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55300000016

第16章 国家、市场与社会: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分析的基本立场(6)

正如女性主义哲学家弗雷泽(Nancy Fraser,1992)所指出,尽管宣称其公共性和可接近性(accessibility),西方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构成过程的一部分便是“排斥”。这些排斥发生在性别、阶级和种族等层面。引用Geoff Eley(1992)的观点,弗雷泽注意到,那些作为西欧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基础的俱乐部和自愿协会网络并不是对每个人开放的。“相反地,那里是资产阶级男人阶层的操练场和最终的权力基础,这个阶层已经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普遍阶级’并准备声称由他们进行统治的合适性”(1992:114)。所以,对特定的公民社会文化和与之相关的公共领域的阐述必然牵涉到资产阶级的阶级形成过程。在中国,如上文提到的媒体对“郎咸平风波”的报道所昭示,在市场秩序的建立中,一部分工人不仅在物质上被剥夺了,而且被排斥在媒体话语之外。郎咸平只有一位,而抗争产权改革的工人成千上万,甚至有商业化媒体本应乐于报道的“新闻事件”和相关有“新闻价值”的资料,为什么有“郎咸平风波”,而没有有关“工人阶级反私有化风暴”的报道,哪怕是十分“客观”的报道?这难道是可以被任何有心构建中国传媒与“公民社会”互动和市场化与民主化关系的学者所忽略的吗?如此形成的“公民社会”,如汪晖(2006)所言,不可能提供任何民主的前提,原因很简单:以剥夺工人阶级的基本权利为前提的这一所谓“市民社会”只能是新型社会专制的历史基础。

在原先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革命后的社会改造,工人阶级的地位有了大幅度提高;通过把这个阶层重新打入“弱势群体”来营造所谓“市民社会”或“中产阶级”的方式,等同于在对这个阶级实行管制的前提下进行社会改造,其残酷性是令人深思的。从历史的角度看,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均存在导向专制主义的可能性;在当代条件下,经济自由主义扭曲了中国现代经济的历史、垄断了对于极权主义的论述,它所创造的是一种精心结构的思想专制。弗雷泽指出,新的历史研究不仅揭示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排他性,而且注意到了它与其他公共群体,如民族主义公共群体、农民公共群体、精英女性公共群体和工人阶级公共群体之间的冲突。这些被弗雷泽称之为“底层反向公共群体”(subaltern counterpublics)从一开始就与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排他性规范相对立。所以,“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出现本来就不应孤立地仅仅被界定为反对专制主义和传统权威的斗争,而是……同时涉及到钳制大众的问题。公共领域一直是在冲突中被构建”(Fraser,1992:116,引用Geoff Eley,1992)。出于这个原因,人们不应该再假设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概念只是一个没有实现的乌托邦式的理想,而应该认识到,它是从主要建立在对强权臣服基础上的政治统治到建立以共识为基础、以一定强制手段为补充的统治的历史转型的主要制度机制。

尽管这样,弗雷泽并没有把公共领域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统治意识形态建构而完全摒弃,而是对哈贝马斯概念中四个有问题的前提进行了质疑,并以此作为她建构“后资产阶级”民主公共领域的基础。

第一,由于“‘括出’不平等地位是不可能的,所以,一个充分的公共领域概念不仅仅是括出,而是需要对社会不平等的消除”(Fraser,1992:136)。因为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不会导致社会经济的平等,某种政治管理下的经济重组和重新分配以达到参与性平等就有了必要性。因此,把经济问题“私有化”,并把它列入国家干预范围之外的种种努力,“是阻碍而不是促进建立在公共领域概念之上的充分、自由的讨论”(Fraser,1992:133)。依循这一逻辑,新自由主义的经济议程与民主公共领域的发展是对立的。这是因为,市场扩张过程所导致的经济不平等总是密切地联系着政治、经济、文化和其他领域的不平等,从而争取自由的斗争必然同时是争取社会平等的斗争;那种将平等诉求与自由诉求完全对立起来的论述方式必须加以拒绝。其次,对于垄断的和支配性的市场暴政的反抗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反市场的”斗争,“市场暴政”密切地联系着特定的政治权力体系和政策取向,从而这一社会斗争本身必然同时包含争取公平竞争、经济民主和政治权利的因素。经济的运行总是镶嵌在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条件之中,争取市场公平竞争的条件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摆脱国家、社会和法律的调节机制,恰恰相反,市场条件的完善是以改革、限制和扩展这些制度以创造公平交往的社会条件为前提的。在这个意义上,不是国家退出,而是如何以民主和法制的机制阻止国家成为国内垄断和跨国垄断的保护者,构成了问题的关键环节。我把围绕着这些取向的各种理论探索概括为一种关于市场的民主制度的思考,一种关于社会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的思考。也只有在这个框架内,争取经济正义的斗争才能与争取社会公正和政治民主的斗争,以及对不同的发展模式的探讨,联系起来。(汪晖,2006)第二,对于一个分层的社会来说,较为理想的状况是培育多种多样相互竞争的多元公共领域复合体,从而把公共领域理解为一个“不同公共群体之间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争鸣和谈判的结构性设置”(Fraser,1992:125,引用Geoff Eley,1992)。这一思想一方面强调了利益和背景的多样性,同时又假设了公共话语之间互动与对话的可能性。

