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13400000035

第35章 学高师泽千古德厚垂范百年

——“纪念周贻白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侧记

本刊记者 丁里

2010年12月4日,“纪念周贻白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举行。研讨会由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中央戏剧学院和中国戏曲学院联合主办。与会人员有周贻白先生的家人、生前友好、亲炙弟子及再传弟子、京内外戏剧戏曲学领域的教授、学者及博、硕士研究生等共80余人。年逾九旬的周贻白夫人杨钰女士、红学专家冯其庸先生、戏剧史家郭汉城先生和戏剧理论家刘厚生先生,在录影中深情缅怀了周贻白先生的生平事迹,对周先生的道德文章给予了高度评价。

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为研讨会手书条幅“周公贻厚,惠远泽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戏曲研究中心送来贺联“曲学稗学演唱学触类旁通乃一代宗师,京剧话剧影视剧诸体兼擅诚文章巨手”;远在杭州的戏剧学家洛地先生给研讨会发来了贺联:“以事晓人、以技娱人、以情动人、以理喻人、敷人世悲欢离合是非存废弄虚扮假舞台真艺术,歌场高手、优伶班首、书会俊才、学坛教授、集古今杂剧传奇南北曲腔文武乱弹花雅一长编”;南京大学吴新雷教授、上海戏剧学院叶长海教授分别给研讨会发来热情洋溢的贺信;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教授赋诗一首《仰望贻白夫子》:“困学终日意昏昏,岁月老去愁转沉。检点平生恨一缕,未做周门立雪人。”

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刘桢和中国传媒大学副校级领导、中国教育台副台长吕学武共同主持。

全国文联副主席廖奔首先致辞。他说:“周贻白先生之所以能在当时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奠定一个完备的戏剧史学体系,直到今天我们还很难突破,这和时代的造就有关。‘五四’前后西学东渐,一代学人乘时代的风气而上,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才成就了如此的业绩。周贻白先生纠正了戏剧研究偏向文学史研究的方向,他的戏剧研究倾向于整体化、案头化,奠定了戏剧史研究新的体系。周贻白奠定的这一戏剧史学框架至今未有突破,之所以很难突破这一框架并有所创新,是因为它涉及的范围和内容差不多涵盖了我们今天研究的所有领域,这种筚路蓝缕的创建之功是值得纪念和总结的。”

随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刘祯致辞。他认为:“周贻白与王国维都是20世纪研究戏曲的大家。周贻白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出版的集著《场上案头一大家》这一书名,非常好地概括了周先生的学术贡献。周先生是最早关注舞台、表演、声腔等戏曲元素,并将它们整体纳入戏曲史做综合研究的学者。张庚和郭汉成先生领导编著的《中国戏曲通史》也是沿着这条路子前进的,《中国戏曲通史》的撰著,是集合了一大批在各领域均有所建树的学者集体完成,而周先生的戏曲史则是单打独斗凭一己之力独立完成的。周先生的七部戏曲史著中,有戏曲出于宫廷、民间和文人之说,还有使用阶级分析的观点,这些都打上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鲜明烙印,但唯有这样分门别类地研讨,戏曲史才是全面和完整的。周贻白先生在戏曲史上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因为他既有理论和文化上的深厚修养,又有场上演出的实践经验和坎坷的人生阅历,这些成就了他宏观把握历史以及有理论、有深度的戏曲史学成就。”

接着,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周龙、中央戏剧学院党委书记刘立滨、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袁军等也先后致辞,对周贻白先生的学术贡献、治学思路和教育理念给予了高度评价,高山仰止之情见于言表。

周贻白先生的哲嗣周华斌教授致谢词。他首先对所有与会人员莅临表示感谢,继而进一步总结了父亲光辉而不平凡的一生。他说:“先父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少年演剧、中年编剧、晚年教学,在戏曲研究领域做到了场上与案头并重,留下了40余部戏剧和电影剧本,此外他还有七部由简入繁又由繁入简的戏曲史专著;他的史著与时代结合,不断推翻结论,不断充实史料,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希望这次研讨会的召开能将周贻白和戏剧史学的研究引向深入。”

在主题发言单元,中国艺术研究院余从研究员说:“60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恩师的谆谆教导,回忆着往日的情景,永志不忘。”他在谈到周贻白先生的历史贡献时,引用了张庚先生的话:“贻白先生当国家多事之秋,一生过着不安定的日子。但是他从小对于戏曲熏染甚深,一直走着一条自学专研戏曲,特别是戏曲史的道路。也许他学无师法,但有过许多舞台实践的经验:当过演员,写过剧本,和许多戏曲演员始终有来往。他的研究工作不是纯书本知识,所以能自成一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世界上研究中国戏曲史的学者不少,但写成完整史书独树一帜的,王国维、青木正儿之外,就要数到贻白了。”

