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14900000016

第16章

119.我的无知和你的知识

美国存在无知崇拜,而且历来如此。反智主义倾向一直贯穿在我们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中,并且受到这样一种错误概念的滋养,即民主就意味着“我的愚昧无知和你的知识渊博并无优劣之分。”

——艾萨克[1]

学校的存在不只是为了职业培训。很久以前曾经如此,但后来,随着职业教育的比重增加,纯知识性的教育渐渐萎缩。在我们的社会里,人们普遍认为,即使是清洁工也应该知道什么是恒星,也应该了解一点市场经济的常识,也应该能一听到贝多芬的音乐就知道是贝多芬。

当忙着收取对教育的投资时,我们有时候会忘记这样一点,即纯粹为求知的学习是我们文化的基石。

现在和过去不同的地方是:在过去,学校是你唯一的选择,上学是你了解过去什么年代发生了什么事情和为何如此等等的最佳途径。只有学校才有藏书,只有在学校才能得到行家的指导。

而现在,如果一个公民想了解事实,他有比过去多得多的选择。但是,他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判断力和求知欲。背标准答案没有用,因为要背的答案太多,而且总是在变化。所以,我们的目标必须是激发人们对真理的渴望(甚至是一种需要),并教给他们方法,让他们能够从众多虚假的宣传中看到事实真相。

我不知道你的宿命是什么,我只知道一件事:你们当中能够真正获得幸福的人,是那些去寻求并找到了奉献之门的人。

——艾伯特·史怀哲[2]

注释

[1]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美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

[2]艾伯特·史怀哲(Albert Schweitzer),德国医务传教士、神学家、哲学家和音乐家,曾获诺贝尔和平奖。

120.寻求专业指导

我们的文化似乎存在着一种逃避自我改善的倾向。学校的经历是如此不堪回首,只要某件事让我们感觉像在学校里读书、上课或者考试一样,很多人就唯恐避之不及。

考虑一下下面这些能力,其实改善一下很容易(而且很实用):

做演示

谈判

编写营销计划

握手

会议着装

做爱

分析统计数字

人员录用

和上级打交道

为自己辩护

处理情感难题

然而……大多数人都是在混。我们不断地重复着前人的错误,不肯付出艰苦(但非常必要)的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

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不思进取,而是因为我们怕这类指导会像学校教育一样,不是帮我们进步,而是惩罚我们,直到我们服从为止。

121.家庭教学不适合大多数人

许多注重子女教育的家长们正在将自己的孩子撤出工业化教育系统,大胆地承担起教育他们的责任。这样做需要勇气、时间和智慧,需要家长创造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因材施教的环境,发掘出孩子与生俱来的潜能。

但是,这样做有几个问题。如果大量的家长选择单干这条路,我们不免有以下的担心:

——学习曲线[1]。由于没有经验,新教师不可避免地会屡犯同一错误,但重复十次之后这个错误就不易再犯了……而大多数家庭教育者根本不会有这种纠错的机会。

——时间投入。一个家长教一个孩子成本很高,同时教两个孩子则可以减半,但这个负担依然很重。大多数家庭没有这个条件,再说,很少有人有耐心教自己的孩子。

——给孩子提供一个无恐惧的避风港。这是最大、也最令人担忧的问题。假如家庭教学的目的是让孩子大胆实践,创造一个放养环境,让孩子在探索和失败中学习,那么大多数父母缺乏的正是这样做的勇气。一个有爱心又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引领你的孩子体验间或痛苦的学习过程是一回事,你自己做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注释

[1]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指犯错次数与总次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122.我希望学校里教这样一些课程

地球存在多少年了?

这辆车该付多少钱才合理?

如何做即兴表演

怎样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设计并建造一所小房子

高级软件界面设计

123.图书馆的未来

图书馆问题与这里讨论的教育问题基本上是并行的。那些正在颠覆现行教育系统的力量也同样在颠覆图书馆系统。以下是我的一篇转发量最大的博客文章:

公共图书馆的职能是什么?

