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21900000056

第56章 突发事件报道(5)

三、时效性与准确性兼顾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为了比拼发稿速度,抢“第一时间”、“第一声音”,一些新闻媒体犯了不少错误。准确性始终是一个大问题。有的媒体认为错了不要紧,只要后续报道及时更正就好。实际上,公众对初次接受的信息记忆尤为深刻,新闻报道出错后再想澄清是极其困难的。一条虚假信息,不但给媒体自身造成损害,也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危害。因此,突发事件报道不仅要快,更要准,决不能错误地把时效性置于真实性之上。

(一)与事发地媒体寻求合作

事发地的媒体值得特别关注,因为它们通常比外来的驻地记者或临时的派出记者更熟悉本地情况,渠道更多、网络更广、关系更深。因此,记者在获得新闻线索赶往现场的路上,应尽快与当地媒体取得联系,充分借助它们的采访资源,包括租用采编设备、聘请记者作为临时雇员等。由于共同的新闻追求,当地媒体记者一般不会拒绝合作。有时,由于他们掌握的一些情况不能公开报道,会很乐意提供给外来的新闻同行。

当前,国内一些电视媒体不断加强合作。2008年12月21日,中央电视台牵头成立中国电视新闻直播联盟,成员包括中央电视台和34家省级电视台、15家城市电视台,成员单位可以共享直播设备、选题、队伍等资源。

对于在事发地遇到的其他外来记者,不要吝啬向对方提供帮助。新闻同行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越是重大的突发事件,面对极端复杂甚至带有危险性的工作环境,仅仅依靠一家媒体、几名记者很难成行。记者要建立强大的人脉关系,这次我们帮助他,下次可能是他帮助我们。而与其他媒体记者通过合作或交换的稿件、线索等,也是核实信息的重要渠道。参加海地地震报道的新华社记者党琦说:“我们跟前方的央视记者,虽然我们有竞争,但是我们在前方更多的时候是相互帮助,央视的冀老师(冀惠彦)如果出去看到好题目都会特别地提醒我,说新华社这个可以做文字,还把辛苦拍来的视频播放给我看。”

(二)尽快到达新闻现场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对记者来说,现场就是战场,只有在现场才能掌握第一手素材,发现最生动的事实、最典型的细节,最大限度地接近和还原事件真相。尽可能创造条件,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应该成为记者的职业本能,这点至关重要。

识别信息真假是一项高强度、高压力和高智力的脑力劳动。记者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比如现场的当事人和目击者在接受采访时,可能因惊慌失措或者个人偏见而夸大新闻事实,这时记者就必须进行冷静的分析判断,防止听信一面之辞,妄下结论。

还要注意“霍桑效应”。20世纪30年代,研究者对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的调查发现,当答应给女工以假期、提前下班和在工作期间供应一餐熟食时,她们的产量增加了。后来取消这些待遇后,她们的产量继续增加。研究者后来认识到,这是由于女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而改变了自己的行为。“霍桑效应”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表现是,采访对象接受采访时会引起异常反应,如担心自己的话语会带来某些影响,考虑形象曝光后会影响正常生活等。这就需要记者对采访对象进行心理辅导,减少压力,尽可能降低“霍桑效应”的影响,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

(三)采访权威人物,多方求证

权威人物是新闻准确性的最大保证。面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首先要判断好谁是权威人物或者权威部门,然后尽可能采访这样的人物或者部门。重要的数据、事实要向权威部门核实确认。还要向多个有关部门了解和核实情况,采访多方当事人,通过多种来源进行相互印证和补充。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美国游客在北京市鼓楼遇袭,一些外国媒体担心这是“针对美国人的政治谋杀”。国内媒体援引国际刑警组织认定的结论,明确这是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不是针对美国人的谋杀,迅速消解了各种无端猜测和炒作。

要注意那些“万金油专家”、“万能博士”。现在的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一些跨领域的专家。实际上,跨领域后,这些专家的认识水平可能还不及一个普通人。有些专家在本领域也不权威、不专业。这就要求记者平时要了解一些领域的学科分类、主要专家情况和联系方式等。比如心理学。在香港,临床心理师要接受临床心理学的专业训练,而心理咨询师是社工经过培训就可以担任,这些和心理学专家是非常不同的。心理学专家和精神病学专家在香港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需要接受不同的训练。现在一些电视节目中邀请的心理学专家,其实很不专业。

