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55300000007

第7章 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渊源、研究路径和学术前沿(5)

更重要的是,传播政治经济学对民主问题的关注决定了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今,当人们普遍关注诸如资本全球化与社会民主化的复杂关系,社会不平等在信息化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加剧,社会冲突和文化身份认同危机加深,“9·11”以后世界秩序的性质,以及战争、消费主义、生态恶化对人类基本价值规范和生存的威胁等关键问题时,以实证研究为主的实证学派或者以文本分析为主的文化研究却无法面对、更无法解答这些问题。而传播政治经济学的优势就在于它关注这些宏观议题,并就媒体和传播体系之间的关系及其所处的社会结构背景等问题展开论述。正如戈尔丁和默多克(2000:73)所说,传播政治经济学超越有关效益的技术性问题而关注平等、公益这些基本的道义问题。因此,麦克切斯尼(2000:109—116)认为,在引领传播学研究走出其尴尬境地方面,传播政治经济学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的确,1990年代后期以来,全球传播体系中政治经济权力的影响力愈发明显,尤其是新自由主义传播政策对各国和全球传播体系的重构,以及它对民主、参与、公平、公正这些社会基本价值造成愈发深刻的影响,鉴于此,人们正进一步认识到传播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性。在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者成了学术人才市场上的“紧俏商品”,大有供不应求之势。一些以文化研究见长的著名学者,如米勒(Toby Miller)、塞特(Ellen Seiter)等也在自己的著作中加强了政治经济分析的视角。在北美,以莫斯可(Vincent Mosco)、丹·席勒(Dan Schiller)、瓦斯科(Janet Wasko)、米汉(Eileen Meehan)、麦克切斯尼(Robert McChesney)、萨斯曼(Gerald Sussman)、甘迪(Oscar Gandy)、蓬达库(Manjunath Pendakur)等卓有成就的学者为中坚和一批青年学者为后盾,从事这一学术取向研究的学者队伍在不断扩大,其学术地位和影响也在上升。而许多女性主义、反种族主义和研究非西方国家的学者则致力于从他们自己的视角发展和丰富传播政治经济学,并探求政治经济学与女性主义理论、后殖民批判理论、社会转型理论和发展传播学的有机结合(例如:Martín-Barbero,1991;Martin,1991;Pendakur,1993;Zhao,1998,2004a,2004b,2005,2008a;Zhao and Schiller,2001;Meehan and Riordan,2002;Alhassen,2004;Sparks,2005,2007;Aginam,2005;Thomas,2005;Sreberny,2005;Chakravatty and Zhao,2008).

例如,在“受众商品”问题上,女性主义学者米汉(Meehan,1984;2002)和反种族主义学者甘迪(2004)就从各自的角度分别论述了男权主义和种族主义偏见是如何在收视率市场、受众市场、节目市场和媒体消费市场的建构中发挥作用,从而丰富和补充了先前主要是在男性白人学者之间的“盲点辩论”,亦即自身在社会性别和种族问题上的“盲点”。同时,随着政治经济学在发展中国家扎根和开花结果,这些地方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和独特视角也丰富和“反哺”了身居西方的传播政治经济学者的研究,从而使这一研究取向不仅在关注点上更有世界性,而且在研究立足点上也有了更全面的世界性。例如墨西哥学者马丁—巴贝罗(Jésus Martín Barbero)的西班牙语著作《传播、文化和霸权》(Communication,Culture and Hegemony:From the Media to Mediations,1991)就被翻译成英语,并以其“为政治经济学增添了社会和民众视角的色彩”(Durham and Kellner,2001:222)而成了英语文献中的“经典”。我自己也与印裔美国学者查克拉法蒂合作,在发展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研究视角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Chakravatty and Zhao,2008)。

