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08900000054

第54章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的理论实质——“情境诠释演播”(6)

7)Another way of showing emotional understanding is to briefly offer incidents in which you had similar experiences.….Be cautious,though,in sharing your experiences during the interview.Make sure your example does not minimise the interviewee's suffering by presenting a false analogy.Keep your comments brief enough so that your experiences do not become the center of the discussion.Keep in mind that expressing emotional support is better done through suggestion or brief empathetic utterances.

8)It is not too difficult for most interviewers to convey a level of emotional understanding when they really feel it.But what about those situations in which you do not empathise with the interviewee?On one hand,you should not communicate disgust and reject out of hand what people are doing.On the other hand,you should not pretend to accept behaviours that are shocking to you,because your pretence may come across as hypocrisy.What you want to communicate is t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what they are saying and trying to learn from them.

9)Showing understanding does not require becoming a member of the group you are concerned.You can be understanding and still be yourself in an interview relationship,agreeing with some things and disagreeing with other things.

总之,对于体现在主持人职业素质上的“善问”的形成,抑或可以说是“锻造”,也是要经历不断积累和超越的过程的。而且,这一过程并不是“时段式”的,而是“职业式”的。因此,以上笔者列出的具体方法或操作时需注意到的点—自然氛围、适时鼓励、体现理解,也只是具有参考价值的引导。毕竟,每位主持人还须根据自己的特点来总结和积累更符合自己的方法和经验。

3“善问”的定位——节目风格类型的视角

在丰富多彩的广播电视节目里,由于节目以类型化的形式被设计和制作,所以,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掌控方法,也就随之而形成风格化的体现。但是,在这些看似主持特点鲜明的掌控方式上,其实也是因为主持人在遵循着新闻传播特点的基础上,而进行的“个性化”的处理而已。

这里提到的“新闻传播特点”,是指所有的广播电视节目,都是以“新闻化”的“事实”传送方式,通过“播报”、“讲述”、“议论”和“直播”来完成的。而这些传送的完成,都是以“问”和“答”的原理为出发点的。所以,尽管不同的节目风格定位使得主持人的掌控方式有了不同,但是,对于具有“善问”能力的体现,还是在节目中一览无余的。

在这一部分里,笔者根据节目的最基本类型“谈话类”(Talk-show或Chat-show)节目中对“善问”的要求和把握方式,进行探讨和分析。

以“谈话类”节目原理而衍生出的不同风格节目,使得节目主持人的掌控方式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了,从“一对一”的“访谈”,到“小组式”的“议论”,再到“多维空间”的“连线式”的“互动”等等。但是,不论形式如何翻新,掌控节目的主持人所用于运作节目的原理,还是“善问”而形成节目的“色彩”。

在为广播电视节目而建立的“对话”、“谈话”、“问答”关系,看似存在于主持人和所邀嘉宾的关系是“水乳交融”的,但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短暂”而又“清晰”的关系,即:所邀嘉宾的到来,就是对主持人的“提问”是“有备而来”。于是,形成的是“配合”的关系,而非“同事”或“朋友”的关系。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双方建立的是一种工作合作基础上的“友好”关系。

如此的局面,是因为主持人没有任何工作过程中以外的机会,去和受邀嘉宾建立距离更近的“友好”式“个人关系”。这也就是从事新闻传播工作具有的一个特点,也正是这一特点,使得节目主持人所处的“客观”位置得以建立。

那么,这种支撑“谈话类”节目的“善问”所具有的理论解释原理是什么呢?

根据Rubin的理论研究和总结,主要是以“人际化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原理在所“聚焦团体”(Focused Groups)里进行运用的结果。Rubin(1995, 第139页)这样解释道:

An increasingly common use of focused groups is to bring together a group of people who have experienced the same problem.The interviewer becomes a group leader who facilitates the discussion,asking questions and listening to the answers of the whole group.

这里形成的主持人与受邀嘉宾间的“互动”,是我们所熟悉的新闻人获得相应素材的基本方式。但是,在“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需要获得的素材从量到质,都不是“硬新闻”的条目化形式,这就需要“谈话类”主持人的“善问”同新闻现场记者的“抢新闻”有一个质的变化。Rubin(同上,第140页)对“谈话类”主持人形成“善问”的背景,有这样的解释:

The purpose is to obtain depth and detail from individuals.In focused group,the goal is to let people spark off one another,suggesting dimensions and nuances of the original problem that any one individual might not have thought of.Sometimes a totally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a problem emerges from the group discussion.