首先,我们看一下图书馆的历史。

在古登堡[1]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前,一本书的价格几乎与一幢小房子的价格相当。因此,只有国王和主教们才买得起书。

在这种情况下,图书共享成为必然,于是出现了图书馆。这样一来,学者们(因为只有他们不需为糊口而奔忙)不必买书也可以读书。图书馆是人们为了共享好书而建的书库。

有了图书馆之后,才有了图书管理员。

图书管理员不是随便一个图书馆工作人员都可以做的。图书管理员是数据猎犬,导游,夏尔巴人[2],老师。他起着桥梁的作用,能够将丰富的藏书与热心却不会检索的读者连接起来。

古登堡之后,书籍变得便宜起来。人们开始有了个人收藏。但同时,图书的种类迅速增长,对图书馆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我们无疑需要一个大仓库来存放所有的书,而且,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图书管理员来帮我们找到需要的信息。图书馆是图书管理员的所在地。

实业家们(特别是安德鲁)出资兴建了现代的美国图书馆。他们的想法是,在电子媒体尚未出现的那个年代,上班的人们既需要娱乐,也需要学一点文化。白天工作一天之后,人们晚上可以读读书,使自己成为一个更有修养的社会成员。

那么小孩子们呢?小孩子也需要一个能够读到百科全书和趣味盎然的儿童读物的地方,这很可能让他们养成一生热爱阅读的习惯。阅读可以使人们更勤于思考,更明晓事理,成为对文明社会更有用的人。

这当然是件很好的事情。到目前为止。

想看电影吗?在线影片租赁提供商Netflix是更好的图书管理员,它的图书馆也比美国任何一个图书馆都好。Netflix的图书管理员熟知每一部电影,知道你看过哪些电影,也知道你可能想看哪些电影。如果我们的目的是把观众和电影连接起来,那么Netflix是最佳选择。

这已经使很多图书管理员感到不爽,但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维基百科和数量庞大的网上信息库的存在,使得图书馆不再是做非学术性研究的学生(小学生,中学生,甚至大学本科生)的最佳信息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网上资源将会更丰富、更便宜,这应该没有疑问吧?孩子们不会为了写一份关于罗斯福总统的作业而赶去图书馆,查阅一部已经过时的百科全书。你也许希望孩子这样做,但如果你不强迫,他是不会这么干的。

孩子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位图书管理员(以便学会更聪明地搜索和利用信息)。但他们完全不需要图书馆。

如果孩子们更愿意去购物中心而不是图书馆,那么不是购物中心赢了,而是图书馆输了。

我们还应该考虑一下Kindle出现的后果。一本电子书的价格约合1962年的1.60美元。一个移动设备存1000本书毫无问题。易储存,易分类,易分享。再过五年,电子阅读器就会与吉列剃须刀同价,而电子书将比剃须刀片还便宜。

图书管理员们正在积极游说图书馆提供电子书借书服务,但其实关键并不在这里。他们仍在维护图书馆的图书仓库概念,而不是试图使图书馆满足未来的需要。未来的图书管理员应该兼制片人、前台接待、中介、老师和乐队总管于一身。

后古登堡时代,图书终于丰富起来,不再稀缺,不再昂贵,不再值得囤积。后古登堡时代,稀缺的是知识和洞察力,不是获得知识的渠道。

图书馆不再是存死书的仓库。在这个信息经济时代,图书馆应该起到信息神经中枢的作用,为本地区服务。(请不要认为我抵制书本!我所做的一切和我的职业选择都清楚地显示了我的爱书立场。我并不是说我想要让书籍消失。我只是在描述一个必然的前景。)我们都愿意看到一个出身卑微的孩子靠着读书一步步地摆脱了贫困。但是在今天(多数情况下),真知灼见和影响力来自于快速和灵活地利用网上资源,而不是埋在书堆里读书。

未来的图书馆仍将是一个人们可以聚在一起的地方,一个人们可以群策群力地搞发明创造的地方。这就需要一个理解“网状”[3]概念的图书管理员,他既专业,又善于和人打交道,还能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

未来的图书馆是为这样的图书管理员准备的:他敢于将孩子们请进来,教给他们如何事半功倍地学习。他教他们如何使用电烙铁,或将一个内部不含用户可自行维修零件的设备大卸八块。他甚至会让孩子们教课,讲他们自己喜爱的东西,只是为了好玩。如果哪个孩子毕业时不是一流的数据专家,他愿负全部责任。

未来的图书馆将有足够多的网络终端,以便永远有闲置终端供人随到随用。这样一个图书馆的管理者绝不会认为这种既提供信息也促进人际交流的双重服务无足轻重——它实际上正是图书馆的全部意义所在。

这样的图书馆有着布鲁克林最好的咖啡馆的气氛,还有热情健谈的信息讲解员,谁不愿意在一个拥有这样的图书馆的城镇居住、工作并为其纳税呢?在这种地方,我们有很多事情可以做,都为了同一个目的:挖掘有用的信息,将信息与社区的人们结合,从而创造价值。

我们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图书管理员。我们所不需要的,是那种只会保管死书的办事员。图书管理员太重要了,我们不能允许这个职业在我们的社会中衰落下去。对于那些有能力的图书管理员来说,这是个一生只有一次的机会。

