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26100000006

第6章 青少年网络成瘾(1)

网络成瘾,“瘾”力何在?为什么青少年把自己的青春耗费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而不愿意在现实生活中发奋拼搏?

一、网络成瘾

1.网络成瘾的基本内涵

2007年6月3日,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中心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系在北京发布了“2006年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应用状况调查报告”,这是我国首次对未成年人互联网应用状况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调查活动主要针对11岁至17岁的中小学生,同时兼顾老师和家长。调查显示,网络成瘾虽然没有成为普遍问题,但已涉及部分未成年人,其潜在危害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第20次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6月30日,我国网民已经突破1.62亿,青少年网民占网民总数的1/3(35.8%),已达到5800万人,每周上网时间超过20小时的青少年网民占网民总数的16.9%。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在继续增加着,2007年7月31日,由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美国网络成瘾康复中心、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等机构主办的网络成瘾高峰对话视频会议在北京举行,各方专家对网络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由此可见,青少年网瘾成了应该引起足够人们重视的问题。

网络成瘾或病态网络使用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网络的重复使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产生强烈再度使用的欲望,并对网络产生心理、生理上的依赖。

美国心理学家最先涉足互联网心理学这一领域,并将这种无限制的网络使用现象命名为“网络成瘾”简称“网瘾”,或者称之为“网络成瘾障碍”又简写为IAD或者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最早提出网络成瘾这一概念的是纽约精神病学家、心理医生高登伯格,他于1994年最早提出“互联网成瘾症”的概念,并认为其主要内涵是作为一种应对机制的行为成瘾。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杨认为“网络成瘾”是网络病态使用,更像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1996年杨对互联网成瘾症的报告正式公布,从此计算机成瘾症和互联网成瘾症的学术讨论便在心理学中深入展开。美国心理学会于1997年正式承认“网络成瘾”研究的学术价值。1998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杂志创刊,这本杂志以“研究现代社会大规模使用高科技的影响和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技术进入人的保健”为宗旨,对互联网成瘾现象的研究成果做了大量的介绍。国内对互联网成瘾现象的研究紧随其后,于1997年始于中国的台湾地区。随后,内地的学者也展开了对网络成瘾现象的研究。

不同的人对网络成瘾障碍有不同的看法。微软加拿大网络中心的总经理尼克森认为:说一个人互联网上瘾,就像把喜欢阅读的人称为读书成瘾症,把喜欢听音乐的称为音乐成瘾症,而真正让人上瘾的是色情信息和赌博本身。喜欢网络不能算问题,而是互联网让人们获取信息变得如此方便、如此便宜。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马克·柯林斯宣称,据他的调查和研究,上网对于大多数网虫来说不再是一种爱好,而是一种依赖症。柯林斯认为,上网会像酗酒和吸食可卡因一样使人上瘾。除了上网浏览网页外,通过聊天工具或进入聊天室聊天,很多人可以为此一动不动地坐在电脑前度过一天的时间,一旦哪天不让他们上网,他们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

华中师大特聘教授陶宏开认为:网瘾其实既不是心理疾病更不是生理疾病,只是心理上的偏差,只是一种比较强烈的习惯,是一种认识问题。

阿根廷心理学家Kiektik表示:“事实上,上网根本不能算是一种成瘾问题,而且它又不是酒精、烟草或是可卡因。”有一名16岁的女孩,当她的父母为了惩罚她,不让她再上网,她居然在第二天的凌晨时分,仅仅为了能够上网聊天而打破了一家网吧的门窗。Kiektik认为,其实孩子需要的是一种关心和爱护。

专家告诫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网络成瘾”的标签,绝大多数孩子喜欢上网并没有问题。不要因为“上网成瘾”的标签使孩子们受到暗示、自我怀疑,反而使他们陷入网络中。

近年来对网络成瘾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该现象的定性描述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成瘾的特点及判定:主要包括突显性质、情绪调节作用、耐受性、冲突与反复;

(2)网络成瘾的类型:主要是互联网色情成瘾、互联网游戏成瘾、互联网交际成瘾、信息超载成瘾、其他强迫行为。近年来更多学者将其大致归为网络关系成瘾、网络娱乐成瘾、信息搜集成瘾三大类;

(3)网络的成瘾特质:网络的“去抑制性”,网络能满足人们交往、归属和尊重等基本需要;

(4)网络成瘾的主要成因及相关研究:成瘾者个人自身素质、外部环境、互联网自身的成瘾特质,使用时间与网络成瘾,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性别与网络成瘾,网络态度及行为与网络成瘾等。

