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62800000011

第11章 理论背景与相关研究概述(9)

3.危机传播

近年来,随着全球性突发事件增多,政府与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关系成为西方学者研究的热点。如美国学者乔治·哈道(George Haddow)的《变化传媒时代中的灾害传播学》(Disaster Communications in a Changing Media World,2008),详细阐述了在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或其他紧急事件发生时,政府该如何利用媒体渠道让信息得到有效传播,将危机的影响最小化。“政府作为信息把关人的角色已经不复存在,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其所扮演的可靠信息来源的角色和信息过滤的功能也在减弱。……尽管传播的方式在改变,灾害传播的有效原则并没有改变,即公开透明、可信可靠、容易接近、并与媒体保持合作。”我国学者也相当重视这一领域的研究。非典、地震、雪灾、矿难等新闻报道的背后,都有相应的反思与总结。相关著作如史安斌的《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2004年),潘知常、彭伯林的《怎样与媒体打交道:媒体危机的应对策略》(2008年),邹建华的《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策略》(2009年)等;相关论文如任姗姗的《汶川大地震对政府危机公关能力的考量》,熊玉文的《新闻发言人在危机报道中的话语博弈》等。

4.形象传播

政府形象指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相关著作有刘小燕的《中国政府形象传播》(2005年),彭伟步的《信息时代政府形象传播》(2005年)等。论文有廖为建的《论政府形象的构成与传播》,方延明的《媒体与政府形象的关系研究》等。研究者围绕政府形象的定位与内涵、系统构成、塑形与矫形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还阐述了政府形象传播面临的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市场化的挑战,提出了政府形象建设的模型设计,概括了政府形象传播的方式方法。

5.政治沟通

卡尔·W.多伊奇的《政府的神经》(1965)一书主要运用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原理对政治系统输送、获取、存储和处理信息的过程进行研究,将“政治沟通”定义为政治系统进行输入—输出的工具。多伊奇认为,“政治系统与其他诸系统一样,是借信息的获取、传送、处理、利用而实现其自我维持之目标的。可以把政治系统的运行抽象为一个信息的变换过程和控制过程。”“每个政治系统都有一个沟通的网络,它由几条主要通道和无数子通道组成,从决策者通向系统内部组成部分和外部环境,正是通过这个沟通网络,政治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才能连接在一起,整个系统才能得以维系,政治系统与环境才能进行互动。”戴维·伊斯顿在其《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一书中指出,在任何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联系通道只能处理极其有限的事宜。

因此,“在一个民主的系统中,这就意味着,要求的通道网络必须足够广大,能够把要求提高到有关公众面前加以讨论,也能引起政治领导人或政府的注意。”伊斯顿特别指出大众传播媒介在整个政治沟通通道中的重要地位。“比如像报纸这类大众媒介在某些系统中就是以‘第三力量’而著称的。它的作用之一就是提供一种表达要求的途径,而用其他方法来达到这种目的是困难的或根本是不可能的。就某条通道对另一条通道保持了相对独立性而言,这条通道也间接地扩大系统传递要求的能力。”台湾学者祝基滢也表达了这一观点:“政治人物不仅依赖政治团体而且利用大众传播媒体,作为表达政见、沟通民意和争取民众支持的工具。同样的,社会大众也以大众传播媒体作为表达意见,取得政治人物注意的工具。”

三、政治传播中的媒体与政府关系研究

21世纪伊始,除了技巧性研究外,不少西方学者把目光转向政治传播学,结合全球化时代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和不同国情分析媒体与政府的具体关系,并分析了政治传播在新世纪所面临的改变和挑战,指出政府需要选择更有效的方式来实现其传播目的。例如,英国学者雷蒙德·库恩(Raymond Kuhn)的《政治新闻学:新挑战,新实践》(Political Journalism:New Challenges,New Practices,2002),详细分析了美国、英国、意大利、泰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政治家与新闻媒体的关系。有别于之前的大部分政治传播研究侧重于归纳与媒体接触的策略和技巧,作者从记者的角度出发,重新探讨了政治传播过程中媒体工作者的角色与作用。“记者在处理与政治家和公众的关系时,可以采取主动策略。他们既不是政治专业运动中软弱无力的受害者,也不是传播机器上一个被动转动的齿轮。”

