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07100000027

第27章 民初文明戏剧坛的党派之争(2)

而此时的冯子和已经是誉满大江南北,冯党如以之与后起之秀来比较,难免有失其名旦身份,况且冯子和与凌怜影之争,属于新旧剧两个阵营,新剧来势凶猛,凌怜影又有专业评论家帮腔,弄不好会有损冯子和之声誉。故柳亚子等冯党,退而求其次,推出文明戏中另一旦角陆子美,来与凌怜影相抗衡。其之所以推出陆子美,一为陆子美在上海也颇有名气,似能势均力敌,因“在当时职业剧团里,有两个旦角,是为一般观众所称道:一是新民社的凌怜影,一是民鸣社的陆子美”。二为,陆子美为南社社员,其入社介绍人就是柳亚子本人,并且,陆子美在入民鸣社之前,便与柳亚子等有些交情。由此,推出“陆党”乃是顺理成章之事,而后《子美集》之推出,亦是与“凌党”一争高下之举。

值得注意的是,推“陆党”者,多为原“冯党”一帮人。比如最先端出“陆党”一说的“蘼芜”,便宣称“我观旧剧,我爱春航,我观新剧,我爱陆子美”。并且,“陆党”中人在论及陆子美如何时,必将其与冯子和相比附,所谓“为陆子美作揄扬之力,不减春航思念”,又有认为陆子美颇得冯子和之神韵焉,实可与其“比肩”者也。由此,党陆者而无法忘怀冯子和,在他们心中,陆子美就是冯子和之影子。因此,或可以说,“陆党”和“凌党”之争,即为变相之“冯党”和“凌党”之争。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柳亚子等人把陆、凌两党之争主要聚焦在对《血泪碑》一剧的艺术处理上。

《血泪碑》为冯子和编演的时装京戏,1910年首演于上海法租界新剧场,柳亚子观后,大为赞赏,为其作诗曰:“一曲清歌匝地悲,海愁霞想总参差。吴儿纵有心如铁,忍听樽前血泪碑。”此后春航只要上演《血泪碑》,柳亚子必定前往观剧。其后,陆子美在民鸣社也演出《血泪碑》,柳亚子颇怜惜其才华,“春间睹子美演《血泪碑》,辄以哀婉两字相许,比闻蜚声海上,即以斯剧。春航、韵珂列席往观,咸相赞叹,以为后起之秀”。可见,在柳亚子看来,陆子美是以《血泪碑》而闻名,而《血泪碑》又是冯春航的代表作。因此,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是一脉相承的,陆子美所得乃冯春航真传。

《血泪碑》在海上各个剧团流传时,共出现了三个版本,然柳亚子独对冯春航—陆子美的这个版本颇为赞赏:

《梁石哀史》其剧本共有三派:一名《血泪碑》,春航始排演于新剧场,遂自南洋第一舞台,而丹桂第一台,而新新舞台,而中舞台。今子美复演于民鸣社者是也。一名《同命鸳鸯》,新新舞台开幕时,天知派尝演之,今新民社所演者是也。一名《双鸳鸯》,毛韵珂演于新舞台及肇明者是也。”

新民社之《同命鸳鸯》,凌怜影等人也曾演出,然柳亚子竟未前往观剧,闻剧本有“一大谬”,就断言全剧为之“黯然减色”:

《同命鸳鸯》余未得见,顾闻其剧本中有一大谬,即如玉遇梁兴后偕至妓院,欲赎如珍,怒其婪所多金,遂致用武,尽毁院中器具。而妓家则迁怒如珍,大加楚挞,备受夷伤,及如玉主仆奋力救出,卒以受病已深,奄然不起。

由此,柳亚子从剧本上就把新民社之《同命鸳鸯》(《血泪碑》)否定了,认为如此更改不仅与如玉儒雅之性格不合,也于人情不合,因此,新民社的《同命鸳鸯》即便演得再好,也是有缺陷的。至于《双鸳鸯》,在柳亚子眼里,那就更糟糕了:

