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21900000038

第38章 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传播渠道(3)

其次,大量编发特写类现场报道,以细节取胜。新华社对外部在组织稿件过程中,加强策划,选取有感染力、冲击力、震撼力的细节、场景和故事综合编辑成稿件滚动播发,通过聚焦个体的命运,集中表现中国人在大灾大难面前闪现出的人性光辉。比如《幸存孩子:废墟下一起唱歌》文稿,用生动感人的笔触描写了北川一所中学废墟中的几名幸存学生依靠唱歌相互鼓励支撑,与死神搏斗,坚强乐观地等待救援人员的故事。对外部策划编发的《语录:直抵人心的感动》、《灾难中令人动容的瞬间》等系列组稿,因突出展现了救灾过程中人性的至真至善至美而被广泛采用,许多网民博客甚至主动转帖收集。

最后,综合利用各种消息源,编发内容翔实的综合性报道。对外部每天围绕重大事件,如领导人活动、挽救生命、灾区现状、全国的支援等,大量采用社内外各种新闻来源,进行综述报道。在报道中,提供大量相关背景资料。比如在地震发生十几分钟后,编辑即在对外英文稿中添加了汶川的人口数量、21世纪该县附近曾发生两次七级以上地震、震区也是大熊猫保护中心所在地等背景。编辑们还在每一篇重要稿件中都交代了相关背景,对于那些对中国并不十分熟悉的西方受众来说,这样的报道可以有助于他们理解。

新华社对于汶川地震真实、快速、点面结合的报道,赢得了西方主流媒体的赞誉,被认为是将危机传播理论付诸实践的成功案例。《泰晤士报》(The Times)的文章指出,新华社不断地滚动报道最新的伤亡数字、救援行动、失踪的孩子、损毁的医院,种种细节都无一被隐瞒。西方主要通讯社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英国广播公司(BBC)等也把新华社的对外报道作为最主要、最权威的消息源。

五、传统媒体在传播渠道上的局限性

当前,对于世界很多地区的广大受众来说,“早上听广播,白天看报纸,晚上看电视”仍是他们接触媒体的主导模式。这也决定了中国对外新闻传播必须要继续挖掘传统媒体的传播潜力。但是人们也必须注意到,传统媒体的传播具有其局限性,而随着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的出现,这种局限性就愈加明显。

第一,从传播模式上来说,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的,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性不足。第二,传统媒体的工作程序受时空限制大,受截稿及出版因素影响,传统媒体不能及时提供最新资讯和更正,而且受版面、时段的影响,传统媒体信息量有限。以报纸为例,报纸通常是以天为单位,严格地受到出版和发行时间的限制。电视较之报纸虽然要快些,但也有固定的播放时间,对受众的观看造成一定的制约。第三,传统媒体受地域的局限性很强,如果跨地域传播则需要有更复杂的手段,如电视卫星转播等。这对跨国界的对外传播来说,尤其是一个显著的弱点。第四,传统媒体是单一媒体,传播方式单一(广播就是广播,报纸就是报纸,几乎没有交叉和包容),而网络等新媒体,是各种传播方式的融合,可以提供不同的传播产品。这也决定了传统媒体对外传播受众群体的有限。

网络等新媒体的诞生,被认为是传播领域发生的革命性的变化,新媒体最大限度地弥补了传统媒体的局限性。中国对外新闻传播需要善于运用新媒体,完成国际传播的使命。

第二节 善于运用新媒体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指继报纸、电台、电视台之后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由因特网和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为主体,主要包括互联网、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TV、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在于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态的不同,其主要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

近几年来,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逐渐在人们的传播活动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媒体的发展完全可以用“爆炸”二字来形容,来自网络的信息正在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2010年1月,全球网络监控服务公司平道姆(Pingdom)发布了一份2009年全球互联网活动情况报告。截至2009年9月,全球共有17.3亿互联网用户,比2008年增长了18%。其中,亚洲用户最多,超过了北美、欧洲和中东地区用户的总和。在美国,网络新闻的重要性已经仅次于电视。网络已经迅速成长为一个重要的新闻获取渠道。

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点和巨大的传播优势,为中国对外新闻传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新媒体已经成为构建面向未来的中国国际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及应用

