手绘,与国际通用的颜色接轨,并由飞乐鸟最顶级的画师亲手创作。初高级画手一定要看噢!这本《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比一般中国人画画只用到24种颜色色足足增加了24种,与国际顶尖的画手所用到的颜色保持一致。只要这48种颜色在手,就可以画出任何一种颜色的物体。其次,本书仍然是从最初级的画线开始,一步一步教会你画好成熟的素描画,以及从入门到成熟的上色步骤,对于初高级画手或者业余画画的同学来说,是一次难得学习的机会。掌握这本书的主要知识点,可以给你瞬间就成为用色高手和色铅笔画画高手。
  • 中国紫砂壶收藏鉴赏500问

    中国紫砂壶收藏鉴赏500问

    紫砂壶的收藏和鉴赏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其市场情况也较为复杂。为了便于初学者对紫砂壶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编者编写了这本《中国紫砂壶收藏鉴赏500问》,全书以问答的形式,对紫砂壶的起源、发展、工艺、造型、装饰、鉴别、购买、收藏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近来颇受关注的现代紫砂陶艺和紫砂雅玩、实用器皿等,予以全面详细的介绍。本书体例清晰,分类明确,非常便于阅读和查找。同时,书中配用了数百幅精美的相关图片,使读者既能快速地感性认识紫砂壶,又能够由此深入了解其深层次的知识。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本书,切实受益。
热门推荐
  • 京城裸模:绝色倾城之非我情迷

    京城裸模:绝色倾城之非我情迷

    镁光灯下,天使般的面孔;T台之上,魔鬼一样的身姿——她们就是模特儿,英文叫作“Model”。炫酷的灯光,动感的音乐。满眼的鲜花,充耳的掌声……但有谁知道,繁华过后,又有多少清冷抑或失落?楚夏就是一名模特儿,出身贫寒的她年纪轻轻就独自一人在社会上打拼。一场以交易为目的商业饭局,让她“邂逅”了文氏家族的天之骄子文昭——一名非典型的“富N代”。三个月的柔情蜜意,楚夏做了文昭的女朋友。然而,她这一生最“美丽”的错误也就此开始……
  • 重生09之不留遗憾

    重生09之不留遗憾

    时光逆流2009,重新站在了高考的十字路口,已然摸爬滚打了数十年的方华,不再单纯。名利,财富,欲望,一重重诱惑扑面而来。面对着如出一辙的滚滚红尘,看方华如何用汗水和智慧谱写一段不留遗憾的青春。
  • 守护甜心之血红彼岸

    守护甜心之血红彼岸

    前世,她被一个虚伪的女人狠狠地踩在脚下,然,重生后,她决定复仇[作者:夏未晚明[黎未明+夜未晚]更新时间:每周五下午、周六日]
  • 兰州历史文化:历史名人

    兰州历史文化:历史名人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民族移民”介绍了兰州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移民和多民族的融合,呈现出兰州作为移民城市的多样化特性,体现了兰州的包容和胸怀;“兵戎战事”展现的是兰州作为军事战略要地的腥风血雨,从金戈铁马声中感受到的是对和平的渴望
  • 你是星河赠予我的糖

    你是星河赠予我的糖

    七岁那年,他有自闭症,她无意中帮助他走出了自闭症,八岁那年,她被人所害,他无意中救了她。两人冥冥中相遇。八年后,她霸气回归,专为复仇归来,他陪伴左右,默默支持,心甘情愿当她的助攻。直到“小沐哥哥”的出现,他意识到她对自己而言的重要性,自己不能再沉默了,于是开始了他的追妻之旅。当尊贵遇上尊贵,强势遇上强势,天才遇上变态,究竟鹿死谁手,敬请期待!【绝对原创,请勿转载!2019.2.16开坑,身心干净,欢迎跳坑^o^】
  • 媚娘艳史

    媚娘艳史

    《媚娘艳史》30回。小说作者不祥,只题有“嘉禾餐花主人编次”。书中主人公武媚娘。武媚娘即武则天。历史上的武则天,自称为圣神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媚娘艳史》描述了武媚娘从孩提到成为皇帝后生活中的种种“韵事”。与历史上的真实武则天有一定的区别。
  • 塔仇

    塔仇

    混沌初开,诞生三千神魔,终归湮灭,仅余法宝混沌万象塔逃生,化生为人,收集天地奇珍异宝,修复本体。复仇!复仇!毁去家人只恨,夺我家园之痛!不可忍!仙人之下乃修者,修者之下是众生!且看塔仇带你走上一段爽到爆的旅程!!!
  • 命运之夜——另一个夜晚

    命运之夜——另一个夜晚

    SABER被圣杯召唤,出现在一个异界冬木中。为了完成她的自己的愿望,SABER开始了圣杯战争。但是,为什么接连出现的异状让SABER感到如此不安?主要介绍FATEANOTHER的世界希望有更多人了解FATEANOTHER这个魔兽RPG能有更多人和我一起来玩
  • 快穿之懒鬼

    快穿之懒鬼

    一个诞生自忘川的小鬼灵,因其神魂不全,被鬼王送到三千世界养灵,经历各种人生的故事。无CP。非虐渣文。一本快穿休闲读物。
  • 每天学点博弈论全集

    每天学点博弈论全集

    本书共分三篇,主要介绍了博弈的一些基本原理,以及博弈在生活、营销、投资、管理、谈判、处世、人际、职场、爱情、生存等方面给予人们的指导,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事例向人们展示经验教训,从而使人们能够感悟到生存的智慧和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