《双鸳鸯》亦未窥全豹,有议其命名之未妥者,故不具论。颇闻前半段剧本与《血泪碑》相同,后半段则任意增加,如珍而外别有女郎数人同嫁如玉,后复同死。迹其命意布局,不能脱旧小说一夫多妻之窠臼,徒以情节热闹花样繁多取悦世俗,而于梁石爱情正文本旨反致抛荒,去题万里矣。

先不论剧本改得如何,柳亚子反感《同命鸳鸯》、《双鸳鸯》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主观偏好在作祟,即他不愿看到别的花旦演出《血泪碑》。演员对剧本的改编,在当时是很常见的情况,况且,冯春航、陆子美的剧本在演出中也有改变。“盖据第一台初次排演者笔录,年来颇有增损,计有两节较原本为佳,一为崔虎行劫某宦,遂遭掩执,省却发兵追捕诸幕。一为如玉暴卒,未殓即庆更生,省却出殡盗棺诸幕。”而陆子美演出时,“出狱后交赠指环一段,似为演时所无(按:指春航演),以戏情论,借此指环为悍姊奸夫诬陷如珍杀石之关捩,不可谓非良结构。”更何况冯春航本的《血泪碑》《血泪碑》本事为:女青年梁如珍与石如玉同窗学习,彼此相爱。石因父病北上探视。不久梁父亦携全家赴京会试,未至而遭盗劫,适路逢如玉,乃至石邸暂住。而匪人陆文卿私窥如珍姊妹,涎其艳,扮女佣混入石家,与如珍姐私通。陆夜入如玉室,窃得如珍情书,正密谋时,为窃贼崔虎偷听,遂按陆计欲捷足先登。崔误扣梁母门,急切中杀梁母。陆与如珍姊计策,石、梁受诬被逮。崔虎因行劫某宦家入狱,与石同室,知情后至公堂自首。

石、梁得释回家后,陆仍不心甘,又作石家仆人。因嫉妒如玉,乘其不备,将其杀死,而如珍受冤再次入狱。石死而复苏,梁再次免于祸。遂两人订婚。而梁父、石父受皇命分赴外地任职,陆引贼群陆害死梁父,又因如珍坚贞,遭两人毒打后,被卖入妓院。如玉得信赶来赎出如珍。如珍病笃,临死嘱如玉报仇。如玉杀陆及梁姐,上坟祭奠后触墓碑自杀。也并不像柳亚子所说的那样,可当为“哀剧中之杰构”。平心而论,冯本《血泪碑》一剧并无甚出彩之处,且当时亦有剧评家认为“剧本芜杂,只有冯子和的表演可看,其他的场子都没有什么道理”。由此见出,柳亚子强调剧本如何,仅是个幌子,只是不愿再正面与秋风(郑正秋)、冯叔鸾等论凌怜影而已矣。从演技上来说,子美未必能胜过凌怜影,这点柳亚子非常清楚,更何况“凌怜影亦以善演此剧名”。故柳亚子从剧本上做文章,确有意气用事的成分。

陆党和凌党之论争,自然也牵涉到民鸣社、新民社两个社团之间的恩恩怨怨,双方各关注一党,排斥对方。虽然柳亚子为陆子美出版《子美集》,似乎占了上风,然这场论争,实际是以柳亚子的退一步,提出“齐名”之说而结束的——

比来,悼秋诸子于凌陆异同颇有所左右,袒仆则谓同时瑜亮,尽可齐名。避面尹邢,端难定论。倘亦如隋炀帝所云:“春兰秋菊,一时之秀者耶!质诸悼秋,以为如何?”

