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27400000032

第32章 对外报道的采写(5)

针对对外报道中存在的“大而全、大而空”的常见病,《人民日报·海外版》在2007年开设了一个栏目,叫做“微观中国”,先后派出记者深入中国最底层的每个角落去体验百姓生活,然后把体会写出来,这样就形成了故事。如“跟随农民工回家过年”。报社派一位记者到北京西站,随机找了一位回家的民工,同这位民工一块去他家过年。记者一路体验如何买到车票,怎么艰难地上车,上车后又是如何拥挤,这位民工是如何看待这些,他的喜怒哀乐等等;还有回去以后如何过的年?过完年后又是怎么回到北京的?回报社后,记者写了一篇题为《跟随农民工回家过年》的报道,近7000字,还附有很多精彩的照片,效果非常好。发表后得到海外读者的好评:“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很可爱的中国。”报道虽然反映了农民工的回家之艰难,生存之不易,但他们都是积极向上的。展现在外国读者眼前的是一个真实的、正在发生巨大改变和积极向上的中国形象。又如关于新疆摘棉花的民工的报道。总编辑派记者去甘肃乘火车,在火车上记者随机找到一家人,跟着这家人的两个兄弟、父母一起去新疆,体验摘棉花。写下了《我在新疆收棉花》的报道。类似的报道如《我在上海当空姐》、《我在秀水街练摊儿》等等。一个个小故事,虽然说是“微观”式的,但正因为它讲述了老百姓的生存故事,读者在关注人的命运的同时感受到了中国的变化[38]。

以故事的形式来报道软性的新闻,特别要注意人在事件中的命运与感情。2008年中国四川发生大地震,除了直接报道地震造成的损失外,不少媒体还注意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地震灾难中人物的遭遇。5月16日,新华社对外部编发《幸存孩子:废墟下一起唱歌》,用生动感人的笔触描写了北川一所中学废墟下的几名幸存学生依靠唱歌,相互鼓励支撑,与死神搏斗,坚强乐观地等待救援人员的故事。稿件发出后马上被路透社采用。次日,中国日报开辟“求生故事”栏目,专门刊登新华社播出的此类稿件。国外读者通过这些稿件,看到了灾难中的中国百姓乐观向上的一面,既为之同情,又为之鼓舞。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讲故事的方式虽然不是在直接报道我国的新成就,但仍然在折射出我国所取得的进步。1999年美国K2传媒公司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英文版电视片《来自中国的声音》(In Search China),用大量的事实向西方观众展示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发生的巨大变化。这部片子在美国PBS所属的270家电视台黄金时间同时播出,产生了很好的反响。该版的中文编导李强发现美国人对普通人的经历和命运故事非常关注,就采用了讲故事的办法。如他们为了表现中国股市,就选择了一个叫萧会的股民,这是一个经历独特的老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批斗,受到了非人的待遇。但是在改革开放后,萧会以宽容之心待人,在股市波动,不少股民对政府及股市失去信心时,他劝说股民要相信政府,乐观地对待得失。电视片还选取了萧会正在和孙女一起通过收音机学英语的情景。这一人物故事,让美国人看到了中国人乐观向上的积极生活态度,对自己的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这样的故事所传递的信息,往往更有说服力。

第三节 对外报道中的“说话”策略

“用事实说话”是我国新闻工作者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的规律。胡乔木将此称为“无形的意见”。他说:“通常我们都会发表有形的意见,新闻却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是客观地、忠实地、朴素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但是因为每个叙述总是根据着一定的观点,接受事实的读者也就会接受叙述中的观点。”[39]这一表述,暗合了西方新闻报道中的客观性原则,所以,同样也是对外报道中要遵循的一条重要规律。

“无形的意见”的表达,关键在于运用好“说话”的策略。我国对外报道新闻工作者从实践中总结了不少好的方法,不少对外报道因为采访深入细腻、写作生动活泼、编辑眼光独到而赢得口碑。有不少记者受过西方新闻学训练,能够用外国人接受的方式写作,新华社对外部副主任韩松总结出对外报道的一套较受欢迎的表达方式,比如开门见山、用事实说话、注重细节、文风客观朴实、擅长现场描写、以小见大、深入浅出等[40]。我们认为,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应从营构客观性语境和选用好合适的叙事框架两方面入手。

