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75300000029

第29章 《努力周报》的遗产(7)

胡适认真翻检,感到书稿内容很差,“里面的诗都是极不堪的诗”,就“完全拒绝了他”。胡适写道:“我生平对于社会上滥用名字的行为,最为痛恨。社会既肯信任我们的话,我们应该因此更尊重社会的信任,绝不该滥用我们的名字替滑头医生上匾,替烂污书籍作序题签,替无赖少年作辩护。”稍晚些时候的“博士茶”广告一事也可说明胡适的实事求是的风格。胡适的族叔胡近仁想借胡适的名气宣传“博士茶”,胡适回信绝不同意用他的名字作广告。胡适信中说,“‘博士茶’一事,殊欠斟酌。……说胡某人昔年服此茶,‘沉疴遂逐日痊愈’,这更是欺骗人的话……至于说‘凡崇拜胡博士欲树旗帜与文学界者,当自先饮博士茶为始’,此是最陋俗的话”。胡适好心点拨胡近仁:“广告之学,近来大有进步。

当细心研究大公司大书店之广告,自知近世商业中不可借此等俗气方法取胜利。如‘博士茶’之广告,乃可说文人学者多嗜饮茶,可助文思,已够了。”可想而知,胡适在《努力周报》上尽力说自己真心相信的话,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他在为自己负责,也在为读者负责。这样一种论政的方式,这样一种论政的风格,对于起步不久的中国现代资产阶级新闻周报事业是一笔很重要的遗产。当然,历史也证明胡适的“证据”往往遮挡住了他的理论目光,这恐怕也是他对马克思主义抱有偏见的哲学源头。傅斯年1926年写给胡适的一封长信,对胡适在《努力周报》上的政治评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舆论如是没有不成文的宪法,便没有组织,也就没有力量。中国的所谓“舆论”,大大多数是昏头昏脑,偶然也有些很聪明的,然而却没有遇有宪法的,先生独能就事论事,不就人论事,而失之诛心;不就事论人,而失之盲断。事事分辨责任,是一个最健康、最能使舆论入轨道的榜样。书呆子的中国人从来好诛心,其上流就是那些没有办法的急躁清流,其下流便是些探私造黑幕的。这样子弄下去,阻君子不为一事,助小人肆无忌惮。而每一事之解决,必出于一战,阴谋的、或兵戈的。先生独能取一种政论的态度,一则论事在身,再则分别责任,三则有步伐,所以我说是个好榜样。因为有了实验主义的信仰基石,所以胡适并不太在意来自很多方面的批评,1925年1月致邵飘萍信中的一段话代表了他的态度:青年界对我的议论,乃是意中的事。生平不学时髦,不能跟人乱谈乱跑,尤不能谄事青年人,所以常遭人骂。但八年的挨骂已使我成了一个不怕骂的人;有时见人骂我,反使我感觉我还保留了一点招骂的骨气在自己的人格里,还不算老朽。当然,我们肯定胡适敢讲真话,并不是指他把心里话统统说出来的意思,而是他讲出来的一般都不是刻意的违心话,他采取说话负责任的态度。季羡林晚年说过一个为人做事的道理,即“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其实也差不多就是胡适等人讲真话的境界。一方面良心不允许说假话,另一方面限于种种原因,不可能把肚子里的话全倒出来,很多时候是不能明确表示立场和态度的。所以很大程度上,在那个时代里,能保证说出来的是心里话,是自己相信的话,不是欺世盗名和不负责任的话,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是否讲真话涉及到文风,而与文风相关的还有批评的伦理问题。所谓批评,广义的就是指评论,既包括评论缺点,也包括肯定成绩。实事求是地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批评,往往容易犯一边倒的毛病,好则完美无缺,坏则一无是处,文风上要么阿谀逢迎,要么无限上纲,帽子棍子一起上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努力周报》在倡导正确的报章批评上,也有开创性的表现。由于胡适信奉实验主义的“证据”,所以《努力周报》刊出的文章,一般来讲会很在意说理和论据,即便是批评性文章,一般的,也不会犯文人常犯的意气用事、指责甚至谩骂的错误。在科学与玄学的论战中,胡适发表《孙行者与张君劢》一文时,还在文末附上致张君劢的一封信,表示“文虽近于游戏,而意则甚庄。我希望你不要见怪罢。”但毕竟中国传统文化有“文人相轻”的根性,绝大多数生活于这个环境中的人一定程度上都不能幸免,诚如傅斯年1926年一封写给罗家伦的信评论的那样:“通伯(陈源——引者注,下同)与两个周(鲁迅、周作人——引者注)实有共同处。盖尖酸刻薄四字,通伯得起尖薄(轻薄尖利),大周二周得起酸刻,二人之酸无可待言。