山西师范大学黄竹三教授从戏曲文物研究的角度谈了周先生的贡献。他说:“周先生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淹通古今,著作等身。既从事过话剧、戏曲、电影创作,又曾登台表演,更在戏曲史和戏曲理论上卓有贡献,真不愧为‘场上案头一大家’。他的几部戏曲史著作,影响极大,泽惠后人。我在青年时代学习戏曲史,就曾受过他深刻的影响。周先生的戏曲史研究,注重通史性的探索与总结,无论作家、作品、演出形态、脚色行当、声腔源流,都有精辟论说。尤其是他首先提出中国戏曲声腔三大源流,即昆曲、弋阳腔、梆子腔的见解,更醒世人耳目。他的研究,还能密切联系舞台演出实践,注重实际调查,改变过去学术界研究方法上只重考据和文采的偏颇,在学风建设上有重要建树。”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英德说:“作为戏剧史家,周贻白最大的历史贡献是在王国维、吴梅、齐如山、青木正儿等人之后,另辟蹊径,对中国戏剧史发凡起例,独树一帜。与以上四位戏剧史家相比较,周贻白戏剧史研究的突出特点首先是把各种戏剧活动都作为戏剧史的构成部分等同看待与混融研究。周贻白‘有感于中国戏剧的研究多论曲文而很少通史’,因此着意以治剧的方法研究中国戏剧史,在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发凡起例,既重案头,也重场上,既重昆曲,也重乱弹,写出了一部真正的中国戏剧全史。1947年赵景深为《中国戏剧史》撰序时就评价说:‘到现在为止,我们还不曾有一部比较完备的中国戏剧全史。有之,自周贻白《中国戏剧史》始’。周贻白先生的戏剧史从内延上来看,具有综合性和演出性;从外延上来看,他不把话剧纳入研究范围,主要关注的是传统戏曲;放在世界艺术史的宏观背景下来考察,周先生的戏剧史具有世界眼光,是中国对世界艺术史的一大贡献。”

北京科技大学周湘斌教授回忆了“文革”当中周贻白先生的苦难遭遇。她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33年了,33年前的历史似乎已经远去,可是,每当提起父亲,曾经的一切就立刻回到眼前,历历在目。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父亲生命的最后几年,是无言无语的几年?讲课那么生动、思想那么丰富的父亲,为什么最后几年没有了思维?医生说父亲成了‘植物人’,而我要追问的是:是什么使父亲变成了植物人?显然,如果没有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劫难’,父亲在那几年里不会变成植物人,也不会那么早离开我们。如今,狂潮虽已过,沉冤虽已雪,死者可安息;可是,面对学术的诚实,在我们纪念父亲的时候,难道不该再次发问:那样的事情真的远去了吗?思想之独立、学术之自由真的来到了吗?”

北京市文化局一级编剧、著名剧作家张永和先生深情回忆了恩师的教导和高情厚谊:“我是周先生的手把徒弟,老师对我恩重如山。老师不仅在戏剧文学方面对我帮助很大,在做人方面更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我之所以能够从事这个行当就是周老师之功。老师对我‘站稳脚跟、巩固阵地’的亲切教诲言犹在耳;在帮助我指导改编京剧现代戏《节振国》时,他不仅亲自出马,还请来了著名剧作家翁偶虹帮助推敲。周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深,他还是海内著名的收藏鉴赏大家。”

中央戏剧学院教务处原处长姬崇恭是周贻白的学生。他回忆了学生时代与周先生的交往和周贻白先生早年的传奇经历:“周先生有很好的功夫底子,当年演过武丑。他曾亲口对我讲,30年代,他与欧阳予倩一同去武汉演出,当地恶霸扬言砸场子捣乱,周先生怀里揣着一个铁秤砣单身过江赴会与恶霸谈判,准备谈不成就开打,保证了演出的顺利进行。周先生为人就是这样,真正为朋友两肋插刀。1943年,周先生与中国旅行剧团因在北平演《绿窗红泪》被日本鬼子关进了监狱,在狱中有一个狱霸龙头欺负同监的演员邵华,周先生出手制服了这个狱霸并化敌为友。新中国成立后这个龙头还专门到北京看望周先生。”

中国戏曲学院钮骠教授生动地追忆了周先生授课时引人入胜的情景。他说:“我十分有幸得到周贻白老师的开蒙,1951年戏曲学校建成后不久,周先生受戏曲学校校长王瑶卿先生的邀请,给我们这一班学生授课。他像哄小孩一样的热情亲切,讲课精彩生动,常常使我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记笔记。他讲到兴致处随口唱道:‘踏摇娘哭哎!苦何来也?……’声音至今如在耳边,令人难忘。”

