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95800000013

第13章 网络青年的人格特点(1)

网络文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心理特点与以往青年有很多不同,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传统人格特点的改变。在网络文化熏陶下,青年人格结构要素互相关系的调整,决定了网络青年的人格成长趋势。

第一节 传统人格理论的困惑

按照传统经典理论,人格从不同方面可以划分出知、情、意、心理过程;起伏强弱的心理状态;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动力机制;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行为特征;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内在调控系统。这些因素,在不同社会和家庭背景下,对个体成长产生决定性作用,构成每个人的独特人格。

从历史上看,心理学流行的人格结构系统理论,可以说是丰富而全面,不同的学者提出的理论从不同侧面对人性的结构、状态进行了挖掘和分析,有一些还进行了行为实验认证,目前许许多多的教学基础仍然是这些传统理论的沿袭,我们在后面的分析也要在很大程度上借助这些经典的理论分析。

但是,由于传统人格理论主要针对人格的社会特征展开,当我们要分析如何干预和影响人格因素的时候,就遇到困惑了,因为形成一种人格社会特征的原因非常复杂,而且其中类似的要素之间有交叉和包含关系,有一种无从下手的迷茫感觉。另外,要讨论网络文化影响和改变人格这样的话题,还面临如何选择理论模型的问题,而经典人格理论一般是在特定背景、针对特定的研究目标提出来的,应用在网络文化环境下,选择哪一种作为参照模式呢?选择任何思路,都可能面临不合时宜、前后不统一的困惑。

前面我们大胆探索,提出并初步分析了人格结构五要素的基本属性,其实说到底并不是什么新创造,顶多说是结合新的问题,把一些原有的思想要素整合成一个新的思路而已。如果说有什么关联的话,那么可以肯定,本性、感性、知性、理性、灵性这五种基本属性,是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心理动力机制以及心理调控机制的内在决定因素。把个性心理活动在五种基本属性基础上分解展开,从不同侧面进行研究,就出现了各种理论形态,如果进一步思考,还会出现更多的细节研究领域。这些分析对象,都可以说是人格的范畴,却不是人格基本属性,对于这些要素的分析,会越来越复杂,距离我们要找的主要答案,也可能越来越远。

所以,我们要换一种思路,从五种基本属性入手,摒除既定的习惯思维束缚,按一般理解的习惯,化繁就简,简洁明快。

第二节 网络正在改变青年人格

先从心理冲突的起因说起。分析了心理冲突,再说人格改变,就会比较容易理解。

精神分析学家霍妮提出,弗洛伊德所分析的个人内心冲突,一是来自内驱力也就是本能,二是来自家庭和社会,也就是险恶的社会环境。这种力量逐渐内化为儿童的超我人格力量,成为约束和引导儿童成长的主要压力。但是霍妮并不同意弗洛伊德的这种说法。她认为,人基本的冲突根源在于,人本来的愿望就是杂乱的,甚至相互抵触的。

表现例证为,一个人一面是温和乐观,与人为善,另一面隐藏着凶狠自私,随时会攻击。最基本的焦虑或冲突的形成过程是,儿童感觉自己在一个虚伪敌意的环境中孤立无助,在这样的环境中要探索自己的生活,就必须有自己的生存策略,就是把亲近人、对抗人、回避人这三种复杂而矛盾的愿望混合在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中。于是,在杂乱的意愿中慢慢地形成自己的人格倾向。

霍妮把这种状态称为“神经症趋势”,这种矛盾不断影响个人的心境平衡,越是失去平衡并且加剧冲突,神经症的倾向就越是显著,从人格一般问题发展演变到人格障碍疾病的症状。亲近人、对抗人、回避人这三种态度的冲突就是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理论的动力中心。她认为,神经症患者一方面害怕人格被分裂,另一方面又要维护统一的心理稳定性,所以他会不顾一切地解决分裂的痛苦。但是这样一来尽管形成了人为的平衡,却同时也形成了新的冲突,于是就在虐待中寻求平衡补偿。霍尼的这种思想,与前面提到的杨国枢先生分析人在社会适应中的心理分离思想是非常接近的。为我们带来三点启示:第一,人是在矛盾的状态中接触社会事物的:既要保护自己还要与人交往、战胜对方取得利益。矛盾的心理促使自己采取折衷的办法,选择自己的行动方式,并在不知不觉中促使人格模式适应环境,甚至发生改变。尽管这会使自己的内心矛盾进一步激化。

