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29500000042

第42章 加拿大广播电视中的女性形象(4)

小结

本章通过检视电影、报纸、杂志和广播电视媒介传递的语义、听觉和视觉信息发现,不管是在以文字为主的印刷媒介中,还是以声音和图像刺激为主的视听媒介中,呈现的女性形象与女性实际社会生活相比,无论在数量上和还是在多样化方面都普遍缺失。自女性意识兴起,这种从量或是质上把女性边缘化和平凡化的现象虽然有所改进,但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媒介性别描绘的主要问题有:

·女性和男性没有平等地参与媒介行业,虽然从事传媒行业的女性增加,但是很少有女性在报道中充当权威性角色;

·媒介没有公平描绘女性的多元生活和社会生活变化;

·较少听到女性声音,女性角色受到限制。刻板描绘女性形象现象普遍,女性重要问题和观点被边缘化。暴力、物化和性化描绘仍是一大问题。

这些模式不是新闻内容或新闻价值观的独特产物,而是更基础的社会文化理念和观念的反映。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既是一种商业,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因此不可能脱离性别的刻板印象而存在。媒介对女性形象的架构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文化中所具有的刻板印象。在社会文化的运作中,透过对女性理想举止(她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以及外表看起来该如何)的界定,媒介对女性实施巧妙而有力的导向与控制。

如在新闻中,女性无论是作为制作者还是被报道的新闻对象,比例都长期徘徊在较低的水平线,在大多情况下,甚至不及普及率33%。GMMP从1995到2005年的监测报告都显示,加拿大女性新闻制作者和女性新闻人物一直未超过1/3。以女性新闻人物为例,1995年比例仅17%,5年后的2000年比例几乎没有改变,为18%,10年后的2005年,监测结果显示仍是18%。

女性角色大都仍局限在刻板印象框架中,经常和家庭、服饰、服从等符号相联系。她们更多地出现在社会、教育健康、名人艺术等主题中,于是,女性呈现的身份普遍是教育健康相关人员、名人或者普通人。但政治、经济、体育这些领域几乎成为了看不见女性的世界。据GMMP(2000)监测,有21%的女性新闻人物被提到婚姻状况和家庭地位,但被提及婚姻和家庭状况的男性新闻人物仅有4%。具体到政府和政治报道中,有17%的女性但仅有1%的男性新闻人物被提到家庭地位。女性只在一个类别中占绝大多数,那就是主妇/父母。当受访者是科学家、政治人物或者运动员时,几乎难以寻见女性,受访比例分别是12%、10%和9%。当受访者为女性时,大多数(44%)身份被遗忘,或者没有提及,说明她们的地位或发言并不具有权威性。这些数据在前后5年中都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

自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把社会性别平等描绘写入媒体报道规范当中,于是,媒体开始面临压力,在报道中加入了更多的女性声音。但要把女性的声音打入男人的传统势力范围——公共领域——还有一个持续的斗争过程。报道中反映了这样的思维定势:女性角色不论在新闻还是广告、戏剧节目中都很少作为权威人士和专家出现。即使是作为被采访者时,她们一般只是被视作代表个人出现。如GMMP(2005)显示,女性被采访者中,50%作为目击者发表意见,34%作为普通人发表意见,缺乏权威性。由此,女性声音的缺失使占加拿大人口总数略多于一半的女性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女性观点被公然忽略了。这种忽视女性或者说最多是谈论女性,而不是跟女性交谈或通过女性交谈的倾向深嵌在标准的文化惯性中,从而也体现在媒体新闻收集和总体制作程序中。

换句话说,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软硬新闻的分界上。“软”问题比“硬”问题被认为更适合女性。软新闻似乎是“女性”新闻的专利,包括社会问题、消费问题、健康、教育、育儿和环境问题。这些问题被视为适合女性的,并且通过媒介的反复强化,被建构成女性问题。而硬新闻则几乎是男性垄断的领域,包括政治、商业、军事、科技和犯罪。社会传统文化和媒体建构相互影响,强化了刻板印象。调查显示,公众普遍相信男性更善于处理如经济和外交这样的“难”问题,而女性更善于处理家务、教育和福利问题。媒体也倾向于展现男性的强壮和女性的敏感。

