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91000000044

第44章 科学理念与大众需求

——从语法改革到专业品质提升

曾祥敏

摘要: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电视科学栏目与纪录片已经逐渐完成从过去单纯说教向契合大众审美趣味、注重叙事的转型。本文探讨了电视科学栏目和纪录片在叙事语法改革之后,如何提升节目价值的命题,认为提高科学专业品质是提升栏目和节目价值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科学理念、大众、专业品质

21世纪前十年,中国电视科学栏目以及科学纪录片的发展已经初步完成了语法改革。纵观中国电视节目近十年的发展,普遍的趋向有如下几点:电视节目的形态不断得到开发与拓展,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不断涌现;电视表现形式的交叉融合日趋明显,虚构与非虚构的电视语言表现日渐成熟与灵活;对电视纪实语言的理解及其在各类型节目中的表现也逐渐深入;节目中趣味性的价值判断被提到重要的地位,可视性和娱乐性的价值因素超过以往任何时期;节目叙事理念、技巧、方式也开始和国际接轨。可以这样判断,反映在电视科学节目中,电视化的表达已经完成了阶段性任务。以中央电视台的《走近科学》、《发现之旅》、《百科探秘》为代表的一批科学探索栏目在故事化的讲述、悬念的设计、叙事结构、叙事模式等诸多方面已经形成一个规范化的操作模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一些浅层次的、单纯追求视觉猎奇与故弄玄虚的节目屡屡涌现,有的节目已经逐渐偏离了科学内涵与科学探索精神。而纵观国际上成功运作的科学栏目,我们发现,其中专业科学品质,叙事模式与技巧,营销模式各为一足,共同支撑栏目和节目的发展与运行。

当叙事模式与大众审美趣味已经被电视界普遍认同的时候,科学栏目面临升级转型的问题。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恰恰是专业科学品质的提升与回归。这其中,专业品质的提升当然又离不开资金支持与营销手段,本文仅从科学专业品质方面来分析科学栏目的价值提升。笔者认为,在这个升级转型的过程中,起码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科学内涵的提升

笔者称之为科学理念的再审视,这是栏目发展的螺旋式上升。对科学理念的重新提及,不是要回到过去的枯燥的科学知识说教的时代,也不是单纯的技术推广,而是在经历了叙事改革之后,把科学理念、科学精神、科学知识通过深入浅出、跌宕起伏的讲述方式进行传播。在21世纪前十年,我们的科学栏目着重在形式与叙事技巧上进行重大改革。这虽然是科学节目在发展过程中的拨乱反正,使节目真正回归到大众趣味,增强了叙事能力和节目的吸引力,但是,另一方面却造成了科学理念在节目中的式微,无论是选题还是故事的展开过程,都因为追求猎奇、趣味而使节目呈现出一种浅层次的揭秘状态,科学探索手段单一、科学论证手法不严谨、片面强调悬念而忽视解决问题,缺乏展示过程中的科学内涵的提升等。

当一种叙事模式成为可以复制的东西的时候,其核心竞争力就很难体现,这时候,科学品质和科学探索精神应当成为构成节目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所谓科学品质和科学探索精神,并非要使节目成为专门的科学研究,而是应当以专业理念体现大众需求,是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扎实的科学知识以及强大的专业技术背景去解读和探索相关的问题,甚至是生活中的小问题。

电视是过程化的艺术,而科学内涵很大程度上是在电视的叙事过程和纪实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记者在调查采访中的科学手段的运用和展示、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专家解读和引导、专业记者的特殊的科学调查方法都使节目的科学内涵得到提升,也是节目在形式普遍雷同的外壳下展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栏目创作者应该考虑的是影像表达背后的价值提升与创新,通过那些鲜为人知的科学手段和调查方法把观众熟知的问题进行破解,这也是艺术当中的“熟悉的陌生化”。而通过科学手段对一些奇异选题进行深入展示和揭秘,又是“陌生的熟悉化”的过程。

