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13400000055

第55章 周贻白先生年谱简编(1)

丁明拥

周贻白(1900—1977),或作夷白,原名周炳垣,曾名一介、慕颐,笔名六郎、剑庐、云谷,一度化名杨其敏。湖南长沙人,近现代戏剧史家,戏剧理论家,戏剧电影作家。青少年时期曾搭戏班学艺,做过湘剧、京剧和文明戏专业演员;同时刻苦自学,研读文史典籍。1927年参加田汉主持的“南国社”。1935年开始致力于戏曲史和戏曲理论的研究。嗣后,在新艺话剧团、中国旅行剧团及新华、金星影业公司等处从事话剧、电影剧本创作。1949年以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戏曲改进委员会委员,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戏剧学习》、《戏剧论丛》编委,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市第三届政协委员等职位。

周贻白主要著作有:《中国戏剧史略》(商务印书馆,1936)、《中国剧场史》(商务印书馆,1936)、《中国戏剧小史》(永祥书局,1945)、《中国戏剧史》(3册,1939年写成,中华书局,1953)、《中国戏剧史长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中国戏剧史讲座》(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论文集有《中国戏曲论丛》(中华书局,1952)、《中国戏曲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周贻白戏剧论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等。戏曲史籍考证及释义著作有《曲海燃黎》(中华书局,1958)、《戏曲演唱论著辑释》(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明人杂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周贻白小说戏曲论集》(齐鲁书社,1986)等。创作、公演并出版的话剧作品有《北地王》、《李香君》、《绿窗红泪》、《花木兰》、《金丝雀》、《阳关三叠》、《连环计》、《天之骄子》等;上演而未出版的作品有《天外天》、《酒绿灯红》(后改名《花花世界》)、《春江花月》(后改名《满园春色》)、《花蝴蝶》、《云淡风轻》、《姊妹心》等;摄为电影故事片的作品有《苏武牧羊》、《雁门关》、《相思寨》、《李师师》(后改名《乱世佳人》)、《卓文君》、《聂隐娘》、《红楼梦》、《李香君》、《家》、《野蔷薇》、《白兰花》、《风流世家》、《逃婚》、《标准夫人》等;此外还有京剧《朱仙镇》等,总计30部上下,文字总计约400万字。

周贻白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被誉为“场上案头一大家”。

1900年(出生):

清光绪二十六年旧历十月十五(12月6日),出生于长沙坡子街。祖籍为长沙县大贤都塘冲源(今属北山乡)。与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校长周鲠生为本家。塘冲源周姓为当地望族,周贻白家自祖父即已家道中落。父亲周庆光早年在长沙湘剧普庆班学过湘剧,排名为“庆”字辈演员,擅唱高腔。中年以后改营商业,为坡子街“裕丰祥”店铺业主,改名“庆光”为“觐光”。周庆光初妻何氏,与湘戏老生康近云是连襟,周庆光在长沙还有个堂兄周广容,在水果行里掌秤。继妻江氏,即周贻白的母亲。江氏有三姐妹,大姐嫁给顾家;二姐嫁给开绸缎庄的左家;江氏行三,还有个堂弟叫江少松,开过湘绣馆。

长沙坡子街在湘江侧畔,自清末起就成为长沙金融、药业集中的繁华地带。20世纪初,这里钱庄、银行林立,为长沙第一繁荣处所。周庆光中年以后在坡子街经营一爿夏卖扇子、冬卖毡毯,只有一间门脸的铺面店。坡子街里还有座火神庙,叫“火宫殿”,又名“乾元宫”,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三,这里都举行群众性的祭祀活动,人群熙攘、热闹非凡。晚清和民国初年,庙前的广场上摊棚罗列,“火宫殿”前还有一戏台,戏联为:“象以虚成,具几多世态人情,好向虚中求实;味于苦出,看千古忠臣孝子,都从苦里回甘”。实际上,这里已成为祭祀、看戏、听书、赏艺、小吃的庙市,相当于平民娱乐中心。尤其是“火宫殿”的炸臭豆腐非常有名。参见周华斌未刊稿:《周贻白传》。周贻白就出生在这样一个热闹繁华的市井环境里。古语所谓:“家近通衢,不问而多知”,加上父亲常带年幼的贻白逛戏园、会票友。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周贻白从小便喜交游、爱湘剧。

