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25100000014

第14章 电视采访(1)

电视节目创作中,拍摄者与被拍摄者总是处于合作与矛盾中,合作是指电视节目的创作总是由这双方构成的,缺一不可。而矛盾是指在很多时候,双方都充满智慧。在这种充满智慧的矛盾过程中,拍摄者获得了自己需要得到的内容和镜头,也获得了观众希望看到的节目,而被拍摄者也在屏幕上展示了自身,可以说是各得其所。不仅如此,很多时候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智慧的较量过程充满张力,成为观众欣赏的内容之一,双方在现场的反应更是为观众所津津乐道的内容之一。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所以采访者对被采访者既要熟悉,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直到今天,电视镜头对准拍摄者自己十分熟悉对象的节目并不是十分多见,类似于《俺爹俺娘》这类节目可谓凤毛麟角。因为如果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太熟悉了,拍摄者就有可能失去“发现”的可能性,没有了“发现”,也就很难找到节目的张力。“距离产生美”,或许是其在电视中的一种体现。但如果采访者对被采访者太不熟悉,也就无法发现其特点,更无从去表现了。电视采访就是在这种既矛盾又共存的状态下完成的。一般情况下,拍摄者进入到被拍摄者的生活状态中去,基本都是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所以大多数时候,拍摄者需要更多地去熟悉自己的被拍摄对象,了解被拍摄对象,而不用刻意地去保持距离,但对于其中的某些拍摄内容是需要适当地保留到镜头前的,因为大多数非剧情类节目中的表现对象不具有表演天赋。或许在节目拍摄完成之后,两者可以成为生活中的好朋友,但在拍摄过程中,两者智慧的较量将一直持续到节目拍摄结束。

第一节熟悉被拍摄对象

什么是采访?采访是指媒体工作人员收集素材,调查访问的过程。电视采访由于摄像机的存在,与其他媒体的采访活动相比,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在电视画面摄取过程中,可以发现有两条明显存在着的活动线:一条是被拍摄事实自身变化发展的活动线,一条是拍摄者对所拍摄事实进行观察,拍摄的活动线。这两条活动线在现场同步进行着,但又有着各不相同的运行特征。首先是客观事实的发生居于主导地位,而现场的拍摄活动,则处于相对被动、服从的地位,它受着事实发展活动的制约。事实按照自身的逻辑发生、发展、变化着,而拍摄者的图像拍摄活动,则是围绕着事实的发展与变化而展开。事实的发展与变化,可以影响甚至中断拍摄者的拍摄行为。反过来,拍摄者的行为却不能去干扰、打断客观事实,更不能去改变客观事实的发展进程。事实第一,传播第二,从电视传播的这一原则出发,对图像拍摄活动与事实发展两者的关系做出上述把握,才能使所拍摄到的影像达到最大程度的真实。

由于电视图像拍摄的这个特性,所以很多时候电视节目拍摄之前都需要进行前期的预先了解情况,也就是常说的“踩点”。虽然这个过程看似比较简单,拍摄者尽可能多地了解情况,越多越好,然而拍摄过程中往往还会有另外一个矛盾,这便是受制于电视摄像机记录技术特性:电视镜头的记录必须是拍摄者与被拍摄者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空间,如果要在“踩点”的过程中将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往往是不现实的,不仅记录内容太多,全部记录不现实,而且不易抓住重点;其次对节目主题的表达也容易出现偏差,但如果等到拍摄者获知了拍摄内容之后再来拍摄,被拍摄者又会被置于“摆拍”的尴尬境地。而在影视表现中经常使用“摆拍”,诸如电影、电视剧,甚至一些晚会类节目大多数都是在“摆拍”的方式下完成的,但对于来自生活原生态的非剧情类节目,“摆拍”恰恰是一大忌讳。