第二,在一个大家都不熟悉的网络环境下,激起青年心理冲突的各种要素更容易传递和放大,适应环境、维护心理平衡所要付出的代价更大了,所以,网络文化环境下青年人格受到影响、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就是必然的。

第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网络的开放性和隐匿性与青年人格成长期的吻合,青年可以很容易借助网络实现那些本来很难实现的愿望,所以网络文化为青年人格成长或变化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我们把这种心理冲突分析的思路或者理论,作为分析网络环境下青年人格要素改变的精神动力基础。

现在,我们来继续讨论笔者提出的本性、感性、知性、理性、灵性这五种基本属性在网络文化环境下的互动关系。如果说网络青年人格发生了某种改变,那么最令人关注的改变有以下几方面:对家庭、民族本性的反思;快乐愉悦感性的活化;审美与艺术知性的发掘;强迫理性规则的消解;逐步清晰的灵性信仰的确立和向往。

当然,网络对人格的改变,还有令人头痛的负面影响,比如网瘾、人格分裂、网络信用犯罪等等。

一、学会反思生命

真正的反思是成熟的表现。反思是自我借助理性力量,在本性的源头,即自然属性和传统文化里面怀疑现成的框架答案,寻找新的生命途径。所以,青年学会反思证明自我臻于完善,并真正走进社会。

1996年,约翰·博克曼在《第三文化》一文中,提出网络构建的“第三文化”的平台使科学家和艺术家等文化精英可以与平民百姓互动,这是网络的全方位文化覆盖功能,给各种思想层次的人都提供了话语机会,显示出网络雅俗兼容、无限扩张的优势。网络带来的交流机会空前地增加了,青年接触和认知的幅度陡然增加,为真正的自我反思提供了可能。《学习与探索》杂志2005年第5期上有文章表示,网络张扬了感官的满足,悬置了人文理性,忽略了历史与社会意识,削弱了文化反思能力。事实究竟如何呢?

(一)反思弱势效应

网络一定程度的虚拟和隐匿的特点,为个人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精神活动平台,为青年向往的精神自由表白提供了可能。

现实社会媒介的话语权不在大众,而是集中在意见领袖身上,普通民众的个人声音往往处于服从地位,而且由于个人意见分散,很难产生广泛的影响,因此只能保留在个人自我意识层次,唯唯诺诺,认同弱势的现实。这种状态在长期的生活中已经成为集体无意识行为。

无意识行为表现出来的弱势效应互相传递,在传统文化中,常常处于接纳、服从的被压抑的状态。

借助网络的平台,每个软弱的个体意志不仅可以更大程度地自由表达,而且几乎瞬间就可以集合起来,形成蝴蝶效应,使得现实的软弱转而成为强悍的社会呼声,本来的弱势效应突然转变为完全相反的面孔,成为一个真正不可忽视的社会推动力量,让一切现实权威不得不重视这个曾经沉默的群体。美国《时代》周刊曾经把一个键盘和显示屏旁边的“You!”称为年度人物,着力阐释了社会向个人过渡,个人正在成为数字时代的真正主体的深刻内涵。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就更容易理解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说的网络媒介是传统媒介的掘墓人的现实含义。笔者认为,其真正的意义在于,网络给弱势群体提供了隐身发表社会呼声的安全防护网,诱导被压抑的个体主动站出来发表自己的声音,从而营造了一个弱势反思的机制。

