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57200000015

第15章 老北京的叫卖声(1)

老北京的叫卖声北京是一座充满乐感的城市。在北京你可以听到各种各样有乐感的声音,就连那沉默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也构成了一首天地日月之曲。在北京,除了会听到充满浓厚地方特色的北京话外,还有一种声音曾回荡在城市的胡同深处,同时也留存在老北京人的回忆里,这就是老北京的吆喝叫卖声。虽然随着社会的演变和时间的推移,吆喝叫卖声已经渐渐淡出了北京人的日常生活,城市的古韵风情随着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渐渐淡去,但那些京味的声腔、声韵是刻在北京人骨子里的,无法忘怀。

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物品交换和商业,从而逐渐形成了从事商业的工作者队伍,也就是商贩群体。商贩们为了做生意,便有意无意地进行各种宣传工作。而北京作为几百年来有着悠久历史的著名古都,且为多民族杂烩交融之处,人口稠密,经济繁荣,商贩云集,其商业发展则更为蓬勃与兴旺,就是在这样的商业环境中,老北京城的商贩们积累了多种多样的商业宣传形式,包括吆喝、响器、招幌等,其中最简单最直接的形式即为吆喝叫卖。

今天,昔日的吆喝叫卖声已经很难听到了,它不再是一种日常生活的声景,而逐渐成为一种口头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时间长河的角度来看,逝去的声音具有了历史文化的价值和信息。因此,今天我们再来看老北京的吆喝叫卖声,它已然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史料来研究。从声景生态史料分析的角度,本章对老北京吆喝叫卖声的历史文化意义、传承、传播现状以及老北京吆喝叫卖声的韵律特点等做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第一节老北京吆喝叫卖声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老北京的吆喝叫卖声是老北京人生活的反映、商业的记录、历史的沉淀,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北京人的生活方式与从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断崛起的现代化建筑代替了旧时的胡同小巷,而人们对商品的需求有了更多的选择,吆喝叫卖声随着行商走贩的消失也逐渐消失。时代在变迁,旧的习俗慢慢从人们生活中淡去,五行八作的吆喝叫卖声也成为过去。但是,作为旧时市井经济活动的标志之一,吆喝叫卖声承载了普通老北京人生存状态的历史,承载着旧时的诸多回忆。其蕴含的京音京调、京腔京韵,渗透着老北京人的生活与风俗,有着独特的文化意义。

提起老北京的吆喝,人们自然就会想起“五行八作”。所谓“五行八作”,是旧时对卖菜的、卖油的、卖酒的、卖花的、剃头的、磨剪子戗菜刀等以走街串巷为主要经营形式的各行各业的总称。旧时,北京城内的大街小巷活跃着的是这些行业的流动商贩、手工修理者、服务业者,他们为了将自己的商品和服务推销出去,也为了让深居老北京胡同四合院里的住户能听见,往往会在经营的过程中大声吆喝所卖的物品及所提供的服务,有些则会以唱的形式来招揽生意。这些吆喝叫卖的行商走贩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且还给深居胡同四合院中的人们带来了时节变化的信息。商贩们将贩卖的货物和提供的服务用曲艺清唱或口技形式吆喝出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改进,使吆喝叫卖本身也逐渐演变为一种技艺。这些声音清脆婉转、抑扬顿挫,语句幽默夸张,经过历史的积淀成为根植于百姓生活中的一种民俗文化形式。

老北京的吆喝叫卖声不仅具有民族性、社会性、变异性、传承性等一般民俗文化的特征,同时还具备其特有的属性,包括宣传性、音乐性、时节性等等。吆喝叫卖首先用词要讲究,形容词、动词、感叹词要用得精准同时还必须合辙押韵;语调的强弱、语句的快慢也要拿捏的恰到好处;声音婉转而有穿透力,该干脆的地方绝不拖泥带水,转折拐弯的地方要圆滑。更重要的是,吆喝词的编写要富有想象力,要口语化,这样才能从中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