2.网络成瘾的本质特征

(1)网络成瘾是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许多国家都陆续出现了这一问题并呈现日趋严重的趋势。目前在我国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青少年网络使用问题,网络成瘾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尤其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调查发现青少年喜欢互联网,而玩网络游戏是其主要目的之一。青少年是数字时代的主人,学习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是时代对他们的要求。而计算机和互联网与其他形式的信息载体一样,在给青少年带来巨大益处的同时也带来很多危害。计算机技术用于教学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学习效果、促进创造力的培养,但同时由于青少年沉迷于电脑游戏、网络聊天、联网游戏,也会造成学业荒废、人际关系紧张、逃学、赌博、非法获取钱物等不良后果。

网络成瘾是青少年心身发育过程中心理补偿的突出表现,是我国当前教育体制下青少年心身发育需求不能满足的病理性补偿行为,是青少年在信息时代的单一选择性心理行为偏差。

现在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网络成瘾是一种过度使用互联网所导致的心理疾病,是现代社会中迅速增长的心理问题之一。它出现时间短,但增长速度和影响程度却不容忽视。尤其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受到网络成瘾的困扰,它已成为一种严重影响青少年发育与成长的心理行为障碍。心理医学专家对“网络成瘾症”患者的描述是:对网络操作出现时空感的失控,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强,欲罢不能。青少年患上网络成瘾症后,开始时只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冲浪,以后发展成为躯体依赖。在躯体生理方面,医学专家认为,网络成瘾症可造成人体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紧张性头疼,情绪焦虑、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甚至可导致死亡。同时,由于眼睛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视网膜上感光物质视红质消耗过多,若未能补充其合成维生素A和相关蛋白质,就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等,严重者还会出现身心障碍,如躁郁症、强迫性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

国际上把网络成瘾称作“互联网成瘾综合征”。目前,医学与心理学研究证明,网络成瘾不只是一种心理疾病,准确地说是一种内分泌紊乱的精神性疾病。

(2)网络成瘾的分类。网络成瘾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含了大量的行为问题和冲突控制问题。概括起来,网络成瘾可以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单纯性”网络成瘾:此类成瘾者沉迷于网络,以玩各种游戏、聊天及观看综合性节目为主的一种类型。

情感性网络成瘾:此类成瘾者把全部的情感和精力投入到交友和两性的情感关系中,把在线的朋友看得比家庭的成员更为重要。

网络游戏成瘾症:此类成瘾者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在网络游戏等活动中,导致家庭不和、财力丧失。

信息性网络成瘾症:此类成瘾者花费大量时间在搜索和收集与自己工作、学习无关或者不迫切需要的信息上,造成工作和学习效率的下降。

程序性网络成瘾症:此类成瘾者往往自认为能成为一流的游戏和计算机程序设计者,而不能自拔,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

强迫行为性网络成瘾:此类成瘾者不可自控地参加网上赌博、网上购物及拍卖等商业活动。

3.网络成瘾的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杨格提出了诊断网络成瘾的10条标准:

(1)下网后总念念不忘网络上的事情;

(2)总认为上网时间太少而不满足;

(3)无法控制用网时间;

(4)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焦躁不安;

(5)一上网所有烦恼就会消失;

(6)认为上网比上学、做功课更重要;

(7)为上网宁愿失去重要交往和学习;

(8)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用;

(9)对亲人朋友掩盖上网的行为;

(10)离开网络就会感到失落。

杨格认为,上述10种情况,一年间只要有其中的4种,便可判断为网络成瘾症。1996年,埃格与韦特伯格指出了IAD的一些新特点:第一,当想要减少或停止使用互联网时,感到坐立不安或易怒;第二,使用互联网作为逃离问题或减轻无助感、犯罪感、焦虑或消沉的方法;第三,对家庭成员或朋友说谎,隐瞒使用互联网的程度;第四,不顾过度的费用而使用互联网。

4.网络成瘾的日常生活基本表现

除了网络成瘾综合征之外,网络成瘾表现在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可能是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乱语、性格怪异等。青少年可能或正在养成并在实际生活中实践着网上的行为心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撒谎。网络的匿名性,使人摘下了传统、道德的面具,呈现出真实的自我。这种心理与行为会转移到现实中来,成为撒谎行为。有网民认为在网上没有一句话是可信的,你被人欺骗,只能证明你是白痴,你不骗人只能证明你是傻子。调查表明,有不少中小学生就是从网络中学会了撒谎。

