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07100000009

第9章 上海新式舞台的出现与海派京剧的确立(1)

·王永恩

自1843年开埠以来,上海逐渐成为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由于它的口岸地位,上海无论是在人员构成、生活方式还是审美口味上都在进入近代社会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文化上更是独树一帜,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海派文化。京剧南下上海后,在和上海本地文化结合的过程中,出现了和京朝派大异其趣的“海派”京剧。在海派京剧的确立过程中,上海的新式舞台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京剧有“京派”和“海派”之分,“海派”于清代末年在上海形成,主要是指在上海演出和创作的京剧。海派京剧除了有鲜明的地域特性外,还有勇于革新创造,善于吸收新鲜事物,表演火爆,注重情节,具有明显的商业化倾向的特征。它和讲究规范、程式严格的京朝派有较大的差别。

在海派京剧形成的过程中,上海的舞台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京剧初到上海之际,仅从和北京不大一样的舞台及其设施来看,就会发现在上海演出的京剧注定不可能是京派京剧的延续和翻版。

乾隆五十五年,徽班进京演出,由此拉开了京剧形成的序幕。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一个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唱腔的剧种在北京形成。1867年,英籍华人罗逸卿仿照北京戏园的格局,在上海建造了戏园“满庭芳”。为了表明正规,罗逸卿专门派人北上置办行头道具,并请来了天津的京班艺人前来演出。京班首次进入上海献艺,“满庭芳”也是近代上海租界内第一座中国戏院。同年冬天,由富商刘维忠投资建成的“丹桂茶园”开张,它是近代上海开办时间最长、名气最大的京班戏园。“丹桂”开张后邀请在北京享有盛誉的“三庆”、“四喜”班的名角来沪演出,这是北京京班第一次来上海演出,引起轰动,一时间甚至出现了“沪人初见,趋之若鹜”的盛况。把看戏当做重要娱乐休闲方式的上海人发现,皮黄戏要比以前听的昆曲、徽调及梆子戏等都更好听。虽然是北方的剧种,但没有语言障碍,容易听懂,也满足了爱求新的上海人的审美需求。《沪北竹枝词》写道:“自有京班百不如,昆班杂剧概删除。”这正是京剧横扫沪上诸剧种的真实写照。京剧当时只是被叫做“皮黄戏”,说来有趣,“京剧”这个名字是在1876年由上海人取的,最早见于《申报》。由于京剧在上海大受欢迎,紧接着,“升平轩”、“金桂轩”、“久乐戏园”、“山凤园”、“同桂轩”、“攀桂轩”、“鹤鸣茶园”等大大小小的戏园也随即建成;最鼎盛时,光是宝善街到四马路一带就有将近五十家茶园,其中的“丹桂”、“金桂”、“大观”、“天仙”号称清末上海四大京班茶园。有人形容当时的情况说是“大小戏园开满路,笙歌夜夜似元宵”;“丹桂园兼金桂轩,笙歌从不间朝昏。灯红酒绿花枝艳,任是无情也断魂”。上海的火爆行情吸引了大批的京津名角如孙菊仙、汪桂芬、杨月楼、谭鑫培、夏奎章等来沪献艺,一时“京津伶界之杰出者,多乘时南下”。孙菊仙甚至自己开了茶园,当上了老板,夏奎章干脆就定居在上海了。

上海的茶园在结构上大致和北京的戏园相同,但是在经营手段上却灵活得多。上海的戏园既有“地方之宽广,座位之疏朗,晚间地火电灯照明如白昼,则京都所逊谢不遑”的高级茶园,也有仅以市屋平地为台,无厅楼,规模较小的低级茶园。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上海的戏园在票价上也作了细分。以丹桂园为例,楼上和楼下的佳座是八角,包厢是六角,余下的散座价格更廉。这样的票价尽可能地满足了不同社会阶层的观众的需求,也为京剧在上海争取了更多的观众。而同时期北京却一直采用的是单一票价,直到20世纪初才有了档次各异的票价,算来已比上海晚了30年。不仅如此,戏园还尽可能地向观众提供看戏的便利,观众既可按已经排定的戏码看戏,还可以在开演前几天预定自己要看的剧目。其目的虽然是为了招徕生意,但观众至上的理念还是值得肯定的。