采访权威人物有一个时间过程。在掌握信息不全面的情况下,可以先对确认的事实进行报道,并动态跟踪最新了解的情况,但报道的事实本身必须准确无误。特别是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报道中,更要注意数据准确、用词严谨,对一些基本概念要有科学的解释,防止受众产生误解。

(四)时效性和准确性的对立统一

时效性和准确性似乎是矛盾的。为了拼抢时效,往往需要牺牲一定的准确性;而要保证准确性,又要丧失宝贵的时效性。在这种情况下,二者是对立的。

1986年11月7日,“金日成遇刺身亡”的惊人消息传遍世界。日本共同社虽然对消息的真实性有所怀疑,但在抢发独家新闻思想的驱动下,冒险发了快讯。20分钟后,共同社驻北京的记者给总部打电话说,金日成主席健在。共同社只能又发快讯“金日成健在”,这一正一误的消息使共同社的信誉受到影响。

这就说明,时效性和准确性共同决定成效。在坚持真实、准确的前提下,要突出一个“快”字,这样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如果放松这个前提要求,就可能导致负面效果。在这个意义上,二者又是统一的。这就要求记者:

1.擅长用真实的统计数字说话,把突发事件的时事报道透明化,让公众准确知道事件的严重程度。

2.突发事件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数字是不断更新的。面对各种顾忌,记者一开始要取比较小和保守的数字,然后在后续报道中进行修正,避免夸大事实的严重程度,这更能让人信服。

3.尽可能公开信息源。如果遭遇信息源欺骗,应让公众明白是什么人设置了陷阱。这既是准确报道的需要,也是必要的自我保护。

第四节 积极主动做好突发事件报道

积极主动做好突发事件报道,在第一时间向受众提供最重要、最新鲜的新闻,是媒体的职责与使命所在。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公众会对抢先报道的媒体和记者留下深刻印象,因此这又是成就媒体和名记者的关键。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如何处置、媒体如何报道,则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形象。

一、抢先报道的重要性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抢先报道是新闻传播的最基本常识。不但突发事件报道要抢先,一般性的日常报道也要抢先,即使是时效性不是很强的深度报道也要抢先。在深度报道中,一定要有同时期其他报道所不具备的新信息、新观点、新结论,否则就成了拾人牙慧、陈词滥调,很难引起社会反响。因此,新闻界一直有新闻姓“新”、“传媒经济是注意力经济”的提法,都说明了抢先报道的极端重要性。

(一)第一时间制造第一印象

大众传播心理研究发现,人们接受信息具有“优先效应”和“首因效应”:第一时间接受的信息决定人们的基本认识。在信息接受顺序中,初次接受的信息记忆尤为深刻,比之后接受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如同荒芜大地上的第一个建筑具有极强的冲击力,没有更强有力的反向信息很难改变第一印象。

同时,人们对信息的不断接收具有明显的选择性特点,人们更多地接受与自己观点相似的信息,下意识地过滤掉与第一印象相反的信息。在信息理解方面,人们往往根据较早接收的信息对较后信息进行解释,对信息的前后矛盾和不一致,更倾向于较早信息,而认为较后信息是偶然的、不代表本质。世界各大新闻媒体不惜一切代价抢夺新闻的首发权,原因就在于此。

(二)争取主动,防止被动

失语就是失职,迟到就是被动。在新闻大战中,新闻媒体要努力抢占第一落点,这既是新闻媒体竞争的要求,也是提高公信力、影响力、引导力和传播力的需要。

1.什么是第一落点

第一落点就是第一时间发出报道,第一时间分析评论,在社会舆论中设置第一议题,在公众头脑中形成第一概念,进而影响舆论的走势,掌握引导的主动权。从新闻传播角度看,抢占第一落点包含两层含义:

(1)与事件同步或在事件发生后最短时间内发出报道,向受众告知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变化,并先于其他媒体到达受众,形成受众对事件的第一印象和基本判断。这里强调的是第一时间。

(2)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分析,洞察社会现象或问题的本质,进而形成有价值的观点、判断。站在领先于其他媒体和社会公众的高度,主动设置议题,引领人们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认识。这里强调的是第一高度,见别人所未见、识别人所未识。

2.第一落点带来二次传播

第一落点的受众是普通民众和新闻媒体。由于财务负担、人员短缺或其他原因,绝大多数新闻媒体无法到达事发地现场。对于它们来说,第一时间发布新闻的媒体往往成为获取后续信息的首选对象。这就是第一落点引发的二次传播现象。

广泛的二次传播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某家新闻媒体播发的报道,如果转发率或采用率很高,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报道主动权,其他新闻媒体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为这家媒体的拓展和延伸。由此带来的不仅有社会影响,还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在阿富汗战争报道中,由于半岛电视台有大量的独家新闻,CNN和BBC不得不花大价钱购买,每分钟的电视画面要价2万美元。在伊拉克战争后仅几天,半岛电视台在欧洲的订户猛增了一倍。

第一落点如果把握得当,则将产生强有力的正面引导作用;反之,产生的危害也将十分巨大。特别是面对复杂局面,在内容选择、时机把握、分析评论上要格外注意。

3.第一落点的把握

(1)第一落点体现在对事实的选择中。在大量可供报道的信息中,选择的事实和角度体现出新闻媒体的立场和倾向,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众对事件的基本判断,决定后续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的方向。“9·11”事件发生后,飞机撞击世贸中心的画面震撼人心。但在一两天之后,这一画面几乎从美国各大媒体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美国总统的讲话、军方的表态、消防员救人的壮举,这就是事实选择的结果。

(2)第一落点体现在对时机的把握上。把握时机实际上是一种全局观,就是要把握哪些热点应该降温,哪些热点应该放大,什么时间推出什么主题的报道,什么时间应该淡化人们对某一类事件的关注。这体现出不同媒体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对社会心理状况的掌握。

(3)第一落点体现在深度报道和分析评论中。事实的力量是最强有力的力量,思想的力量是最持久的力量。实现第一落点,要向受众告知事件是什么、为什么,结果是什么,通过不断的递进报道,步步深入进行解析,展示事件本质。特别是有些突发事件涉及专业领域,新闻媒体要了解事件的知识背景,对报道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做出准确解释,避免公众在理解中产生歧义,引发不必要的新问题。

4.第一落点的首发性和滚动性

抢占第一落点是连续的动态过程,不只是抢占一个首发点,而是主导整个事件的舆论进程。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具备持续主导舆论的能力。只抢首发点,不顾后续点,同样等于拱手让出领先优势和主导权。

同类推荐
  • 勾栏胭脂

    勾栏胭脂

    八大胡同究竟在哪里,到底是哪几条胡同,在那里曾经发生过什么?赛金花、小凤仙是否确有其人其事……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的“胡同游”也涉及了八大胡同,并由此引发媒体的争论,争论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难以启齿的东西?作者用了将近2年的时间走访了前门一带所有的胡同,拍片子,查资料,与老人们聊天,亲手绘制前门一带所有胡同的地图,力图将真实的八大胡同展现在读者面前。
  • 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构建实证研究

    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构建实证研究

    本书以转型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化带来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的变革为背景,以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为例,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数据介绍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实施的内容、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建议等内容来探索当下中国的权利救济机制无法适应多数普通群众的低成本权利救济需求,以及基层政府建立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面临的一些问题,如队伍建设问题、提供权利救济服务的权限来源问题、具体机制建设等诸多问题。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守信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守信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日本文化新论

    日本文化新论

    中日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渊源,具有两千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1972年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以来,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和发展,学习日语的人数增多,人们从各种渠道了解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特别是对于日本文化的了解热情很高。但对于日本文化的了解,不少是通过国内出版的很多日本文化概要等书籍来进行的,这类书籍在传播日本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 百弊放言

