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21900000042

第42章 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传播渠道(7)

二、加强互动的途径

“借船出海”,通过与外国媒体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传播本国文化,已经成为很多发达国家输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中国对外传播机构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探索出了新路。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内容推广与海外落地

内容交流与推广,主要指的是各对外传播结构通过与海外媒体进行合作,推广自己的新闻产品,实现传播内容的海外落地。

在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领域,这种内容的交流与推广主要表现在通过与外国媒体的合作,实现节目的海外落地。比如,截至2008年,中央电视台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201家电视机构合作实施了214个落地项目。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陆续与多家境外电视传媒机构合作,以进入当地有线电视或卫星直播电视网等多种方式,在遍布于亚洲、非洲、拉美、北美、欧洲和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全频道或部分节目的落地。目前,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在美国已经成为华侨华人最喜欢的中文频道之一,收视率超过了北美卫视和中天频道。央视英语新闻频道通过新闻集团旗下的福克斯有线电视网和时代—华纳旗下的有线电视网络在美国播出。此外,中央电视台还加强节目营销,与世界上134个国家和地区的208个媒介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向海外媒体机构销售近一万部集电视剧、纪录片、专题片等各类节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近年来也通过与外国广播电台及相关媒体的合作,在实现节目的海外落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截至2009年9月,国际台拥有26家境外整频率电台、153家调频/中波合作电台,落地节目语种为41种(包括36种外语、汉语普通话及4种方言),覆盖世界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报刊等平面媒体领域,以《中国日报》为例,该报2000年作为唯一代表中国的报纸正式加入亚洲新闻联盟。亚洲新闻联盟拥有来自亚洲12个国家的16家报纸成员。自加入该联盟以来,《中国日报》积极发展与联盟成员报纸间的互利互惠合作,为它们提供中国的信息和报道,借用该联盟的影响力,迅速进入各联盟成员国的主流社会。从2006年1月开始,《中国日报》与泰国第二大英文报纸《国家报》实现合作,随泰国《国家报》一起,发行《中国日报》的《中国商业周刊》。此外,国家外文局的《今日中国》、《人民中国》、《人民画报》等刊物采取“两头在外”的做法,由我国编辑多个文种的版本,与国外的报刊单位或发行企业合作,在不同国家出版发行,建立了多个分社,经过几年的发展,也摸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在新媒体领域,各对外传播机构也探索出了“借船出海”的新途径。比如,《中国日报》网站积极发挥原创新闻信息的优势,与路透社、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道·琼斯(Dow Jones)、香港资讯行、亚洲信息、亚洲新闻网等近十家境外媒体和机构合作,与它们签订供稿协议,借助国际媒体力量和渠道,宣传报道中国。据统计,这些媒体和机构调阅、下载网站提供的有关中国的新闻信息每年达200万条次。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国际在线”相关语言网站,也与日本雅虎、印度《每日之花报》、孟加拉国《每日星报》、德国奥林匹克等媒体网站达成了内容授权合作。

(二)合办报刊、节目,合作运营媒体

与外国媒体合作办报刊、节目,合作运营媒体,直接打入海外主流媒体,也是加强与海外媒体互动的一个重要方式。比如, 新闻出版总署于2006年推动法国桦榭出版集团出版的《中国》杂志,每期由中国新闻社按照桦榭集团的要求提供稿件,桦榭集团的编辑根据市场需要,从中选取一部分稿件译成法文编辑出版,并通过桦榭集团在欧洲各国的营销渠道发行。这种方式不仅实现了中国内容的海外传播,还形成了一个具有国外主流媒体品牌效应的对外传播载体。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网站作为新媒体,在与外国媒体合作办网络节目方面,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2007年为配合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策划的系列活动“中日网络四季对话”,2009年新疆“7·5”事件期间举办的中土网络对话等。

除了合办节目外,中国对外传播机构还可以通过与境外媒体合办公司和频道,把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运作机构前插进目标国家和地区。比如,广东电视台主动与海外投资机构和资本合作开办了境外电视台,组建海外兵团。2005年6月,广东电视台与马来西亚的一家电视制作机构合作开办了“家娱频道”。“家娱频道”目前主要是面向东南亚的华人,经过一年半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老挝等国家的一些有线电视网,并且还进入了马来西亚的手机电视网。