层级丰富的专业创作团队

1.栏目内的专业创作团队

科学栏目创作者不仅要成为专家——具备专业知识,而且也要成为好的翻译家——把科学专业知识转化为生动丰富的电视化故事。因此,节目的科学内涵要有具备专业知识的创作团队作依托,创作团队的专业性和稳定性对于电视科学栏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个栏目能拥有一个具备专业科学知识和科学判断的核心创作团队,能够对节目审核、节目策划、节目理念有独立判断和价值引导,就成为栏目的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之一。而类似于《走近科学》、《百科探秘》这样的以自制节目居多的栏目其实是在为中国电视界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和专门知识的电视人才。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毕竟我们的电视科技类节目发展时间还不长,兼有科学专业知识和影像表达能力的创作队伍还不够成熟。过去一些科学电影制片厂的专业人才虽然在观念转型后成为一支重要的创作队伍,但毕竟只是少数。

从这一方面讲,类似于《走近科学》的科学栏目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在为未来积淀经验和人才。而且我们也看到诸如《走近科学》中的“喀纳斯猜想”这样的节目开始模仿国外节目的创作方式,逐渐和专家进行深度合作,追踪记录专家的探索调查过程,从电视记录者和专家的视角去共同解决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联合专家制作的过程中,创作团队的科学理念和专业品质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2.社会资源合作

当然,创作人员的素质离不开社会资源的依托,单靠栏目自身建设很难形成一个开放的节目创作源。制播分离、国际联合制片、资助等诸多委托、合作制作应当成为科学栏目进行栏目运作机制改革的首要手段。这也是探索发现(Discovery)、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动物(Animal Channel)等国际知名频道的成功运营模式。

现在,制播分离成为广电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难点,而科学栏目创作与经营由于其对社会资源、专业资源的紧密依赖性,恰恰是这方面改革与发挥的重要领域。没有广泛的社会资源配置与合作,前文提及的科学专业品质是很难保证的。比如,美国探索频道每部片子的实播片长和实拍片长的比例平均在1∶15左右,最高甚至能达到1∶75……一个节目在通过审核以后,通常得花上一年时间进行拍制,最后可能才播出一个小时。周期长,所耗资金庞大,可想而知,没有一个周密的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很难实现节目的大量运转。

除此之外,非营利组织的赞助、协助等也是重要的资金来源和科学专业基础的依托,比如类似于美国的国家科学基金会、斯隆基金会、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等对科学栏目和节目提供的资金和专业研究能力的支持等。仅在1984~1994年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共计投入16930万美元用于非正规科学教育计划,其中34%(5756.20万美元)用于支持电视项目。基金会的介入使节目经营与科学知识普及形成一个良性互动,共同推动科技传播的发展。

3.科技传播后备人才

电视科技传播离不开后备人才的培养,目前,国内针对科技传播人才培养的专业和课程还很少,传播人才培养的细分化也不够。而在国外,比如英国伦敦大学,它的下属4个学院(伯克贝克学院、金斯学院、帝国科学学院、技术医学和大学学院)都开设了科技传播方面的相关课程。伯克贝克提供业余科学传播学位证书;帝国科学学院和金斯学院提供科学传播理科选修课程;此外,帝国科学学院还提供学时为一年的科学传播硕士课程。专业后备人才为电视科学栏目的创作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没有这样较大数的公分母,很难形成一个稳定、有专业品质的科学节目创作与经营的中坚力量。

科学基础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科学节目的价值提升也离不开整个社会的科学基础环境,因为有了这样的环境依托,才能给电视科学节目创作者提供智力支持。就此而言,中国整体的科学环境还比较薄弱,对相关问题的科学实证研究的经验还不足,这使得节目在寻求智力支持的时候捉襟见肘。就此,《森林之歌》的创作者也曾经感叹在拍摄中难寻智力支持的无奈。

