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28000000003

第3章 新闻发布会产生发展(2)

三、确立阶段

新闻发布会制度的最终确立在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任内。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举行新闻发布会最多的总统,在他执政的12年中一共会见记者998次,平均每年83次。其中,他在第一任期四年内举行了340次新闻发布会,其中大部分新闻发布会具有新闻价值。罗斯福的新闻发布会内容丰富、形态成熟、程序规范、机制完善。他把新闻发布会时间通常设定为20分钟,省时、高效;通过新闻发布会卓有成效地控制了媒体的大标题和头条新闻;还严格规定了新闻发布会上提供的材料,将其分为直接引述、间接引述和不供发表三类。罗斯福个性热情,不仅会向记者主动提供两三条头条新闻,还经常讲故事、说笑话。在持续时间较长的新闻发布会上,他可以对30多个不同背景的问题作出很好的回答。因此,罗斯福的总统新闻发布会深受新闻界的欢迎,成为新闻发布会的典范。

罗斯福的许多重大决策,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向国内外宣布:一是参众两院的国情咨文,二是新闻发布会,三是以“炉边谈话”闻名的广播直播讲话。“炉边谈话”成为广播发展的重大里程碑,带来广播业的繁荣,却成为新闻发布会发展中的危机因素。当时,有人提出,政府发布新闻和宣传自身,没有必要再召集记者举行新闻发布会,直接利用广播即可。广播的出现和发展确实有即时、传真的传播效果,但这种媒介技术的威力一旦被夸大,就会对包括新闻发布会在内的通常的新闻传播手段带来负面影响。在当时的情况下,美国政府虽利用广播但也认识到其技术因素的局限,仍然重视以人际传播为主的新闻发布会。罗斯福的“炉边谈话”是众所周知的,但他在第一任期内只谈了八次,那四年中他通过举行340次新闻发布会,加强了与美国人民的交往,并在下届总统竞选中赢得了46个州的支持,其中大多数新闻发布会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可见,美国政府在衡量利弊之后,在宣传手段上仍以新闻发布会为主。

杜鲁门总统时期,新闻发布会日益公开化,其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随着国内外各媒体驻华盛顿记者人数的增加,为满足更多记者的采访需要,1950年,总统新闻发布会的地点从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迁到行政办公大楼一个设有230个座位的房间,并开始在新闻发布会上使用麦克风。杜鲁门对新闻发布会加强了控制。1951年开始,明确规定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录音片段需得到总统批准。杜鲁门性格比较随意,但对新闻发布会持谨慎态度。如,他一般会做好充分准备,在发布会开始前向新闻秘书查尔斯·罗斯认真了解发布会的简况介绍,并在发布会上大量采用事先精心准备的开场白。此外,他在会上回答问题更加小心,当不打算对某一问题作详细说明时,他会让提问的记者参考他的开场白。

艾森豪威尔总统不太重视与媒体的关系。比如,他曾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他仔细阅读了星期日报纸上回顾世界大事的报道,并且认真地进行了研读,“但是你们谈到的那种事情,那些漫画和不友好的挖苦讽刺,我根本不放在心上”。另外,艾森豪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多有疏漏,所以新闻发布会的记录稿必须经过修改后才能读懂。而一旦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尖锐的私人问题,就很容易招致军人出身的总统有节制的怒火。由于以上原因,在处理与新闻界关系的事务上,艾森豪威尔依靠新闻秘书詹姆斯·哈格蒂的辅佐,哈格蒂因此被当时舆论戏称为“从未当选的最出色的共和党总统”。但艾森豪威尔对新闻发布会的发展也有贡献,他坚持了从杜鲁门时期开始的人数众多的正式新闻发布会。他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有250名记者参加,最后一次有309人出席。他还放宽了对新闻发布会报道的限制,在材料由新闻秘书核对的情况下,开始允许记者直接引用他的原话,并允许记者对其讲话进行录音以备电视台播放。

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电视的普及,美国总统开始绕开记者,利用电视直接向大众发布新闻,把新闻发布会带入实况转播时代。较为突出的有肯尼迪、里根和克林顿等人。