与其他媒体采访节目相比较,电视采访中采访者听到被采访者的回答只完成了传播的一部分,甚至只是一小部分,无论其回答、谈论得多么精彩但却没能让观众听到、看到的话,从电视采访的意义上来说,基本都是无效的。因为电视图像的声画同步,表达的直观、形象等特点决定没有任何人有办法可以去转述或传达当事人的说话、神态、面貌等,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既让创作者最大限度地了解情况,为开机拍摄过程中的“发现”提供足够的材料,不在采访过程中遗漏重要内容,同时又把被采访者最佳的表达状态保留到镜头前,是电视创作者尤其是编导必须认真思考并要努力做到的。可以说电视编导的这种“控制力”与其对内容的把握是同等重要的,否则即使了解到了再多、再好、再重要的细节,但是没有办法将其控制保留到镜头前,这也不是一个很成功的电视采访。从声画获得的意义上来说,甚至是某种失败。因为电视创作中如果只有创作者自己听到、看到了鲜活的部分,但观众没有看到、听到的话,只完成了电视传播整个过程的一小部分,还远远谈不上完整的电视传播,距离把创作者看到、听到的完整内容传递到观众面前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电视采访需要获得的是什么?电视拍摄活动除了要获得事实本身外,还需要获得与事实相关的许多信息,电视采访更是如此。在现有媒体采访里,电视采访的特殊性在于被采访者的讲述不仅仅是讲给镜头边的那个采访者听的,还要讲给摄像机的镜头听,因为只有镜头记录到了,观众才能听到,而采访者听到了,未必镜头就记录到了,电视声画直观的特点决定了采访者不可能去转述被采访者的说话神态动作等细节。镜头记录被采访者的说话并不是一件难事,但要获得说话以外的信息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同样描述一件事情,如果讲述者的状态不是十分理想,其说话不连贯、讲述时的精神状态不佳、甚至出现其他影响镜头表现的内容,都有可能干扰甚至破坏信息的传递。因为电视拍摄活动本身还会给被拍摄者带来一些心理上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电视拍摄活动中,拍摄活动本身还会对被拍摄事实的发展产生一些影响,虽然这并不是拍摄者主观愿意而为之的,而是电视这种媒体自身特点决定的。在拍摄过程中,拍摄活动本身对被拍摄事实的客观性影响,主要是由于拍摄现场中两个因素的出现或存在:影像拍摄器材(摄像机、照相机、摄影照明光源等)和摄影记者及其拍摄行为。记者和摄影器材以及拍摄行动,在事实发生、发展的现场直接暴露,首先是对被拍摄事实形成环境的干扰(机器和人对被拍摄对象人体环境的侵略),此时由于拍摄器材与拍摄行为作为第三者的侵入使被拍摄对象的状态有可能发生某种细微的变化,尤其是心理上的变化;另一方面,摄影器材与拍摄者所代表的机构会给被拍摄者一种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影响:被拍摄者将被暴露在千千万万个社会公众眼前,这种影响意义非同一般,尤其因为拍摄者往往代表着某个公众的舆论机构,对其成为社会舆论焦点产生下意识的担忧,进而影响到被拍摄者的心理,导致其行为、话语一定程度的“异化”——与其日常状态产生较大的差异。

因此,我们有理由这样判断:电视拍摄活动往往将被拍摄对象置于某种非常的处境,即使拍摄者主观上不想也不希望对被拍摄对象做出任何主观的有意干涉,但客观的拍摄行为本身也会影响被拍摄对象和事实的发展变化。这种反应最终一定会直观、直接地呈现在镜头前,面对这样的一种处境,被拍摄者会在行为、动作、神态、表情上做出一定程度的反应。如何处理这类反应,如何合理地控制这类反应,如何合理地消减被拍摄对象的这种反应,是拍摄者尤其是节目编导必须考虑的。

电视采访在完成了这一系列准备甚至做了这些心理准备之后,才进入到为获取内容所做的准备。采访过程本身是一个相互刺激相互激发的过程,这种刺激既有有声语言,也有形体语言。从哪些方面来刺激和激发?电视的特性决定了电视节目的“杂”,一个成熟的电视创作者,尤其是一个电视编导,在“杂家”的基础上达到某种“专”,是一个好的电视创作者所具备的素质。从电视创作的角度来讲,电视采访者应该具备以下的知识构成:

首先是一般的媒体经验:选题判定能力、材料分析能力、与人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等;

