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98100000024

第24章 转型期文化生态因素对电视新闻媒介的影响(7)

另一方面,媒介在全球化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也是一个显著问题。近年来,笔者曾到欧洲、北美、南美、澳洲、非洲的多国旅行,在所住过的旅馆、饭店里,只有非洲一些国家会把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列进电视机的预设频段,部分原因可能是出于跟中国的长期交好。在卫星信号覆盖全球的今天,世界大多数地方都可以接受上星的中文节目,但由于中文不是国际通行的强势语言,就失去了英语那样的先天优势。同样的例子还有:在国外公共场所上网,电脑终端上往往没有中文输入法,而永远都有英文。英语而非汉语或其他语言,成为国际通行语所带来的重要结果之一是:发达国家通过他们的英语媒体替中国和其他国家塑造了形象,这种“塑造”的内核是发达国家自己的意愿和目的。全球化新闻媒体提供给全球观众的是他们想要观众知道而非观众需要了解的事实。

比如在连续多年的以巴冲突中,尽管绝大多数丧生者是巴勒斯坦平民,亲以的美国媒体CNN选择的大部分画面还是被巴勒斯坦人体炸弹袭击的汽车、建筑和集市,以及巴勒斯坦市民残忍对待以色列士兵的镜头,而几乎从未播出过被打死的巴勒斯坦人的尸体的画面。这种被新闻媒体扭曲的冲突事件无法得到国际社会的正确理解,无益于地区局势的改善。有人说,全球信息传播把世界上的一切事情同时地方化和全球化了。事实上,由于语言的限制和传播策略的差异,并非所有地球村的角落都能平等实现这一命题。西方国家主动向外传播的跨国媒体相较于他国媒体自然强势得多,同时,在那些使用缺乏全球认知的语言的国家和地区,其信息流动的河床还是只能向内严重倾斜,就像一条本来可以双向行驶的马路因为有一边缺少看得懂的指示牌而车流稀少。而已经占据国际信息传播高地的“列强”们并不愿改变现状。

在《东方学》一书中,萨伊德教授曾提醒说,近代以来西方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充斥着殖民话语,西方是主体,东方是客体,东方世界是被西方丑化、弱化、异化了的不真实形象,西方人往往以“白人至上”、“白人中心主义”的文化地位,利用其语言优势,不顾他国语境和实际指手画脚。这让我们不得不自知:在当下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文化建设中,如果我们摒弃自己的文化生态内核,以西方的是非为是非,按西方文化的生态发展要求和模式去从事有关中国具体问题的论证,有可能使我们的文化日益丧失从根本上去挑战和拒绝西方权势话语、殖民话语的勇气,被催眠般亦步亦趋,最终元神散尽,失却自己的文化根脉。

三、未来:中国电视新闻媒介和语言通路的外展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文化、外交等方面,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也有大幅提升。“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2006年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中国软实力的崛起和美国软实力的提升,两者并不矛盾。相反,这两者应该相互补充,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中美关系。他甚至建议中国在国际上推广传统儒家文化,以此来提升中国的软实力。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副校长弗罗拉说:“中国的儒家思想以‘和’的观念为主,在这个准则影响下,千百年来中国人对内珍视家庭团结,对外与友邻和睦相处,这也是中国要向世界展示的文化核心。”弗吉尼亚州立大学世界研究学院的帕特拉教授说:“与麦当劳、好莱坞在中国的风靡相比,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实在太少了,他们需要更多了解这样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东方文明。”

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有足够包容的基因和强大的生命力,重要的是如何向全球散播和发芽。

从1992年开始,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陆续在北美、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中南美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落地;1996年凤凰卫视开播,面向全球华人播报;2000年CCTV-9(英文国际频道)开播;2004年以来,CCTV西班牙语国际频道、CCTV法语国际频道、CCTV阿拉伯语国际频道和CCTV俄语国际频道陆续开播;作为中国电视“走出去”工程的一部分,2004年和2005年,长城北美平台和长城亚洲平台接连面世——这些在“政治生态因素”一章已有详细介绍,在此不作赘述。

文化的国际传播是一个系统工程,当然不只是电视新闻媒体业内的事情。既然是工程,就不得不打好地基再求高度。近年来“打地基”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在全球范围建立“孔子学院”。