比如夏天卖西瓜的吆喝:“吃来呗,弄块尝,冰镇的西瓜脆沙瓤;三角的牙儿,船那么大的块儿,冰糖的瓤儿,月饼的馅儿,芭蕉叶轰不走那蜜蜂儿在这儿错搭了窝,沙得您的口儿那甜那,俩个大嘞,吃了呗,弄块尝……”这段吆喝词中,既有排比又有比喻,并且合辙押韵,既做了适当的夸张,同时又有隐讳的铺垫,整段吆喝围绕西瓜的沙甜做文章,层层烘托。对顾客来讲既了解了所卖之物,在听感上也是一种享受,价格往往也在吆喝最后水落石出:“俩大子儿一牙儿”。

吆喝叫卖按其声音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叫卖调和叫卖歌两种,叫卖调仅有部分旋律甚至没有旋律,基本上是以说、喊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大多短小而精悍,简明扼要地将所卖物品告之在家中的买主,因此叫卖句子不能过长,不能形成一般意义上的歌曲结构;而叫卖歌多是摆摊设点的小贩才使用的叫卖形式,具有完整的曲式结构和旋律,多押韵且对仗工整,一般为两句或四句,也有较长句式的叫卖歌。而叫卖歌中又有“说唱”和“歌唱”之分,说唱型的叫卖歌时说时唱,旋律变化不大,大都与语言中的四声相近,如《卖布头》等,而歌唱型的叫卖歌旋律优美,音韵动人,与歌曲无异,如《卖青菜》等。老北京的吆喝叫卖或悠远绵长或轻快跳跃,有的诙谐幽默,有的委婉夸张,不论是从内容上还是音调旋律上,不仅具有招揽生意的功能,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鉴赏价值。

叫卖时气也要足,句与句之间断气时间不能长,否则就显得零散,口齿要干净利落,韵味要浓。吆喝的时候有时还要借鉴戏曲演唱中的花腔、滑腔、甩腔等技巧,最重要的是最后一句加韵尾,大部分吆喝在最后一个字词的音调转折最富有韵味。在吆喝的高低曲折调中拖出音的渐强渐弱,九曲八回的转折之后最后拉一长韵,将整个音拖满,这是在许多吆喝声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发声特点。

老北京的吆喝叫卖按其内容来讲,可分为售货、回收、加工、修理、服务等数种:

售货吆喝声:多以吃食为主,包括主食、副食、蔬菜、水果、小吃、零食等等,所售吃食一般都有其特定的叫卖时间,如主食类食品像馒头、包子等多在早晨开始吆喝,而零食小吃则会稍晚一些;而一年四季不同的节令也会有不同的食物来销售,如季节水果等。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需要,所以老北京的吆喝叫卖声一年四季都回荡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除了吃食以外,还有人们生活中所需的各种商品,如卖大小金鱼:“买大小——哎小金鱼嘞”,卖花:“买花儿嘞哎栽花儿”,以及“送财神爷来啦”等。

回收物品吆喝声:比较多的就是旧时京城里回收废旧物品的吆喝声,包括收各种破烂时的吆喝:“有破烂儿我买”、“有旧木头我买”、“买金银首饰、古玩玉器、钟表字画、皮货家具”……有时回收物品的人家往往是由于家门破败才需要变卖,所以这种吆喝声给人的感觉是辛酸凄凉的联想。

加工物品吆喝声:如:“锯锅锯钢锅”,“磨剪子嘞——戗菜刀”等。

修理物品吆喝声:如:“修理雨伞”,“修理皮鞋”等。

随着早晚时间的变化,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商贩所贩卖的商品随之变化,吆喝叫卖声也会随之而不同。比如早晨卖粥和包子,中午卖果子干玫瑰枣,晚上卖炸豆腐。正月卖元宵,二月卖太阳糕,三月卖田螺蛳,四月卖杏儿,五月卖樱桃、桑葚儿,六月卖西瓜,七月卖莲花灯,八月卖各种鲜果,九月卖菊花,十月卖鞋垫、毡垫,十一月卖葡萄干,腊月卖年画等等。有的则是常年性的,如卖烧饼麻花的等等。因此吆喝声有很强的时效特点。有些吆喝叫卖声往往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比如冬夜里卖硬面饽饽的商贩,吆喝声是苍凉而辛酸的,而夏天里卖冰激淋雪花酪的商贩,吆喝起来则欢快明亮,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的。