(一)传播突破时空限制

1.特点描述

依托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在传播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全球性和全时性的传播。由于自身的特性,新媒体可以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在瞬间将信息发送给全球用户。新媒体可以提供全天候24小时新闻的传播服务,快速发布和高频度更新,使受众对于新闻的接受更具有即时性。数字化传媒改变了以往众多媒体地域性传播的特点,使传播的范围扩大至全球,成为推动全球化的强有力因素,它使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与他人进行任何形态信息的沟通交流。

新媒体的传播消除了媒体与媒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边界,家庭甚至个人与跨国公司一样有机会拓展全球市场,信息以最低的成本让无数人共享。

2.利用新媒体突破时空限制的特点扩大对外传播实效

作为一种现代传播手段,网络媒体应用于对外传播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克服传统媒体的弱势,直接面向国外受众进行跨国界的传播,使信息发布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

首先,它降低了传播的门槛,传播的全球化不再等于美国化,在技术上、理论上,任何国家都可以发展出全球性的报纸、广播、电视频道。互联网的平台打破了西方媒体对传播技术的垄断,给予各国同等的竞争条件。中国对外传播媒体可以借用新技术,弥补与西方媒体在传播实力上的差距,进行全球性传播。比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就借用新媒体手段,大大增加了对外传播语种,在一些传统媒体技术手段现在还达不到或者传播技术资金成本较高的地方,以及传播效果受地域限制比较大的世界各个角落,人们可以通过国际在线网站,通过母语了解中国。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国际在线”在实现43种传播语言广播上网之后,从2004年开始,大力开拓新语种在线广播服务。2004年,“国际在线”与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共同推出了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和柯尔克孜语网站和在线广播节目。2005年,“国际在线”与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推出了藏语拉萨方言和藏语康巴方言两种藏语广播网站。2007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芬兰大众明天媒体公司合作,在北欧推出了瑞典语、丹麦语和芬兰语网站。2008年,“国际在线”推出克罗地亚语和乌克兰语网站。2009年9月23日,“国际在线”新增6种语言,分别是白俄罗斯语、荷兰语、希腊语、希伯来语、冰岛语和挪威语,2010年1月,又增加了爱沙尼亚语和立陶宛语,语种总数达到61种。目前,“国际在线”多语种、多媒体的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全球网民通过母语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其次,新媒体的全球性可以弥补传统媒体受众面有限的缺陷,利用可以连接全球的互联网,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网络文字、音视频同步直播,形成报道效应。比如,在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国际在线”使用26种语言向世界进行了同步直播。在其他大型报道活动中,中国对外传播媒体多语种直播报道的尝试也越来越多,覆盖面越来越广。同时,由于网络的全球性,中国与世界各地海外华人的中外文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各传播媒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畅通,容易产生联动,形成一个大的中国新闻传播圈,使全球的中国新闻传播具有规模效应。

不过,新媒体传播的全球性,受众覆盖面广,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可“放之四海而皆准”。因为在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选择权增加,因此全球化的新媒体传播仍然需要加强传播内容的针对性。以“国际在线”为例,它将目标受众定位为与中国有关的人。无论是曾经到过中国,或者现在身在中国,抑或准备来中国,甚至只是对中国有兴趣、希望了解中国的外国人,都是“国际在线”服务的对象。“国际在线”还根据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选择抓住该国的主流群体,如大学生、学者、政界商界人士或者居于社会核心群体中的人士等。具体表现在网站中,即61个语种的网站根据其主体受众的需求进行制作,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如越南语网站,提供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电视剧的视频,网友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分集点播;印地语网站则更加突出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赏析和与印度传统音乐的对比;日语网站突出娱乐功能,开辟专栏提供中日两国人民喜爱的明星的写真、音乐以及最新动态;德语网站根据德国网民喜欢对中国事务发表看法的特点突出了论坛的分量等等。这些有针对性的内容对提升“国际在线”的品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传播主体的交互性

1.特点描述

新媒体的最大特点在于互动,即媒体和受众之间的信息传递的双向性。从传播学角度说,传统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其中报纸和杂志的传播模式是直线性、单一性的,是“主导受众型”的传播,而新媒体则体现了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双向交流。新媒体发展的趋势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区别越来越不明显,受众甚至可以参与到信息的编码过程。比如,在网络媒体上,受众可以随意地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中去发表议论、即时沟通、及时反馈。可以说,传统媒体将信息“推”给受众,而在网络上,受众自己选择,“拉”出信息,改变了传统的传受关系。