注释

[1]指约翰内斯·古登堡(Johannes Gutenberg,1398-1468),德国人,活字印刷的发明者。

[2]夏尔巴人(Sherpa),尼泊尔境内的一个民族,以做登山向导而闻名。

[3]指Lisa Gansky的书The Mesh讲到的基于互联经济的“网状”商业模式。

124.认真思考大学的改革

如果说整个教育系统有哪部分比较容易改革的话,那就是高等教育了。我们看到很多大学的硬件设施、营销方式以及组织结构都已经根据学生需求的变化做出了相当大的调整。

大学校长们对新生申请率、捐款状况和校队比赛上座率的嗅觉非常灵敏,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七位数的薪水和校友会、家长以及学生们对这些问题的评价息息相关。大学和中学不同,大学之间存在竞争。它们争学生,争教授,争经费。

大学有条件彻底扭转关于“受过教育”这个说法的含义。但是,如果大学只是作为高中毕业生的“终点教育学校”(a finishing school),那么它是无法承担这一重任的。大学不应仅仅是更加喧闹的高中。

基于以上认识,下面谈谈本人作为一个曾经的客座教授,一个校友,也是一个未来大学生的家长(很抱歉的是,本人与橄榄球无缘)对大学改革的一些想法。

125.名校陷阱

如果和住在城郊的青少年及他们的父母聊聊,话题总是很快就会转到“好大学”的问题上。

当然,哈佛是个好大学,耶鲁也不例外。圣母大学(Notre Dame)和明德学院(Middlebury)等也不错。

我们怎么知道这些是好大学呢?

假如你问我,奔驰是否比别克好,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衡量多个性能指标达成一致的看法,认为奔驰确实比别克强。这不是根据名声和广告,而是通过实际的驾驶体验,根据其耐久性和安全性等买车人都会考虑的指标作出的判断。

可是,那些择校者,那些即将投入4年光阴和近25万美元的学生和家长们——他们将根据什么指标选择学校呢?他们手里有毕业生们是否一生幸福的数据吗?

那些学校不见得就好。它们只是名声显赫。

《纽约时报》教育版前编辑洛伦(Loren Pope)指出,事实上,希拉姆(Hiram)、霍普(Hope)、埃克德(Eckerd)以及很多类似的大学都是更好的大学,除非你的目的是想要一个名牌,好向俱乐部里的熟人炫耀。他的那本颇具创意的著作《改变人生的大学》(Colleges that Change Lives),以严谨的研究和负责的态度揭露了名校过分推销自己的真相。

如果大学就是变相的高中,只是有更多的派对,那么家长确实应该挑选名校。如果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找工作时有优势,那名校确实应该是首选。好工作总是不乏应聘者,而名校的一个显著并实用的好处是——它的招牌很可能让你找到比较好的第一份工作。

名校不一定能提高孩子的水平和素质,但如果那本来就不是你的目标,那么你不妨为孩子买一个值钱的招牌,让他可以用一辈子。

但是,这就是上名校的全部价值吗?如果大学系统仅仅提供等级划分功能,那么,四年大学的代价确实太大了。

实际上,被哈佛录取但没有去上的学生和从哈佛毕业的学生一样成功,至少一样快乐。试想一下你会不会在其他事情上为了如此微不足道的回报而做这样大的投资。

史蒂文.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两个人都中途辍学(其中一个大学比另一个更有名[1])。事实证明,仅仅是被名校录取就足以使他们有了公信力。

名校是分类排名机制的产物,与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以及它的长期效果毫无关系。如果你需要名校标签来达到你的目标,那就去争取吧。不管哪种情况,如果我们需要一种改变人生的教育,就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大学。

让我们从这里做起:每当你想说“好”字时,改说“名牌”。

同类推荐
  • 工伤保险要落实

    工伤保险要落实

    工伤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岗位上,从事与生产劳动有关的工作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急性中毒事故。但是职工即使不是在生产劳动岗位上,而是由于企业设施不安全或劳动条件、作业环境不良而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也属工伤。
  • 夜读百年中国

    夜读百年中国

    本书遴选有关近现代100年间中国历史变迁的新浪博文,分帝国晚钟、甲午/辛丑、立宪/共和、民国旧事、思想文化、人物春秋几个部分,大致勾勒出旧中国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的景况,同时,也从文化、思想等方面显示了近现代一批仁人志士拯救民族危亡、探索民族觉醒的道路的努力。
  • 优秀教师的十大标准

    优秀教师的十大标准

    教师职业精神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它应该包括多个层面。本书的宗旨在于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创新、更新知识、培养教学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 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下)

    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下)

    本书是将近年来的讲话、报告和言论汇集成册,记述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甘肃教科文卫事业及其它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 哈佛东方新秀