《瞭望》杂志2008年曾经发表调查文章,说有一个新词叫“网上群体性事件”,指那些在网络上对政府不当行为、官员腐败以及其他网络事件的群体讨论、炮轰,乃至人肉搜索和“追杀”。基层干部面对网上群体性事件非常头疼,认为有三个“进不去”:基层党组织进不去,思想政治工作进不去,公安、武警等国家强制力进不去。其实,以青年为主体的网络群体关注社会事件的方式,与文章中提到的传统工作方式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差距。如果那些传统工作不积极改变,不能在现实中解决社会矛盾,反而把精力用在事件发生之后的信息控制上,抹黑帖子或封锁消息,那么,借由网络发出的声音可能会越来越响亮。

举例来看。

2009年6月17日《广州日报》报道,2009年5月10日,湖北巴东县某镇三名政府官员酒后在某娱乐城向服务员邓玉娇提出陪其洗浴的要求,被拒绝后对其进行辱骂,其中一个叫邓贵大的人拿出一沓钱炫耀并朝邓玉娇面部、肩部搧击。反抗中,邓玉娇持水果刀朝邓贵大刺击导致其死亡。2009年6月16日,“邓玉娇刺死官员案”一审宣判,邓玉娇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但属于防卫过当,对其免除处罚。

这件事情在短短一个月时间,经过网络的过滤放大传播,直接影响了案件的初步审查结论和审判过程,由最初的故意杀人罪改为后来的故意伤害,几乎所有的国内媒体和全国妇联、知名司法界人士、多家国际媒体纷纷参与评论,认为这是中国网民从弱势走向社会话语权前沿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再看一个中性的例子。

2009年7月27日《中国经营报》报道,2009年7月,百度某贴吧出现一条“贾君鹏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的帖子,一天之内创造了710万的点击量和30万的回帖数。随之而来的是声势浩大的贾家亲属团:贾君鹏妈妈、贾君鹏爸爸、贾君鹏媳妇等等的凭空诞生。当日的“天涯”、“校内网”上,“贾君鹏”成为众人追捧的热点,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纷纷参与解剖这一网络现象。而事实本身不过是北京一家网络公司为提高游戏软件点击量,发动800人参与的广告行动。从结果看,这则广告已经取得成功。

这件事看似很简单,很难上升到传统价值观层面评价,但是笔者认为其轰动效应决不可小觑,它昭示着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弱势群体意志表达已经发生了本质转变,它让青年个体觉醒并认识到:在传统媒介中的弱势群体,完全可以借助网络改变自己的地位,甚至改变社会舆论的价值趋势。

令人遗憾的是,与这件事情相伴随,被网友人肉搜索的同名青年,证实于2009年8月份在北京发生车祸身亡。负责接待媒体记者的张警官确认有一名叫贾君鹏的男子因车祸身亡。记者找到贾君鹏位于北京某区的家中采访。据贾的父亲透露,因为网络事件,贾君鹏被人肉搜索,他们一家人受到诸多骚扰,给贾君鹏的精神带来巨大压力并引起严重失眠,整天神情恍惚。出事当天贾君鹏执意开车外出散心,没想到疲劳驾驶丢了性命。

(二)反思传统文化

借助网络,人们的行为和态度都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对于传统文化评价会有什么影响?

在传统文化中,认识和接纳传统衣钵是一种习惯,特别是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人物思想,一般是依照传统媒体的说法单纯接受,或者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研究考证。有了网络以后,出现了多种研究的视角和途径,为多视角认识和接受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广泛的文化手段。传统文化的观点、价值取向势必会受到影响,其延续生存的空间也会因为网络而受到改变。