一、营构客观性语境

语境(Context),即语言环境。按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见解,在一个文本(Text)中,某一词语所表达的意义,总是要受到上下文的影响。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曾用“下棋”规则来描述语境机制:“首先,下棋的状态与语言的状态相当。棋子的各自价值是由它们在棋盘上的位置决定的,同样,在语言里,每项要素由于它同其他各项要素对立才能有它的价值。”“其次,系统永远只是暂时的,会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诚然,价值还首先决定于不变的规则,即下棋的规则,这种规则在开始下棋之前已经存在,而且在下每一着棋之后还继续存在。”[41]这一比喻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某一词组某一句子的意义的展现,与全文语境是密切联系的。

对于新闻报道而言,“无形的意见”的形成,离不开一个“客观性”语境。客观性是新闻界长期探索形成的报道法则。它要求记者在报道中不以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兴趣爱好为标准去取舍事实,尽量避免自己在报道中去作判断和推理,特别是不能感情用事,以煽情的叙说代替理智的叙述。但是,事实上要想让报道者的倾向完全从报道中过滤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构成了一对矛盾。而营构“客观性”语境,让记者的意见变得“无形”,是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

客观性语境的营构,最为主要的策略是显示公正态度和运用权威话语。

先看如何显示公正态度。

公正态度特别注意叙述的非感情色彩。西方新闻界普遍遵循的写作原则是: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多用中性语言少用带感情色彩的言辞。实践表明,感情色彩强烈的词汇其传播效果往往与其动机有所距离,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

提倡叙述的非感情色彩,并不是说记者在写作时不能有自己的立场。刘少奇在《对新华社工作第一次指示》中说:“新华社的新闻就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42]在新闻作品里,作者的立场观点是存在的,但它不能情绪化,也不能过于感情化。美国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曾说过,感情能够成为一笔财富,一个道德上的义愤可以直接促使记者赢得某项成就。尽管如此,“记者应正确地检验他的感情,因为这些感情可能歪曲观察、阻碍分析和综合的进程”[43]。

事实上,仅靠廉价的情绪化言辞是无助于记者的立场、观点、见解等深层次内容的传达的。1857年英国大选时,候选人帕麦斯顿被吹捧到无以复加的程度。马克思告诫宣传者记住达莱朗的一句名言,“不要太殷勤”,因为这种宣传已经使英国“对颂扬帕麦斯顿的狂热产生了反感”[44]。恩格斯在致爱德华·伯恩施坦的信中也说:“我认为您对报纸应当采取的方针的看法同我的看法完全一致;我还感到高兴的是,近来,报纸不再像当初那样滥用‘革命’一词了……不连篇累牍地用‘革命’一词也可以表达革命的思想。”[45]

再看如何运用权威话语。

如果说公正态度是记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时韬光晦略地努力让自己的“说话”声显得尽可能地小的话,那么,对另一种“说话”声,记者则着意将它放得很大。这就是权威话语。

权威话语之所以被放得很大,是因为在传播中,愈是权威专家的意见,愈有说服力。传播学家认为,一个对某问题享有盛誉的人总比无声誉的人更能引起人们态度的改变。而声誉的主要成分是专门知识或专家身份和超然态度。

在新闻报道中,权威话语的使用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对事实的评价;二是对事态发展的预测;三是对事实形成作出解释。