南下的京剧到沪不久就开始了海化的进程。北京的京剧充满了皇城特色,有一种唯美主义倾向,它所追求的是雍容华贵的做派和精雕细刻的唱腔。在平日的演出中,折子戏的演出最为常见,观众对于故事情节早已烂熟于心,他们更多的是欣赏演员的唱,故而北京人常把“看戏”叫做“听戏”,除了武戏不能不看外,观众对文戏的身段表情都不十分在意。而这样的演出在上海却行不通。上海没有北京那样深厚的文化积淀,上海的主流文化是市民文化,在审美口味上更倾向于新奇刺激,显然,一板一眼、以唱为主的传统演法是无法满足上海观众的欣赏期待的,于是海派京剧应运而生。

关于海派京剧的起源时间,历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在1900年前后,以《湘军平逆传》和《左公平西传》的出现为标志。张乙庐在《老副末谈剧》中说:“平曲(即京剧)初无京海之分……自潘月樵创《湘军平逆传》,夏月润之《左公平西传》继之,争奇斗胜,延江湖卖解之流,授以刀剑刺击之术,名之曰特别武打,而上海派之名乃渐闻于耳。”其实在这两个剧目出现前,京剧就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如连台本戏的风靡,时装新戏和灯彩戏的大量涌现等。当时上海演出的京剧最受争议的是表演,上海舞台上演员的演出以真刀真枪、火爆刺激著称,这种特点的形成自然是和观众趋时好异的消费心理有着直接的关联,但不可忽略的是,这和上海的戏园也有莫大的关系。上海的戏园建成以后,牟利成为戏园的最终目的。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就要更多地容纳观众,因此有些剧场建筑面积较大,把观众席分为了上、中、下三层,观众的数量多了;为了照顾距离远的观众也能够看好戏,就要求演员不仅要声音高亢洪亮,而且表演也需适度夸张,那种只注重唱而缺少肢体动作的刻板表演已不能适应上海的舞台了。因此,上海的京剧变成了重扮相、重做工,追求舞台景观的新奇华丽,满足赏心悦目的感官刺激的演出,已与以正宗自居的京朝派有了不小的差异。

可以说,在京剧海化的过程中,上海的茶园(舞台)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但是,它的重要性如果和后来的新式舞台相比,就显得逊色了。1908年以后出现的新式舞台为海派京剧的最终确立,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

上海的茶园建筑和北京的茶园大体相同,从总体上看是一座方形全封闭的结构,戏台靠一面墙而建,高出地面数尺,戏台的前面立有两根或四根柱子。戏台三面设有低矮的雕花栏杆,戏台的后壁柱间是木板墙,两边设有上下场门,通向后面的戏房。戏台之外的地方放八仙桌,观众围坐在桌边欣赏演出,观众席的安排无一定之规,观众可以三面看戏,甚至四面看戏。

进20世纪以后,京剧在上海的演出场所发生了新的变化。早在1874年,上海就出现了中国第一个欧式剧场——兰心戏院。这座剧院虽是专为外国人看话剧而建的,但它那与传统中国剧场迥然不同的建筑,给了有志革新戏曲舞台的改革者以许多启发。在此之后,一批有着强烈民族意识的开明绅士与商人沈缦云、姚伯欣联合京剧界的夏月珊、夏月润和潘月樵等,合股集资建造新式剧场。

1908年,夏月珊、夏月润、潘月樵等人在上海南市十六铺兴建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先进舞台设备的新式剧场——“新舞台”。夏氏兄弟以日本新富座为楷模,仿欧洲的剧院建筑及兰心戏院,舞台从旧式茶园的带柱方台变成了半月形的镜框式舞台,取消了台柱,使得观众的视野没有了障碍;舞台设有新式转台,可以同时搭设两台布景,布景用的也是西式的绘景,有很强的写实意味;剧场的照明也用电灯代替了煤气灯;表演场地也不像过去那样逼仄,大大地被拓宽了,甚至可以在上面骑马、开汽车,能够同时容纳几十个演员演出,尤其是武戏开打时能够大显身手。观众席不再是桌椅并用,而是全部排座,呈前低后高的倾斜状布局,后排视线就不会被前排挡住。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化剧场,自此以后,以“茶园”命名的旧式戏园逐渐被淘汰。