启明(周作人—引者注)亦刻,二人皆山中千家村之学究(吴学究之义),非你们Damned绍兴人莫办也。仆虽不才,尚是中原人物,于此辈吴侬,实甚不敬之。他们有些才是不消说的。”《努力周报》上胡适批评郁达夫翻译错误的文章,有些地方有些讥讽过格,大概伤害了郁达夫甚至创造社郭沫若等人的自尊心,引起强烈反弹,胡适连忙致信修好,双方还见了面,算是握手言和。胡适与梁漱溟商榷东西方哲学问题,对梁也有些嘲弄之处。梁开始很在意,专门写信责怪胡适,当胡适回信解释时,他反因专注于王阳明的心学而从自身找原因,不再怪罪胡适了。但这件事胡适终究做得不妥当,也受到了丁文江的批评。总的来说,《努力周报》是提倡健康的报章批评的,至于周报所刊载的擘黄《批评的“伦理”》算不算最早的批评伦理的专文,一时无从查考,但属于比较早、比较系统的专文大概不是问题吧。胡适坚守说真话的理念,所以对报章上的具有影射性质的批评总是要加以辩白的,他批评《京报》的邵飘萍即是一例。胡适参加善后会议引起了社会上广泛的批评尤其青年人的不满,邵飘萍在《京报》上报道胡适参会消息时特意点出胡适是善后会议策划者段祺瑞的安徽同乡,有“其同乡胡适,同派林长民”等语。

胡适对此深为不满,致信邵飘萍说:“先生在此处把我和‘当局’拉在一块,颇使我诧异。……‘当局’与我,截然两事,毫无关系。明眼如先生者,岂不知之?……此语出之他人,我必不介意;然出之‘新闻学者’之笔下,则我不能不感觉一种不愉快。今读来书云云,益知先生真疑我与‘当局’有何关系,或疑我之参加善后会议是为‘同乡’捧场。如先生果有此意,那就是大错了。我与今日之‘当局’毫无关系。”我们相信,胡适参加善后会议的确如他所说,就是基于实验主义立场,为和平解决中国政局纷乱所进行的一种“尝试”,不会与军阀政客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幕后交易。所以说,胡适的动机没有问题,立场也没问题,能不能“尝试”成功,则是另一个问题了。作为专门从事新闻学研究和实践的邵飘萍撰文,有意无意地给读者制造了胡适参会动机不纯的印象,是不合适的。胡适说真话,到了国民党统治时期也没有改变。陶希圣在1935年6月给胡适写过一封信,大意是:虽然赞同胡适从学术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自责”,但却不主张对普通百姓进行宣传,怕产生“不良影响。”

同类推荐
  •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秉承一贯的理性、思辨、前瞻的学术期许,遵循全面、新颖、敏锐的年集宗旨,凝聚学界、业界人士的最新探索和思考,《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即将付梓。2007年和2008年我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汶川大地震、第29届奥运会成功举办。新闻传播学研究紧紧跟随这些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事件,不断地从新的视角进行理性思考和总结。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考察人民日报时,就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随着卫星电视、网络电视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应对挑战,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正在进行机制改革和资源整合,走技术创新、高效发展的市场化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有效的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盘活媒体组织原有的大量节目内容和素材、实现媒体资源共享和提高资产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本书选取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私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弗吉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公立大学,逐一对其办学理念、学科特色、学生事务管理架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公寓住宿管理、法律申诉服务、多元文化教育、学生社团管理、新生入学指导、心理咨询、奖励资助、学术咨询等诸多具体学生事务的内涵、理念、实际操作等进行了描述,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了解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务的重要参考书。
  • 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技巧

    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技巧

    任何管理都必须依赖于人去实施,班级规范管理也必须依靠班级的干部、教师去做。因此要强化班级规范管理,就要重视班级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我们的干部、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并且在工作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和优秀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影响学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帮助,并且通过这两支队伍贯彻执行规范管理的各项规定、制度。班级的各种活动是老师、学生展示自我的最好舞台,也是师生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活动是常规管理的一个部分,是规范办学的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为学生创设舞台,张扬个性,陶冶情操。形成生动活泼,充满朝气的校园氛围。
  •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从2000年开始,教育部为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决定在全国高校重点建设100多所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被确定为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从2001年年初开始启动。从研究基地启动迄今,通过招标等途径基地一共确定了五个教育部重大项目,有关美育研究的就有两项。继2001年年初确定的“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后,2002年又确定了“美育当代性问题研究”。“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这一项目在课题组有关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的艰辛劳动,产生了这一由五个分册组成的系列丛书,包括基本理论、中外美育、美育实践等多个方面。
热门推荐
  • 我有一丝佛道本源