肯尼迪对新闻发布会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把新闻发布会带入了实况转播时代,从而开创了电视、广播现场直播总统新闻发布会的先例。肯尼迪竞选总统的电视辩论,以及他经常采用的电视直播新闻发布会的方式,直接促成了电视业的高峰的到来,也对政府、总统以及新闻官员的事前准备、随机应变和个人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客观上间接推动了新闻发布会的发展和完善。肯尼迪的新闻发布会一般安排在下午,美国公众可以通过电视直播或晚间节目选播观看总统新闻发布会的实况。肯尼迪总统新闻发布会受到媒体的欢迎。他运用总统竞选电视辩论的直播方式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形象,并熟悉如何在新闻发布会上统一发言口径、塑造政府与个人形象、控制新闻界等技巧,从而把新闻发布会与广播、电视等媒介的发展结合起来。他还擅长在电视直播的新闻发布会上巧妙避开棘手的问题。但是,实况直播使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采写新闻、抢发新闻稿的重要性下降,进而造成记者抢新闻的主动性下降,因为往往在记者发稿之前,媒体和公众已经通过电视、广播的直播了解了新闻发布会的全部内容。

里根总统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次数较少,而且呈逐渐递减的趋势。里根执政初期,与驻华盛顿记者团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这个时候几乎没有人批评他。经常去白宫的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甚至统一举手,而不是跳起来争着提问。之后,他和媒体的关系出现了不利的变化。里根在总统新闻发布会的记录和表现均欠佳,同白宫记者正式会见的次数也不断减少,美国广播公司的萨姆·唐纳德、合众国际社的海伦·托马斯和其他记者都在抱怨总统不在新闻发布会上露面。里根和媒体疏远的原因是因为他不满媒体对政府的报道。有一次,里根说:“南苏科塔什有几个人被解雇,这是新闻吗?”《洛杉矶时报》在报上回答说:“答复是,这是新闻,这是洛杉矶、底特律、纽约的新闻,是的,这是南苏科塔什的新闻。失业就是新闻。”该报还配上一幅讽刺的漫画,标题是《里根国》,上面写着:“欢迎到南苏科塔什来,人口:900万失业者。”里根还攻击过《信息自由法》,还发布了一条保密的新命令,要求被怀疑泄密的政府雇员做测谎试验,拒绝这样做的人将被降级或解雇。另一项议案规定,对于报道中央情报局过去和现在的特工姓名的任何人予以重罚,无论这一信息是否已经公开,或者有什么价值。

克林顿总统执政时期,新闻发布会在内容、形式、程序与机制上都相当成熟。并且,克林顿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现出色,因为他口才不错,善于雄辩,通常可以较好地应对记者们提出的难题,巧妙地控制新闻发布会。但是,克林顿并不经常举行新闻发布会,他上任20个月只举行了三次新闻发布会。这是因为他具有平民主义思想,喜欢绕开白宫记者团,而在电视节目中与普通公民交谈并回答问题。他重视电视媒介的宣传效应,经常在音乐电视网上露面,在广播和电视的脱口秀节目中出场,甚至在节目中演奏萨克斯。另一个原因是,克林顿与媒体的关系不够和谐。他不止一次地在脱口秀节目中表示,新闻界不欣赏他,以致他所完成的那些棘手任务不被公众了解。

据统计,艾森豪威尔执政八年,共举行过193次新闻发布会。尼克松在位五年半,举行新闻发布会37次。里根入主白宫前六年,举行新闻发布会38次。从举行新闻发布会的年平均数看,杜鲁门把总统新闻发布会的年平均数从罗斯福的83次减少到42次,艾森豪威尔24次,肯尼迪22次,约翰逊25次,尼克松7次,福特16次,卡特26次,里根6次,布什和克林顿的年平均数也很低。由此看来,就举行新闻发布会的次数而言,与罗斯福相比,此后历任美国总统均远为不及。但总的来说,成熟、定期的新闻发布会制度已经在美国基本维持下来,并不断增加新的内容,成为美国政府公关和新闻宣传的一种有效手段。

第二节我国新闻发布制度

在我国,自辛亥革命后,新闻发布会作为一种政府与舆论沟通的手段、中国与国际接轨的方式,以及政治斗争的工具,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遍运用,其间也出现了从定期向不定期发展的趋势。抗日战争中,新闻发布会的宣传价值得到提升。然而,直到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国内国际形势过于复杂混乱,新闻发布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力,发展过程时断时续,因而很难形成一种定期、规范、有效、有序的常规机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闻发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新闻发布会逐渐制度化、定期化,并不断得到完善。

我国新闻发布的产生与发展先后经历了以下五个历史时期:

一、最初形态

我国新闻发布会不是本土的产物,而是移植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经验,深受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新闻自由思想的影响。我国记者曾参加杜鲁门总统举行的新闻发布会。1945年9月26日,《大公报》驻美国特派员杨刚参加了白宫新闻发布会,到会记者近200名。总统杜鲁门答复了记者的提问,发布会历时15分钟。关于这次新闻发布会的情形,杨刚当天向《大公报》发了专电。