1906年(六岁):

入长沙丽正小学读书。此时长沙变法维新风气早开,1987年梁启超即受湖南巡抚陈宝箴之邀任长沙实务学堂总教习。周贻白小学所设课程已非专注于古文诗经、孔孟之道,而是增加了修身(后改作“公民”)、体操、音乐、手工、图画、数学、博物等。小学国文教本,还出现了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和拿破仑跟约瑟芬恋爱的韵事。

周贻白自入小学即受到的是西方启蒙教育。在课余他还师从湘剧武生潘复阳(周庆光盟弟)习武,练武的艰辛不仅磨炼了周贻白的性格,还为他以后浪迹江湖和闭门著书锻就了坚强的意志品质。

1907年(七岁):

旧历十月十五,父亲周庆光去世,家境日益窘迫,在母亲江氏的辛勤努力和舅父江少松的帮扶下继续求学。

1910年(十岁):

从长沙丽正小学毕业,升入长沙长郡中学读书。长郡中学1904年由长沙知府颜钟骥创建,始称“长沙府中学堂”,是当时唯一的府立中学堂。1912年,民国建立,废除府制,原长沙府所属各县有识之士倡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府中学堂为基础,建立湖南长郡公立学校。1914年,学校采用各县联合办学的方式,改名为湖南第一联合县立中学。此后,学校先后更名为长郡公学、湖南第一联合县立中学、湖南长郡联立中学校、长沙市第一中学(1951年)、长沙市第二中学,1984年恢复长郡中学的校名。105年以来,长郡中学以“朴实沉毅”为校训,不仅造就了徐特立、李维汉、陈子展、周世钊等一代名师,还孕育了郭亮、任弼时、李立三、李富春、肖劲光、曾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张孝骞、沈其震等十二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此外,著名美学家蔡仪、音乐家吕骥、青年歌唱家张也和陈小朵等也曾就读于长郡中学。

后来戏剧史家张庚也进入该校读书。周贻白在长郡中学后期,中国著名文学史家陈子展(田汉同学)到长郡中学任教,陈1927年到上海办报、卖文、教书为生,后为复旦大学文学系主任、教授,1949年前曾一度任复旦大学校长。陈子展著《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即是以胡适《最近五十年中国之文学》为底本,正是为南国艺术学院讲课的教材。周贻白亦是南国社成员,可以推断,周的师承学问与陈子展有莫大关联,故周贻白的学术传承当可追溯至陈子展和胡适。周的第一本《中国戏剧史略》以白话文写就,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写成的戏剧通史,包括注释、体例和语法等,明显是对胡适所提倡的现代学术论文范式的响应。

1913年(十三岁):

年初,欧阳予倩来到长沙与“社会教育剧团”合作搞戏剧,演出了《家庭恩怨记》,引起轰动。欧阳予倩还针对长沙官场现状,基于义愤编《运动力》一剧揭露讽刺辛亥革命后湖南新贵们的种种丑态。不久,欧阳予倩的同志会与社会教育团分离,独立组成“文社”,上演《热血》、《不如归》和《社会钟》等宣传革命的新戏。文社的活动受到长沙一些革命党人和开明士绅支持,产生了很大影响,给湖南播下了新剧的种子。周贻白在悼念欧阳予倩的文章《一笛秋风唱尾声》中谈到,他在是年就看过欧阳予倩在长沙所演之戏,认为:“这种戏与平日所看的戏大不相同”,并说自己那时(13岁)“已对湘戏略窥门径”。

