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68200000060

第60章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纵横谈(3)

第三,对广播剧的表现内容有了新的认识。《怎样写广播剧》一文提出:“理想的广播剧应着重心理表现,避免不必要的实际动作,要从头至尾是一贯的感情流露。”另一篇研究材料上说:“广播剧不一定如舞台剧本有什么高潮部分必须夸张、全力以赴,有许多广播剧像散文一样的冲淡、诗歌一般的含韵、梦一般的幽玄,导演者应把内在高潮培养烘托出来。广播剧导演比诗人、画家、雕刻家、工程师、舞台导演还要值得赞扬,因为声音的感人力量太大了。广播剧的演出,有如一阙世界名曲,使我们永远忘不了那个天才的指挥者———广播剧导演。”这些论述在今天来看,也是颇有见地的。

第四,对广播剧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展开了研究。如剧本的写作特点,解说的写作方法,广播剧导演的特殊要求,广播剧演播艺术的特殊性,语言、音乐、音响的组织等方面的技巧问题都有所涉及。如演播方面,张望撰写的《演播音剧并不比舞台剧容易》指出,“播音剧岂不较舞台剧容易而简便多了,然而事实上恰恰相反,播音剧以第二自我尤为重要,要认为播音时播音室已不是播音室了,而是入到含有戏剧气氛的境界里了”。关于剧本结构,钟卒的《广播剧的表现领域与分幕》说“广播剧的分幕,应该是电影的分镜头和跟镜头”,指出广播剧宁可从电影中借取表现手法,也要摆脱和舞台剧纠缠不清的关系;指出“为广播剧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这条道路必须是通达到一个与舞台剧截然不同的境界中去的。广播剧应该争取新的自己的用武之地,而不应该继续地和舞台剧抢天下。”这种提法,在当时来说是大胆而又明智的,是作者深思的结果。关于语言,如背景环境的说明,在《怎样写广播剧本》一文中提出,“措词可不要太主观,应当使听众有自己想象的余地”。

第五,介绍外国广播剧的情况。王枳的《闲谈播音剧》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一篇介绍外国广播剧情况的文章,也是一篇很有艺术价值的研究文字。文章对美国广播剧作家瑙曼·柯温(Norman Corwin)做了介绍,说他用这种新式的艺术“为战争、为和平、为民主理想、为世界大同做过不少宣传”。为此,他获得了“天下一家”的大奖。柯温的播音剧《我们掌握着真理》,是一景一景地介绍美国宪法的制定修正、民主政治的实现。该剧动用了美国当时所有的大牌明星,听众达6000万人。作者明确指出“中国的旧剧就比较适宜于广播”,并说“话剧逐渐要从无线电中消灭应该是一件自然的事”。文章还说,美国舆论界“认为播音剧正在改变着美国戏剧界的远景。它的影响是将形成美国戏剧的新时代”。这无疑为中国广播界打开了第一扇天窗,使我们呼吸到了新鲜空气。

二、广播剧理论研究走向成熟阶段(1952~1966)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广播剧理论研究开始活跃。北京广播学院编辑出版的《广播业务》杂志促进了理论研究的活跃,直到“文革”掀起,《广播业务》停刊。

几年中在《广播业务》上共发表了十多篇有关广播剧的研究文章。这个时期的理论认识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对广播剧音响的美学作用认识加深。张庆仁的《杂谈声音因素》一文,提出了三个值得重视的意见:其一,广播剧要善于以声咏情。典型的声音如果运用得好,可以起到“一声千金”的作用,能画龙点睛地使戏活起来,使某段戏的情绪更加深化。其二,提出无声的“静”,也是音响的一种变化。无声的停顿如果用到“点”上,其作用常常是出人意料的,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其三,提出人的大脑有时对声音存在主观选择性的生理特点,应当成为广播剧音响运用的重要依据。

第二,对广播剧的结构特点研究有所深入。如刘保毅的《广播剧〈红岩〉改编琐记》和邝远焉的《广播剧场景转换的艺术处理》,在这方面都有较好的阐述。刘保毅的文章分别从“人物的取舍”、“树立贯穿全剧的主线人物”和“场景衔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文章有理有据地指出,广播剧需要有主线人物,如果没有一个贯穿全剧的主线人物,整部剧的情节、人物就会松散,出现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现象。作者认为,把许云峰定为主线人物后,这部剧的结构就显得紧凑了。

场景的衔接是广播剧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因为情节结构是否紧凑、连贯、顺畅,还要通过衔接才能实现。衔接不仅起到连接场景的桥梁作用,而且是表现环境、时间,烘托场面气氛,推动剧情发展的手段,有突出主题和树立鲜明人物形象的作用。卫彬的文章《愿我们多有这样的节目———广播剧〈两幅油画〉听后记》,在这个问题上也有独到的见解。