孤独。喜欢网络的人或者经常上网者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计算机出现了故障或者停电了就会出现一种焦急的心情,因为交流中断了,他们陷入了孤独之中。尽管网络具有互动性,但是信息却是通过冷冰冰的网络设备等中介物传达的。有的青少年一旦离开电脑,就很难表达自己,无法与他人沟通。宏大的虚拟网络使个人越来越感到孤独和渺小。

冲动。虚拟空间是浩瀚的夜空,深邃、神秘、广袤,数字信息的无限性、不对称性,使人永远无法穷尽地使用它,也根本无法触摸它。而神秘、新奇、刺激更加激起人们探索的欲望,这种情形使网络成瘾的人无法拒绝。越是沉迷,就会发现它的庞大,而人们对于无法捉摸和过于庞大的事物会容易产生惧怕和狂躁的心理;同时,由于在网络中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人们很难在网上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再加上网络上浮躁的言辞与画面的刺激,使人们由浮躁走向冲动。

暴力。比冲动更为严重的是一些青少年网民在不良的网络环境下形成暴力的心理倾向。青少年具有活力,身体的能量需要释放。暴力性的游戏,是他们一种心理发泄的方式。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沉迷其间,逐渐形成暴力崇拜。他们期望以暴力解决一切问题,通过暴力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网吧斗殴或因上网而发生的争吵、杀人等恶性事件屡有发生。

淫逸。色情对人的腐蚀是无处不在的,因为人具有性的本能。色情网站以挑逗性心理、刺激感官为能事,使青少年走向性的反面,夸大性的快乐,而不能正确看待性的伤害、性的社会性,致使一些青少年早恋、性放纵、缺乏正确的性观念。

空虚。如果没有正确使用网络,而是在网络上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航标,那么青少年的心理将是飘荡的。一些青少年无节制地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聊天、浏览,企图以此摆脱学习生活的重负,减轻精神的压力。恰恰相反,现实的脚步会把他们甩得更远。随着网络世界与生活实际的反差加大,他们面对现实会更加感到无能为力,痛苦随之产生,严重的会产生自戕或自杀的意念和行为,甚至危害他人、家庭和社会。

二、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

我国网民整体低龄化,广大的青少年网民,常常沉迷于各类网络游戏而不知归路。虽然我国还没有具体的IAD统计数字,但有研究表明,上网人群中有IAD症状的约为6%,在青少年中这个数字更是高达14%。根据调查显示,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较其他年龄阶段的孩子更容易产生痴迷上网的行为。

总体上看,网络成瘾青少年往往不具备良好的内部多维评价体系,而是仅仅依据现实的单一标准,即以学习成绩、升学或者老师的评价为成长的标准来评价自己,从而得出以偏概全的结论,否定自己并采取极端的应对方式来回避现实。但研究发现,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情商并不低,反而容易对他人情绪过度敏感,当他们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认为别人不能充分了解自己时,在人际关系中就会产生情绪、情感方面的困扰。他们在网上寻求刺激、“不甘寂寞”的人格特征,意味着一个不能独处,不能很好地接纳自我,在现实生活中就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冲突行为与感受。

同类推荐
  • 我们的幸福感

    我们的幸福感

    本书阐述了幸福感的概念、幸福感的影响因子、幸福感的历史变迁及如何增进人们的幸福感等内容。
  • 人气女王说话术

    人气女王说话术

    有些女人,不开口的时候堪称美女,可是一旦说话却会让人对其印象大打折扣。而另一些女人,她们看起来并不显山露水,但是谈吐动人,让人会忍不住刮目相看,人际关系也非常融洽。所以,说话是女人魅力和人气的源泉,一点都不为过。阅读本书,女人能学到:话要怎么说,对方才爱听;分寸要怎么掌握,才不会伤到人;面对不同的人,要如何区别沟通;明明是坏事,如何把它说“好”等说话技巧,让你成为一个会说话、受欢迎的人气女王。
  • 人生不可不知道的老狐狸处世格言

    人生不可不知道的老狐狸处世格言

    在中国人的圈子里,学习中国式的处世方法。在为人处世方面,很多东西是相通的。这些相通的点汇聚起来,编者们总结了六个方面:心态、人缘、尺度、智慧、价值和品行等。这六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勾勒出了成功人士的处世格言。
  • 人生必须算的7种账

    人生必须算的7种账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具有多重身份,在领导面前你是下属,在下属面前你又是领导,在工作中大家彼此又是同事,你是亲人的亲人,你是你爱人的爱人。你有朋友,也有生意上的伙伴。而怎样有效地去面对这些人,是很多人都在渴求的学问,本书只是基于此,帮你算清楚人生必须要算得七笔账。
  • 自己可以定义人生的输赢