2004年11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在韩国首尔挂牌,向非学历人员教授汉语。由此,全球将陆续建成100所孔子学院。从近年有关我国外交事务的电视新闻中,我们已经屡屡见到,在对方国家建立孔子学院的内容被包含在了外交会谈的正式成果中。政府正通过政治手段推动中国在海外的文化推广。

从以前派汉语教师出国讲课,到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这适应了近年来全球持续上涨的中文热,另外也是旨在打造推广中国和平外交思想的文化驿站。作为中国古代“和”文化的推崇者,孔子主张“和谐”、“和睦”、“和平”,强调“和合之境”、“和而不合”,加之孔子在全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儒教的英文单词“confucianism”直译即为“孔子主义”),恰为我国一贯奉行的“和而不同”外交政策的形象代言人。龙永图把此种软实力形容为“对全世界人民的一种亲和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卢明华教授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也在上升,导致了各类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出笼。在疑惑、猜忌的眼光中,中国以“孔子”之名来介绍自己的文化传统,对于推广中国“和平外交”的思想很有好处。

在国内西风劲鼓、鲜有人尊孔尚儒的当下,在全球范围我们却高歌猛进地开办孔子学院——这不是围魏救赵,更不是文化守成,而是自有其外向型文化生态的建构目的:通过建设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连锁店”,以简单而有效的品牌推广和产品经营方式普及中华文明,进而逐步扩大有利于中外文化相互沟通和理解的话语圈。据悉,海外孔子学院目前面向的主要社会人群恰是一些希望能够更多了解中国的人士,如记者、主持人、教授、商界人士等。这些人士作为该国的各界精英和本土舆论主导人群,身体力行地与中国文化亲密接触,因熟悉而亲切,因亲切而代言,经由这些星星之火的燎原,中外文化的对话基础就会愈加平等和宽广。由于文化生态的“底色效应”,长远来看,这还会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交往中政治、经济生态的改善。

目前在全球已建成几十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正趋形成“中国文化连锁店”,以春风化雨之势浸润地球上越来越多的角落。由于孔子学院目前招收的学生大多并没有汉语基础,所以,听、说、读、写等基本功训练将是第一阶段的学习内容。有人说,孔子学院现在就是教教汉语,中国那么多博大精深的传统国粹外国人一时难得领会。可馒头总要一口一口吃,对于文化来说,语言就是通路,路不通,其他再好的东西都运不出去。

据近年的统计数字,在国外使用和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近亿,西方文化开往中国的单行道有望拓宽成双行道,我们早晚要加大油门驶出去。

今天全球化生态下的文化博弈,如同多色跳棋,走得快的棋子占据了棋盘的中央和其他棋子的大本营,走得慢的则偏居一隅,形成分布极不均衡的棋局。由于文化生态缺乏强制性,而且更大意义上是在与媒体的相互构建中成长,作为社会神经和国家形象的媒体更要秉承传统文化的精髓,主动发出响亮的声音,促进一个有助于多元并存和持续发展的全球文化生态大环境,鼓励、倡导对话和文化共享。中国的电视新闻媒体作为中华文化的构建主体,须凭智慧放远眼光、执子落局。

转型期以来,文化生态演进的一大趋势就是大众文化取代精英文化主导了社会的精神气质。电视新闻媒介的姿态同步扭转,从传统精英文化的宣传阵地演变为大众文化的生产工具,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信息需求。而消费文化、娱乐文化在电视媒介中的合并也催生出一种局部繁荣、整体失衡的媒介文化生态,电视新闻的本体在对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的传播中间或恍惚难辨。

当前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的多元分层格局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文化“归位”现象。长期以来,电视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媒介在文化信息的传播上囿于单调和封闭,改革开放催化了中国观众的多元文化生态需求,这种需求投射到电视新闻领域,唤醒了电视作为民用媒体的身份自觉,进而推动了中国电视新闻传播布局的重构。