第三,对广播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研究更符合美学要求。刘溪的《从马天武人物形象的塑造谈起》一文,缜密地分析了广播剧《三伏马天武》中两个年龄相近又同是男性军人的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颇有学术价值。文章从人物出场前的适度铺垫给听众留下了第一印象,通过红军战士小刘的讲述,就能感到马天武这个素以骁勇善战而闻名一时的白军将领的骄横跋扈、刚烈豪爽的性格特征。人物语言极富个性,待人物一出场,他的话虽不多,包括他的感叹词都足以表现他的骄横跋扈。

作为一名战俘,他没有丝毫对生死的惧怕,对命运的担忧,而仍理直气壮,自负不凡,一脑门子的不服气。解说恰到好处的配合、渲染,以及演员的选择和潜台词的挖掘等,从多角度入手做了分析探讨,具有较强的说理性。

第四,这一时期,日本的堀江史朗、内村直也等有关广播剧的理论阐述,由蔡子民编译介绍到我国。他们的核心论点是“广播剧的最终目的不是在听众的心理构成视觉形象后再引起戏剧感觉,而是以声音本身直接打动听众的思想感情”。这一观点,对我国广播剧界的理论认识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此外,在这个时期还有于惠罗的《广播剧———看不见的戏》、祖文忠的《漫谈广播剧》、卫彬的《漫谈音乐在广播剧中的作用》等等,反映了当时广播剧理论研究的总体水平。

三、广播剧理论研究的兴旺发展期(1976年至今)

这个阶段可以说是广播剧的黄金时期,是艺术上卓有成绩的时期,是事业上蓬勃发展的时期,是理论上走向深入研究的时期。当然,这又是一个艰难竞争的时期。因为从1979年以后,另一种大众传播的艺术形式———电视剧,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广播不再是空中的唯一主角了。时代的审美心理在迅速地发生着变化,向广播剧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新时期的广播剧学术活动空前活跃,尤其广播剧被纳入“五个一工程”评奖后,科研成果相当丰富。本时期广播剧研究在理论上的深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广播剧的本质特征问题,比以前更明确地认识到了广播剧不仅仅是一种“看不见的戏”,“用耳朵听的戏”,而且是吸收了戏剧的营养形成的一种“特定艺术样式”。王雪梅的《广播剧艺术论》一书,比较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广播剧的艺术特性、编剧和导表演规律。该书指出,广播剧虽属戏剧家族,但不同于一般的舞台剧和影视综合艺术。广播剧是“听觉艺术”,又称“想象的艺术”,一切要遵循的规律都应源于它自身的艺术特点。作者认为,艺术美学的共同规律表明,要掌握各种艺术的特点和规律,需“从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表现的整体上去考察,才能收到比较完美的判断。”张凤铸、张育华的文章《关于广播剧本性的一点思考》,朱宝贺的《论广播剧艺术的本质》,王雪梅的《对广播剧艺术个性的思考》,在这个问题上也都有独到的见解。《中国广播文艺、广播剧研究》是王雪梅的专著,在这个问题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开掘。

第二,对广播剧接受美学的研究,以及对听众的心理、广播剧内容与听众欣赏心理的沟通研究加深了。胡源、许志平的文章《广播剧〈二泉映月〉艺术特色浅析》从听众的欣赏心理需求出发,探索了广播剧的艺术特质。田本相的《听广播剧漫笔》指出广播剧“首先是‘剧’”,“必须环绕着人、人的命运来写,把塑造人物放到创造的重心。听众关心的是人,逗起人的兴趣的也是人的个性和命运”。于君的《脱弃陈骸,目标灵彩———听广播剧〈陈妙常〉》和花建的《听觉空间和艺术占领———广播剧创作漫谈》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广播剧的接受美学问题。江苏台的《主旋律·典型化广播特色———广播剧〈砺兵石头城〉评析》验证了受众接受心理———即使是久远的革命故事,只要赋予它新的意识、典型的个性,就不会使人产生审美疲倦。

同类推荐
  • 教师课堂教学的十大技能

    教师课堂教学的十大技能

    本书系统而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课堂教学的十大技能,如导入技能,语言技能,讲授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强化技能,控制技能等。全书内容密切联系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指导的一些理论和实际进行分析,致力于使广大中小学教师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标准,使教师在教学中能有效地将教育教学理念创造性地引入日常教学实践中。
  •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这里浓缩了中国社会近六十年的风雨变迁,描绘了那个激情年代的人生百态;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细细品读这些珍贵的独家资料,在流金岁月中慢慢感悟人生,接受时代洗礼!
  • 树人文库-温暖一生的亲情故事

    树人文库-温暖一生的亲情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我们用“教育是促进人的主体发展的活动”的定义来代替“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的定义。后者是我国教育理论中广为流行的看法。
  •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本书奉献给读者的是作者对于当今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创造、文化传播、艺术功能、产业理念及实践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本书是一本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著作,书中对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进行了准确界定,研究分析广播电视艺术的构成要素、功能及其属性,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起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范畴及知识体系。
热门推荐
  • 拯救泰拉科技树