因为要获得具有“深度”的“回答”,所以,主持人的问题覆盖面是眼前所有参与节目的嘉宾,因而必须具有激发所有人灵感的问题。更何况,节目的时间是严格限定的,主持人不可能提出“不关痛痒”的“聊家常”式的问题,尽管面对嘉宾还需要有“亲和力”和“聊天儿”的状态。

因此,为了既兼顾以上的状态,又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善问”的效果,主持人的“控场”能力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就这一点,Rubin的建议还是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1995,第140页):

During the conversation,the moderator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embers of the group to ensure that people don't step over each other.Some people are frightened to speak before strangers and are willing to let others talk,so the moderator may have to take special measures to get their opinions.“Thanks,Bob!That was interesting.Now Mary,you haven't spoken yet,have you had any experience with the drug pushers?Are they on your block?”The moderator thus gently moves the focus away from an overly talkative person and highlights the experiences,and hence competence,of the person whose opinion he or she is soliciting.

由“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控场过程中引起的“善问”效果,使我们进一步意识到了“提问”和“善问”对从事节目掌控的主持人来说是有着完全不同的区别。这样,使节目主持人能够秉持的一个理念就是:“善问”是一个永远需要努力达到的“提问”境界,不论节目类型是怎样的定位。

第四节英语节目主持人的“会议论”——对Rubin及Kvale的观点探讨后带来的启示

纵观对外广播节目中涉及主持人进行“会议论”能力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一是节目本身是“议论型”的节目。这类节目的主持人是“一个人”支撑节目,也就是受众熟悉的电视画面上只有主持人一个人,在对所聚焦的议题进行“头头是道”的评说和议论;收音机里传出的只是主持人一个人的“引经据典”的论说和评点。二是受众看到的电视画面上主持人在与少则四至五位嘉宾,多则达到二三十人的大讨论场面;收音机里传出的是主持人与很多嘉宾,在就一个议题进行近乎辩论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般的议论。

但是,这两种节目类型的主持人掌控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与我们熟悉的“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的掌控有本质区别的。“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对节目谈话现场的掌控出发点,是对受邀节目嘉宾“提出问题”,目的是得到受邀嘉宾的“回答答案”。而“议论类”节目的主持人对节目掌控的出发点,是进行担任讨论的群体中的一位“调解者”,也就是主持人不仅向受邀节目嘉宾提出问题,而且还要不断激发持不同观点的嘉宾持续地参与讨论。“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是尽量以“提问”的方式,使“问”与“答”间形成的聊天“气场”顺畅,是主导嘉宾的话语走向的角色。而“议论类”节目的主持人,是在讨论群体中的成员间进行“斡旋”和“调节”,通过综合来自各方的不同观点,激发受邀嘉宾的观点及言论。

因为这样的区别,节目主持人的“会议论”素质和体现方式,就主要表现在“议论类”节目当中。当然,“一个人”支撑的“议论类”节目主持人的“议论”,是与“斡旋者”烘托的“议论类”节目主持人的“议论”不同的,这也就形成了笔者在此要展开探讨的两个方面。

1“单口”情境释义-Situating Interpretation

这一标题是为直观地形容“一个人”支撑的“议论类”节目主持人的“议论”而设定的。触及“议论”这一术语,就涉及了“评论+叙述”的含义。而如此的含义的唯一本质就是“解读”,即:我们熟悉的“理解体”,这个涉及到“诠释”、“释义”或“反响”的术语。

可以想象得到,当一位主持人在单独掌控一档“议论类”的节目时,其所拥有的面对受众的“话语权”具有的引导视听的力量和意义了。但是,先撇开这一点不谈,单就如何用既符合节目定位,又具有引导视听作用的话语来“填满”节目时长形成的播出时间,就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了。这时,节目主持人的“会议论”能力就显得最为重要了。

事实上,主持人的“会议论”能力与其具有的“能说”、“善问”等能力一样,都是经过训练和学习后,经过长期不懈的积累而形成的。那么,是怎样的理论解释使得“单口”评述每天花样翻新地与苛刻而又聪明的受众见面,并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接受呢?

经过笔者对自身从业经历的总结以及有关传播理论的研究,提炼出了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提高“会议论”的相关研究总结。

同类推荐
  •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本书收集了2011年在山西财经大学召开的“全国高等财经教育研究会思想政治教育协作委员会年会”会议论文和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师生的来稿,约40篇,论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理论”“思想政治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有的学术质量还较高。
  • 白昼提灯:人的失落和人的追寻

    白昼提灯:人的失落和人的追寻

    本书作者提出的“全人”的观念,帮助我们反思生命的质素。除了IQ(智商)、EQ(情商)、KQ(学识商数),他提出人还需要GQ(灵性商数),也就是天人物我四个向度,从而发展一个求真、求善、求美、求圣的圆融人生境界,值得我们思考。
  • 武威通志·凉州卷

    武威通志·凉州卷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面积3.3万平方公里,人口200万,居住着汉、藏、土、满、回、蒙古等25个民族。辖凉州区和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武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丝路重镇,五凉古都,西夏辅郡,佛教圣地,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中国葡萄酒的故乡,世界驰名的白牦牛产地。
  • 现代教育学

    现代教育学

    现代教育学主要收录了德育(上)、德育概述、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德育(下)、德育的目标与内容、德育方法与途径、德育资源及其开发、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概述与特点、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等内容。作者王蕙打破原有的“教育学”逻辑思维,以教育实践需要来建构本书的逻辑思维,而不是执著于中国“教育学”的固有模式。
  • 行业不能告诉你的秘密!

