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空镜头的处理
空镜头又被称为“景物镜头”,是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情节有关的人物)的镜头。空镜头有写景与写物之分,前者通称风景镜头,往往用全景或远景表现;后者又称“细节描写”,一般采用近景或特写。在非剧情类节目中,除了采访镜头和被拍摄对象的行为镜头之外,还有大量的空镜头。
空镜头常常被用来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间空间、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在影片中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在银幕的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方面也有独特作用。
电视节目中的结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哪一种结构方式,在结构过程中都离不开空镜头。空镜头的拍摄和编辑中,到底该如何运用呢?
由于空镜头所拍摄的主要是自然景物镜头或没有主体人物的镜头,给予创作者自由的是,能够比较随意地按照编辑自己的构思来组接镜头。一般来说,现实题材的内容由于其表现内容与拍摄对象是同时代的,所以镜头表现时间与镜头拍摄时间也是同步的,创作者不需要去处理镜头的时空关系;但对于表现历史题材,或事件的发生已经有一定时间距离的内容,空镜头的拍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空镜头里被拍摄物体的时间指向性。被拍摄对象的时间指向性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问题,是由于拍摄时间和节目表现时间不一致,导致出现了两个时间:一个是已经过去的事实发生的时间,一个是拍摄时间,在已经发生过一定的时间之后,拍摄时是此时此地。拍摄时间由于观众在叙事中并不是他所关心的,甚至是完全不需要意识到的,编辑需要在节目创作过程中尤其是后期编辑中尽量将这个时间忽略,甚至尽可能把这个时间痕迹打磨掉。镜头的“此时”拍摄与表现内容“过去”之间的矛盾,创作者必须意识到所拍摄对象的时间指向。比如拍摄一个抗战题材的节目内容,如果拍摄的空镜头里到处都是水泥电线杆,镜头里的时间指向就会有问题,因为在抗战时期,电线杆一般是木质的,而且当时电线杆并不多,这类空镜头选择拍摄地点时,就得考虑这些问题。
相对于一般叙事或纪实采访镜头,空镜头的拍摄由于被拍摄对象的不明确性,而且大多数时候都是以非人物对象为主,拍摄者的主动性比较强,因此创作者往往会有一种感觉:空镜头的拍摄相对简单,花点时间就可以了。真是如此吗?先来看看空镜头在编辑过程中到底能够起哪些作用:
1.交代叙事的时间和地点,交代故事环境,这是空镜头的最基本作用。处理此类空镜头时,需要拍摄者对所表达的主题,所拍摄对象的人物性格,被拍摄主体所处的生活环境,所讲述故事的典型情节等有比较充分的理解,从中分析出镜头载体上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寻找到可以附载信息的对象,以此来结构节目的空镜头。这类空镜头在节目中起到了交代的作用,经过这样处理的空镜头,由于与所表现对象之间建立起了关系,所以不会因为拍摄时间的推移而成为“空”镜头。
2.打隔断或转场作用。空镜头打隔断或转场犹如写文章的标点符号一般。空镜头由于其对象的不明确性,所以镜头的指向性并不是十分明确,往往能够起到打隔断或转场的作用。空镜头由于内容与上下镜头之间的关系不如有主体对象的镜头那样紧密,镜头编辑中巧妙地利用这一点,正好发挥空镜头的作用,类似于写文章时另起一行,或另起一段。
3.给解说词留出时间和空间。电视节目或电视片画面出现时,配合得最重要的就是解说词,而解说词的出现需要一定的时间空间,以便让听觉信息与视觉信息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由于画面本身的信息含量有限,把重要的解说词放在空镜头上,能够让观众充分地注意到解说词的内容。