值得玩味的是,虽然柳亚子等常把陆子美作为冯春航的影子看待,然“陆党”在极尽鼓吹之时,必定转移此前观京剧之视线,而引往民鸣社观新剧。而“凌党”又持“当仁不让”之原则,双方在新剧界激战一时。民初文人间的这场“笔墨游戏”,吸引了一大群好事者,不意间起到了普及新剧的作用。从当时“凌党”的激烈态度,可见新剧鼓吹者极不愿意新剧名旦成为旧剧名旦的附庸。如冯叔鸾就公开质问一些新剧旦角,“新剧旦角偏要学贾璧云、梅兰芳、冯春航,我不知他视贾梅冯诸人为何等,而自居又为何等?”而对“凌党”的对立面——“陆子美”,冯叔鸾亦有嘉许,亦见其所反对的不是“陆子美”本人,而是“陆党”之暧昧态度,即把陆子美和旧剧名旦冯春航混为一谈,所谓“爱春航者,并爱子美,爱子美似春航乎”。然而冯反问道:“春航似子美乎?子美而知自爱也,必不受此种之爱。”可见,在冯叔鸾等看来,陆子美本高冯春航一等,新剧旦角已有所长,旧剧旦角尚有不及之处,何必相互比附,缪连一体,凡此当含有为新剧旦角争一席之地之意。

(作者系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戏曲学专业博士生)

同类推荐
  • 元杂剧本体论

    元杂剧本体论

    本著作是一部关于中国戏曲发生、发展、形成、成熟以及元杂剧演出体制、脚色扮演、唱腔声律等方面的专论,通过对元杂剧的发生、发展、生成以及体制、音律、演出等方面的论述,旨在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通过对元杂剧文化与艺术的重新思考,揭示元杂剧艺术及传统文化的内涵,希望能为古代戏曲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并能够成为古典文学、古典音乐爱好者与研究者的参考书目,同时也希望能为广大爱好者与研究者提出一些新的研究空间与思路,从而达到对传统戏曲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刻与全面的认识
  •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墨瑶先生生长于滦河岸边,自幼对滦水孕育的皮影艺术情有独钟。他长期从事皮影艺术研究,对唐山皮影的历史有着深入了解,在理论上有独到的见地。虽年逾花甲,仍潜心研究,笔耕不辍。本书是墨瑶先生怀着对皮影艺术的挚爱,积几十年心血精心雕琢而成。该书全面介绍了唐山皮影艺术的演变、形成及发展,从文化史学、民俗学等诸方面,对唐山皮影艺术的历史传说、沿革演变、相关民俗、演出形式、剧本唱腔、操纵表演、皮影造型和雕刻工艺,以及唐山皮影艺术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欣赏篇·宋代风范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欣赏篇·宋代风范

    写字教育不仅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个性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一生要看的50经典电影

    一生要看的50经典电影

    一本对经典电影评论的著作。我们仅拥有今世今世是不够的,我们还应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有些事是我们无法忘记的,有些人是我们忘记不了的,正如那些值得回味一生的电影——当影院中灯光骤熄,帷幕拉开,仿佛就是梦的开始。那些令人荡气回肠的情节与故事,那些在光影中既模糊又清晰的容颜与身影,那些具有穿透心灵力量的对白与歌声,是你的,也是我的,越远了越近,越久了越真……
热门推荐
  • 美漫之死神大乱斗

    美漫之死神大乱斗

    海拉:我会扔头发。哈迪斯:我会极乐净土。伊比利斯:我会编程。灭霸:我会个打响指。……十殿阎罗:关门!!放唐强!!唐强:是我提不动刀了,还是你们太飘了!?备注:原创剧情,轻松欢乐向,与电影漫画无关。
  • 穿越之这个女配我不当