    我有一丝佛道本源

    我姓徐,祖上世代以算命为生。我的爷爷很喜欢这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所以我叫…徐水来。我因为一次狗血的经历,意外获得了异世大能的一丝本源,无奈捡起了祖上算命的行当…原来这个世界竟然有这么多神奇!“咦,这不是我的三观么?啥时候掉地上了!”〈四下无人,赶紧捡起来~〉
  • 山木有枝,君不知

    山木有枝,君不知

    情景一:上元佳节,万家灯火明灭。长安大街之上,是千盏天灯祈愿。她心想,“我心悦的那个人啊,我只愿你一生安乐,一生被爱,一生走过一切皆如你所愿。”情景二:雪地中,是极为刺眼的红。她躺着他怀中,回忆着自己可笑的一生,如走马观花,似恍惚浑噩无所追求,但都,止步于此时了。情景三:古董街上的一家店里,她盯着一个玉簪看了半晌才回过神来,转头欲问价格时,瞥见一人,怔愣的道,“这位先生,我是不是在哪见过你,好像……”好像,只一眼,就已千年。
  • 被前女友疯狂嘲讽肿么办

    被前女友疯狂嘲讽肿么办

    “不会吧!不会吧!都0202年了,写几章破文就称为作家!”“看有些人写的那啥,我打赏个盟主帮助吸吸人气,不过分吧!”
  • 报告王爷,王妃是只猫

    报告王爷,王妃是只猫

    史上最悲催的事,不是嫁错郎入错行,而是稀里糊涂拜错师。米小七托了自己糊涂师父的福,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了一只小白猫的身上,更悲催的落在王爷北宫炎的床顶上。被霸道王爷吃干抹净困在身边,意图逃跑,好,抓回来,锁床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同名网剧正在腾讯视频热播!!
  • 清雅如兰

    清雅如兰

    她出自书香世家,二十六世纪的神秘设计师,一朝穿越,爹不疼,娘早亡,与幼弟寄人篱下,成人礼后被亲爹送去别国和亲。人淡如菊的她,和亲于她而言不过是换个地方居住罢了,只要她在乎的人安好;身为皇族子女,婚姻本就不是随心所欲的,不过是找个人搭伙过日子罢了,和谁过不都是过。可为何对别人总是冷冰冰的人,对她虽不是言听计从,却也温柔敬重,维护有加,尽可能满足她,在她渐渐沦陷之时,却发现他们的婚姻不过是一场阴谋……当她带着支离破碎的心离开,他才发现他对她的感情早已变味……
  • 时光流转我心依旧

    时光流转我心依旧

    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幸福。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悲伤。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声叹息。在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无奈。――――张小娴袁野,那我们又属于哪种?池澄,告诉我,我要怎么忘掉你?
  • 我想我们永远回不去了

    我想我们永远回不去了

    每个人都幻想得到一段纯纯的爱情,可现实往往相反......
  • 错过不可再珍惜

    错过不可再珍惜

    她喜欢上了一个有女朋友的男生,却不知道,这个男生对他的女朋友有多好。她心疼起了一个逗比的男生,却不知道,他对她的心疼有多反感。他那一刻才发现,他以前到底是有多愚蠢,为了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女生,而辜负了自己身旁这一抹小巧的身影。当他想要去接受她的时候,可惜,为时已晚。[][]·本书情节属实,放心入坑·[][]By.蔓叙清丞
  • 医生开挂当大侠

    医生开挂当大侠

    医学生李夏,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爷爷遗留下的一只智能手环,从此,他的人生开挂了。带上手环,他能够穿越到武侠世界。完成手环中系统布置的任务,他就能不断变强,成为武道强者。回到现实世界里,他也不再是学渣,完美逆袭。一切看起来,似乎都是那么的完美,只是,在手环的背后,似乎还隐藏着一个秘密,等着他去揭开……
  • 九转佛魔灯

    九转佛魔灯

    欲成仙惨遭天地弃,妄成魔奈何鬼神恶。世间不容我,我之将奈何。天地欺我?杀!杀!杀!杀他个天翻地覆。鬼神凌我?杀!杀!杀!杀他个鬼哭神嚎。徒手撕开一片天,抬脚踏碎凌霄殿。逆天改命,唯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