用权威话语对事态发展作出预测,在动态性新闻和预测性新闻中用得最多。预测,说到底是一种权威话语,只有当预测具有一定的权威性,预测才能成立。从接受心理来看,愈是具有权威性,预测的接受度就愈高。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新闻报道中这类标识十分明显,换言之,报道总是不断提示:这是某某权威作出的预测。为了表明其权威性,通常还特别提示预测者的身份、学术地位等背景性材料。例如美国《波士顿环球报》记者查尔斯·雷丁所写的报道《著名经济学家预测:全球面临严重衰退》[46],每一段开头分别有这样的权威标识:“西方8个工业化国家的著名经济学家16日告诫说”,“西方8个工业化国家在美国著名经济研究机构——国际经济研究所主持下编撰了一项内容详细的报告。该报告认为”,“经济学家们认为”,“曾获1985年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认为”等等。这些标识,无疑大大强化了预测的可接受性。

用权威话语对事实的形成作出解释,是一条最有效的解惑答疑途径。美国学者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中有专章论及解释性报道,他认为不发议论是完全可以阐明记者的观点的。怎么办?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引用权威意见。他举例说,有五人因没有路灯而死于车祸,对这事实的解释是:引用某个交通警察的话说应在十字路口安装路灯。还可以引用某公路官员的话,指出他的部门曾要求安装路灯,但是遭到市政厅的拒绝,等等。在这里,交通警察与公路官员就是最有发言权的人士,他们的意见,理所当然地容易为读者接受。

正是因为权威话语在表明作者观点中有着特殊的力量,所以,记者在报道中除了千方百计援引之外,有时甚至不惜“弄虚作假”,将自己的话贴上权威标志。艾丰将此称为“假引述表达方式”:“记者想用直接阐述的方式说话,但是为了保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议论的客观性和权威性,他在报道中故意不露出说这话的就是自己,而是化了一些别的名称来说。最常见的是假借‘此间观察家’、‘消息灵通人士’、‘权威人士’、‘有资格的人士’、‘分析家’等等来说话。其实这些说法往往就是记者自己的意见和看法。”[47]艾丰这个说法是非常符合实际情况的。这种“假引述表达方式”在西方记者的报道中经常使用,对于客观性语境的营构,十分有益。

二、选取合适的叙事框架

在解释什么叫“叙事框架”前,先看曾在网上盛传的一篇文章《一大娘在街头摔倒的N个版本》:

大陆《xx日报》:

今日一大娘在街头摔倒

本报讯:今日一大娘出门买菜时,一不留神摔倒,随后被路人扶起,后有人拨打110,110马上赶到,xx将大娘就近送到医院,忙前忙后,并且为大娘垫付了医药费。经医生诊治,只是掉了一颗门牙,没有生命危险。xx没有留下姓名悄悄走了。记者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这两个做好事不留姓名的xx,两个小伙子羞涩地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任何一个xx见到都会这样做的。

记者在医院见到已经逐渐康复的大娘,大娘和家人激动地对记者说,真是要感谢110,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现在的好社会,感谢改革开放,要是在旧社会,这样摔一下,至少要摔掉三个门牙。病房里的老人纷纷感慨,真是遇到好社会了,要是换旧社会,别说三个门牙,恐怕连一个也剩不下了。

香港《明报》:

今晨一老妪摔掉门牙

今晨一老妪出行时,因路面不平扑倒,摔掉门牙。路人将其扶起,对老妪的不幸表示同情。并纷纷指责港府近年来整治道路不力,在税收上的使用上和公共设施的改善上工作不力,导致市民摔倒事件发生。据记者了解,数月来,此处已有多名市民摔倒,严重的需要到医院医治。

对市民摔倒事件的发生,各界对此反映不一。虽然港府发言人和特首已向摔倒市民致歉,并由公共事业局立即开始公共设施改善的工作,但各界仍有微词。自今年年初以来,港府不仅在公共设施的投资上出现很多贻误,而且在教育以及公共卫生事业上,都显得不够主动和积极,引起市民不满。虽然在港府的努力下,经济有了复苏迹象,但由于去年港内发生的巨贾被绑架事件上,港府及警方的行动不力,使得在市民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令市民缺乏安全感。

台湾《xx早报》:

老妪摔脱大牙党棍再起争端

今晨一陈姓老妪,出行不慎摔倒,送医院诊治时,发现门牙已不见,恐遗落在现场,针对近期多数老年人在同一处摔倒而致伤,公用局官员虽然已做出解释,但今日的摔伤事件又增加了市民的愤怒,纷纷指责公用局光吃饭不干事,挥霍纳税人的钱财,有挪用修缮资金的嫌疑。