传播政治经济学不但在1960和1970年代与行政研究和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理论的对立中发展,而且在1980和1990年代与同样起源于批判研究,但注重意识形态问题、文本和社会主体对文本解读的某些文化研究趋向——这些趋向滑入“文化民粹主义”(cultural populism)和“符号民主”(semiotic democracy)的唯心主义泥潭——的论争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详细分析见曹晋和赵月枝,2007)。传播政治经济学发展到今天,既不断汲取其他研究方法的成果,也坚持本学派的特征(Mosco,1996;2009)。虽然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下的阶级权力(class power)仍然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焦点,但是学者们也在不断思考如何拓宽研究领域,以便更全面地理解阶级、性别、种族、民族国家等各种权力纬度在具体的传播机构和过程中复杂的建构关系,并努力探索新问题和新方法(曹晋,赵月枝,2007)。例如,《数字化崇高》是莫斯可于2004年出版的著作(Mosco,2004;中文版,2010),他从解构文化研究的迷思出发进而回归到政治经济学分析,此后他与他的合作者一直专注于对传播业中劳工问题的研究,因为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正越来越被传播政治经济学者所认识(例如,D.Schiller,1996;Sussman and Lent,1998;Dyer Whiteford,1999;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6;McKercher and Mosco,2007;Mosco and McKercher,2008;Qiu,2009)。而丹·席勒(1999;2007)则对信息化资本主义时代国家和资本权力在全球传播领域的相互建构,以及资本逻辑在从教育、知识产权到生物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深化进行了深刻、全面和细致的图绘,并对后“9·11”时代美国传播体系中国家与资本的融合所产生的威权主义倾向与国家和资本通过传播网络强化对民众的监控(surveillance)表示深切关注,从而使人想起反法西斯倾向是批判传播学未竟的事业。

在方法论方面,就如何使宏观的全球政治经济分析与中观的传播组织机构研究,以及微观的观众接受、个人主体性塑造和意识形态认同等三个层面相互连接这个问题上,瓦斯科和蓬达库等人也成果颇丰(Hagen and Wasko,2000;Wasko等,2001;Pendakur,2003)。而萨斯曼对全球传播政治经济的分析不但一直强调商业、政治、意识形态和技术逻辑之间复杂的相互建构关系(如Sussman,1997),而且在其著作中(Sussman,2005)把政治经济学运用到对政治竞选过程的分析之中。面对信息和文化在全球政策层面地位的上升,以及传播民主化运动和文化领域内反对跨国“版权产业”的“知识圈地运动”的兴起,有关全球媒体治理、替代性媒体与媒体转型过程的研究更是成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前沿(相关文献见曹晋和赵月枝,2007)。

从赫伯特·席勒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对美国国家和第三世界统治精英作用的关注到麦克切斯尼(1993;1999)对美国传播政策的分析和以上提及的萨斯曼的新著,从古贝克(Thomas Guback,1969)有关美国国家对电影业的种种扶持和资助的经典研究到卡拉巴莱斯(Andrew Calabrese,2004)有关美国传播立法和政策中“公司福利”现象,以及美国国家1990年代以来在促进传播和信息业发展过程中向“发展型国家”(developmental state)的转变,也可见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并不像有些批评者认为的那样,只关注资本和所有权,不分析国家和政治权力。

与此同时,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对社会运动的参与、对传播政策的研究和介入,以及对替代性传播实践的关注,则是对“传播政治经济学只重批判,不重建设”的学术批评的一种最有力的反驳。至于说到政治经济学者没有回答理想传播制度是什么和解决“怎么办”的问题,赫伯特·席勒总会反问:你要怎么办?这里,也许可以借用法学家邓正来(2006:261)从法学研究领域的回应:这类问题透露了“本质主义”的倾向,是以一种“以为存在着某种本质性的、唯一正确的、超越时空的”理想图景的实体性理念为前设的。邓正来(2006:269)以下的引语也会在传播政治经济学者中引起共鸣:“当我把你从狼口里拯救出来以后,请别逼着我把你又送到虎口里去”。

■结语

传播政治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整体中来考察传播体系的,它与广告、公关、受众分析等应用型传播研究截然不同。同时,也不可以把它与政治传播、媒体经济、健康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网络传播、跨文化传播等以传播领域或传播技术划分的传播学分支相提并论。作为一种研究取向和方法论,传播政治经济学可以用来分析整个社会传播过程与各个具体传播领域。它是对传播理论中的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eason)的超越。

传播政治经济学结合价值和道德哲学准则来理解传播的结构和历史,并评判传播过程是否有助于实现民主、平等、参与、公正和正义。它从全球政治经济的背景和视角考察传播所体现的各个组成部分、国家和政策干预以及公民社团组织之间的权力关系。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尖锐地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他们审计西方民主的“赤字”(Hackett and Carroll,2006),指出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体制”未能兑现政治参与的扩大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享有等承诺。在“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推动下的传播垄断和兼并导致传媒更进一步的市场化和商业化,从而使哈贝马斯所论及的“公共领域”不断受到侵蚀。