新媒体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用户从被动地接受信息到主动地、有选择性地接受信息,他们对传播内容的控制性和主导性增强。比如,“浏览”的过程可以使用户轻松地以他们自己选择的路线接触内容、消费信息。例如在MSNBC网站,用户可以挑选那些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来组成一个为自己度身定做的主页。新闻网站在报道突发新闻时,可以提供一些链接,以便用户查到相关资料,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无穷尽地寻找来龙去脉。在新媒体环境下,用户可以决定在何时、以何种形式(声音、图像、文字或图表)接触何种内容。另一方面,新媒体的交互性还体现在用户的反馈,而这种反馈不仅仅停留在传统意义上对新闻发表议论、进行讨论等等,还表现在“人人都是传播者”。网络把世界引导进入一个“我们即媒体”(we are media)的自媒体时代,任何草根平民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记录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可以说,网络开启了“平民化”的传播时代,社会公众以网络为载体,自由表达自己的言论或观点进而形成了网络舆论。

2.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特点提升对外传播实效

新媒体的交互性特点对中国对外新闻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主要是因为,用户对新闻的选择性、主动性增强,从而对传播内容和质量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在网络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对外传播的内容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吸引受众的眼球并且经得起受众的挑剔,是具有相当难度的。因为在网络环境下,受众的心理需求趋向多元化。在网络社会中,网络受众尊崇“为我所用”的个性化心理需求和“尽我所需”的多层次心理需求。网民上网的基本动因是需求,它不仅推动网民进入网络,而且始终支配和指导着网民的行为选择。网民的行为在多元化的心理需求下呈现出选择的多样性。这就决定了利用新媒体进行对外传播,必须树立以为受众服务为中心的观点,要强化受众意识,尊重受众的自主意识、平等参与意识,满足受众要求,维护受众权益,变“传者本位”为“受者本位”,使对外传播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在受众。

不过,新媒体的交互性在给对外传播媒体提出新挑战的同时,也给我们改善传播质量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首先是受众反馈及时,可以使传播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国外受众希望获知中国哪些方面的信息?他们对中国的了解程度有多深?他们有什么样的兴趣和爱好?他们喜欢中国什么、不喜欢什么?这些都将为加强传播的针对性提供参考,从而使中国对外新闻传播更加有的放矢。

其次,网络的交互性使得受众也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有助于拓展传播通道,中国网民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对华友好的网民都可以成为中国主流对外传播媒体之外的民间力量。这种民间力量将淡化中国主流媒体的官方色彩,因而更加具有说服力,甚至影响力。

同类推荐
  • 会计学基础学习指导

    会计学基础学习指导

    在经济管理学科体系中,会计学占有重要地位,是经济管理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明确会计的含义、职能和任务;了解会计学科体系和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弄清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锻炼应用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能力。本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因而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在着重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同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动手能力,努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宣威奥运

    宣威奥运

    本书介绍了中国运动员奋战第二十五届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有关情况,内容包括:备战奥运、进军奥运、奋战奥运。
  • 树人文库-警示一生的成语故事

    树人文库-警示一生的成语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了一些大事,从年初的冰雪灾害,到拉萨“3·14”事件,奥运圣火传递,到“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世界各国甚为关注,也引起世界传媒广泛而强烈的复杂反应。从众多而繁杂的媒体声音中,我国民众识别了友好、善意的朋友,也看到了西方仇华、反华舆论的猖獗;识别了西方某些媒体虚假报道后面的反华心态,看到了我国面临的外部舆论形势的严峻,领悟到媒介教育的刻不容缓。
  • 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本书是对伟人写作艺术的分析和鉴赏,《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概述了毛泽东一生的写作实践;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从立意、结构、语言、修辞、逻辑、思维等六个方面分析毛泽东的写作艺术,并结合现代写作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第八章撷取了毛泽东的精彩篇章,进行了全文赏析。《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对毛泽东的写作艺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对于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战略分析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某不科学系统的不正经日常

    某不科学系统的不正经日常

    “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为了能够更好的调戏宿主!”“贯彻爱与真实的正义!”“本着全方位调戏宿主的原则!”“我就是……停!系统你剧本好像拿错了!”正在做开场白的主角终于发现了不对。“没有错啊”某系统一脸正经得说道,“这本书就是将你各种被调戏的日常哟~”
  • 妖孽一笑千秋媚