市民要求公用局负责道路维修的官员引咎辞职,立即公开道路修缮资金的去向,并且迁怒于自民党,指责自民党纵容党徒不务正业,致使民众受到伤害,出行缺乏安全感。而自民党发言提示市民不要轻信谣言,认为是国民党的栽赃陷害,小题大做。而国民党代主席在午间的记者招待会上却公开指责自民党不仅工作不力,更是对民众严重缺乏同情心,并且公开说:“试试摔脱你老母的大牙,看你心疼不心疼。”矛头直指自民党主席。

同类推荐
  • [欧洲]中世纪教育思潮与教育论著选读(下)

    [欧洲]中世纪教育思潮与教育论著选读(下)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阳光的轨迹

    阳光的轨迹

    本书收录了44篇文章,记录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点点滴滴,包括《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成长》、《汗水洒绿了校园》、《六位中学校长搭建起来的数学系》、《赛仓教授与合作民族师专》等。
  •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地理常识书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地理常识书

    王志编著的《我的第一本地理常识书》浓缩了世界和中国各地的地理常识,内容涵盖了地理基础知识、地理之最、地理之谜、地理趣闻等,是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的地理书籍。希望本书能够给我们的学生带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丰富的想象能力,更加广博的地理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体会到地理给你带来的魅力与乐趣。
  • 甘肃近代社会史

    甘肃近代社会史

    该书是本着区域社会研究的展开而撰写的,是社会史研究的子课题。它以微观的视角,去叙述历史,剖析历史,关怀历史,对某一时期的区域社会进行叙述、诠释和研究。它主要探讨甘肃近代社会的存在状况如何,各部分有什么样的关系,在近代化的社会因素出现后,这些传统社会的各种存在状况是如何嬗变的,它的变化轨迹如何等问题。甘肃地域广阔,各地的子社会系统在许多方面又有很大的差异。本书叙述甘肃这一地理范围内的基本社会存在状况,廓清其在特殊时期的演变轨迹,对甘肃近代社会进行全面的叙述、了解和分析。分析各种社会存在状况之间的因果关系,以便从微观上更生动、更理性地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理解社会。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节俭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节俭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热门推荐
  • 候魉

    候魉

    生必封侯系,位于大阳的第五科行星水球上。水球分为五大洲:雅洲、米洲、兰洲、呕洲和灰洲。雅洲有一国家,名为华国,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 重生之笑傲星空

    重生之笑傲星空

    众人:“梁东先生,大家一致推选您为上海都督。”梁东:“没空。”众议员:“梁东先生,大家一致推选您为中华联邦总统的唯一候选人。”梁东:“别烦我,没看我正忙着呢吗。”众元首:“梁东先生,大家一致推选您为地球联邦的最终裁决者。”梁东:“没兴趣。”门外报告:“老板,有外星战舰给我们发来最后通牒,限我们24小时内无条件投降。”梁东:“什么,真他么的给脸不要脸。那谁,胡佛,爱德华,威廉,小托,弟兄们都跟我去揍他丫的,看整不死他。哎哎,安娜,伊丽莎白,还有赫本,你们往前凑什么,这里没你们几个小娘皮的事,还不赶快给我回家哄孩子去。”
  • 重生道医济世

    重生道医济世

    上辈子她把爱情当寄托,一味付出、没有自我,至死都在被利用;上辈子她把懦弱当善良,豺狼当亲人,至死都在奢望别人挽救;愚弄、背叛、利用...窝囊的结束生命!这辈子她要为自己活,要自强自立、不依靠任何人;要为自己的梦想拼一把:《千金翼方》在手,符、咒、诀、禁、气、法、术,万法归宗、形神兼治...且看她在滚滚红尘中、坚守本心、道医济世、梦想爱情双丰收....
  • 寒霜文集