    百弊放言

    《百弊放言》以民国初期的社会史实为背景,披露了上自官府衙门,下至妓院赌场中各色人等唯利是图、营私舞弊、为非作歹的种种丑恶行径,可谓是广言民国时期的民俗流弊。
热门推荐
  • 非你陌属:小绵羊追爱记

    非你陌属:小绵羊追爱记

    安淅的班级里有一只出了名的高冷纯情小绵羊。而这只小绵羊却时不时地粘着安淅。“淅淅,你陪我去打篮球好不好?”“淅淅,这次暑假要不要去海沙滩?”“淅淅……”安淅也是看这只小绵羊呆萌可爱,正欲把它抱入怀中,不料小绵羊变身成为一只腹黑的大灰狼,时不时对着安淅偷个香吻占个便宜什么的更是不在话下!
  • 电影世界恐惧轮回

    电影世界恐惧轮回

    电影世界之恐惧轮回。苏醒于未知空间,挣扎在未知世界。在轮回空间里一次一次的恐怖世界,一次次的科幻世界。杀人魔,异形,各种恐怖电影中才存在的鬼怪。机械战士,龙族,各种科幻片、魔幻片才有的生物。看拥有超人力量的楚宏,带领着团队一步一步的挣扎向轮回真相。
  • 花芜泪

    花芜泪

    只因一句戏言,耗尽三生情缘。你随口取的名字,我视如珍宝。修仙飞升,只因你当初的戏言。是你先动了情,也是你伤了我。我如今又有心了,却是你给的。所有的赴汤蹈火全都是因为你。此去经年,我已不是当年的无知女童。此番,换我来护你无恙,可好?且看一棵树与一条龙如何谱就一场三生情缘。
  • 阴山法籍之图腾宝藏

    阴山法籍之图腾宝藏

    茅山分支阴山派嫡系传人李明鑫在盗墓寻宝途中偶遇摸金校尉大龅牙、睡在棺中的神秘男子阿木,三人运用阴山法籍中的道术踏足中国大小古墓,从驱鬼镇邪到探秘寻奇无所不及,破解三门尸棺,燃阳焚阴,逆转阴阳位,将千古谜团将被一一揭开,神秘道术、阵法、符咒一展全长。喜欢本书的朋友,请加群566015312
  • 纪念那时期的恋爱

    纪念那时期的恋爱

    上学时候,由于男主早熟很小就懂得了爱,与女主发生了周折起伏的爱情故事。作品为纪念作者本人的初恋。
  • 玄灵阵

    玄灵阵

    每个星系,都有一个伴生大陆。银河系的伴生大陆,被称为:灵界。可惜……
  • 艾情锁困

    艾情锁困

    她不过现世一名女警,却阴差阳错的穿越古国,重生在了一位同姓名的姑娘身体里,她名叫艾瑞霞,她是金凤国使人闻风丧胆的女杀手。她身受重伤,被他所救,他对她日久生情。怎耐她患上失忆,当得知自己杀手身份的时候,她也无可奈何,只好欣然接受,为了他的安危,她不敢接受他的爱。几经波折,她接受了他,又因背叛帮主,树敌太多遭遇追杀。危难之际,太子出手救了她,更对她一见钟情,但她无心太子的厚爱,怎奈太子用尽手段。她为救心爱的他,委身进入皇宫帮太子铲除宰相余党重任。几年后,当她再见到他,见他妻儿围绕,她伤心欲绝,什么荣华富贵,什么太子妃她不屑一顾。她挥挥手,选择了为爱死守……
  • 大佬的小结巴

    大佬的小结巴

    说到洋海高中,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洋海高中有林然第二反应是——林然总是欺女霸男然而事实却是这样的:喂!小结巴!缺女朋友吗?选我不会吃亏,选我不会上当!!!小结巴:那你先把学习提上来!女恶霸:我选择狗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祇战争

    神祇战争

    “那一天……”“黄昏降临。”“那是我从未见过的凄惨景象,大地崩裂,天空也随之坍塌。”“那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你。”他死了,他又复活了。故事就这样开始了,让那个不该是结束的结束,在一个不该是开始的地方重新开始了。这注定永远是一个环,没有人能斩断。但是,他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