    哈佛东方新秀

    本书只是想以海雯步入哈佛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介绍培养海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介绍海雯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设计,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并以我的所见所感为视野,介绍美国的家庭和中小学教育,以及美国的教育体系、教育政策,教学、考试、评估学生的方法和道理等。这些都集中体现了美国的文化意识。希望每位父母、学生和教育界人士在阅读本书后对中美文化、教育及思维上的差异有相对比较全面的认识,能开阔一些视野,从中受到启发,并结合中国教育、文化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把东西方文化结合起来,用于培养中国的孩子,培养更多更好的未来世界先进的高素质人才,使我们中华民族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热门推荐
  • 东方二次元的旅行者

    东方二次元的旅行者

    一次秋叶原的旅行,令原本身为宅男尹霜进行了奇妙的穿越,面对着那一个个令人梦寐以求的美女,尹霜身为一个绅(hen)士(tai)却毫无反应,难道他废了?不对不对,穿越还没完,还得继续穿!还有完没完了?
  • 花落散千叶—陌上花开

    花落散千叶—陌上花开

    女主简介:我或许是单纯的,或许是善良的,但是善良也仅仅因为你,因为害我的人你在乎的,所以我单纯,所以我善良的对带伤害我的人,可是若是有一天我不善良了,那就是我不爱你了。男主简介:我以为我的爱,会好好宠爱你,我以为我的能力,可以保护好你;但是我没想到最后伤害你的就是我的爱,是,我的能力很强,强大到伤你那么深。
  • 总裁爱我不持久:变脸天后

    总裁爱我不持久:变脸天后

    妈妈,爹爹就是三年前毁你容的人吗?“嘘,不要叫他爹爹,叫他傻逼,妈妈跟你表演如何弄死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莫忘最初的清晨

    莫忘最初的清晨

    林晨是一个普通的初三女生,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临近中考,她满以为可以安安静静的过完最后两个月。可..她没想到,两个月,闺蜜的疏远与受伤、群架,面对种种算计,她只能打起精神一一反击。
  • 绝世高手再闯江湖

    绝世高手再闯江湖

    重出江湖?开玩笑,有什么比混吃等死的日子更舒服!
  • 牵丝戏:牵丝寄情

    牵丝戏:牵丝寄情

    牵丝戏,傀儡作戏。戏台上水袖翻飞,戏台下有人如痴如醉。人生何尝不是一场戏。倘若君白不信,桃夭的结局不假。他们终要相信。
  • 当人类成为最终BOSS的时候

    当人类成为最终BOSS的时候

    【基于《方舟》游戏改编,同样的恐龙,完全不同的世界!】我在荒无人烟的海边醒来,发现这是一个遍地恐龙的危险世界,还好我有一个游戏道具。本以为能够凭借游戏经验在这个世界风流快活,没想到这个世界如此真实。“外面如此危险,前期猥琐发育。不苟到能够称霸一方,我绝不出山!”占山称王、小弟无数之后,我鼓足勇气去寻找其他人类,没想到……
  • 夏日暖冬

    夏日暖冬

    略微文艺版:“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我以为封住情欲,锁住心,就可以不陷入爱情的引诱黑洞里。可我高估了自己的自制力,也低估了你温柔的力量。我从不念过往,也未曾想过将来,但却心甘情愿乱了心,困在情中。直白文案:被父亲接回家的第一天,也是白冰遇见夏寻白的第一天。男人即便穿着一身黑衣,也掩盖不住眼底溢出的温柔。后来,白冰发现自己乱了心,动了情,而那个人是夏寻白。再后来,白冰逃走了,离开了这个城市,这个国家。归来后,白冰以为自己会是独自一人,浪费余生。可原来,那个男人依旧一身黑衣,等一人归。主角:(极度缺乏安全感/悲观主义者/躁郁症/缺乏自我认同)白冰?夏寻白(温柔/温柔/温柔)配角:祝辞、蓝鸯、还有一堆打打酱油的群众演员(助攻?!)属性:救赎文/涉及一点点娱乐圈/还带豪门世家背景/(我也分不清算啥了!将就着看吧!)相信我,是he!【不喜勿入!不喜勿入!】【不接受喷!】最后千万别勉强自己看不喜欢的书!毕竟看文就是求开心!文笔没保障,更新也没保障!
  • 鬼吹灯外传3突厥神棺

    鬼吹灯外传3突厥神棺

    为了寻找熊猫查明师傅水天波的死因,风冷情和水灵一行人来到了神秘莫测的大沙漠,赫然发现一直隐匿不出的摸金派,此次居然倾巢而出。在摸金门主合万流的带领下,风冷情等人走进了石头城下的突厥王陵,历尽艰险,却发现这竟是一座疑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