在国际层面上,传播政治经济学者不但以他们从1960和1970年代以来对“文化帝国主义”和全球化传播中不平等的权力关系的持续批判而著称,而且从1980年代以来对由跨国公司主导的传播全球化是否会推动民主化等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跨国传媒公司在全球的扩张可能加剧信息和传播的不平等现状,而不是促进政治民主化,这是因为,跨国资本控制新市场的自身逻辑与民主政治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张力。因此,传播政治经济学是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和政策取向的最有力批评者,也是建立更公正平等的全球传播和信息新秩序,以及使全球媒体治理更趋民主化的最有力倡导者、推动者和重要知识支撑。

同类推荐
  • 教师公文包-地理拾趣

    教师公文包-地理拾趣

    本书分宇宙、地球趣谈,历法气象趣谈,山石岩窟趣闻,河、湖、泉、瀑布趣闻,国家、城市趣闻等六部分对地理常识进行了介绍。
  • 学会了还是会学了(名师解惑丛书)

    学会了还是会学了(名师解惑丛书)

    影响学习效率的的因素有很多种,在学习过程中,很难让各种因素都处在最佳状态。一个阶段学下来,难免会出现一些漏洞和欠缺。因此,在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的同时,应当整理出以往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包括还未真正搞懂或已经遗忘了的内容,平时对容易出差错的地方,要划上醒目的线条,作为重点中的重点来加深印象。以便在复习时多花些工夫,将它们实实在在地弄懂。
  • 夜读百年中国

    夜读百年中国

    本书遴选有关近现代100年间中国历史变迁的新浪博文,分帝国晚钟、甲午/辛丑、立宪/共和、民国旧事、思想文化、人物春秋几个部分,大致勾勒出旧中国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的景况,同时,也从文化、思想等方面显示了近现代一批仁人志士拯救民族危亡、探索民族觉醒的道路的努力。
  • 今世与来世——人类生死观浏览

    今世与来世——人类生死观浏览

    本书介绍了“古希腊思想家对生死的思考”、“佛教的因果轮回说”、“活佛转世制度”、“伊斯兰教的生死观”、“长寿主义的生死观”等。
  •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在这本书里,讲述的是一个电视节庆活动,展示的是一群电视人组织创办的大众娱乐活动。我们汇编它,是因为这里记录了浙江广电集团举办中国电视观众节的生动历程和精彩瞬间以及他们对于推动和创新大众文化的全新认知和不懈追求。我们的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被仰视的。它集国家政治、现代技术和精英文化于一体,登高远播,凌空独步,传入千家万户,引来万人空巷。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它的影响面、渗透力和关注度是以往任何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在相当一个时期,我们置身于这种居高临下的精英文化之中,执着辛劳且乐此不疲,沉醉其间而陶然自得。
热门推荐
  • 僵尸道长前传

    僵尸道长前传

    人王伏羲留下的两个入世徒弟:金童、玉女,一个化名马灵儿,成了秦始皇最信任的护国大巫,而另一个则化名为张陵,开创天道一派。马灵儿一生荣耀,临死时却发下令人奇怪的诅咒:马家的女人世代不能为男人留下一滴眼泪,否则法力尽失;而张陵却广收门徒,天道派盛极一时。多年以后,每逢妖邪横行,僵尸为患之时,必有正义之士挺身而出,北上有驱魔龙族马氏一家,而南下则有天师道一派,本书的故事便是讲天师道派第二十七代掌门毛小方如何凭借着高深的道法,独闯阴阳,斩妖除魔以及一步步解开马家的恩怨···
  • 孤舟无居

    孤舟无居

    是不是你也有一个牢牢记在心里的那一个人……宋秣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对于书中的人物有那么深的执念她喜欢他的面对任何事情皆能淡然处之的自信,虽不居于那至高之位,却依然有着浑然天成的威慑力他很好,至少在宋秣眼里,沈洲辞好的不得了。是自己心心念念,放在心尖尖上喜欢的,想要去保护的那个人但是这个世界似乎做不到成全所有人……那个人差吗?似乎比之沈洲辞差不了哪里去。“如果可以,我想不再遇见你……这样便不会丢了心,失了魂”
  • 穿书后和偏执反派HE了