周贻白辍学之后加入的文明戏班正是曾与欧阳予倩合作的“长沙社会教育剧团”,这样的遇合也为他1927年在南京与欧阳予倩的结识和终身为友打下了基础。孟度在《话剧在开倒车》一文中回顾,民元时候的新剧运动真是令人低徊不置。那时候的新剧演员也是轰轰烈烈干过一阵子的。旅行各地演出的新剧团体往往给予当地的风气以巨大的影响;临了还有一批热情、幻想的青年男女会跟了戏班一块儿踏上征途。周贻白就是在这样风气的影响下,才最终走出家门投身戏剧事业的。

1916年(十六岁):

周贻白辍学。家中经营的店铺“裕丰祥”倒闭,周贻白进人长沙华昌劝业工厂,成为一名地毯学徒工。(“毡垫何曾因自暖”——欧阳予倩诗)

1917年(十七岁):

初具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周贻白因要求加薪被华昌劝业工厂开除。开始加入曾与欧阳予倩合作的长沙“社会教育新剧团”(文明戏班)习演丑角,后又随班进入“豫园京剧班”习演武戏一年多。

1918年(十八岁):

京剧班解散,他又与伙伴一起加入“樊锦山马戏团”,在湖南的常德、沅江、岳阳、湘阴一带流动演出,开始了一段长达两年的舞台生涯和流离生活。前后四年的舞台生涯,对他毕生从事戏剧事业和戏剧史研究至关重要,也是他中国戏剧史研究中史识和史观的直接来源,他提出的“戏剧非奏之场上不为功”的史识和“戏剧从一开始就是一门综合艺术的观念”,正是这阶段“场上”的经验所得。

1920年(二十岁):

凭借着辗转各剧团演出时省吃俭用的一百余元,冒名顶替到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预科班旁听一学期,开始接触并受无政府主义和新文化运动影响。武昌高师此时为民国六大名校之一,黄侃曾在此任教。参见武汉大学校史。黄侃论成才云:“通一经一史,文成一体,亦可以为成人矣。”黄侃常对人说:“学问须从困苦中来,徒恃智慧无益也。”他以为“治学如临战阵、迎敌奋攻,岂有休时!所谓扎硬寨、打死仗,乃其正途”。考察周贻白的学术之路,心无旁骛、专攻一门,学术踏实、求深求邃,正是黄侃语录的最佳注脚。同年,陈独秀在武汉高师传播新文化。

1921年(二十一岁):

以笔名“六郎”为《湖南自治新报》写小说和杂文,同时勤奋阅读一些文学、戏剧理论书籍和翻译剧本。在此期间,周贻白读了俄国著名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一书,对克氏抓住青年人的心理特点,讲述青年人怎样才能做一个使人民大众摆脱痛苦、争取光明和幸福的人表示赞同。该书用通俗、生动、活泼、富有感情和煽动性的语言,指出妇女、工、农、兵团结起来,汇成人山人海,定能埋葬旧世界;还用雪莱“当奴隶正在毁坏他的铁链的时候,不要怕”和“站在自由人的前面的时候,不要怕”的诗句鼓动青年人。此后,周贻白的政治立场自觉向无政府主义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靠拢,对当时的社会制度抱有反抗的态度。

周贻白的努力和文字功力得到《湖南自治新报》主编郑天疣认可,被招进《湖南自治新报》任校对,并为该报副刊撰稿,从此开始了他的文字职业生涯。(“曾磨铁砚点铅黄”——欧阳予倩诗)。

1922年(二十二岁):

夏,《湖南自治新报》停刊,周失业。由舅父江少松介绍,到湖南总商会月捐处征收商店月捐,月薪金8元。开始学习世界语并大量阅读和钻研中外有关戏剧理论的书籍和翻译剧本。

1924年(二十四岁):