正如女性主义思想者所说,男女不平等似乎成为了一个规律而非意外。在绝大多数考察指标中,男性指数都高于女性。但在一些固定的项目中,女性却是大量涌现。大量研究显示,比例超过普及率33%的情况出现在电视女播音员(49%)和电视女记者(39%)中。女性在加拿大报纸图片中单独出现的几率(22%)明显高于男性(16%)。女性被描述为受害者的几率是男性的2倍。此外,女性以家庭身份出现在新闻中的几率是男性的3倍多(17%比5%)。17%的女性被描述为妻子、女儿、母亲等,而只有5%的男性被描述为丈夫、儿子、父亲等。即便是作为权威人士,例如发言人或专家,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仍然会被报道。由此可见,当与视觉外表形象或者弱者、家庭这样传统女性文化符号相关联时,女性受到的关注顿时明显提升。其结果是,男性被视为独立的个人,并且因此受到尊重,而女性的地位却要依靠与别人的关系来定位。

所以,检视的结果并不令人惊讶地重复着女性主义批评的“陈词滥调”:妇女作为一个群体是被忽视的、歪曲的,而这一切都归根于权力的缺失和男权视角的统治。

当然,随着女性意识的不断深入,媒介在呈现女性形象时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提高女性可见度,加入现代女性特色符号。但是性别差异描绘没有消失,而是通过各种形式架构,如语言、镜头、声音的选择,转入更为微妙但是也更加阴险的建构方式。这在大量对体育和政治领域中女性人物的相关报道的检视中尤其得到体现,比如通过私化或情感化描述弱化女运动员或政治人物的职业能力,把公众注意力引向私人领域。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积极因素。随着女权主义的兴起,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独立、自信的女性形象,甚至跨越传统界限的女性形象,都得以在媒介中呈现,如电影中加入许多现代女性文化符号。女性电影的涌现使女性情感和诉求得到表达,也扩展了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女性呈现比例虽然仍低于实际比例,但在过去数十年中总体呈缓慢增长趋势。就GMMP(2005)数据来看,加拿大特别关注于妇女的新闻占很小一部分,仅有23%,但这个比例已远远高出全球平均比例(10%)。甚至在性别描绘差异一向显著的体育新闻中,报道传统认为不适合女性运动的一些比赛项目(如举重、棒球和其他一些团体项目)时,也把不少的女运动员包括在内。性别差异描绘方式也从公开转向隐蔽,许多研究都发现,近些年中悍然贬低女性的语言很少出现在媒体中,即使在性别差异突出的体育赛事中,许多报道有偏离传统报道模式的趋势,不再过多刻意地描述女运动员的外貌、化妆、服装而忽视她们在体育方面的成就,如在CTV对1994年冬奥会的报道中就未见明显的语言差异。这体现了社会状况、意识和媒体实践之间的互相渗透,虽然媒体投射的内容还滞后于实际发展的状况。

与许多国家相比,加拿大在性别描绘规范方面的工作是出色的。加拿大规定了非常细致的性别描绘行为条例和有效的执行机制。长久以来,加拿大政府、媒体产业和非政府组织之间合作加强媒体自律和政府、社会监控。这种处理性别和媒介政策方法一直被视作国际行为范式。

从1981年开始,媒介监测组织Media Watch定期向规范管理机构CRTC递交媒介性别描绘规范的监测报告。例如,Media Watch曾发起长达四年的活动,要求解雇煽情的性别歧视者美国播音员霍华德·斯特恩(Howard Stern)。活动最终获得成功,霍华德·斯特恩在2001年11月停止了在加拿大的播报。然而,Media Watch等媒体组织仍然监测到许多性别与媒介问题,如物化、性化、幼龄化、家庭化、牺牲、性别角色定型和性骚扰。