第三,公共领域必须包括那些被资产阶级男性意识形态界定为“私人的”和不被承认的利益和议题。这里涉及经济领域的“私有”产权和包括丈夫虐待妻子在内的“私人”和“家事”问题。我们也应该重新考虑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必要性和实现形式(国家、甚至是事实上的官僚集团所有并不是公有制的唯一形式,更毋宁说是股票市场上事实上的私有制),和经济领域包括工作场所的民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处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中心地带的媒体所有制问题和作为工作场所的媒体组织内部的民主管理问题变得极其重要。

最后,弗雷泽认为,一个民主的公共领域必须允许强势和弱势公共群体的存在。同时,它不必以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决然分离为先决条件(有关自由主义学者在这点上的相同观点,见Schudson,1994)。

弗雷泽有关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批评不只是旨在展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事实存在的民主形式的局限性,也是为了提醒“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避免闷着头安装它”(1992:137)。弗雷泽的分析对中国既有理论上的意义也有现实上的针对性。她有关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排斥性以及与其他公共群体之间对立关系的分析,无疑有助于我们审视正在中国出现的新富阶层和他们的有机知识分子希望建立他们对中国社会的霸权统治的任何普世宣称。当然,中国的特定情形是,一个曾声称代表不同的反帝反殖和反资公共群体或“底层公共群体”——农民、工人、女性、少数民族群体和第三世界民族主义——的国家政权,却同时又努力与跨国资本合作并正培育着一个本国资产阶层并宣称也代表它。而对于与孕育它的政权有血缘关系的中国资产阶层来说,中国国家形成和转型过程中的矛盾性和中国社会的权力平衡关系以及不断升级的底层社会抗争现实意味着依靠国家机器钳制社会抗争力量远比反对国家威权拥有更多政治重要性。如吕新雨和我在一次学术对话中谈及,公共性与阶级代表性之间存在着辩证历史关系。在讨论中国媒体公共性的重构时,我们不能对中国媒体在建制时的无产阶级公共性宣称持历史虚无主义态度,同时又把哈贝马斯明言作为“历史范畴”的“公共领域”作为一个普遍理想来追求,有意无意把这个概念前面的定语“资产阶级”隐去,仿佛这个公共领域的主体就是媒体人和他们所赋予话语权的“公共知识分子”与专家学者,最多包括被认为是中国民主化主体的“中产阶级”(吕新雨,赵月枝,2010:17)。

事实上,无论是哈贝马斯原初的公共领域概念还是弗雷泽重构的多元公共领域都有其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特定语境。如黄宗智(Philip Huang,1993:222)所言,“当我们以分散的农村地方社区来代替哈贝马斯统一的城市公共领域的时候……这一概念还剩下什么存在的正当理由呢?”此外,虽然弗雷泽重构的多元公共领域概念有助于我们审视中国话语体系与现存和潜在的底层公共群体的关系,但这一观念却没有给我们提供建立底层公共领域的有效解决办法。

所以,中国背景下的“去西方化媒体研究”(Curran and Park,2000)不仅要求认识到中国传播系统中政府与社会的不同,而且要求关注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不同的国家及社会间的互动方式。如本书第13章有关中国“入世”的报道所示,媒体中不少有“科学”色彩的受众和公众舆论调查,往往以城市家庭人口为抽样基础,这就前提性地排斥了大多数生活在城市的流动人口,更遑论仍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了。如何把源于美国这样一个大学生远多于农民的国家的媒体研究议程和方法运用到中国的确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颇有些匪夷所思的是,尽管有理论局限性和冷战社会科学色彩,美国主流传播研究中的现代化范式的遗产之一就是对于农民的关注——尽管那是施拉姆(1964)笔下的保守和没有进取心的、但是可以通过大众媒体动员起来的作为现代化人力资源的农民。不幸的是,传播研究从现代化范式到民主化范式的转换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定式导致了一个被以城市为基础的诸如“公民社会”和“公共领域”概念范畴所主导的研究议程。然而,任何将人口中的大多数排斥在外的“公共领域”讨论都是不充分的。同样,在国际传播领域,正如本书第16章和第17章有关世界信息社会峰会的分析表明,“公民社会”在世界不同地区的不同含义和不平衡发展决定了在世界传播政策领域不同社会的不平等参与。国家、资本和社会如何在“多利益主体主义”(multistakeholderism)的新全球传播政策体制中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成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同类推荐
  • 低碳学习法——与大自然的对话