    自己可以定义人生的输赢

    很多人才在职场上失利,往往不是因为能力不优秀,而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心态,即缺乏情绪管理能力。如今竞争越来越激烈,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此部分指导读者处理职场中、生活中具体常见的问题,拥有高年龄级别的情绪,从而在职场上无往不利和掌握生活的秘诀。
热门推荐
  • 花千骨之护你而活

    花千骨之护你而活

    白子画如师如父,对千骨谆谆教导,多番爱护;东方如友人如知己,与千骨相处渐久,感情日深;轩辕朗代表的是儿时青梅竹马的朦胧爱恋;杀阡陌像兄长像姐姐,对千骨有宠溺有怜惜;南无月则像弟弟像孩子一样需要千骨的照顾和保护。他们五人在花千骨的生命的隐含层面分别扮演了:父亲、兄弟、友人、初恋、孩子五个不同的角色。花千骨对师父崇拜仰慕,对杀阡陌撒娇随性,对少年的青涩之爱,对小月的疼惜之情。放到一个大的背景下来看,这是几乎所有女子一生都可能会遭遇的几种爱的形式,每个人最后的选择因各人的性格和环境等的不同而不同。但是能够肯定的是,每个女孩心里面都藏着个神仙师父。
  • 国茶恩仇记

    国茶恩仇记

    本书讲述的主要是磨黑镇上,周、罗、白三姓之间的恩恩怨怨,引出了思普地区的一段千秋佳华。
  • 《专属于我们的故事》

    《专属于我们的故事》

    没有华丽的开场白,没有大神行云流水般出彩的文笔,有的只是我手中小人物的大喜大悲。我是枫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法,这就是我的写法
  • 2013年小小说选粹

    2013年小小说选粹

    本书是我社继去年推出年选今年推出的年选系列里新增加的丛书品种。本书是对2013年中国小小说的创作实绩所做的及时盘点和总结。其中既包括悉心遴选的该年度较有具代表性的小小说作品,也包括在各个单元作品之后所附的深度解读,以及在绪论部分对该年度小小说创作状况的宏观性把握。如果,将这一年又一年的小小说放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独立发展的小小说历史进程中考量,那么,今天的小小说无疑是精彩的、好看的,是日臻圆熟与精致的。
  • 异世重生之始源天下

    异世重生之始源天下

    诸天万界自分化以来,神魔乱舞,仙佛鼎立。人,在神魔仙佛的夹缝中挣扎求生,期盼万界归流到来时的崛起……炎煌大陆,人族皇朝三皇子,立志修行,披荆斩棘,诅咒之体又如何?不能修行又如何?人的存在,就是让不可能变为可能。当龙羽踏破命运枷锁,鲤鱼化龙之时,整个修行世界将为之颤抖……修炼等级:蜕凡境:锻体、炼气、后天、先天四阶;化神境:筑基(生元神,筑灵巢)、纳灵(寻真命灵兽,纳灵入巢)、孕灵(化灵成卵,孕卵成命兽,得神通)、化婴(元神化婴,命兽护婴,可人兽合体);涅槃境:离婴(命兽离体,元婴化鼎)、点火(寻火种,鼎种火莲)、九转(引火焚身,九转功成)、飞升(寻天道,入大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江南的烟雨很悲伤

    江南的烟雨很悲伤

    青烟袅袅,细雨蒙蒙,那时初见,你手执一柄淡淡的油纸伞,雨滴从伞面流下,开出了一朵美丽的透明花朵白雾渺渺,鼻尖是淡淡的下过雨后的草木清香,我倚着二楼的栏杆,就这么静静的看着你离去,抬头望着屋檐下的灰色天空,仿佛江南的烟雨都带着淡淡的悲伤
  • 名侦探柯南之黑夜恶魔

    名侦探柯南之黑夜恶魔

    突然的穿越,逃不掉的杀手命运,黑衣组织的金牌Camino。“原名叶枫,现在叫江枫,以前是一名杀手,现在是一名小学生,多多指教。”
  • 从斗罗开始渡劫

    从斗罗开始渡劫

    墨尘穿越到斗罗大陆,资质愚笨,魂力低下……想要变强么?如果想,那就让我们愉快地渡劫吧!
  • 孤舟唯寄霜花地

    孤舟唯寄霜花地

    来自一见钟情千金大小姐霸宠落魄腹黑黑道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