青年对传统文化反思的核心集中在人文精神反思。网络语言颠覆传统语言体系,大家都知道的是,使用英语以外语种的人们,运用网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大家同样知道的是,在这个因素之外,还有网络流行一些非现实化的简略语态,构成对现实既定传统话语体系的反叛。从人际关系角度分析,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相互的价值认同为基础确立的,现实中素不相识的一群人,可以在网络上构成一个十分紧密的团体,虚拟交流导致个人超越了作为国家、民族一分子的意义,显示出独立存在的价值。现实中,周遭的人群可以不再是影响你思想观念的人,人群的划分不再是统治与被统治者,而是由个人按照网络价值观念自主决定归属于哪个群体。金发碧眼的白人只要愿意就可以用网络语言宣称自己是“中国人”,反之亦然。在这一现实比照之下,原有的以血缘,亲缘、政治以及地缘为基础的传统习俗规则结成的链条在网络化生活面前逐渐弱化,以群体规范为基础的公众约束力对于习惯网络生活的青年,已经开始摇摆,那些与基本个性要求相距较远的社会规范也不得不做出调整和改变。

依据网络环境,青年对传统展开的思考与现实的表现产生了重大的反差,查阅一下网络上关于传统文化的论坛文章,就会发现,网络并没有让青年丢弃传统,而是采用了新的解读方法,得到了更加全面也是更加立体的启示。从长远发展看,在网络与传统现实的文化之间依然存在的巨大差异,昭示今后在网络和现实文化间建立新的有效的沟通桥梁,将是一项持续而艰巨的任务。

同类推荐
  • 让你目瞪口呆的怪诞心理学

    让你目瞪口呆的怪诞心理学

    这里有生活中最常见却最不正常的心理问题;这里有围绕身边最多见却最荒诞的行为怪癖;这里揭秘不被人注意却普遍存在的人性的优点和弱点;这里介绍了千奇百怪、形形色色的各种心理学趣味现象与常识;这里为你指出了健康身心、平衡心态的多种实用简单的心理调适方法——《去梯言—让你目瞪口呆的怪诞心理学》基于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要,以生动贴切、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故事,加以科学条理性的分析,讲述了各种生活和工作中最常见的异常心理、怪诞行为现象、神秘莫测的心理学常识等。这些心理学知识都是从我们生活出发,从自身出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心理及随之产生的种种行为看似荒诞神奇,却有着深刻的形成根源。
  • 心理健康四年级(下)

    心理健康四年级(下)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是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 1分钟看透对方心理

    1分钟看透对方心理

    你不是心理学家,品读此书,你也可以“一眼看穿”他人的内心世界,“一语道破”他人的真实想法。你不是他的痴心朋友,拥有此书,你也可以快速熟悉对方,快速读懂对方,快速了解对方。
  • 异常心理学

    异常心理学

    本书讲述了:异常心理(abnormalpsychology)是异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关于异常心理有许多不同的描述,如变态心理、心理异常、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心理失调等。严格地说,这些概念是有区别的:变态心理,是指偏离常态,心理离奇、古怪、让人无法理解;心理异常,是指人的心理状态发生了病理性变化,行为表现明显与众不同,能力明显受损,需要心理治疗;心理障碍,是指心理过程和机能受阻,这种障碍既可能是功能性的,又可能包括器质性的改变;心理疾病,是从医学角度理解心理异常,相对躯体疾病而提出的概念;心理失调,是指心理失去平衡,行为缺乏整合协调,致使个体在不同情况下的处理能力下降、适应不良。
  •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作者在长期从事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的“病人”,这些“病人”看上去很正常、很健康,但实际上正在遭遇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惑,他们大多都是遇事不能主动化解,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自责、心烦、不快乐……心事越积越深,逐渐形成了“心病”。从理论上讲,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并排解心理障碍。而对“心病”,关键是你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能帮您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带给您幸福美满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对我而言

    对我而言

    爱一个人便忍不住迷上那首白发吟:亲爱,我年已渐老白发如霜银光耀唯你永是我爱人永远美丽又温柔。。。
  • 异种族万事屋

    异种族万事屋

    欢迎来到伊露维塔,这个多种族共同生存的星球。这里有漂浮在浮云之上的国度,那里的天使,圣洁、善良、不染尘埃;这里有潜藏在海底平原的城市,那里的人鱼,美丽、富有、轻歌悠扬;这里有深埋在地底深处的城堡,那里的矮人,朴实、强壮、充满激情;这里有盘踞在森林顶端的树屋,那里的精灵,高傲、轻盈、信奉自然;这里有建立在原野之中的都城,那里的人类,机智、勇敢、向往星空。这是一个经营着一家万事屋的不死族青年(?)在漫长的生命中,遇到的,不为人知的故事……顺便一提,以上内容,在正文中皆不会出现(笑)。
  • 星际炼金大师