    妖孽一笑千秋媚

    因缘际会,她穿越回去遥远的时空,成为高门大户里的庶出六小姐。遇上腹黑毒舌美男,展开一系列追师行动。为了变强为了不被欺负,更是为了帅哥,她勇往直前无所畏惧。三十六计缠为上计!“我想拜你为师!”“就凭你?还差得远呢!”说完越过她,无耻的大笑着离开……“师父武功那么好,玲珑真的好崇拜啊。还有,徒儿觉得我骨骼精奇,就是个练武的奇才……哦,不,是鬼才!”“哎,别走啊,师父你就答应吧!”“南宫睿,你倒是说句话啊!”“喂喂喂……”“嗳,师父,你别跑啊!”
  • 盛世有情之女帝为凰

    盛世有情之女帝为凰

    “这些不干不净的事情,我一个人知道就够了。既然无论如何无法厮守,他必是要难过的,我不能再让他自责。”“这全是我的错,记住了,史书上也这么写。”“是我勾引的他,是我始乱终弃,是我薄情寡义,就这么写。”以上为女主视角,以下为蠢萌作者一对一,不玛丽苏,不会动不动跑出来一个个从中作梗深情款款的男配女配设定是男女平等,奴仆不怎么受压迫(其实是因为一堆下人围着转写起来有点难)不崩人设!不想让男女主变渣或者因为各种莫名其妙的误会吵架。就酱有人看就不会坑哒就是喜欢一见钟情的梗
  • 帝武洪荒

    帝武洪荒

    这是一个大鱼吃小鱼,强者为尊的世界,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 最后一个狐狸精

    最后一个狐狸精

    贡我一毫一宣,足可墨绘江山。祭我一剑一矢,足可戮弑八方。予我一琴一弦,足可操鸣青霄。犒我一鞭一马,足可君临天涯。贶我一裟一杖,足可渡脱百塔。借我一目一手,足可独霸天下。今我得狐一只,只得卧枕安榻。
  • 在快手遇见不一样的爱情

    在快手遇见不一样的爱情

    快手上的一见钟情,与现实中的一见钟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快手上有很多的毒鸡汤,能像喝可乐一样上瘾。而现实中寂寞与孤独相遇,如同咖啡糖,甜蜜之后是扎喉的苦涩;恋爱与出轨混搭,所谓;伟大爱情多自于奸情。苏影:我不会再等你,你给我的是一张爱的空头支票!林中林:我会等你!苏影:我不会再相信你,你根本离不了!你知道苏倩会怎么说?苏倩:我从没爱过你!我就是耗死你,也不会成全你们!
  • 西游之记

    西游之记

    本文是孙悟空为主角,西游主线的故事,字数够了吗
  • 先劫

    先劫

    破灭后的崛起,太平下的逆乱。清风有吹灭烈阳的野望,细草有割破四季的坚韧,泥沙有垒成天宫的姿态。而弱小,有最强烈的欲望!所有的一切,是万族的绽放,亦是万族的回归。一朝长剑解万古,斩碎青天不欲神!最原始的劫祸因我而起,必因我而终!
  • 邪魅皇后征服圣君

    邪魅皇后征服圣君

    现代高材生,带着妖孽般的智慧,穿越到架空的古代世界,跟三千后宫佳丽,斗智斗勇斗床戏,征服圣君的精彩步伐。(穿越方式纯属臆想,请勿模仿,所有产生的后果请自行承担。)
  • 唐末争雄记

    唐末争雄记

    唐末乱世,群雄逐鹿;黄河两岸,江淮之间;千里之地,横尸遍野;转生之人,在这个战乱不断,杀人如草芥的年代,当如何自处?又是一部俗套的穿越文,只是穿越人人不同没有枪炮火药玻璃肥皂,因为小水不会制造没有道德礼教文化改革,因为小水不想胡说没有军事指挥战斗变动,因为小水没傻没疯领先世人五年,是为先知,领先世人五十年,是为妖孽华佗医术独步三国,然终因医获罪,连医书都被愚民烧去倘若小水跑到唐末去大兴科技,造什么先进的武器,小水的下场,完全是可以遇见的,必死无疑,不被愚民杀了,也得被军阀杀了小水坚持认为,凭个人力量,无法立即改变历史时世造英雄,或英雄造时世,都逃不出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宿命这英雄,总归是要有帮手的另,文中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均为演绎后而成,请勿与史对照再另,文中涉及种种宗教斗争,均为杜撰,若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