    穿书后和偏执反派HE了

    【1V1!苏爽甜!先婚后爱!偏执大佬VS治愈系甜妻】苏淼淼穿成了一本书里的苦情女主。不仅男主渣,极品女配还想害她暗算她。苏淼淼:本小姐受不得半点委屈,珍爱生命,远离渣渣男主!决心要逆天改命的苏淼淼缠上了某反派大佬,“大佬,娶我娶我!”“活着不好吗?”那些要嫁给他的女人都没有好下场,一连三任未婚妻都命丧黄泉,死相凄惨。“我偏想去地狱转转。”后来……所有人都在等着看她如何死在他手里。却不想这小姑娘看似软萌可爱,骨子里却是一个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狠角色,虐渣打脸,心狠手辣。婚后,她更是被反派大佬宠上了天。某人护短,“她一个小姑娘,还能把天掀翻了不成?”助理怯声:“能。”某人勾唇,“天塌了,我负责。”一日,友人闲来打趣,“听说你怕老婆?”某大佬应得极为坦然,“怕。怕她受委屈,怕她不开心,怕她不要我。”他们是天使与恶魔,一物降一物。
  • 冷妃有毒

    冷妃有毒

    传说,她是毒医公主,碧瞳红衣,倾国倾城。被最爱的男人推入火坑,被迫成为和亲公主,卷入阴谋之中。在男人们的世界里,她,不过是一枚棋子。一个是冷漠无情的帝王,一个是神秘莫测的侠客,一个是放荡不羁的将军,一个是病怏怏的王爷。四个男人,一场纠缠不清的孽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千愁思绪

    千愁思绪

    “花去青丝”“药到病除”繁花似水,药解千愁我心如玉,似真似幻似水流年,千愁万绪。爱花,爱药,独坐园林。仗义行医,游走京城。满园春色,一人即可。倾国容貌,皆是千愁。得天独厚,人尽皆知。—苏似水(这是关于药和花的故事,以及苏似水的成长经历和她忧国忧民的情怀,渴望百姓幸福,国家兴旺的故事。里面有很多关于花的养殖、花期、功效、习性。希望读者们能在书中感到轻松,获得知识,谢谢!????)(注意哦!这是原创,原创,原创,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接受任何理由的抄袭抄袭可耻啊!希望大家文明哦(?-ω-`))
  • 猜猜谁是鬼狐狸

    猜猜谁是鬼狐狸

    绿岛最近怪事不断。狂欢节即将开幕,可艺术团的两位明星演员大猩猩、狮子却被人莫名害死;刑侦二处的处长来绿岛调查毒药XR线索,却迟迟不肯露面;心高气傲的绿岛大腕歌星狐狸小姐对偶然邂逅的“黑狐哥”倾心不已,还害了相思病,但后来发现这位“黑狐哥”竟已死去三年,她的经纪人猴定虹的身份也是疑点重重。
  • 修真界主播

    修真界主播

    一个发展出高等文明的修仙界中的高阶命格主播的趣事。捉鬼主播,捉妖主播,功法讲解主播,请您关注!交流群:171740979
  • 搞科研吗催婚的那种

    搞科研吗催婚的那种

    忙到飞起的星际科研大佬咸鱼穿书了 变成又闲又多余的闲余苏怜:如果你把这项专利免费给罗叶哥哥的公司,我就退出这段感情,成全你和罗叶哥哥…嘤嘤嘤闲余:集美,你是苏怜,不是苏联好吗,梁静茹给你的勇气让我免费出专利吗?二营长!这里有朵白莲花打扰我做实验! 二营长:我的国产炮呢?罗叶:你退出研究所,来我的公司,我可以和你结婚。闲余:对不起,我这辈子和科研相亲相爱,不打算结婚,结婚请找苏怜,她是专业的。二营长!这里有人让我退出研究所!二营长:退出是不可能退出的,至于结婚的事,如果你能把你优秀的基因遗传下去,国家就会和你有个小目标谈谈。广大网友:说好的建国以后不许成精呢?为什么这条咸鱼可以翻身?我柠檬精表示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