(三)合作策划大型活动

近年来,就某一主题,与外国媒体合作策划大型报道活动,也成为中国对外传播机构扩大对外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方式。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中俄友谊之旅·中国行”联合采访活动,在中俄两国社会形成了巨大影响。下面我们将这一活动作为案例,加以分析。

案例描述:

根据中俄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商定,2006年是在中国的“俄罗斯年”,2007年是在俄罗斯的“中国年”。在两年中,双方共同举办的“中俄友谊之旅·俄罗斯行”和“中俄友谊之旅·中国行”活动,被定为“国家年”的正式传媒活动项目。其中,“中俄友谊之旅·中国行”活动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国家广电总局主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俄通社—塔斯社承办,中俄两国主流媒体参与。按照“中俄友谊之旅·中国行”活动方案,来自俄罗斯12家主流媒体(俄通社—塔斯社、《俄罗斯—中国21世纪杂志》、“俄罗斯之声”电台、俄罗斯电视台、俄罗斯独立电视台、《俄罗斯报》、莫斯科电视台、《农业报》、《论据与事实》杂志、《莫斯科真理报》、《莫斯科新闻报》、国际文传电讯社)的20多名记者,在2007年5月25日至6月25日期间,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中国主流媒体的记者一起,乘坐越野车,经北京、河北、河南、陕西、四川、重庆、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天津等15个省、市、自治区,采访各地的名胜古迹、各民族传统文化和重要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经济项目,聆听各地领导人介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中俄合作情况等,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俄之间的交往历史与合作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中国行”是俄罗斯记者深入接触中国方方面面的一项重要活动,采访车队在中国的行程超过8000公里。此次活动不仅在中俄两国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也得到了两国领导人的关注和积极评价。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就表示,俄罗斯媒体对“中俄友谊之旅·中国行”活动的报道非常多,他每天都能看到报道。他认为,这是推动两国在人文和民间领域交流的一项重要努力。

案例分析:

策划中俄记者“中俄友谊之旅·中国行”联合采访这样的大型报道活动,我国对外传播机构通过与外国媒体互动、借外国媒体之力,有效地提高了对外传播的影响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充分发挥了对外传播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起到了引导舆论、传播国家形象的作用。“中俄友谊之旅·中国行”活动的采访内容包括中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各民族传统文化和重要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经济项目,并由各地领导人介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中俄合作情况等,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全面的报道。活动由我们主动策划和实施,我们可以对传播的主题和内容进行设计、“把关”和加工,因此传播内容大多是正面、积极的报道。

第二,报道活动吸引了俄罗斯国内众多主流媒体,可以直接影响传播对象国的主流舆论,受众范围广,社会影响大,甚至起到推动政府外交的作用。借助外国主流媒体的力量,还可以有效地消除文化障碍,实现跨文化传播。由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跨文化传播可能造成文化间的冲突。而中外媒体在这样的大型报道活动中则可以加强文化间的相互尊重、理解、沟通、协调,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和谐发展。

第三,中外主流媒体共同策划大型报道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媒体外交的能力。“中俄友谊之旅·俄罗斯行”和“中俄友谊之旅·中国行”活动,形成了从政府到媒体的联动,媒体通过正面、积极的报道,形成了国家的主流舆论,从而推动两国外交关系的发展。在这里,外交与媒体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思考题

1.如何发挥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提升中国新闻的国际传播力?

2.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是什么?如何善用新媒体增强中国新闻的国际传播力?

3.应如何做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互补?

4.如何展开与国外媒体的互动,提升中国新闻报道的国际传播力?