中国艺术研究院王安葵研究员认为:“周贻白先生的戏剧史著,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他对中国戏剧史有开辟之功,张庚、郭汉城正是沿着周先生开辟的这条道路修治《中国戏曲通史》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秦华生研究员总结了周贻白先生在曲艺、小说、诗词等方面的学术成就。他说:“周贻白先生学术视野开阔,用功勤奋,多读博览,他的学术著述,实事求是,论证充分,论据充足,常有新发现的学术见解。由于他认为,戏曲‘因其晚胎于古之散乐,所以包括之事物,尤为繁复’。故而对戏曲相关的曲艺、小说、诗词等也下工夫研究,留下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值得大书特书。”

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孙萍教授论述了周贻白的戏剧史教学思想所具有的启示意义。她认为:“周先生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他在教学中强调文学和舞台表演兼重,要求学生兼重舞台和文本;二是他注重舞台实践和田野考察;三是在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上,不是让他们照本宣科熟习自己的教学大纲,而是要求他们梳理出自己的教学大纲,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武汉大学博士生王雯谈到了周贻白先生的戏剧观念对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所具有的启示。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梁燕以重读《戏剧史长编》为题,重点谈及了周先生的人品和文品。她说:“周先生专心修史,有一以贯之的研究方向。他重文献考证与‘场上之道’的治学理念,在著史过程中辨析史料,立论谨慎,发语精微;他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简明为本的行文风格,重资料而不盲从,一旦认可则言之凿凿观点鲜明,自己的观点惜墨如金,审慎至极。他这种微言大义、言简意赅的学术品格,足以作为后世学子的楷模。”

发言的学者还有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刘丽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刘平研究员、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王永恩副教授、中央戏剧学院艺术管理系陈珂副教授、业余戏曲研究者戴申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谢拥君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孟梅博士、丁明拥、谭庆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周贻白在戏剧史研究、历史剧创作等方面的成就,并结合当今的学术发展,探讨了周贻白的学术遗产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的原因。

为期一天的研讨会时间不长,但会场气氛十分热烈。老一辈学者的发言高屋建瓴,年轻一代学人充满朝气。从他们的言谈中可以看到,周贻白先生的研究方法和学术创建已经得到了当代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人们有理由期待,老一辈的治学精神在今天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光大,研究视野更加开阔,研究角度不断更新,社会主义的学术事业更加繁荣。

同类推荐
  • 有趣的书法家故事

    有趣的书法家故事

    书法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之一。它萌芽于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与甲骨文同龄。
  • 梵·高

    梵·高

    本书收录了后印象画派的代表画家文森特·梵高的众多油画作品,其中有部分水彩,该书从梵高早期的画作到后期的风景画作都有收录,题材包含了人物肖像、风景、静物,是梵高现存600多幅画作中的精华部分。
  • 美的沉思

    美的沉思

    《美的沉思》是台湾美学大师蒋勋先生在美学领域的经典代表之作,被誉为“台湾版《美的历程》”,自1986年在台湾第一版发行以来,至今经过几度再版印刷。此次,应读者迫切需求,大陆引进全新修订彩色珍藏版,增录图片、年表、索引,为读者提供更赏心的视觉体验,更悦目的美的探索!玉石、陶器、青铜、竹简、帛画、石雕、敦煌壁画、山水画……蒋勋在这些被“美”层层包裹着的艺术作品中,开始逐渐思考起它们形式的意义。经过一次一次时间的回流,将历史的渣滓去尽,蒋勋看到了它们透露出的真正的时空价值和所承载的历史意义。
  • 达·芬奇笔记

    达·芬奇笔记

    1651年,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森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芬奇笔记》。笔记手稿非常随意,稿纸凌乱,没有排序和编码,有的甚至是达·芬奇用左手写成的反书——后人需拿镜子才能破解。手稿无所不谈,但中间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有可能开头说天文,中间谈声音原理,最后说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这些即兴的议论,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配上达·芬奇手绘的图片,本书具有极高的欣赏和保存价值。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音乐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音乐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热门推荐
  • 殺

    太白金星VS宇智波斑孙悟空VS神笔马良阎罗王VS海神波塞冬钢铁侠VS黑白无常在这里你将代言一位强大的存在苟且存活大乱斗型无限流小说,作者:吕郎才尽欢迎朋友的到来
  • 武极兵王

    武极兵王

    他,一代杰出的雇佣兵王,斗遍天下无敌手,玩转各国首脑于手掌之中。他在华夏称霸一方,独武为尊。她,既柔弱又刚强的女雇佣兵,辅佐他成就大业。兵者世界,强强对抗,女儿情长,缠绵悱恻。
  • 扈家官庄