我国新闻发布会的产生发展是新闻传播业迅猛发展的结果。有资料显示,“从武昌起义胜利到1913年的两年中,报刊数目剧增。除官报和少数宗社党报刊销声匿迹外,清末出版的报刊照旧出版,清末被迫停刊、休刊的报纸有不少又恢复出版,各种各样的人物、团体纷纷创办新报刊,形成继戊戌变法后全国第二次办报高潮。据当时统计,1912年全国报纸陡增至500家,总销数达4200万份,均属于历史新纪录。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新增报纸最多,‘已逾百家’。原报业中心上海、天津、广州等地,报纸数目也在原基础上猛增。”

政治民主化进程促使我国新闻发布会出现和发展。在封建专制体制下,我国不具备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政治条件。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公布了由参议院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促使我国新闻传播业迅猛发展。1912年,首届内阁总理唐绍仪首倡在国务院设“新闻记者招待所”,标志新闻发布会在我国出现。据《国务员与新闻记者一席谈》一文,“国务院前陆军贵宵学堂内特设新闻记者招待所。18日下午2时特邀在京新闻记者在国务院开第一次谈话会,唐总理及各国务员均出席,新闻记者共到二十余人。首由唐总理宣言,每日下午2时派秘书二人于招待所接待,遇有可以发表之文件,即交新闻记者带回,诸君遇有质问之事,亦随时可以质问等云。”

当时的新闻发布会已经有了专门的外国新闻发布会。1914年1月6日,第四届内阁总理熊希龄宴请驻京外国记者20多人。熊希龄宣布在国务院设一新闻处,将外国的重要新闻译成中文,中国的重要新闻译成英文,其目的是希望彼此可得确实消息,杜绝谣传。新闻处聘有懂英文的专人负责。“政府与新闻记者之正式交通,以今日为权舆”,说明了当时的我国新闻发布会已经具备沟通政府与媒体的功能。

二、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新闻发布会的较快发展。国民党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次数很多,主要议题是抗战,也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经济、交通、粮食、文教等问题。国民党政府经常举行新闻发布会的部门有行政院政务处、外交部和中央宣传部。国民党政府设有外国记者招待所,并经常举行外国新闻发布会,同时在国外举行大型的中外新闻发布会,被视作当时国际宣传的一部分。

出于战时宣传和政治斗争的考虑,抗战期间,新闻发布会发展迅速、备受关注。仅从当时的报道字样分析,抗日战争的爆发,使“新闻发布会”的称谓得以普遍运用。之前,在报道上很难看到“新闻发布会”的明确称谓,多为“招待报界”、“招待中外记者”、“招待各报记者”,等等。抗战时期,由于战时宣传的急迫需要,新闻发布会受到了政府和民间的重视,出现了从不定期到定期发展的趋势。1938年4月4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在武汉举行外国新闻发布会,由陈诚部长讲述一周来各战区的战况。5月3日,陈诚又举行了一次外国新闻发布会,讲述近期的军事、政治情况,与会的各国记者有20多人。当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主要有三种类型,即中国新闻发布会、外国新闻发布会和中外新闻发布会。1943年10月,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以后每隔两周逢星期五下午3时举行中国新闻发布会,外国新闻发布会则每周一次。

同类推荐
  • 营销文案写作范本

    营销文案写作范本

    本书分15章,共100多种文体,详细阐述了市场调查文案、市场营销计划文案、新产品开发与推广文案、价格文案、营销渠道管理文案、促销与推广文案、推销文案、广告策划文案、公关文案、营销人员管理文案、客户管理文案、零售店营销文案、国际营销文案、谈判文案、合同文案、等内容。这些文案集中体现了企业营销观点、经营理念和策略方法。
  • 郁闷的中国人

    郁闷的中国人

    从《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到《郁闷的中国人》,著名作家梁晓声捅破了中国最后一层窗户纸!1949年之前,中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郁闷自不必说;1949年后,人们迎来了新的时代。然而,好景不长,“文革”那个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10年让人们着实郁闷;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没少折腾,社会转型时期的阵痛折磨着中国人坚强的神经。现如今人们不愁吃喝了,但不知何时起,苏丹红、牛肉膏、瘦肉精、染色馒头、硫磺姜出现了;学校不包分配了,找工作也要权钱交易;入学托关系,住院托关系;豆腐渣工程频繁出现了,矿难接二连三,瞒报也接二连三;物价飞涨了,买房买不起,租房也只能蜗居了……解决了温饱的中国人,又开始郁闷了。
  • 树人文库-机智一生的妙答故事