10月,月捐处撤销改为年捐处,周脱离总商会。在长沙善正小学代课,为《湖南工报》撰稿。通过世界语学者黄华瘦1913年黄华瘦在长沙创办世界语专门学校,1920年成立湖南世界语研究会。1920年至1925年间,在毛泽东的母校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和他创建或从事过革命活动的地方如船山学社、平民大学、长沙青年会开办过世界语班。著名作家王鲁彦、北大毕业生吴克刚在这里教过世界语。与王鲁彦结识,开始信仰无政府主义。

1926年(二十六岁):

陈明枢、张发奎率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进入长沙。经在北方军医处任职的原《湖南自治新报》主编郑天疣介绍,周加入国民革命军,任后方第三医院中尉书记官。10月,北伐军攻克武昌,第三医院取缔,周留居长沙。

1927年(二十七岁):

周贻白离开长沙去寻郑天疣,在南京遇《湖南工报》撰稿时结识的朋友蒋寿世(田汉的表舅),与蒋一起去上海参加田汉、唐槐秋、唐琳等人发起创办的“南国电影剧社”。同年,田汉率领南国社集体到南京筹办国民剧场,被蒋介石的秘书陈立夫拉入政府,周贻白任总政治部准尉司书(蒋寿世任少校股员,欧阳予倩任戏剧顾问,唐槐秋任戏剧股长)。周以“周夷白”的名字登记加入国民党(“文革”时为此饱受磨难)。

夏,在南京与时任南京总司令部政治训练处宣传处艺术指导员的欧阳予倩结识,在唐槐秋执导的南京国民剧场排演《荆轲》一剧中出演狗屠脚色。

9月,离开南京到武汉。遇旧友张铁君。改名周一介,由张铁君推荐,加入筹备武汉市总工会。

10月,工会成立,任执行委员兼车工总会指导员。

12月,辞职,离开汉口回长沙。回到长沙的周贻白因被怀疑有通共嫌疑,被关押在长沙公安局监狱。

1928年(二十八岁):

年初,彭德怀的西征军攻入长沙,周借机逃狱,躲至洞庭湖,借一条小船打鱼为生。开始了两百多个日夜的水上漂泊时光。年末,由在长沙善正小学相识的邹矢白推荐到一所由私人花园改成的凉园茶座做账房。

同类推荐
  • 生肖物语—民俗图案中的十二生肖

    生肖物语—民俗图案中的十二生肖

    生肖风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典文化中赋比兴文学手法的巧妙应用。了解十二生肖文化,有助于我们进入中国民俗文化的玄妙之门。愿沈泓编著的《生肖物语》这本趣味盎然的书带着你走进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精彩世界。
  • 书法的秘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书法的秘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书法的秘密》主要选编中国古文字的源流、演变以及所蕴涵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比较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书法的代表大家以及书法流派的发展轨迹等方面的内容。内容神秘吸引人,图文并茂,是读者在趣味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了解一些人文知识,从而提高自己品位,并激起求知探索的兴趣。
  •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作者所撰文章,在很大程度上都选择了比较特殊的叙述角度,甚至以异于时人的艺术批评方法进入批评文本。这些文章几乎都显现着梁启超先生《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的智慧灵光,梁先生此著传导给笔者的文化智慧可以说是受益终生的。
  • 苍老的喉咙——摇滚音乐(课外雅致生活)

    苍老的喉咙——摇滚音乐(课外雅致生活)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欣赏篇·近代变迁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欣赏篇·近代变迁

    写字教育不仅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个性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热门推荐
  • 海洋知识小百科-军事篇

    海洋知识小百科-军事篇

    本套书共分10个分册,分别从海洋、地理、水文、气象、探险、航运、生物、工程、文化、军事、渔业10个不同的角度对海洋做出了诠释,力图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现,向广大读者展示一个生动而立体的海洋世纪。
  • 江湖独行刀