    行业不能告诉你的秘密!

    毒奶粉、毒胶囊,生活中的消费陷阱无处不在,触目惊心,而我们却经常忽视,而且了解得也不全面。这本书就是专门为消费者打造,以规避生活中的消费陷阱。本书共分9大章节,分别以消费里的秘密、商场内幕、超市的“道道”、“美丽”的谎言、家电里虚招、房子里的“水”、旅游中被宰的那些事儿、酒店中的潜规则、机票里不得不说的真相几大生活中常见问题为出发点,为读者解密消费陷阱,提高生活中消费的警惕性。
热门推荐
  • 琉璃1

    琉璃1

    她啊!邻居说她:小小年纪挺可怜的,就是走差了路同学说她:就是个怪物,谁和她在一起都不会有好事朋友说她:就是个小面瘫……只有他说:她啊!一个很善良很温柔的丫头……在这场盛大的暗恋中终究是只有她失了心????
  • 从大V到巨星

    从大V到巨星

    你行你上啊!娱乐大V沈涛被粉丝赌咒,重生成了一名艺人。毒舌一时爽,一直毒舌一直爽!在被毒舌系统修改的世界里,沈涛一路逆袭成为最闪亮的巨星!
  • 致青春的唯爱

    致青春的唯爱

    25岁的优秀女演员顾安,在一次拜访中被问:“你的初恋是什么样的?”顾安却没有正面的回答问题拜访结束后,她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不幸的是,她突然出了一场车祸……偶然间让她回到了十年前,让她拥有了一种特殊的“超能力”预知未来。时间的按钮再次按下,她会好好把握吗?作者有话说:假如有时光机,你会穿越嘛?穿越回去会干什么呢?欢迎留言讨论鸭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和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
  • 小时候的那些无知

    小时候的那些无知

    现实生活是什么样子?其实没有那么多奇迹。
  • 我真不是大佬呀

    我真不是大佬呀

    李武穿越成为魔教教主,只有一品的修为,他想逃离这个危险的地方,娶个心仪的老婆,平平安安过一辈子…然而,麾下十位八品强者,每个都在祈求李武续任教主,认为李武只是隐藏了修为!“我真不是大佬呀!”李武躲在角落瑟瑟发抖。
  • 星际争霸

    星际争霸

    作者为你描写了奇幻的未来世界。以未来的高科技想象着未来的宇宙里的人类活动,包括外星人和一切有生命的“物类”的活动,他们争夺宇宙。这些人类和非人类,有的讲道德,有的不讲道德;有的善良,有的不善良;有的可亲可敬,有的令人憎恨厌恶,他们遭遇在星际太空里,演义新版的争霸战。地球人运用高科技,使用核战,撬动小行星,给月球设置动力飞向木星并炸毁它;人类拥有了更强的生命力,枪炮打不死,身子被激光洞穿或腰斩依然可以恢复,可以克隆、记忆备份,三个克隆的小伙儿娶三个克隆的姐妹……
  • 80天环游世界

    80天环游世界

    本书是凡尔纳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笔调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小说叙述了英国人福克先生因和朋友打赌,而在80天内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环游地球一周的壮举。书中不仅详细描写了福克先生一行在途中的种种离奇经历和他们所遇到的千难万险,还使人物的性格逐渐立体化,如沉默寡言、机智、勇敢、充满人道精神的福克,活泼好动易冲动的仆人“路路通”等等。
  • 青色梧桐

    青色梧桐

    每一个走出高考的人都会伴随着几分淡然,因为从那天起他们将结束没有天黑的日子……每一个走进大学的人都会伴随几分慌忙,因为从这天起他们将迎来正真的未知和迷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锦衣晚临溪

    锦衣晚临溪

    人人都说锦衣卫横行霸道,狠辣无情。可唐晚晚半分不惧,还非要想方设法接近那位冷面指挥使大人。晚晚说:“大人冷漠、傲娇,甚至不解风情,可在晚晚心里,大人就是这世上最好的人。”“大人为正,东厂为邪。”“大人,我心悦你呀。”他曾以为,此生锦袍加身,独行黑暗。却不料,有人卸尽红妆,生死相随。纵是百炼钢,终为绕指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