另外,澳大利亚学者萨利·扬(Sally Ann Young)的《澳大利亚政府传播》(Government Communication in Australia,2007),结合澳大利亚的具体国情分析了媒体与政府在政治传播中的互动关系。英国学者詹姆斯·斯坦耶(James Stanyer)的《现代政治传播》(Moder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Mediated Politics in Uncertain Times,2007),研究了当代欧美多国的政治传播体系,指出政治传播者所选择的传播途径和媒介策略将直接影响到目标受众对信息的接收。书中尤其强调,“媒体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政治传播模式。大众传媒时代,媒体的信息功能正在减弱,反而是娱乐功能在增强。受众对于政治新闻的关注度在降低”,“在英国,新闻媒体已经意识到受众对于政治的胃口非常有限。传统的以政治新闻为主的议程设置已经很难吸引受众。

面对激烈的竞争,连BBC也在改变他们对新闻价值的选择。”还有学者把研究视角投向中国。例如,2007年国际传播学年会上,英国学者童静蓉(音译:Tong Jing rong)发表了《中国政府与媒体关系中的分权化》(Decentralization in the Chinese Government-Media Relation:How Powers Struggle in Journalistic Field in China)一文,探讨了当代中国地方政府与媒体的关系,指出中国社会的分权化导致了政府与媒体关系的分权化。

国内学者也立足在政治传播学的视域下拓展政府传播研究。相关著作如周鸿铎的《政治传播学概论》(2005年),叶皓的《政府新闻学案例:政府应对媒体的新方法》(2007年),高波的《政府传播论》(2008年)等。相关论文如鄞益奋的《政治传播的传播控制分析》,鞠丽华的《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治传播研究》,程曼丽的《政府传播机理初探》,汪名鸣的《政府传播与政府形象》,田军的《政府传播概念探析》,张宁的《信息化与全球化背景中的政府传播》等。有的研究试图将政治传播学系统化、专门化与本土化;有的研究注重将实际案例与政治传播理论结合并深入;有的研究锁定于政府传播,将政府视作媒介化社会的超级传播者,对政府传播的概念、类型进行了界说,阐释了其历史图景与理论基础,并提出了政府传播的新调控观。研究者认为,政府传播“是政府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政府传播既是一种传播行为,也是一种管理行为,传播行为是管理行为的延伸,是管理行为落到实处的必要步骤。”还有学者提出了政府新闻学的概念与思维方式等,并试图将其学科化、系统化。近期,我国政府在政府与新闻媒体的关系上,又提出了“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指导方针。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政府传播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因此,确立现代科学的媒体观,善待用善管媒体,适应新的媒体环境,进行传播策略上的改进与调整,成为我国政府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大多数国家做到了使民主成为可能之事,民主正朝着广度和深度的方向进化。广度民主与深度民主是衡量民主的两个重要尺度,前者关注的是全社会成员参与公共事务的人数比例,后者则关注参与者参与的性质及其是否达到充分的程度。深度民主建立在一定信息的基础上,它对信息的距离、分配、来源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信息不能仅仅局限于身边或者附近;作为一种“公共财产”,信息应当平等地分配;呈现给公民的信息应当全面、真实,包括更多的话题和观点。深度民主所取得的成就借助了大众传媒的力量,它的深化也要依赖大众传媒的技术和公信力的提高。因此,随着传媒实力的发展,传媒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更进一步地提高。

同类推荐
  • 公务员职业道德:服务人民(四)

    公务员职业道德:服务人民(四)

    本书内容包括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永做人民公仆;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深入调查研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积极回应人民群众要求;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善于做群众工作,努力提供均等、高效、廉价、优质公共服务,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 2018年理论宣讲秀 惠民精品课评选优秀宣讲稿集

    2018年理论宣讲秀 惠民精品课评选优秀宣讲稿集

    本书是2018年“理论宣讲秀 惠民精品课”评选优秀宣讲稿集。宣讲选手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精准脱贫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大峰会效应提升青岛国际化水平等选题,立足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运用通俗易懂、生动鲜活的语言,把科学理论、深刻道理、理性思考融入历史事件、典型案例、通俗话语,达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的目的,展现了青岛市理论惠民宣讲工作的优秀成果和良好发展态势。
  • 直说:中国在发声