    穿越之这个女配我不当

    【新文《重生老板娘》已上线,请注意查收~】【腹黑醋缸男主x戏精憨憨女主】本以为一朝穿越,主角光环总算到了她头上,结果一醒来就是个名门千金......的丫鬟,这不是女配剧本么?还想让她去当个收房丫头,不了不了,她是来当女主的,这个女配她不当了!温染:“你是我温府的人,不是丫鬟。”恩?这是一道阅读理解题么?刚被人夺了初吻的苏言实在脑子有些转不过来,“不是丫鬟,是什么?”“温府夫人。”“轰隆”一声,苏言觉得好似有一束烟花在她心里猛然炸开,带着无数甜意和喜悦,一下从肺腑布满全身,然后就是呆呆地眨着眼睛望着温染,好像就想把温染的脸刻进自己脑子里。“你再说一遍?”温染没想过自己竟也有如此坦诚求爱的一天,兴许是被苏言这小家伙逼急了,真怕她被人勾走了,索性就早些把人拴在身边。“苏言,你可愿做我夫人,陪我走这一生一世。”【坑品有保证,请放心跳坑,收藏推荐留言都是更文的动力来源~】
  • 等等,冷少的唯爱恋人

    等等,冷少的唯爱恋人

    初识,恰好是在她失恋的时候,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慢慢走进她的心;三年来,心心相印,让爱沉沦。亲人离世,病痛的折磨,一场平常的误会却是绝望时压垮内心的最后一根稻草;五年后,她的归来,是否还能掀起曾经的爱恋!
  • 夜主之我没犯中二病

    夜主之我没犯中二病

    【都市玄幻】投错了分类哈在别人眼中,他只是一个重度中二病患者,但他坚信:他注定不凡!他绝不是中二病患者!梦境里的都是真实的世界,而他终将踏上修仙之路!“喂!醒醒,交数学作业了!”来自数学课代表的魔音。“等等!我还没做!等等!教我一下,我还不会!”“你还没做啊?算了,我还是先抱过去吧。”无情的课代表带着他的希望走了,走的干干脆脆,不留一丝情面。完了,等着老师找你谈心吧!ps:张贤,作为一条“咸鱼”,突然得知自己拥有另一层身份,中二病瞬间爆发。不过,这剧本有点不对哈。让我修仙不给功法?做了快穿主角十几年我竟然不知道?!深坑里面没有上古传承,我天!!!谁告诉我,我该怎么上去?!
  • 红颜殇:不屑为公主

    红颜殇:不屑为公主

    她生于皇宫,天命非凡却因此遭人忌恨祸及亲人;她离开皇宫,苦心学艺只为保护自己在乎的人;她不求荣华富贵,不求众星捧月,只求心底一片清明。可是天不遂人愿,亲人被害,被迫和亲......为什么她要接受这一切?她不要!纵情江湖,遇上了形形色色的人,是为了她的貌,为了她的地位,还是其他?随心随情,一世一双人也就够了,可是身份地位无法抹杀,何况自己最在乎的人处在水生火热之中?重新披上公主的外衣,为何又在一切尘埃落定时逃离皇宫?
  • 孙大振传世佳作第一部

    孙大振传世佳作第一部

    睁开眼后,呈现在苏环面前的是一具身体,少女昏迷前面容呈现恐惧和不安的神情,再加上自己趴在少女身上
  • 总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

    总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

    一个出苦大力以求草间存活的女子,在浮躁的多伦多过着浮躁的生活。在城市中寻找一个不再流浪的归宿,一场如游戏般的邂逅,两段难于举棋的交融。苦等一句曾经爱过,却换来是永不相见。爱是一种让你享受欢愉和痛苦的过程。
  • 岁月如风往事如叶

    岁月如风往事如叶

    风吹散了脚印,落叶飞向远方。往事如落叶随风,褪去。。。
  • 手中的杀神

    手中的杀神

    白七,一个普普通通的阿宅白起,一名杀人如麻的杀神只因心手相连,便想去找寻最终——一路上弑仙屠佛,斩神灭帝……“呵,我只想做我想做的事罢了此生我只为自己而活”
  • 夫人别动我抱抱

    夫人别动我抱抱

    重活一世,沈月初只想守护家人,安分守己,奈何却惹上了京城的小霸王,而且这人行为怎么搞的,越来越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