4.用来营造气氛,起到隐语、抒情等作用。电视修辞是通过镜头之间的关系完成的,空镜头的编辑可以形成镜头间的隐喻效果。比如表现某种矛盾之后,镜头接上了河流里奔腾的河水或冰冻的河流,其寓意显然是不一样的,但此时空镜头将一种无法言传的情绪或气氛很清晰地传递给了观众。由于可拍摄对象和镜头表现形式比较多,所以在表现方式上也能够很灵活地对空镜头进行选择,再加上镜头本身解释的多义性,所以使得空镜头在营造气氛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5.省略时间和转场。使用比较短的镜头来代替生活中某个比较长的时间段,在镜头编辑中起到了省略时间的作用。比如一个空镜头在节目中使用的长度只有几秒钟,但它可能代替了生活中某个更长时间的流失,几十秒,几十分,甚至几十天等。其关键在于空镜头的出现给予了观众时间流逝的心理感受,在心理上省却了许多叙事中不需要的时间。
6.调节影片的节奏。在一些栏目里,比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中,人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组镜头,一个人物访谈之间加入了两三个与其谈话内容有关的空镜头。这样做一方面对谈话内容作了比较好的图示,另外更重要的是对谈话者单一节奏的语言做了很好的调节,缓解了观众的视觉疲劳和听觉疲劳。一个电视节目可以有多种手段来控制节奏,其中空镜头的使用是重要手段之一。有时一些节目不给人喘气的机会,其原因就在于只顾及到了内容但很少考虑到节奏,尤其是对空镜头的使用不是十分娴熟,不自觉地陷入一种空镜头只是为了给解说词留空间的思考方式,忽视空镜头对节奏的调节作用,导致该快的时候不快,该慢的时候却又慢不下来。
由此看来,空镜头的使用不是简单的填空方式,而要尽量发挥空镜头对视听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比较好地使用空镜头呢?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空镜头不“空”,即让空镜头能够被附载上观众能理解的意义。
空镜头的作用归纳起来,是从两个方面呈现的:一是“实写”,二是“虚写”。“实写”的部分相对容易把握,而“虚写”的部分相对难把握。所谓“实写”部分,是指镜头的作用是交代节目所表现的时间、地点、环境等,或者是省略时间、间隔镜头等。在这里镜头使用的目的很明确,更多的是在使用镜头本身的含义,镜头自身所展示出来的时空关系,所表现的地域等来呈现作者的表达意图,镜头表现更多的是在展示。观众获得的大多数信息是通过镜头从屏幕上获得的,编辑此时更多的是通过镜头本身信息的叠加,使观众获得更多的信息,观赏的过程不需要加入更多的想象、理解等。而“虚写”部分更多地需要观众获得了相应镜头表达内容之后,通过镜头所表现内容产生的联想在观众头脑中形成新的含义,而不是镜头展示内容的简单相加。一方面要展示镜头内容,更重要的是如何让这些内容能够产生联想。此时镜头的处理和“实写”部分不一样的是,镜头本身内容需要传递,同时镜头想象空间必须足够。而这种想象空间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所拍摄内容对象的选择,宜选择哪些容易产生联想的对象来拍摄,二是镜头拍摄时处理得更有艺术表现手法,比如前后景,变焦等手段的使用,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编辑此时不是简单地将想象的主动权“交给”观众,随便观众按照自己的逻辑和生活积累去想象,而是编辑在空镜头里营造好了自己的思想或意识。观众表面是将自己的想象加入进来,其实是编辑已经加入了自己的某种引导,无形中引导观众去思考问题、去感知对象、去体会情绪、去感受氛围等。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导,因此“虚写”要比“实写”难驾驭,因为这些没有表现对象的空镜头,一方面给了观众想象的空间,但另外一方面又很难让拍摄者找到思考的点或线索。
在这里,空镜头的运用,显然已不只是单纯地描写景物或交代环境,相反它已经成为节目创作者的一种比较重要的手段,甚至是将抒情手法与叙事手法相结合,加强作品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思考题:
1.镜头的含义是什么?
2.镜头挑选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3.如何控制运动镜头与固定镜头的关系?
4.空镜头有什么作用?
5.如何处理空镜头表现中写实与写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