其次是电视媒体经验:镜头感和视听语言能力,较强的判断、叙述能力。镜头感不仅仅是对视听语言里镜头表达的熟悉,还要对拍摄过程中镜头操作的熟悉。也就是说,对影像的获得能力成为了电视拍摄者能力构成的一部分,他需要熟悉电视摄像机的基本性能,熟悉镜头拍摄、记录的特点和规律,积累拍摄过程中的经验,最终还要有较强的调度与控制能力,让被拍摄者在镜头前将其最佳的一面表现出来,能够做到将被拍摄者的最佳状态与电视记录的技术最佳状态结合,这才是一个好的采访者。

所以从采访的角度来说,一个好的电视媒体工作者首先是一个好的倾听者,而不是一个连珠炮般的发问者。学会了“倾听”也就懂得了控制,进而也懂得了“判断”甚至有了“发现”,一个没有“发现”的电视采访,不是一个成功的采访。

电视采访与其他媒体采访的区别在于,电视媒体的采访由于有了镜头的介入,使得电视采访内容只是传播内容的一部分,电视采访本身成为表达的一个环节,所以电视采访的目的不是给采访者听的,而是给观众听的,这就有区别于其他媒体大多数都是给采访者听的特点。或者简单地说电视采访是要将采访过程作为信息传递的一部分传递出去的,而其他媒体往往不需要这个过程,只需要内容。不仅如此,被采访者的说话、动作、神态甚至环境等都成为电视采访内容的一部分,使得电视采访比其他媒体复杂一些。创作者考虑的因素也要多多了,不仅考虑内容的精彩,还要考虑到被拍摄者的表达能力,语言习惯和拍摄环境等会影响拍摄效果的元素,而这些环境里又包含声音环境和画面环境。一个很适合拍摄的地方可能因为其声音的嘈杂等因素被放弃,拍摄者要综合所有要素考虑,甚至包括天气条件,只有在大多数条件得到了同时满足之后,才能完成一个电视采访拍摄,任何一个方面的闪失,都有可能导致采访的失败。

再次则是采访者个人的采访水平,这种水平不仅体现在对上述技术性的把握,同时采访者个人的材料分析能力、语言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反应能力等都会在看似简单的一问一答中体现出来。

在电视节目中时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采访内容,采访的方式也是各种各样,地点更是各式各样,既有现场报道,也有独家专访,还有记录中的聊天,和特殊形式下的偷拍等等,形式内容不一而足。但总体来说,都离不了基本的表现形态:访问者与被访问者。这两者在一次采访行为中“相处”得如何,是值得每一个电视从业者思考的。

同类推荐
  • 教师如何提高说课艺术

    教师如何提高说课艺术

    本书主要从说课准备、精心设计与组织说课材料、幽默为教法服务、情感学法说课、辅助教学程序、互动教学目标、应对说课失误和总结说课经验等八个方面来进行铺垫和阐述。其中,听课和评课作为说课的后续工作,没有单独作为一章列出,而是补入最后一章,这样更显得本书结构紧凑、布局灵活。我们站在说课者的角度,多层次地模拟了说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教师在说课中少走弯路,对于日后的说课教学能起到更大的帮助。
  •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詹新惠从党报集团体制的历史沿革到党报集团经营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阐述。自然,书中所论列的观点未见得都准确,有些研究可能还受到实践的制约。便至少这本书引起了我们思考的兴趣,也开启了新的思路。
  • 初中物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物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近几年来,说课活动已成为被教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普遍关注的一种教学研究和教学基本功训练展示、考核的重要形式,也成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一种新的练兵形式。那么,什么是说课呢?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最早是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于1987年提出来的。说课就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说得简单点,说课其实就是说说自己是怎么教的,为什么要这样教。可以说,说课是教师知识水平、教学水平、理论水平的展示。
  • 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

    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
热门推荐
  • 清朝八爷到现代

    清朝八爷到现代

    讲述清朝康熙的第八子.爱新觉罗.胤禩(八爷、八阿哥)在古代女主角死后,穿越现代,如何适应现代生活,面对与女主爱情及多角恋,八爷又该如何面对,在现代生活又该如何改变自己。经过种种波折之后能否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是否能收获自己爱情与女主在一起。
  • 三五万元当老板