社会意识的变革是缓慢而又长期的过程。尽管现阶段媒介信息中还充斥着对女性的忽视或者轻视,我们仍可看到女性角色无论在量还是质上的呈现上的发展趋向。女性形象的嬗变最终取决于女性社会经济状况发展、社会思想意识教育和媒体的引导,我们充满期待。

同类推荐
  • 多维视角下的汉语修辞学

    多维视角下的汉语修辞学

    在现代社会,运用语言的第一要求应当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送最大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收到最佳的表达效果。简言之,就是提高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优美、妥帖永远是修辞所追求的目标,也是语言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 战略传媒:分析框架与经典案例

    战略传媒:分析框架与经典案例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学界以及传媒实践者们看待媒体运营的方式正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是新的传媒管理政策、信息及数字技术,以及中国媒体市场增长所导致的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的结果。在此背景下,市场定位、跨媒体经营、拓宽融资渠道、构筑核心竞争力等已成为传媒业界耳熟能详的词汇。然而,上述方式不过是帮助媒体单位实现目标的手段,对媒体单位为何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却未做出解答。
  • 中国向何处去

    中国向何处去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们向哪里去?所走的道路选对了,我们就可以避免发展中的陷阱;走错了,我们就可能跌人社会政治动荡、经济低速发展、人民长期不富裕、国家竞争力不强并下降等发展的“中国陷阱”之中。
  • 社会文明学导论

    社会文明学导论

    本书试图在对人类社会文明进行总体统观、系统反思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构建社会文明学的理论体系,决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当今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文明实践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特别是消解一系列文明危机和矛盾的学理呼唤。从研究难度来看,本书所涉及的社会文明的本质与特征问题,社会文明结构及其运行机制问题,社会文明的形态及其转型问题,社会文明主体及其构建问题,社会文明交往与借鉴问题,社会文明的规律与趋势问题,社会文明的范式与走向问题等,都是哲学研究的前沿性问题,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 悦读MOOK(第六卷)

    悦读MOOK(第六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废材逆天毒医大小姐

    废材逆天毒医大小姐

    她是洛冰雪代号“冷血”是二十二世纪王牌杀手,但做杀手她是有原则的:不杀好人,不杀小孩,不杀女人。在最后一次任务遭爱人和最好的姐妹背叛,掉进悬崖。她是凤舞大陆鼎鼎有名的废材+痴傻+丑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再次醒来,她从此变成了她,废材!呵呵,擦亮你们的狗眼姐是废材吗?天生灵体,控神火,制神器,驭万兽,御灵植,炼神丹,坐拥空间。你说丑女吗?看姐的医术,丑女也能变成了美女,这叫化蛹成蝶,看姐傲世天下,怎样玩转世界。殊不知危险正在悄悄来临。
  • 全职奇才

    全职奇才

    有人靠长相吃饭,有人靠本事吃饭,而广播电台实习生白一凡,却选择了靠嘴吃饭。一张兼具魅惑,超度,口舌生莲,枯木逢春的嘴巴,让混在主播界的他如鱼得水,因此俏房东,美同事纷纷蜂拥而来,而他也单凭一张嘴,成为了最耀眼的都市全职奇才。
  • 查理九世之不枉此生

    查理九世之不枉此生

    “多谢你的永不离弃,我便对你生死相依。”一句美好的誓言,却成了两人的遗憾。一位是百年前唐氏皇族的唐家大少爷,一位是百年后百里世族的百里大小姐,两人的有缘相聚,还是被迫分离直到最后一刻......“忘了我吧,我不值你记得,我是一位来自另一个时空的人,我死后,一切都可能会归零,同样,我也有可能忘了你,嘻嘻,唐晓翼,这一生能够认识你,不枉此生。”
  • 枢兰夜男公关部