    树人文库-机智一生的妙答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欧洲]中世纪教育思潮与教育论著选读(上)

    [欧洲]中世纪教育思潮与教育论著选读(上)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陈力丹自选集

    陈力丹自选集

    学科的研究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服务于国家的政策研究或商业目的的,但在观念上要明白,学科并不是为政策研究或商业目的而存在的,它是人类对自身活动的一种思维方面的把握,没有功利目的。黑格尔在谈到美学时说过一段话:“科学,作为服从于其他部门的思考,也是可以用来实现特殊目的,作为偶然手段的;在这种场合,就不是从它本身而是从对其他事物的关系得到它的定性。从另一方面看,科学也可以脱离它的从属地位,上升到自由的独立的地位,达到真理,在这种地位,只实现它自己所特有的目的。”这个道理,恐怕新闻传播学也不例外。
热门推荐
  • 学生异能星

    学生异能星

    第一次真正的感觉到痛的萧湘竹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他,一名金大的在校大学生,跟第一次结下了不解之缘。第一次与校花同台共舞,成就舞神传说。第一次在校办酒吧登台献艺,成为灰巾哥的传奇。第一次正视千年的爱恋,成为誓言的追随者。第一次认认真真的考虑自己的将来,成就兄弟,成就自己。第一次...萧湘竹,金大在校生,平静的生活里到处是不平凡的第一次。谨以此文献给已毕业走向工作岗位者,借以怀念和弥补遗憾;同时献给在校的莘莘学子,期望能给以借鉴,精彩等你继续。-----作者字。PS:本文更名《学生第一次》在起点同时发布,作者爱尚梅葆=爱上梅葆
  • 梦里繁花落尽此情未央

    梦里繁花落尽此情未央

    “从现在开始,你只许对我一个人好;要宠我,不能骗我;答应我的每一件事情,你都要做到;对我讲的每一句话都要是真心。永远都要觉得我是最漂亮的;梦里你也要见到我;在你心里只有我。”
  • 独醉山水笑秋风

    独醉山水笑秋风

    现代腹黑女——特工医学博士赵梦醒穿越异世,来到玄幻大陆——戊戟大陆,居然自出生之日就天赋异禀,五系灵术同修。居然还可以可以有魔法?这是什么人物设定!老娘居然还是五国追寻的千年一遇的灵阁之主,封公主,赐豪宅,她却不屑一顾,斗亲妈,杀姐妹。为保护美男爹爹,隐藏实力,装傻卖萌求放过。收萌宠,抓灵兽,炼药升级两不误,暗中开店成巨富,更建立情报暗杀组织。灵术演武大赛技压群雄。一朝成名,五国求娶,羽化登仙之际究竟何去何从?谁能融化这两世寒冰,谁能照亮黑暗至灵魂深处的心灵?繁华落尽,只愿独醉山水笑秋风,坐看云起云落,尽享一世安宁......
  • 乾坤顺

    乾坤顺

    太古时代,盘古大神开天辟地,黑暗散去,混沌宇宙始开。太古道祖为重整乾坤,在齐天山创立道道山庄,收徒讲学,弘扬大道。为迅速结束纷争,道道山庄以武力压服各界,天地暂归平静。万年后,道道山庄中道院大执掌突然仙逝。中道院衰落,对其它各大院的影响力大不如前。从此,道道山庄陷入了各自为政的局面。就在此时……
  • 快穿之吾本为神

    快穿之吾本为神

    自己堂堂一位面神,整天为人类着想,被人类害死了,主神神不忍心,让我复生,穿越各个位面让我知道人的真实面目。也罢,原来自己一向被蒙蔽,再次成神道路上,不会再有同情。可自己成功成神,主神你出来干什么?创世神:“为了你,把自己封在这了,宝贝,我们回家去。”【想看主角在各个剧情世界里成长?那就点开看吧!】简介君不能解决问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胎二宝:爹地债主我来啦

    一胎二宝:爹地债主我来啦

    被渣爹逼着嫁给合作伙伴求利益!!洛云初找了个男人借种了!却在逃跑途中丢失一个孩子。三年后,为什么追着找她合作的大总裁!是孩子爹。龙凤胎萌芽的爱情变兄妹能不能不要这么虐?只是软萌妹妹挺可爱,傲娇哥哥有责任感?不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桃子味的她

    桃子味的她

    夜深人静,少年闭上眼,满是她清澈的眸子,红润的嘴唇,以及她身上香甜的桃子味,只要一想到她,他的心里就发涨发酸,像泡进了汽水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