    三五万元当老板

    本书所描述的这数十个创业者便称得上是“小小企业家”。尽管他们的创业资本仅为区区的三五万元,尽管他们现在的店铺在城市中还微不足道。可是,他们创业的起点离彼得·德鲁克的要求却并不远了:他们研究了市场,发现了全新的消费空间,并形成了独特的经营内容和技巧。也就是说,他们的创业开始于一次创新。在“创业家精神”里面,创新是最重要的“考量之尺”。一家企业如果没有创新——制度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市场的创新、技术的创新、资本的创新,那么,它的经营者就当然不算是企业家,即使他们建立的是所谓的新企业,或者说从事的是比快餐店更先进的高科技企业。
  • 诸天超脱录

    诸天超脱录

    鸿钧耗费亿万年光阴意欲成就永恒,超脱而去。但是实力不足,道劫失败,洪荒破碎,道祖身殒,造化玉碟流落无尽混沌,机缘巧合之下携带一个普通灵魂投生天源界的一个附属位面,阴阳逆转之下,这一次她能否追随鸿钧超脱成功?
  • 重生之带着空间闯异界

    重生之带着空间闯异界

    在二十一世纪被逼婚的大龄剩女因为意外命丧车轮之下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神奇的所在光怪陆离的异世界大陆又怎么样?!能够再活一次,我更要活出个自己来。更何况,咱身边可是带着个空间作弊器啊!看咱们女汉子养养小异兽顺便种种田打打怪如何在异界混个风生水起。
  • 花朝游记

    花朝游记

    你好,这是一篇短篇小说,不知道最后的脑洞如何……
  • 愿为池鱼笼鸟

    愿为池鱼笼鸟

    在这个世界中有神,魔,鬼,凡人四界神有神力,魔有妖力,鬼有幽冥之力,凡人则需要靠天赋,修炼才可以获得灵力。元,天神之子,不论是能力还是外貌四界之中都无人能与之匹敌,可惜恃才傲物,目中无人。引天神不满,遂封印周身神力,洗去记忆,做一世凡人,名楚卓。悸家二小姐,悸雪,从小天真烂漫,心善,灵力天赋极高,可惜懒得紧,修炼二十年,只将移位术法使得尚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命神女回归

    天命神女回归

    穿越了,一不小心睡了一个男人,忙着修炼,没时间理会男人。还好了,那个男人找错人,那就好、那就好,自己可以放心修炼。只是,怎么回事,那个男人怎么一直看着自己,有没有搞错?不对啊,说好的丑男,怎么现在变成天下第一美男?帅锅锅,你确定你是那个倒霉男?“是不是我,将你肚子里小球生下来就知道了。”天命?还是天命?她是放弃责任泡美男?还是为了责任抛夫弃子?
  • 听闻霍先生宠妻如命

    听闻霍先生宠妻如命

    人人都说,那位纵横京都二十九年俊美绝伦的霍先生估计一辈子都不会踏入婚烟的殿堂。毕竟自他成年以来,朝他前仆后继的名媛如此之多,无一不皆是铩羽而归。后来,众人被打脸了——听说霍先生最近迷上了一个长相极为妖艳的女人,正在无所不用其极追求中。听说霍先生在街头第一次单膝下跪,只为求娶他的此生挚爱。听说霍先生把他的小朋友宠上了天……听说他的小娇妻在网络上直接放话宣布,要与霍先生离婚!为什么?众人一惊!却不知道婚后——他的小娇妻每天清晨都是扶着腰颤颤巍巍地起床,对着床上的男人背影就是一顿咬牙切齿的控诉:“狗男人!”本文又名《霍爷的小娇妻是是是大佬!》、《霍先生与小娇妻的甜宠日常》(双强绝宠1V1,全程高甜无虐)【架空、爽文,不喜请绕道】
  • 我成了女帝的男保姆

    我成了女帝的男保姆

    冒险家林逸,从神秘破庙里,穿越到了一个叫大夏的国家,这里的民族叫古族,这里科技文明落后,但是这里的人却非常厉害,传说有的人可以肉身通神,绝世无双,林逸被传奇女帝捡回皇宫,意外成为了大将军的独子,还成了大夏的大祭司,看似高官二代,但是却过着女帝管家的苦日子。。。。林逸的口号是:为了女帝,发明创造;为了女帝,努力赚钱;为了女帝,成为踏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