改革进程中的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接纳了西方文化的涌蓄,后现代的媒介文化带来全球性的大众流行文化,中国的民族审美特征在全球化的同质风暴中变形,传统的东方道德观和文化韵味被电视里来自四面八方的“超现实”文化图景所稀释。作为整体的“我们”是谁,已经是一个让国人茫然的命题了。加上社会多元分化,每个人都有极大的选择自由度,这让大一统的权威、规则和舆论体系不复存在。而新的问题出现了:当不同文化身份的人相遇在公共空间,各执一端、各说各话的发言就像不同地方口音的人在一起交谈,沟通起来不仅缺乏效率,而且还可能互相干扰。面对涉及多方利益的公共事务,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错失或延宕解决良机。转型期文化的统合重建成为必行之举。在文化几乎就等同于媒介文化的当代社会,电视新闻媒体大任在肩。

以电视文化为一角的中国当代文化,应该是一种多元、丰富的开放文化,也应该是一种有传统内核作为传承和引导的文化。“它应该是一种话语多元的文化,一种阶层与阶层、主流与边缘、民族与民族、国际与本土乃至中央台和地方台等多方面相互补充、相互参照的并存和互动的文化,它承认所有人的文化权利,它尊重人们所有的精神需求。”我们需要树立媒介文化生态的整体观念,需要政府和民间的共同推动,在电视新闻中搭建基于自身民族文化传统的对话台面,各落其座,各就各位,宽容、冷静、坦然地展开公开、合法、负责的舆论监督和理性批评,歧见、冲突和危机才能及时化解,整个文化生态方能平衡。

同类推荐
  •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内容包含:公文的起草、校核和签发;办公文书的写作,会议文书的写作,行政公文的写作,规章文体的写作、其他公文写作八章。
  •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伦敦AB面》不仅仅是一部旅游书,它还是一部关于英伦文化的“大观园”。《三联生活周刊》《ELLE世界时装之苑》《南方人物周刊》资深主笔王星、李孟苏、黄景路、王年华娓娓讲述你所不知的英伦故事。全书总体上分为两部分:A面,上流贵族阶层;B面,市井伦敦。内容共四章,分别从贵族和平民两方面讲述故老伦敦的过去、现在还有将来。包括英国皇室的渊源、贵族生活、贵族运动、新旧贵族之间的微妙关系及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市井街区的历史文化和现状等,为读者呈现出与传统认知完全不同的更为亲民的英国皇室、贵族及与之和谐共存的传统却不保守、轻松、自由与日趋繁华的市井生活,并由内而外解读了伦敦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即:上流与市井泾渭分明,有阶层没斗争;对王室真心敬爱,有君主无专制。此外,《伦敦AB面》收入了大量真实、有价值的一手照片,囊括了大量珍贵素材,包括珍贵的白金汉宫全景图、英国王室成员的日常照片以及众多伦敦实景唯美照片,极大地增强了该书的审美和可读性。
  • 教师公文包-教海采珠

    教师公文包-教海采珠

    本书内容分思想品德教学、语文教学、数学教学、社会教学、自然教学、技能教学六部分,对中小学各科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
  • 防骗自助100招

    防骗自助100招

    家庭必备防骗读本学习防骗自助技能让骗术无所遁形!揭露街头骗术、电信骗术、商业骗术、网络骗术、上学求职陷阱……
热门推荐
  • 冷情总裁的失忆情人

    冷情总裁的失忆情人

    姐姐的阴谋推入一场卖与买的交易中失去贞洁,与魔鬼相碰在一起,却遇到心爱之人只是在她逃出这牢笼之时却把心忘在了那。1、“我会等你把心门打开”男人的手指敲了敲她的心脏“那抱歉,永远不可能!”2、“你这个魔鬼,是你杀死了你的孩子!”那夜他坐在婴儿室里一夜3、“只要你说你是真的不爱我,一点也。。”“是!我早就说过了,你又何必自欺欺人,我只爱他"“好!许诺你就算是块石头也该捂热了既然如此。。。”说完冷冷转过身向门外走去,起初有些蹒跚的步子渐渐变得坚定走到门外时他侧脸说道“诺诺,我不等你了。”只是那夜许诺才知道,人可以有那么多流不完的泪。作者:第一次写文多多关照,看到文喜欢的,收藏,评论!
  • 重生嫡女:皇后手下留情

    重生嫡女:皇后手下留情

    老天可怜,让她重回十六岁落水之时,给了她复仇的机会。这一次,她要亲手送前世的仇人们下地狱,也要报答真正的救命恩人。只是,这报答报答着,就不太对劲了。
  • 恁拘泥