    拯救泰拉科技树

    一位地球的科学家GG后跑到了泰拉……“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来讲讲旭阎,改变了泰拉的跨世纪伟大科学家。”“老师,我……我有个问题。”“嗯?你说。”“科学家不应该是严肃正经的吗?”“对,怎么了吗?”“可教科书上的照片中他手里拿着烤面筋啊?”“这……”“还有就是上面说,他当街卖唱我的烤面筋,震撼神经,开创了新式歌曲,鬼畜歌,调戏凯尔希博士,诱拐无知少女米拉,和陈警官对线……”“没有什么正常的吗?”“有啊,上面说,他在切城射了6发导弹解决了天灾,扛着重机枪剿灭整合,开着战争机器罗德岛核平世界,种植玉米……”“等等!我去打电话反应一下!”(938386558)PS:不定时更新,时常有事请多包涵
  • 重生女剑主

    重生女剑主

    我写这本书,就是写的风大傲世里面的莫轻舞重生的故事。因为刚开始看《傲世九重天》,我就是被莫轻舞对楚阳的深情给吸引的,还有楚阳重生之后逆天改命也是为了莫轻舞,但是后来出现了乌倩倩,铁补天,紫邪晴,楚阳都收了。做为一个女生我不喜欢1111的文,但是风大真的写得很好看。我一直都在追看他的书。或者是先入为主的关系一直觉得《傲世九重天》会是单女主,我为莫轻舞不值得,我要为她报不平,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轻盈如梦梦亦飘,血海骨山舞妖娆;仗剑千里君莫问,生死相随到九霄!红尘中有你相伴才叫幸福,我愿为你舞,纵然苦还要舞。“楚阳,若是有来生……若是我还能遇见你,希望你能够好好地……看我一眼。我比剑好看!”
  • 隋唐幻梦

    隋唐幻梦

    阴差阳错,二十一世纪青年李靖无意之中遁入时光之门,穿越到一千多年前的隋末,历经了隋朝的强盛与衰败,眼见大国崛起与陨落。几经动乱,他能否挽救大隋于倾倒之间,又如何救黎民于水火之中?眼见大唐的强盛,他内心到底是怎样的汹涌澎湃?
  • 重生之小医女逃婚计

    重生之小医女逃婚计

    她医术超群,心地善良,医者仁心,穿越到了一个被架空的朝代,在这里活了整整八年,终于等到了桃花盛开的时候。可是为嘛剧情不按套路来呢?这位掌管军政大权的王爷,你这样做真的好吗?撺掇她青梅竹马的未婚夫带着心上人逃婚?好吧,她可以不计较,可紧接而来的赐婚圣旨是几个意思?她和他也没多熟好吧,谁要嫁给他,包袱款款想要逃婚,却发现整个江府都被他的人给包围了,连只苍蝇进出都得查个公母才能放行……1、江宝儿,在边关城镇救了怀王一命,人生从此偏离了轨道。她觉得自己最好的选择就是嫁给青梅竹马的易北哥哥了,可这位怀王好像有点恩将仇报啊,对她强娶豪夺的,有意思嘛!!!!2、怀王欧阳镜风,北朝掌管军权的战神王爷,世人都说他冷漠无情,连自己的生母都避让他三分,手中的权势再大,心底的空洞也无法弥补。可自从那个小丫头出现之后,一切都变了,他混沌黑暗的世界里多了一道光明,光明越来越盛,照亮他整片黑暗混沌的天空,他努力的想要抓住她,可他的手段似乎过激了,直到最后伤害了她……
  • 旋风少女之花若樱馨

    旋风少女之花若樱馨

    若白和百草在遇到小三之后,他们的爱情还能否坚守?晓萤能不能明白自己究竟喜欢谁?她会不会放下对若白的感情?方廷皓与李恩秀最后究竟是单纯的朋友,还是彼此深爱的恋人呢?方婷宜和喻初原最后又将是什么关系……
  • 大道无垠之遗弃世界

    大道无垠之遗弃世界

    大爱无疆,大道无垠,无垠世界,无根大陆,种种谜团,等待着去发现,去破解,究竟是被神遗弃还是另有原因?
  • 美味密码

    美味密码

    人生大起大落,万般荆棘,谁的成功也不是偶然,背后的血泪只有自己才明了……
  • 接受荏苒

    接受荏苒

    不要妄想可以相互拯救。谁比谁都清醒,谁比谁都残酷。
  • 浮生醉花阴

    浮生醉花阴

    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深缘浅但也愿为你沉醉了时光
  • 不是喜欢这是爱

    不是喜欢这是爱

    爱是什么?爱是成全,爱是放手,爱,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宋璃喜欢江默,喜欢的人尽皆知,然而江默却不知道,他不愿意知道。当爱已成往事,宋璃却被江默紧紧抱住,他说“啊璃,你没问过我,怎么知道我不喜欢你呢?嗯?”青梅竹马&女追男看呆萌宋经纪VS腹黑江大少〖本文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