许多吆喝的叫卖歌有旋律、有节奏,表现力丰富多彩。多数还加有一些衬字衬音,如“啊”、“哎”、“嘞”等用来补足音节,使吆喝声的音乐性更强,听感上韵律感更加明显。

昔日北京城胡同里的吆喝叫卖的确不算少,无论挎篮的、肩挑的、还是推车的,吆喝时总是以一只手捂着耳朵,对吆喝叫卖之物加上不少的形容词,口语化的语句用词颇具韵味,使人听了不觉鼓噪和厌烦。此外,不论一天或是一年之中,沿街串巷的吆喝者总是日分早晚年按时令售卖物品。只要是京城的老住户一般都能知道什么时候卖什么的该吆喝了,吆喝叫卖声中包含着北京城四季的生活习性和风土人情。

如今在北京城内人们仍然可以在结婚、开业、演出、庙会活动等喜庆场合当中,听到老北京的吆喝叫卖声,但这些声音仅仅是吆喝、是表演,全然没有了从前叫卖商品的功效,从这些吆喝声中,人们或许还可以在无意间重新勾画老北京贩夫走卒、五行八作的民俗风情,找寻历史上已经远去的声音。

老北京的吆喝叫卖对于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民俗文化的研究都是一种很有用且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一方面,它反映了老北京人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大小事物,另一方面,它也折射出旧时老北京人在某段历史时期的生存状态及聪明才智。同时具有一定的民俗艺术价值,其独特的京味词汇,也为北京地方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老北京的吆喝叫卖声记载了北京历史上的商品种类和推销手段,因其中有音乐、词律和民俗等诸多内容,是市井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俗学和商业史学研究中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也是进行文艺创作的基础素材。

第二节民间吆喝叫卖声的传承与传播

如今,老北京的吆喝叫卖已经列入第二批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其中就包括口头传承和表述的形式,而老北京的吆喝叫卖声正符合这样的标准。因此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团体以及政府机构对老北京吆喝叫卖进行关注与重视。的确,吆喝叫卖是民间具有创作性、艺术性、如歌如诗的口头表述和信息传达的人类口头声韵艺术形式,将具有深厚传统的吆喝叫卖声认定为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有意义的。

如今城市里的声音总是比建筑消失得快,声音所代表的行业、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和感情,也随着声音的消失而消失,而声景生态史料的收集意义也在于此。老北京的吆喝叫卖声记录了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生活在北京城内人们的生存状态,浓缩了该时期该地区的具有文化价值的生活生态,是一种特殊的史料类型。

以往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手工艺谋生者,包括摊贩、商店,无论是行商还是坐商,都会创作出以产品及服务项目为主题的吆喝。这类吆喝,内容主题明确,合辙押韵动听,其所承载的信息直接传播给了寻常百姓家或者过路行人、逛街游客。可惜的是,这类民俗艺术的形式与内容鲜有记录,并且在逐渐消失着。随着技术型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功利和功能的追求,人类口头艺术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地沉淀和湮灭。目前在人们生活的环境中,尚能听到一些吆喝声,但这类吆喝声几乎都是从扩声设备中发出的,重复地播放几句话语,吆喝着所卖东西的内容,但已经完全没有旧时吆喝声的丰富内容与韵味,有的吆喝叫卖干脆播放低俗的音乐歌曲等来招揽生意。

旧时叫卖的唱词虽有叫卖者自己创作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叫卖者之间互相学习、借鉴,再根据自己所卖货物的实际情况,而在吆喝唱词中添加进自己的风格与特色,从而进一步传播,并为其他人所借鉴,使之代代相传,这是在旧时民间吆喝叫卖声的传承方式。在我们所收集到的有些吆喝中,对同一物品的吆喝内容听上去大体相同,甚至其中所用的字眼都基本一致,但却并不完全一样,而是各有侧重。如各种《卖西瓜》的吆喝叫卖。