    江湖独行刀

    血刽屠千绝是江湖道儿上出了名的煞星,虽然狠辣冷酷却颇有侠义心肠,在替信义镖局除去了穷凶极恶的敌人嗜血三鬼之后,却莫名其妙地被人栽赃陷害,差点儿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在遭到一连串的袭击之后,屠千绝利用掌握的线索找上了仇人,却在最后关头得知其中另有内情,不甘屈服的屠千绝与幕后黑手展开了殊死搏斗……故事的最后,自然是以主角一战成为武林英雄,然后怀拥娇妻退隐江湖为落幕……
  • 橙如我爱你

    橙如我爱你

    这是一篇披着励志外衣的言情小甜文!田橙跟秦肃在一起之后,少女怀春的周耐耐十分好奇地问她:“你跟秦肃第一次接吻是怎么发生的?”田橙故作镇定地回答:“自然而然就发生了。”被秦肃收留的第一个夜晚,她口渴,起床喝水,喝完水,一转身就撞进了秦肃怀里,她抬头,他低头,四目相对,两唇相碰,如同天雷勾地火,一发不可收拾……优秀和爱你都是永不停歇的过程——田橙
  • 再来一次的你

    再来一次的你

    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因为一次意外,可以选择再来一次他留有遗憾的事,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 傲娇萌夫惹不起

    傲娇萌夫惹不起

    【甜宠!狼系小奶狗甜蜜追妻】那晚,李家惨被灭门,他被从天而降的女人救走:“小弟弟,别怕,从今以后姐姐罩着你。”从此,她以姐姐的身份,照顾他。后来,那个软弱的男孩长大了,摇身一变,成了让人闻风丧胆的冉王殿下。对姐姐各种套路。面对小奶狗的猛烈追求,某女实在不想接受:“我不喜欢老牛吃嫩草。”某男邪魅一笑:“我甘愿被老牛吃!”她扶额叹息:“你太奶萌了,我喜欢男人一点的。”不料他却化身占有欲极强的小狼狗,护妻狂魔超级帅!
  • 青囊世医

    青囊世医

    腹黑仵作和痞子捕快的爱恨情仇。朝廷建立科考制度,主角也因此成为了一名郎中(兼职仵作)。并以郎中的身份见证了那些年的奇闻逸事,和人情世故。
  • 全球狙杀

    全球狙杀

    寒朗古武家传,是经验丰富的狙击手。一次任务遇袭,他的小队全部阵亡,侥幸存活的寒朗,立誓狙杀所有敌人!……大峡谷的风呼啸而过,远处狼群啃食着野牛,秃鹫盘旋紧盯腐肉。一只像猫的狗爬上沙丘,进入倍镜的视线之后——嘭!寒朗趴在伪装布下,如一块没有生命的岩石,血腥中,开启全球狙杀!欢迎大家入群:246057077
  • 醉浮生

    醉浮生

    一醉千忧忘,宇宙若鸿荒。世人千载影没还,几度绵绵情。或与天地同,或为百花酿。梦尽三世倾我心,一饮浮生醉!拥有双武魂的少年,却身负绝世凶器,自幼善良又晕血的他却因此患上了血啸之症,他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情感丰富略显真实的玄幻世界,不妨试读一下!
  • 繁华一梦寄锦书

    繁华一梦寄锦书

    看小说把自己看穿到民国时期还是自己再看的那本前妻虐女主后期虐渣男的小说。还一不小心把自己丢在了外面回不去遇到了一个神经嘻嘻的老头。然后从此走上人生巅峰,花前柳下。(男主你们谁都不可能猜到的)
  • 风雪多瑙河

    风雪多瑙河

    他不是冒险家,却有着冒险家的无惧;他不是侠客,却有着侠客的肝胆;他不是慈善家,却有着慈善家的爱心。这就是欧洲著名侨领张曼新的真实写照。这部长篇传记,运用独具特色的艺术架构和表现手法,浓墨重彩而又生动地再现了九十年代初张曼新挈妇携子勇闯东欧以及他出国前后种种奇特的生活遭际和天方夜谭般的传奇。本书,将带给您一个充满独特情感世界的精神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