此外,电视科学节目最能反映电视技术与艺术的紧密结合。在我国电视科学节目制作过程中,高科技影像摄录技术以及多样化的科学探索手段的缺乏都限制了选择题材的视野和拍摄视角,创作者无法呈现真实的影像去展示过程,也无法给观众提供一个新鲜的视角去探知事物的真相。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2000年的北京国际科教片节上,来自瑞典的影片《爱的凯歌》(The Miracle of Love)所给予观众的视角令人震撼。该片的两位主创人员花费四年时间,投入二百万美元,为观众呈现了一部生命“诞生”历程的影片。他们把摄像机和一个直径只有一毫米的内窥镜连接在一起伸到母腹中拍摄。从精子的产生到受精,从胚胎的形成到胎儿生长的过程,首次用实拍的画面记录了生长三周时脑胚胎细胞的繁殖(大约每分钟生成十万个新细胞)过程,还有血管的形成以及细胞分化在人体各个器官生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这种直接的真实远胜于现在动辄用动画呈现的内容,无疑给人以解气、过瘾之感。

从这方面而言,电视工作者与科技工作者深度合作,电视影像艺术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才能共同推进科技传播的发展。

结语

科学内涵的提升与节目的趣味性本非矛盾,也不意指回到过去枯燥教化的说理。科学研究手段的多样和科学视野的开阔恰恰为节目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以及多样的创作手段和创作视角。从近十年来我国科普性栏目以及科学纪录片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科教节目创作团队在观念上的进步以及实证调查品质的提升。从这方面说,我们更应为其每一次的蜕变而喝彩;同时也应该意识到节目的真正价值提升还需要苦练“内功”,抓住“科学”这个内核。这才是我们传播科学的价值所在,也是科学栏目与纪录片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曾祥敏:博士,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

同类推荐
  • 好班规成就好班级

    好班规成就好班级

    本书从两方面来介绍成就好班级的秘诀,这两方面分别为在校学生的管理和课外活动的管理。
  • 美言妙语

    美言妙语

    本书从各个方面,各种角度取材,编选了古近名家高手的精美语言。本书又可像查工具书一样从各种角度,各个方面查阅行文写作中所要参考的资料。
  • 警惕职务犯罪

    警惕职务犯罪

    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必须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从思想教育上抓起,做到警钟长鸣。一是根据建筑工程行业特点,应当仔细研究分析可能引发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领域和环节,重点关注建设工程建设阶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方案,建立完善的制约机制。二是加强工作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筑思想政治防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的学习教育活动。
  •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教育探究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教育探究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与行为主义学习论相对立的、源自于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一批认知心理学家的大量创造性的工作,使学习理论的研究自桑代克之后又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他们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因此,使认知主义的学习论在学习理论的研究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 学苑英华——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论文精选

    学苑英华——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论文精选

    文章讲述的是:马列?科社编,哲学编,历史学编,文学编m社会学?法学编,经济学编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地狱之女东阎

    地狱之女东阎

    本篇文章集合了《旋风少女》中的若白,方廷皓,喻初原。《柯南》里的柯南,灰原哀等众人。《金田一少年》的金田一一,高远遥一。《废物老师》中的高杉东一,吉田荣太郎,入江杉藏,久坂秀三郎。《血色星期一》的J众人。《终极三国》的终极BOSS,孙权,孙尚香。《烈火青春》的东邦,还有黑龙宫崎耀司。等等等等,他们在文中如何发展,如何抉择,敬请点击观看。是天将明的阳光,还是入夜前那最后的希望?东阎等你揭晓。想了解更多可微博搜索【Dong_晗Zi】
  • 世界文化探秘