舞台装置和演出形式的变革,成为了海派京剧的一个重要标志。梅兰芳曾经这样评价新舞台的贡献:“辛亥革命前夕,夏、潘等在十六铺经营新舞台,由于受了王钟声等在上海演出白话新戏宣传爱国思想的影响,开始排演新戏。夏月润还亲自到日本,通过歌舞伎名演员市川左团次的介绍,约请日本布景师和木匠同回上海,布置新式布景。当时上海搞美术的张聿光就曾向他们学习,以后张聿光一派的舞台美术,成为主要流派,对电影事业也有贡献。上海从茶园式的带柱方台演变到半月形的舞台,并且采用了布景转台,是新舞台开其端的。”

新舞台建成以后,一批新式剧场也相继落成,如文明大舞台、新新舞台、天蟾舞台、迎仙凤舞台、共和舞台、丹桂第一台、共舞台、亦舞台等等,截至1919年共有20余家开业。与此相伴的是旧式舞台的急剧衰落,从1908年上海第一家新式舞台的建成到1917年最后一家老式茶园“贵仙茶园”的关张,前后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

新式舞台硬件设施的变化,随之带来了京剧演出的一系列变化,首先带来的是观演关系的改变:

其一,剧场的功能单一化了。以前的茶园承担了多种功能,不仅是看戏的地方,也是社交的场所,许多的交际应酬都是在茶园进行的,观众进园,通常付的是茶资而不是看戏的钱。新舞台建立后,废除了案目制,实行了售票制,观众买戏票进场。观众进入剧场的唯一目的是看戏,其他的活动都不能进行。

其二,强调舞台演出的严肃性。以前在茶园演出时,常常是舞台上演得锣鼓喧天,台下也是热闹非凡,喝茶的、聊天的、谈生意的,甚至吸大烟的,无所不有。还有场内的服务人员抛手巾的、泡茶的和小贩四处推销生意的,这些都极大地干扰了演员的演出,也暗含了对演员的不尊重。新舞台开业之初,即规定观众在开演之后不许吃零食,不许说话,不得随意进退场,更不准许小贩在场内穿梭,其目的在于为演出提供一个良好的观剧氛围,使观众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舞台上去。

观剧条件的改善和剧场的新规定不仅使观众感到新奇和舒适,也使演员感到兴奋,这不仅是因为改善了演出的环境,同时也使演员成为了众人瞩目的中心,其重要性得到了凸显。梅兰芳曾回忆道:“跟那种照例有两根柱子挡住观众视线的旧式四方形的戏台一比,新的是光明舒畅,好的条件太多了,旧的又哪里能跟它相提并论呢?这使我在精神上得到了无限的愉快和兴奋。”从中可以看出,新舞台出现以后,一种新型的观演关系正在逐渐得以建立。

老式茶园由于台下人声喧哗,台上的演员为了让台下的观众能够听清楚,必须使用高音量,方才能镇得住。同时还因为观众在观剧时没有约束,可以随意聊天、自由走动,因此难免有许多情节被遗漏:针对这种情况,演员在舞台上就要经常性地重复过去的情节,不断地自报家门,以确保观众即使没有认真看戏也能大致明白剧情。而新式剧场却已经不需要这些了。相反,以前在茶园演戏时无关紧要的东西现在却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如身段、表情、做功等。

同类推荐
  • 艺文论苑(第一辑)

    艺文论苑(第一辑)

    本书是一部涉及文学、戏剧、影视、音乐、绘画、书法、民间艺术等方面的论文集。
  • 流行音乐之旅

    流行音乐之旅

    音乐与流行、欧美流行音乐之旅、中国流行音乐之旅三大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流行音乐、经典音乐等,其中还有一些经典的音乐赏析,供读者赏析参考。
  • 不闲居集

    不闲居集

    《不闲居集》洋洋近百篇,洒洒30余万字,记下了韦君琳在艺术领域求知、求进、求成、求精的步履和心得,记下了他对那些他所崇敬的前辈长者和同气相求的朋友们的艺术道路、生活剪影、多彩人生或艺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 话说中国——名人名画