今天,老北京的吆喝叫卖已失去了它本来的功能,也不再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听到的叫卖声已不再是商贩招揽生意的方式,而逐渐成为一种表演形式。吆喝叫卖声目前基本上是依托表演的形式在民间传承与传播着。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在北京民间的胡同中已经很少能听见商贩的吆喝叫卖声了,随着广播电视等媒体开始进入广大百姓的家庭生活,吆喝叫卖声首先是借助广播中的相声传播的。在一些曲艺中,可以听到艺术家登台表演商贩叫卖吆喝的艺术性“模仿秀”。同时也可以在一些戏剧中欣赏到吆喝叫卖声的再现。短的如:“磨剪子咧,戗菜刀!”长的如:“香菜哎,辣青椒嘞,沟葱来,芹菜嘞,这顶花的黄瓜白花的藕嘞,买扁豆西红柿大海茄呀,搬挂了霜的架冬瓜嘞,饶香菜韭菜嘞,卖栗子味的面老倭瓜嘞,要茴香菜嘞,卖马蔺韭菜嘞,卖萝卜胡萝卜扁萝卜嫩了芽的香椿嘞,蒜来好韭菜!”

同类推荐
  • 中国人文思想

    中国人文思想

    “生存竞争如此激烈,而我又是如此普通,我注定了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这是挫败者的哲学。“成功的快乐是每个人不可剥夺的权利,我应该勇敢地面对希望的阳光。”这是成功者的哲学。作者在这本书里贯穿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主张现代人要洗净种种文明带来的污染,恢复人性的光彩,过一种更加符合人性的生活。现在我们常说回归精神家园,精神家园在哪里,就深藏在我们的人性之中,就是我们自然的未受污染的人性。怎样充分完美地实现人性,是人生哲学的任务。人生哲学是什么?作者不希望大家把它理解成枯燥的课本中的文字。在作者看来,哲学就是关于生活的道理、想法,聊哲学,读哲学,就是探询生活的意义。
  • 中国的文化与文人

    中国的文化与文人

    本书是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对中国文化以及对近代大师级学人的评述性的著作。任继愈先生是我国哲学宗教学界的一代大师,他在佛教方面的研究成就被誉为“凤毛麟角”。他一生潜心治学,敢为天下先,始终走在学术研究的前沿。本书较为集中地录入了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释、道三教文化本源及流变的精辟见解。作为曾经西南联大的学生,任继愈先生在本书中以他的亲身经历,用文章深情地回忆了他与汤用彤、贺麟、熊十力……诸位先生浓厚的师生情谊,让先生们的大学问和真性情皆跃然纸上,真实可感,也生动地展现了那段时局动荡但学术星光璀璨夺目的时代。
  • 神话传说(上)

    神话传说(上)

    文学艺术卷:分为神话传说、历代诗歌、历代词赋、历代小说、历代散文、文学名著、文学名家、民间文学、书法与篆刻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曲艺术、民间艺术、工艺美术、艺坛典故等36分册来展现中国文学形式的丰富多彩与辉煌成就,描绘古代绚烂多彩的艺术殿堂。
  • 历代名臣

    历代名臣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以下简称《梅花审美》)是从来探讨中国梅文化众多论著中穖性最为突出者。如论梅之开发利用,历史远及七千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从采用梅果于祭祀和烹调(增酸味,催肉熟),经过汉晋南北朝梅花欣赏的兴起,再经隋唐五代梅花审美欣赏的发展,通过北宋梅文化象征之生成尤其是南宋梅花审美文化的鼎盛与成熟,元代梅文化高潮延续,直到明清梅文化之稳定发展,真是既系统全面,又突出了一时期的特殊性。
热门推荐
  • 回到陈家桥

    回到陈家桥

    一场意外将我送到你的身边,是命运的安排还是...
  • 重活一世当如何

    重活一世当如何

    被妹子撩了之后,妹子说:我有艾滋病,我就是报复社会来的,你活不长了,哈哈哈哈。就在林想确认自己已经被传染决定轻生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然后林想发现自己好像不一样了,自己貌似进化了,而且进化的很彻底生命的终结也是生命的开始,林想他成“精”了
  • 重生农家商女