    枢兰夜男公关部

    她叫沙纸纯,长着一张古典美男脸。因为养父的一个简单任务,她男装潜进任务进行场地——枢兰夜男公关部。遇见腹黑狐狸、妖孽美男、火爆少爷、治愈少年,偶尔斗斗嘴皮子,被调戏轻佻,又被威胁警告,这日期,看起来还不错!
  • 齐仙之福

    齐仙之福

    即便痴傻有如何,她相信自己一样可以踏入五行,轮回转世,问鼎大道!且看女主的成仙之旅!
  • 最强拯救者

    最强拯救者

    跨越时空,改变历史,扭转乾坤,拯救人类!叶锋奉命来到美国,混入监狱,潜伏到美国孟山公司,参与穿越项目,回到一九三七年的中国南京,寻找一个曾经是爱因斯坦的好友,本杰明。据说,本杰明手中有一本爱因斯坦交给他的手抄本,里面藏着惊天秘密。美女特工,还有各色各样的美女,还有凶狠的对手。穿越于战争年代,穿越于二战,甚至古代,且看兵王如何拯救人类,改变历史,扭转乾坤。
  • 那年夏天,我来过

    那年夏天,我来过

    风起,满天飞舞的樱花,遍地的曼珠沙华。鲜红的血染红了地面上白色的雪花。谁能知道藏在天空深处的那个泪痕星的忧伤?那年夏天,开满了无数的雪樱花。花开花落总有时,花开,是好。花落,是好。无论花开花落,纪念着她们像雪樱花的爱情。唯美而漂亮、孤独而悲伤、只因为你是我的唯一…………
  • 玄奇世纪

    玄奇世纪

    小道士,大世界。不怕不精彩,就怕你不过瘾!多推荐,多收藏!世间玄冥,万物有灵。刍狗苍生,莫得虚妄。长生三清,人神妖魔。天地玄黄,星斗更替。我有一言,诸君静听。望以旧瓶装得新酒给各位大人提供视觉享受,便足矣。主打玄幻灵异故事,写实兼杂黑色幽默风格,以正义为航标,以人心为不古。纯属文学虚构,若稍感不适,在此谢罪。
  • 御女不淑

    御女不淑

    修成玉颜色,卖与帝王家。可她偏遇见的是一个偏爱“男色”,不爱‘女色’的帝王。十几年,偏就将一个将门女子,娇养‘呵护’成一位琼花一样香娇玉嫩的柔弱女子一次意外,她的体内多了一个杀人如麻,风流恣肆的不束之客。还妄言要推她入青云,将她‘培养’成能玩转这个时代的‘猛女’。是顺流而‘下’,自贱自弃,还是逆流而长?某‘女’:x姐,x妹,x母……们,我是‘猛女’,不需要你们虚伪的‘保护’!某‘女’:他是这世上唯一可以征服我的男人,你必须嫁给他。某女摇头:我只想与心爱的男人,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猛男不是我的菜某将:名媛美珠,软玉温香,柔情似水,如花美眷也。某君:一世为夫,永世为夫,妾永生永世都是公主的男人。某‘女’:嗨,美妞,你的人生我做主。这是一个调教与反调教,,本土女与各种穿越﹑重生男女,斗智斗勇,爱恨纠缠的故事。
  • 腹黑老公狠狠爱

    腹黑老公狠狠爱

    某腹黑无良医生:睡了我的人,偷了我的种,还带着我的娃,你觉得你跑得了吗?李欣然:不就是不小心喝醉酒睡了你嘛,居然被迫“中奖”了,我不要结婚不要生娃啊······不过是一次醉酒,她就惹上了一个狡猾可恶的狐狸医生,她被亲妈用菜刀逼着上民政局,九块钱的结婚证,就让她从一个未婚少女瞬间变为已婚大妈。最后某女只能对着红本本咆哮:该死的狐狸居然也敢暗算我,看我怎么扑倒收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