    寒霜文集

    十九年匆匆而过,我可爱你有几分,你就是我珍视如一,奉若初见的那个人,
  • 鬼眼阴阳法师

    鬼眼阴阳法师

    我见过最善良的鬼,也见过最恶毒的人。我是鬼眼阴阳师,不仅斗恶鬼,更要除恶人。
  • 海中曲

    海中曲

    魔就一定是坏的吗?不是,魔也分好坏,但是,为什么就没有人相信我呢?茗兮一直想不通。“我猜到了开始,却没有猜到会是这样的结局。”“你走,离我远远的,不要过来。”“我可以放弃魔界,可以放弃天下,就是不能放弃你。”“我感动天,感动地,就是没有感动你。”一段神魔虐恋,在这里开始。
  • 老子不稀罕你了

    老子不稀罕你了

    她原本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但后来不知怎么的,变成了一个只会杀人的魔头。天下人怕她恨她,却不知其中的冤孽。大家好,我是一个新萌,不适者尽快弃文。
  • 行渊记

    行渊记

    多久......还要多久?泽兰大陆才能获得永久的安宁?几百年前,泽兰大陆西南部出现了一个无比巨大的深渊,深渊里有着数不尽的魔兽,还有价值连城的深渊遗物。人类对于深渊的探索从未停止过,而深渊也在暗中窥视着人类。一百年前,第一次兽潮爆发,之后每五十年都会有魔兽冲破深渊边界,进攻人类王国。为了抵抗兽潮,自百国之乱后,人类组成了联邦,当第三次兽潮爆发,成千上万的异族发动进攻时,人类终于有了一战之力。但联邦终于赢得兽潮战争时,却发现这一切还远远没有结束。深渊、联邦、异族、神国、苍生机甲、魔兽以及最终要面对的他们......在深渊边界的一个小城镇里,守夜人上校与一个平凡的深渊猎人相遇。
  • 无极异界游

    无极异界游

    新书《九界农场》,感谢支持。本文无男主,专业不对口的现代女白领,穿越异世,拥有游戏系统打怪升级的故事。王小玲穿越农家,日子虽清苦,但也乐在其中。原以为这就是一个农家种田,最多有武林高手的世界。没想到平静的生活,是大能力者用大代价换来的,这个世界远比她想象要危险万倍。人类生存空间一再被压缩,异族们虎视眈眈,想要占领这个星球的所有土地。傀儡们早已渗透整个人类世界……
  • 救个凡人这么难

    救个凡人这么难

    上古神尊下凡,闲游人间岂不快哉!哪料碰到一滴悔过泪,生生世世都活不过25岁。“这太残忍了”。不行!!!神尊慈爱万物,决定救他出轮回。第一世,神尊变只小狐狸。哪知七尾狐妖对她一见钟情,死死纠缠,在妖界传的沸沸扬扬。神尊怒道:老祖宗不要面子的吗?悔过泪身世太狗血,救也不是不救也不行,只能大呼:苍天呐,救个凡人这么难?…女主:幽笙,天上地下唯此一个。日常吃吃喝喝打盹睡觉,偶尔敲打敲打三界大佬,顺手打打怪物;晚间思母成疾,躲在角落哭唧唧。拯救悔过泪,经常被气得出走…;从未谈过恋爱,被狐妖死缠烂打…。男主:共工生前最后一滴悔过泪,生生世世活不过25。自被神尊拯救,每世都享尽人间酸甜苦辣咸,顺带谈谈恋爱生生孩子,来几出狗血大戏。喜欢一本正经气气神尊,日常为神尊找对象…女二:卓三娘,七尾狐妖。神尊头号女粉。外表妖媚,内心纯良。妖界大厨,擅长做得一手好饭。疯狂迷恋七尾狐妖卓源,女追男成妖界一大新闻;后与魑(chi,一声)豪相恋,为爱牺牲自我…男二:卓源,七尾狐妖。神尊私生级别死忠粉,自诩举世无双、玉树临风、纯情专一、绝世好男人。惯常死缠烂打,撩得神尊一脸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