    低碳学习法——与大自然的对话

    本书内容分五卷,包括:九条法则、打开心门、定点观察、见微知著、生态“阅读”等。
  • 全脑超能思考力

    全脑超能思考力

    成功的学习,决不单纯是积累知识,而是在学习上突破,因为,知识积累只是量变,而方法突破可以带来质的飞跃。
  •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本书主要讲解了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史和发展规律、声画运用的基本原理、新闻和文艺节目、产品的市场营销、传播伦理等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广播电视媒介的路径,帮助读者拥有一个较为坚实的媒介背景知识基础。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从事“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教学的经验撰写而成,是一本非常适合新闻专业、广播电视专业使用的教材。
  •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在这本书里,讲述的是一个电视节庆活动,展示的是一群电视人组织创办的大众娱乐活动。我们汇编它,是因为这里记录了浙江广电集团举办中国电视观众节的生动历程和精彩瞬间以及他们对于推动和创新大众文化的全新认知和不懈追求。我们的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被仰视的。它集国家政治、现代技术和精英文化于一体,登高远播,凌空独步,传入千家万户,引来万人空巷。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它的影响面、渗透力和关注度是以往任何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在相当一个时期,我们置身于这种居高临下的精英文化之中,执着辛劳且乐此不疲,沉醉其间而陶然自得。
  •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由江锋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讲述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热门推荐
  • 剑仙和他的魔法少女队友

    剑仙和他的魔法少女队友

    .虽然题目是剑仙和魔法少女,实际上:“男刀打野,不给就送!”作为一个满腹嚣张气焰的中单,陆仁在上一把08中单数据以后,他这一把决定走更安全的打野位。没想到:上单狐狸?中单辛德拉?ad好运姐?辅助奶妈?进入加载画面。“我去,四个星之守护者皮肤,就我一个是剑仙男刀,总感觉好不合群。”陆仁摸了摸额头,这将是一把被屠杀!30分钟之后。陆仁打字:“各位投吧,在下33/1/2的男刀真的带不动各位。”失败~陆仁猛然一挥拳,直接打中电脑屏幕。嘭~(某男子在家打游戏,因生气怒打显示屏幕,请各位......)(本来想写在第一章正文里面的,最后思来想去,还是写在简介里面了,我不喜欢在正文写穿越的原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他就在你身边

    他就在你身边

    相信很多人都相信这个世界是有鬼魂的存在的,只是我们都喜欢自我安慰减少我们的恐惧,接下来我将会写出我经历过的和听到的真实的故事兴许你曾经也遇到过。
  • 战生

    战生

    人类开发空间技术取得巨大突破,人类从此走出地球,向宇宙进发。然而新的物种也随之对人类产生巨大的威胁。人类的美味,在强大的物种面前诱惑力十足,为了资源和生产,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战而后生。
  • 武猎之心

    武猎之心

    李凡在一次任务中突遇祸星龙,强大的祸星龙将李凡一行人全部虐杀。但李凡奇迹般的在另一个世界醒来。没有了末世实力的他近乎是一个普通人。李凡,会甘心吗?武猎勋章的出现,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机。“即使换了个世界,也挡不住我变强的脚步。”
  • 仙魔封道

    仙魔封道

    青年神医治病无数,最终却治不了自己的癌症躺入棺中大梦醒来,元靖发现自己转生到了一个修道的世界,脑中冥冥听到了一个声音念你行善无数,得此命途天理不容,特赠你新生一道
  • 我的傻白甜美女老婆

    我的傻白甜美女老婆

    一次意外,改变了吴旭和顾小慧的生活,也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 惹爱成婚

    惹爱成婚

    “请问你结婚了吗?”她想说,她刚离婚……“你已经怀孕八周了,下次让你老公陪你来医院做一次详细的检查吧,你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她的丈夫吗?爱的是让他念念不忘的初恋女友……
  • 烈刃征途

    烈刃征途

    一次意外的危机之中,收养陆毅的爷爷,不幸被野兽杀死。陆毅为了杀死野兽,突然觉醒了意识深处内的三道印记,也靠着这三道印记成为了人族的强者。但在暮云大陆上,兽族才是这里的主宰。一个大陆上,真正的至强种族只能有一个!另外一个种族不一定要灭亡,但一定要臣服!所以作为人族,无止境的征途开始了......
  • 奇葩周围

    奇葩周围

    周围都是“奇葩”?小作者重生来到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有着各种各样的人。有的无时无处在诬陷你,有的在讨好你,还有的在抄你抄作业,正在小作者手忙脚乱的时候,居然一个机器人冒了出来,这机器人天天催这儿催那,在这个世界里生活就如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小作者好心累,但又同时感受到了一丝快乐。这里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时光流逝,十年后,他们又一次相遇,这次,他们会冒出怎样的火花呢?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