同类推荐
  • 母语传播概论

    母语传播概论

    在人类跨文化、跨国界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存在着一种极为普遍的传播形态——母语传播。由关锐和李智主编的《母语传播概论》从国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双重视角观照母语传播,理论与实践、学理与案例相结合,论述了母语传播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基本模式和作用、语言转换、文化对接及效果评估等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实践为例,介绍了母语传播的两大发展趋势——新媒体化趋势和本土化趋势。
  • 警惕职务犯罪

    警惕职务犯罪

    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必须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从思想教育上抓起,做到警钟长鸣。一是根据建筑工程行业特点,应当仔细研究分析可能引发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领域和环节,重点关注建设工程建设阶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方案,建立完善的制约机制。二是加强工作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筑思想政治防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的学习教育活动。
  •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本书立足于现实,从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礼仪文书、司法文书、财经文书、商务文书、宣传文书、科技文书等八个方面,对各种写作文体进行了新的梳理与阐释,并注意案例与理论的结合,为文秘工作者与公务人员量身打造了经典的办公室写作范本。
  • 社会经济学框架与中国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社会经济学框架与中国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本研究力求从一个阔的视角探求社会经济学的分析视角与分析方法的框架,并且运用社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了中国现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本研究注重探索构建社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论的框架,注重对中国现实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的分析论证,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与实践意义。
  •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体育运动锻炼,既可以帮助人们强健筋骨,又可以帮助人们健美心灵,还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融入社会群体当中。因此,在此种意义上来讲,体育这项运动是可以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的。本文主要研究社会体育方式休闲化发展趋势、体育选择多样化发展趋势、体育区域扩大化发展趋势、体育性别鲜明化发展趋势、体育职业多元化发展趋势、体育健身科学化发展趋势。从这些方面研究体育对和谐社会构建起到的作用。
热门推荐
  • 重生正室手札

    重生正室手札

    唐朝叱咤风云的女相,穿越为胤禛正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笑傲前朝后宫手札一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三版)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三版)

    《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三版)》初版历经编写组一年多的共同努力,于1997年完成。2005年又增补了两章内容。我们希望它能为高校文科的选修课,提供一本观点正确、材料较新、内容较丰富的合适教材。也为希望了解西方当代文艺理论整体状况和最新发展的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有价值的读物。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三版)》简称当代西方文论,时间跨度为20世纪初至今,范畴主要为文学理论。《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三版)》所用的“西方”概念,除了地域含义外,还包括历史文化因素,因此,《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三版)》介绍了若干俄罗斯文论,但未介绍前苏联的文论。
  • 大话伊人

    大话伊人

    漫步时空,回看过去。穿梭时空,争夺造化。掌控时空,斗转乾坤。涉及元素,法术,时空,科技,基因,战争,多元宇宙等内容。
  • 七日的惬意

    七日的惬意

    七日的幸福,人生的最美时光。普通上班族的人生最后时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春不羁才闪亮

    青春不羁才闪亮

    和我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青春旅行里面的故事都是青春的故事青春的故事很长每一则故事都像你我正值青春时的故事那时的我们喜欢冰淇淋,那时的我们爱追星,那是的我们总是喝珍珠奶茶,我期待......期待正值青春的你看到这本书期待你在阳光下嗅着芬芳的花香阅读欣赏期待我们在书中相遇期待我们有着共同的爱好期待你有你的理想和目标期待你向着天空展翅翱翔期待你苦尽甘甜的收获和心中不变的信仰期待你身边也有这样的主人公期待你的青春散发光芒的闪亮
  • 绝世唐门之天地之师

    绝世唐门之天地之师

    字字真言万物之师。众生以我为道,万物以我为心
  • 拾骨人

    拾骨人

    子夜护寺人被害于畜圈,死前留下神秘线索揭开一段尘封的往事;封闭的车厢内一个男人被残忍杀害,凶手如何凭空蒸发;一个被法医宣布死亡的人突然出现在银行,取走了一项重要的罪案证据......一连串匪夷所思的事件背后,忽隐忽现一个神秘的身影——拾骨人!
  • 超神级基因

    超神级基因

    那个瘦弱的小女孩,头生双角,却拥有巨大神力,能一拳裂石。那条哈士奇,长毛拖地,体壮如小牛犊,竟拥有狼妖基因。还有比猫大的老鼠,一跃两米,鼠牙泛寒光,能咬穿钢板。更有进化后三米长的赤链蛇,毒液如硫酸,化作暗夜杀手。灵气如浓雾,笼罩世界,让全民陷入恐慌。当灵气复苏,浓雾散去,整个世界,天翻地覆。此时,基因战士横空出世,保家卫国,如夜空星辰,永耀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