    重生农家商女

    一朝穿越,吃不饱、穿不暖?没关系!婆婆顾家、嫂嫂护她,正好一块儿挣银子,发家致富都不是事儿。豆腐坊、豆油坊、酱油、豆瓣酱搞起,励志将辣条火遍整个皇朝。至于,瘫痪相公不举?几年之后,韩晴一手各牵着一个小包子,回想当初,不由大骂一声:“都是骗子!”(温馨种田,可盐可甜。)(推荐新书《寒门长姐不靠谱》求支持~求支持~)
  • EXO之缘分多久

    EXO之缘分多久

    偶然的机会让你认识了妖孽般的人物,因为他们,你有了不平凡的命运,因为他们,你的一切从零开始,你最后发现,这仅仅是开始,过程............结尾..............纠结,究竟怎么办?
  • 楼主师妹又跑了

    楼主师妹又跑了

    (甜文,喜虐者请绕道,文风喜变,常有剧场)从小因双眸诡异而被人骂不祥人,但其实是天下第一楼楼主和归云寺最受宠的小师妹。他是一国王爷,卻有个弟控皇兄,而且被某人误会成断袖和变态。因为各样麻烦事令他们再次相遇,到底是事多,还是笑话多?昶国电台里面......淡安:你们谁先主动?甯偞映(nìngxièyìng):煜小狗。昶煜羲(chǎngyùxī):你先表白。淡安:谁听谁的话?甯偞映:我出主意,他听我的。昶煜羲:甯小狗听煜小狗。淡安:谢谢你们,今天访问完毕,祝两位一生一世一双人。昶煜羲:不,是永生永世一双人。后台师兄们:谁敢抢走小师妹!
  • 宠妻无度:二婚你还这么拽

    宠妻无度:二婚你还这么拽

    林孟茹这辈子最没面子的事,便是陪朋友去抓第三者,抓到的竟然是自己的丈夫与秘书在床上鬼混。踢开大门的那一刻,只见前夫将惊悚到愤怒演绎的淋漓尽致,而她也将恶毒与机智发挥得恰到好处。一直到很久之后她都相当佩服自己,想当时她怎么会那么机智呢?抓起手机“啪啪啪”几张照片就将那对贱人逼迫的没有任何反抗余地。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婚姻这条路,她确实不想再走一遭了。可是前夫纠缠,相亲来袭。这一次,就让她拽一把,可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没有黑暗就没有光

    没有黑暗就没有光

    其实你始终相信梦想,虽然你常说你不信了;其实你始终相信爱情,虽然你常说等不到了;其实你明知道下句台词是什么,但你一样会被感动;其实你始终爱着这个世界,虽然你常说世界很令你失望之极。总有一天我们信仰的会失效,热爱的会消失,但永远记得,无论黑夜多么漫长不堪,黎明始终会如期而至。绝望的时候抬头看,希望的光一直在头上。也许我们都像本书中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被理想和现实生活所累,但我们深信这些都是一点点黑暗,那些被贱卖的、被毁却的、被否定的理想,终将被我们一一实现。
  • 异世绝恋:狐媚倾城

    异世绝恋:狐媚倾城

    带着丈夫的背叛来到玄冥国,本以为拥有绝美的姿容能够得到一份真爱;却被一次次无情的谎言鞭笞的伤痕累累;在爱与被爱中,她何去何从,三世情劫,魂归何处。五百年……为了心中那丝冀望,我将灵魂卖给魔鬼,成就一代魔王;为你一句轻轻地承诺,我宁愿孤独千年,这一世,我不再爱着拥有你,而是为爱放任你的自由;我不会再为爱逃避,而是勇敢地面对爱着的人,握着你的手,再也不放开,只为你,爱的刻骨铭心!
  • 我的lol女友

    我的lol女友

    我们都爱玩英雄联盟…非常现实的英雄联盟生活,主角不是职业大神,只是白银段位的低端玩家…虐心流…请入……qq群:511165219!敲门砖:“安静”是我自己创的,欢迎大家来骚扰……
  • 勇者直播中

    勇者直播中

    在直播中被穿越了,与恶魔共享身体,作为拥有人类灵魂的恶魔!用人类的身份搞事情,透过异世界直播拿到各种道具,强化自己1.建造自己的迷宫2.圈养人类的农场3.打击魔王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