    世界文化探秘

    传承和发扬人类文明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职责,我们只有扩大视野,才能认识世界文化的固有价值,才能感受到文化之珠为人类照耀出的光芒,这既是对先人的尊重,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引导。《世界文化探秘》共分为:文苑英华、戏曲音乐、书法美术、民族民俗、神话传说、文物考古、古迹方舆、科技博物、文献典籍十个部分,详细为读者介绍了世界文化史上的种种谜团。
  • 乐戈景年

    乐戈景年

    呆纯软萌的乐戈遇上有备而来的郁景年,温暖的邂逅,愉怿的追逐。作为大明星的校友,乐戈一直以为那张脸早已被她看厌,但没想到第一次见到真人,她就没骨气地着了迷,长得人神共愤,拥有一双大长腿,还会唱暖暖的情歌!唔~好喜欢,她该怎么办?
  • 天才的基因:关于IQ、天赋与遗传基因

    天才的基因:关于IQ、天赋与遗传基因

    你还在迷信智力测验吗?你还坚持认为贝多芬生来就是天才,而你注定平凡一生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是上了“基因决定论”的当了!神童、音乐家、艺术家、运动明星是万众瞩目的“天才”,我们习惯性地认为他们身上的出众天赋是非常罕见的,并且上天只将这种神秘的礼物赐给了极少数的幸运儿。书中作者讲述了很多关于天才的故事,读后你会发现,达芬奇、贝多芬、乔丹等有着杰出成绩的人无一不曾刻苦磨练自己的技巧,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经典的棉花糖实验告诉我们,懂得延迟满足自己欲望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成功;被告知“你一定很用功”的斯坦福大学学生,比被告知“你一定很聪明”的学生,学业成绩更优秀。所以,相比先天,后天的环境、教育方法、个人的努力对“成就天才”而言更关键!忘掉基因是一成不变的“蓝图”吧,别再以为天赋是上天送给人们的“礼物”。本书综合认知科学、遗传学、生物学、儿童发展学等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人人体内都藏着一个天才”的新观点。找到成功的激情,以宽容的态度接受失败,不断努力,延迟享受,拒绝自满,将体内的巨大潜能释放出来,你就可以创造出非凡的人生。
  • 重生之倾月轩情

    重生之倾月轩情

    一朝赌约,错过一生,是输了还是错过~~~~
  • 应天长

    应天长

    新元换旧元,世道末年,人透露出本性,修行者层出不穷,强者如云,三魂七魄,聚魄,离魂,入境,从圣,九州大陆迎来了春天的百花齐放,却无奈木不逢春,叶柳残阳。少年,从安宁中走来,一脚坠入乱世中去,本是要以礼治天下的文人儒士,却不得不走上了以武降众生的修行武夫!天欲压我,我欲翻天!感谢时光落寞着年岁,阴冷了岁月,带来了风雪,于是割舍自我,浴血成魔。应天而长,何其荒唐!我们都是读书人。
  • 寻找最珍贵的眼泪

    寻找最珍贵的眼泪

    1000年前,五大家族镇守家族生死存亡的‘心核’莫名其妙慢慢枯竭。1000年后危危可及的家族兴亡之不死长老推测人间将有一人方可滴落可替代‘心核’的千年难见的一颗至情至爱的眼泪。各族蠢蠢欲动,闫族之子苍拓凌奉命去人间,遇到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和煤老板的那些事

    我和煤老板的那些事

    煤老板从第一桶金到事业的拓展,成功后回报百姓,成功的人为什么成功,了解他们的点点滴滴。
  • 花朝跃农门

    花朝跃农门

    一朝穿越,发现自己居然嫁人了,娘家不要,婆家不喜。吃不饱穿不暖,被人欺被人嘲,身后还有不省心的小叔子小姑子一溜串。老二又馋又懒,老三一心想嫁个有钱公子哥,老四只顾着贪玩,好歹自己亲弟弟是个懂事的,但奈何是个病秧子,整天让人提心吊胆。花朝喜只觉得头大,不过好在咱有锦鲤运相助。于是挽起袖子,开荒种田,做美食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