    恁拘泥

    狮子被称为百兽之王,它主要生活在非洲的草原上,是猫科动物中最威武,最有名的。其次就是凶猛的老虎,再次就是大象了。大象虽然没有狮子和老虎凶猛,但如果发起怒来也是很可怕的。既然老虎和狮子那么凶猛,而大象那么庞大,如果它们打起架来,谁最厉害呢?
  • 西游妖族传

    西游妖族传

    生于群妖动乱之时!妖族,冥界,天庭!三方势力,共管天地!白狼小妖,得剑仙传承,夺天地造化,这一世,为妖族而战。
  • 我的师父苟成狗

    我的师父苟成狗

    傲立人间的神剑宗,野心勃勃的苍风国,不喑世事的海王宫,独霸一方的烈阳部落,祭祀诸神的中央圣殿,他们到底有着怎样的恩怨?在这无尽的土地之上,每一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每一域都流淌着属于自己的传说!(姜天越凌空起剑,似有鬼兵之影,又加诸神之形!)命运长河缓缓流动,冰龙缚天、火凤囚地,岁月不会消磨人间沉痛的回忆,只要一个神还在,我就不会放下手中的屠刀!
  • 祖宗血脉

    祖宗血脉

    李唯穿越后,奋斗一生,终于成为大陆最有权势的人。可当他寿终之后,没想到自己的故事还没结束,他重生成了大陆鄙视链最底端的地精!没有任何实力的弱鸡!他本想安稳过完这一生,但看到在烂泥坑里打滚的母地精冲自己抛媚眼,他觉得当一个普通地精挑战太大,决定以弱鸡之身再创造一次属于自己的传奇!
  • 绯暗之声

    绯暗之声

    不管任何生物,凡事曾有一生,即最伟大的智慧蕴都含在两个词里,等待和希望。一个复仇并且成长的故事。
  • 不负锦年遇见你

    不负锦年遇见你

    何棠的作品《欢颜》实体书出版,销量爆满,在众多读者中,隐藏着一位大佬,他的目的是,将读者们的糖姐姐骗回家……
  • 瓒书台

    瓒书台

    他,并没有绝世姿容与绝世武功,却仍然有着不同凡响的头脑和手段。五年前被迫出走,离开疼爱他的师父和依赖他的师妹,这是他心中一道伤痛,五年中,他从未忘记这道不能愈合的疤痕!如今,他相信自己不再是一个软弱可期的少年,他有足够的实力来守护他爱的人,所以,他义无反顾的回来了!费尽心思的追查探访却隐隐要揭晓一个让他难以接受的真相,他们的平静的生活被卷入一汪汹涌的寒流中。当真相被层层揭露时,他们的生活还能否回到从前?
  • 中国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1

    中国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1

    阅读2011年的短篇小说,经常能发现一些不太熟悉的名字,这是令我欣喜的事情。与这一欣喜事情相伴随的是,一些好小说都出自年轻作家之手,这真是喜上加喜。为什么我特别看重这一点,因为这不仅关系到短篇小说写作的后继有人,而且也关系到纯文学性的小说能不能存在下去。我们一般将小说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在我看来,短篇小说是文学性的小说样式。现代的短篇小说从“五四”写起,一直写到二十一世纪,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反复磨炼,应该说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成熟的文体了。二十一世纪前后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变革,比如市场经济、互联网、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新媒体,等等,这些变革对文学的冲击不容低估。但唯有短篇小说似乎在这些外来的冲击下显得无动于衷。这说明短篇小说这一文体已经成熟为一个相当坚固的堡垒,它代表了传统小说的审美形态,不会去迎合外在的变化。为了适应新的文学生产环境,许多文学样式不得不改头换面,而改来改去无非是两种方式,一是把许多适应当下消费时代的新因素强行往文学里面塞,二是把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尽可能地淡化。但文学为了适应消费时代的改变,带来的并不是文学的新生,而是文学的泛化、矮化和俗化。当然,以达尔文主义来看这些会是一个乐观的结论,因为优胜劣汰,旧的文学死亡了,会诞生一个新的文学形态,比如网络文学、手机文学。但我始终认为,文化和文学拒绝进化论。因此,能够将一种传统的文学形态保存完好,将是人类文明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