    扈家官庄

    故事的背景是军阀混战、血雨腥风的清末民初,故事的地点是益都县的一个小村庄:扈家官庄。1918年,扈家官庄同年出生了五个孩子:分别是约长扈信的双胞胎儿子扈大金、扈大银;保长扈挺的独生子扈大铁;剃头匠武罗锅的儿子武仕德;大善人陈吉福的女儿陈招娣。五个孩子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成人,亦有了不同的人生命运,陈招娣跟着扈大金去了北京大学求学并偶识李康生,二人参加了李康生领导的共产主义七人小组
  • 富人向天堂:财道

    富人向天堂:财道

    这是一部关于金融奇人、奇情、奇事的奇书。它演绎财运和命数的故事,写尽了男女之情在财运和命数之间的彷徨纠葛,小说引进了真实案例,表现了社会写真、客观纪实的倾向;同时小说又充满浪漫传奇色彩,由苏北穷小子而 成为沪上大亨的崔钧毅等人拥有高超智慧和财富雄心,他们是真正的财道英雄,还是一时得势的财道枭雄?
  • 我是皇子谁敢惹我

    我是皇子谁敢惹我

    说到九皇子百姓们只觉背脊一凉脖子一缩心中恐惧迅速增大要知道九皇子宫铭阳三岁便一拳把六皇子打到流鼻血,五岁便偷溜出宫一脚踹了丞相之女,十岁跟皇帝出宫打猎拳脚相加打死了一头熊两只虎三只豹子四匹狼,十五岁北辕国侵犯自己东凤皇朝被皇帝派去剿灭,短短3个月搅得北辕国天翻地覆,轰炸了北辕国部分皇宫抢了北辕国皇宫内许多奇珍异宝抽了北辕国几位皇子公主和娘娘几巴掌,完事后吹着口哨说要忙着回家过生日去吃长寿面如此暴力恐怖的九皇子闹得各国一直担惊受怕,因此各国流行一句话“惹谁都别惹东凤皇朝九皇子...”
  • 对我绝对服从的世界

    对我绝对服从的世界

    自那一天的诡秘光芒席卷全球后,世界的法则就此成为了可颠覆的『东西』。本该只存在于想象世界的超能力逐渐成为日常。当人类可以飞行,可以成为兵器,可以超越认知,社会的秩序也在因此重新构造。经过一千三百多年的艰难曲折,一个适应了超能力者们的全新世界体系,终于构造完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君夫人不好惹

    神君夫人不好惹

    【男强女强,爽文甜文,1v1,身心干净】言汐晴,言家傻女,灵修废柴,原本已经被天才庶姐害死,却在十年后神秘出现……传闻,言汐晴要炼丹给祖父当寿礼。众人惶恐,老太爷千万不能要!后来,她的一颗丹药万金难求。传闻,言汐晴弄坏了炼器宗师的灵器,她要自己进行修复。众人冷笑,不知天高地厚,简直班门弄斧。后来,她随手修复的灵器,成了极品灵器!传闻,言汐晴驳斥了阵法前辈,直言对方不懂阵法。众人嘲讽,你真的以为你是全能?后来,阵法前辈诚心求教,希望她能指点迷津。众人捂着被打肿的脸沉默下来。&&& 某神君眉眼清冷,紧追着她不放,“抢了我的东西就想跑?” 言汐晴一脸懵,“我抢你什么了?” 某神君眼底变得无尽宠溺,“你抢了我的心,这辈子都别想逃离我身边!”
  • 流年青梦:挚爱一生无悔

    流年青梦:挚爱一生无悔

    “凌雨枫,从现在开始,你不许碰我,不许黏我,不许和我说话,因为过几天,我就要结婚了!”苏静娚的话音刚刚落地,凌雨枫就略带不爽的口气问,“他有我帅吗?你非要嫁他?”苏静娚摇头。“他比我有钱吗?你要移情别恋?”苏静娚还是摇头。凌雨枫皱皱眉,接着问,“哦,懂了,那他床上功夫肯定比我好?”苏静娚气的,狠狠的白了他一眼,还是没有说话。凌雨枫见自己问了那么多问题,这个丫头不是狠摇头,就是翻白眼。气的,一把抱住她,把她往沙发上一按,身体压上去,凑到她嘴边,纳闷儿的问,“难道我猜错了,该不会是他沙发上的功夫-比我好吧?”苏静娚彻底的,更无语了,把眼一闭,心想,懒得理你,你特妈的-爱咋地咋地。
  • 和电竞大神撒个娇

    和电竞大神撒个娇

    传闻,君家大小姐是个不受宠的,连君都不配姓!事实上……“宝贝儿女儿,你喜欢妈妈?那就跟妈妈姓!”“宝贝儿女儿?你说你要干什么?当男人?好说好说,你哥的身份借你了!”什么,你说你喜欢上了一个男人?不行!夏氏千金高调归来!竞技场?黑客帝国?商战?娱乐圈?不好意思,我是氪金玩家,外挂人生,需要的,通通拿下!当然……还包括那个腹黑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