    话说中国——名人名画

    中国画传世名画大全,中国古代历代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水墨画,飞禽走兽,白描画高清图文欣赏,国画山水,国画人物,国画牡丹,国画荷花,国画梅花等名家国画图片鉴赏。
  • 纸间映像

    纸间映像

    本书为我国资深影视评论人藤井树,积数年之功,倾心打造的经典影评作品集结本。书中首次曝光了作者十二年来在影视道路上的所见所感所思。全书共七辑,分别冠以“青春”、“禁忌”、“浮生”、“幻爱”、“感官”、“天真”、“城市”主题,内容涵盖中外影片近百部,不限作品国籍与出品日期,选取震撼心灵的银幕佳作,用文字细细解读。藤井树的影评作品个人风格强烈,角度独特,观点敏锐,笔触纤细,字里行间充斥着知性之美与文艺气息。作为一部赏析类作品,其本身也是一部值得赏析的佳作。
热门推荐
  • 若使龙城飞将在

    若使龙城飞将在

    我陈骁,家住龙城,,字飞将,愿为天下人开万世太平,仅此而已!我是痞,也的确流氓,可有些事,退不得。
  • 异世霸王

    异世霸王

    前世吴德做坏事,重生来到修真大陆,后来渐渐发现自己竟然是万年前的战神:霸王!他的记忆被封印,为了解开封存的记忆,为了找到前世的神射手和转世的霸王侍卫,为了找到万年前的挚爱紫雪羽,吴德一步步走向强大,解开了封印,得到了霸王不灭金身,成为了新一代战神。但,命运的轮回总会回到原点,最终,他还是要面对自己命运中的宿敌‘不败战神’冥王!
  • 第二次世界大战傀儡:乞尾赖犬

    第二次世界大战傀儡:乞尾赖犬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8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 梦回校园时代

    梦回校园时代

    你们还记得曾经的校园吗?那一张张可爱的脸庞,还有你那暗恋的人,校园中的花草,你们还记得吗?现在回忆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呢
  • 世界上最简单的智慧书

    世界上最简单的智慧书

    很多人为了领悟人生哲理而费尽心思,殊不知,一滴水里就蕴藏着浩瀚的大海,一个小故事中就孕育着博大的智慧。真理往往乘法明了,也许一群蚂蚁,就诠释了生命和团结的伟大,也许一个微笑,就包含了自信和善良的力量。也许一抹云彩,就彰显着生活与自由的美好。《世界上最简单的智慧书(经典珍藏版)》辑录的小故事均经过精挑细选,内容经典耐读,笔法清新隽永,滴水藏海,小中见大,还原了本来简单的人生真谛和深刻道理,让读者拨开心灵的迷雾,直入心灵,获得人生智慧。每则故事后附有文字精辟的智慧小语,启人心智,发人深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玄黄百蛊

    玄黄百蛊

    云听音问老和尚:“她是个什么样的人?”老和尚道:“她本是个极有慧根之人,因犯了个‘情’字,却把菩提子,换了堂前明珠,点缀嫁衣,凝结成欲望,换来千千世的沉浮。”……云听音问万妖之祖:“她是个什么样的人?”万妖之祖道:“世间千张愿者皮,结成美人一嫁衣,嫁衣美人身上穿,又取明目点凤冠,凤冠美人头上戴,白骨做轿八人抬;抬到君家明屋里,十世情缘共相许。这歌谣,六百年前曾传唱在百越之地,三岁孩童皆能熟口……。”万妖之祖顿了顿,眼眸中闪过一丝遗憾,道:“她是个极美的女人,可惜却生在哀牢山,爱上了宿星;那是一段极美的佳话,也是一场让人想哭的笑话。”
  • 所有的缠绵都抵不过爱

    所有的缠绵都抵不过爱

    爱有千万种,选择最重要。住院的日子里,我见过的爱形形色色……
  • 妖精聊天群

    妖精聊天群

    自从王翔撞见美女上司的秘密后,就一直被其各种针对,甚至还要开除王翔!直到那天,王翔捡到一个手机,他发现手机群里的人竟全都是妖精……
  • 借力而行,化零为整的整合时代

    借力而行,化零为整的整合时代

    对于整合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更好的时代。改变思维,你只需要多行动一步,从整合中去找寻你所需要的一切,成功自然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