    直说:中国在发声

    G20峰会之后,新一轮国际外交博弈启动,大国关系面临重构期,尤其是中国的崛起,将怎样挑战全球格局?在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的博弈并没有停止,或明或暗的争斗还在继续。我们将面临一个怎样的世界?新的国际格局将如何构建完成?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节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这个问题。
  • 使命

    使命

    本书是专论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著作。作者运用历史与辩证唯物主义,从广阔时空和深远历史中引申出“先进性”的概念及评价体系。进而以历史发展为脉络,论证了先进性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五千年不间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根本表征,是中国共产党90载风雨历程和辉煌成就的历史依据与本质属性,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确认与保持这一主题;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三个三十年”三个阶段光辉历程和时代特征,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革命的合理性和执政的合法性,做出了符合历史真实的有力注解;论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史,就是一部强烈忧患意识支配下不断自觉自省、严格自律自新的历史,总结出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实践给予人们的七点启示;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连贯性、继承性、发展性,提出了更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先进性特征的真知实见;论证了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实践面临的变化与挑战,提出了切合当前中国实际、很有理论和现实针对性的必须着重解决好的七个重大课题;论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跨入一个新阶段即第四个三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文化建设为中心科学发展新时期,提出了中华民族将在这一阶段实现伟大复兴的预想。本书以史贯通,表现出评点历史、进言当今、预想未来的热忱与责任。全书资料丰富,结构严谨,详略有致,很有说服力而不失情趣。
  • 新中国反腐简史

    新中国反腐简史

    《新中国反腐简史》这部著作全面、系统而又概略地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阶段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情况,展示了我们党通过扎实的反腐倡廉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不懈探索及巨大成绩。我相信,这部著作的出版,对于深入学习和研究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继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共产党人不是狭隘的经验主义者,但我们是实践论者,始终重视实践经验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请使用省电模式

    请使用省电模式

    2100年机器人回到现代参加高考读大学只为实现老板的发财梦
  • 主宰七界

    主宰七界

    一个少年一身仇恨为了报仇只有强大所以就奋斗吧~!
  • 关于阿三

    关于阿三

    幸运的人童年可以治愈一生,而不幸的人却在用一生治愈童年。
  • 苏家小姐成长

    苏家小姐成长

    苏小小天不怕地不怕,爷爷疼奶奶爱智商不行,情商来凑!成绩不行,钱来搞定!“我喜欢的人不喜欢我怎么办?”某纯情好友问道苏小小抑扬顿挫说道:“世界上没有钱搞不定的事情,给他钱!”因为简介和名字入坑的小可爱们,恭喜你们入错坑!
  • 缘起月食

    缘起月食

    一个从小体弱多病的男孩,却在一个月食的夜晚,无意中改变了体质,从此走上了逆袭之路。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到底会带给他怎样的开挂人生?友情、爱情、亲情、金钱、敌人、仇恨……有风光,有彷徨,有黑夜,有暖阳!人生,只能靠双手打拼,话不多说,故事开始了……
  • 总裁思想-46位总裁的企业观点与经验主张

    总裁思想-46位总裁的企业观点与经验主张

    《总裁思想》一书的内容由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销售与市场》的名牌栏目——“总裁思想”精选而成。既选取了张瑞敏、牛根生、董明珠等一批老一辈创业者与管理者的思想精髓,也囊括了马云、当当的李国庆、比亚迪的夏治冰等新一代创业先锋的思想锋芒。几乎代表了中国企业家的管理思想集萃,在企业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是5000万管理人向往已久的精神大餐。特别是经过精心整理与更广泛的采撷,体现了其“高端性、思想性、典型性、学习性”的特点。
  • 言言:素月君华

    言言:素月君华

    她是他的小妹,他是她的君哥哥,自初见起,两人便互相认定。从此以后,她是他的美娇妻,他是她的忠犬老公。
  • 中华成语故事1

    中华成语故事1

    成语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结晶、语言精华,历经漫长的岁月变迁,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在劳动人民的口耳相传中,成语不断地产生、发展和演变,逐步走向成熟,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纽带。
  • 我家老婆是祸水

    我家老婆是祸水

    邱山自从在雨夜捡了个傻老婆之后就祸事连连,每天不是处理被碰瓷,就是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