    星际炼金大师

    拿着一把破烂铁剑就要单挑一万大军?身穿一套破烂装甲就要单挑百万机器人?乘坐一艘破烂飞船就要单挑整个宇宙?秦钧很无奈:不是世界太疯狂,而是逼到了份上我就只能往前闯!
  • 吴亦凡之我的绯闻女友

    吴亦凡之我的绯闻女友

    “喂,谁想跟你炒绯闻呀!要不是你,我至于被粉丝误会吗?”涵曦气愤地说。“呵呵,我的眼光不至于差到看上你这种不是女人的女人”吴亦凡傲娇地说。
  • 杀手先生请爱我

    杀手先生请爱我

    国际杀手组织的金牌中的金牌杀手郑风,其代号为ZF,从2010年出道至今从未失手过。6年间,郑风杀过总统、杀过世界富豪榜排名前100的富翁,杀过国际拳击手拳王,也杀过国际散打冠,国际射击冠军……这一次是他刺杀的对象是国际百货公司年轻漂亮的董事长……
  • 轩辕门徒

    轩辕门徒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秦远无意间折下的花枝让他见到了姐姐,进了修仙门派。不准你们碰我的姐姐,你们都要全身腐烂生不如死。也不准你们背着姐姐碰我,我一点都不喜欢。我是下品如常,我是修仙废材,我是秦远,我是轩辕门徒。——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百鬼夜行长篇系列:狂骨之梦

    百鬼夜行长篇系列:狂骨之梦

    《狂骨之梦》讲述的是纵横千年的白骨之谜,在冬天的海边迤逦而来。历史与回忆的狂想曲,与潮骚共入梦。这是黑暗宿命与人间烟火的对决,至死无休。解开重重谜团,却有一个干净明快的答案。连续杀死丈夫四次的女人朱美,一个有强迫症的精神科医生,一个不信神的牧师。梦境与现实纠缠在三个人之间,奇怪的事情一再发生。在海上漂流的黄金骷髅头,深山中发生的集体杀自事件。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人各自被怪异的梦境所苦……接二连三发生的诡异事件却将他们一一串连起来……到底什么是梦境、什么又是真实?错综复杂的谜团,却在书末有干净明快的答案。
  • 修仙界的丧尸末日

    修仙界的丧尸末日

    丧尸病毒在修仙界爆发是个什么体验?高光明穿梭一个个位面,网罗诸天之力重建仙庭。凡俗王朝?那不过是新手村。仙宗魔门?那不过是高级副本。飞升仙界?不知道会不会把病毒一起带过去。
  • 莫思离人泪

    莫思离人泪

    “你知道这是什么?”“心!”“是一颗伤口很深不能愈合的心!”该死的,谁叫我们都是执着的人呢!一个执着的要爱,一个执着的要忘。若是很久以前,我会奋不顾身,义无反顾的抓紧你的手不放,后来,我发现我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坚强,我很懦弱,以至于不敢面对,逃避我要以什么身份再次见你。我终于鼓起勇气,上天顽固的不给我机会,他老是拿我开玩笑,我很无力,很苍白,我抵抗不过命运,但我不认命,即使付出代价,问我为什么,我莞尔一笑,只三字,“我爱他!”
  • 文爱艺全集(2)

    文爱艺全集(2)

    文爱艺的抒情诗中,柔肠百结、无法申述的情状是魅人的,同样富于魔力的是精致的概括,它通常以结论式的句型作用于人的知解力。闪烁中的肯定,肯定下的闪烁,把概括指向不定性和深邃性,柔和的渊谷和鸟瞰的伟岸同时出现在读者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