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70700000026

第26章 我也是佛(3)

五、对真理的崇敬。信仰的升华、进步,到最后所谓“正信”宗教,那就是对真理的崇敬了。信仰本来就应该信仰实在的,信仰道德的,信仰大能的,信仰人本的。我所信仰的宗教真能合乎上述的条件吗?信仰宗教,所谓“正教”,它的说理必须能普遍应用,不会因为时移世迁而有所改变;它的道理要能不分古今中外,都是必然的,都是平等的,都是普遍的,都是能经得起考验的。合乎以上所说的内涵,才是正教;能够信仰正教,才是真正对真理宗教的崇敬者。综观世间,佛教都符合正教的条件。

佛教的危机

无论国家也好,团体也好,个人也好,难免有“危机”。危机也可以成为“转机”,所以不管危机或是转机,都是机会。但是你有看到危机,才有转机,你看不到危机,就不知道转机。

佛教在世间流传数千年,尤其在东传中国两千多年来,历经数次教难,每次都能化危机为转机。现在佛教的弘传虽然十分兴隆,但内在却潜藏着危机。佛教的危机在于:

一、没有教主。佛教的寺院道场,应该供奉教主才对,但眼看现在的寺院,慢慢走上舍弃教主释迦牟尼佛,而转为供奉阿弥陀佛、弥勒菩萨、观音菩萨,甚至文殊、普贤、准提菩萨等。虽然现在也有一些寺院供奉释迦牟尼佛,但是早晚课有称念释迦牟尼佛的名号吗?平时开示有讲说释迦牟尼佛与大众的关系吗?反而观音的灵感、弥陀的灵感到处流传。往昔的佛诞节,寺院道场莫不隆重庆祝,如同父母生日一样,现在的佛诞节则是虚应故事一番。当一个宗教,到了不以教主为中心的时候,这一个宗教还不够说明危机已现吗?

二、没有教义。现在的佛教,虽然也在印行大藏经,也经常召开学术会议,但是大家需要的佛教究竟是什么?家庭需要的佛教究竟是什么?一般社会所需要的佛教究竟是什么?在过去所有的寺院都是努力宣扬五戒十善、因果报应、善恶业力等,现在大家好像都从佛教里毕业了,所有人间所需要的佛教课本,都将它束之高阁,虽然也有人倡导人间佛教,但寺院都有普遍奉行吗?

三、没有僧团。当初佛世时,出家人都有“六和僧团”的组织,就是在中国大陆,所谓“丛林”寺院,讲究挂单集众,一住就是数千人,而今过去的盛况在哪里呢?佛光山虽有千余僧众,也不能以此为傲,因为普遍的道场已经失去了以僧众为主的传统,现在的寺院不是忙于彼此的应酬,就是忙于经忏佛事的应付,对于集众共修,对于以大德为中心的修学,到底已经不如当初了,不得不令人忧心。

四、没有组织。上面所说的是没有“三宝”,现在说到没有组织。教会没有统一的力量,僧侣没有组织的系统,寺院也没有大小的分别,谁也管不了谁。在国家政府没有宗教法,在寺院里没有共修规约,也没有丛林规约,一个初学的僧侣,沙弥十戒都不能遵守,过去所谓出家“先要五年学戒,方准听教参禅”,现在已经不实行这一套了,这还不够看出佛教的危机吗?

五、没有革新。世间任何事“法久弊生”,一间房屋还得年年油漆粉刷,给予更新;一件衣服,也要天天换洗,加以换新。这么庞大的佛教,任他暮气沉沉,没有制度,没有人才,没有革新的理念,还能不叫人担忧吗?

六、没有团结。佛教的危机中,最严重的,当数佛教的僧侣之间没有团结,没有合作,没有和谐,没有动员。佛教有南北传的歧义,有显密的不同,有新旧的分别,因此把力量都分散了。反观世间上,现在欧洲的小国家慢慢增多,它们看出危机,所以合作组织欧盟;一些不同的少数民族,也慢慢觉醒,知道要组织少数民族共同体。可是佛教未来的希望在哪里呢?我们希望佛教的危机,也能成为转机。

朝山拜佛

自古以来,“朝山拜佛”一直是维护信徒虔诚信仰的一种活动,也是一种修行,如中国的四大名山,每年都有信徒前去朝山,有的朝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有的朝五台山的文殊菩萨,有的朝峨眉山的普贤菩萨,有的朝九华山的地藏菩萨。

堪称是中国四大名山之缩影的佛光山,经常也有许多信徒上山朝山拜佛,有的三步一拜,有的一步三拜,有的一步一拜。在佛光山,有五大殿堂,除了大雄宝殿以外,另有女众学部的大悲殿,供奉观世音菩萨;有男众学部的大智殿,供奉文殊菩萨;有位于养老育幼区域的大行殿,供奉普贤菩萨;有建于东山万寿园上方的大愿殿,供奉地藏菩萨。佛光山是大乘佛教的指标,到佛光山朝山拜佛,就等于朝礼了四大名山。

多年来,在佛光山的朝山团里,流传了许多朝山的灵感故事,述说着信仰世界里的经验,只是这些都不足为没有经验的人道。不过朝山确实能与佛接心,朝山者每一拜拜下去,虽然头是磕在地上,心却是向上升华而与佛心接触,自然会有感应道交,所以有的人见到各种瑞相,有的人拜到身体轻安,有的人则把朝山拜佛当成正当的运动,虽然拜得汗流浃背,却是满心欢喜。

以下试说“朝山拜佛”的意义:

一、由山下拜到山上。到佛光山朝山,通常是由不二门开始,三步一拜,大概一小时可以拜到大雄宝殿。因为是由山下往山上拜,不断地升高,不断地升华,拜到最后,身心都会有超越的感觉。

二、由外面拜到里面。朝山活动一般都是在室外举行,参加朝山的人先在外面广场集合,然后集体往大雄宝殿朝拜。拜到大雄宝殿里面后,还要继续“拜愿”,然后“静坐”,并且聆听“佛法开示”,所以是“行解并重”,能令朝山者因而获得“心开意解”。

三、由黑暗拜到光明。朝山活动大都利用清晨或晚间举行,因为白天山上人来人往,行走不便,所以利用早课的时间,天还未亮就开始,拜到大雄宝殿时天已亮。或者利用晚间七点拜到八点,从黑暗的外面拜到光明的大雄宝殿佛前,自然会感到轻安愉快。

四、由凡心拜到佛心。吾人凡夫,心中的烦恼杂念如潮水汹涌澎湃,如果能有那么一个时候,参加朝山拜佛,不但拜出身体健康,心灵也会跟着清净,感觉无比的自在解脱。所以,当一拜一拜地拜到佛前,感到自己与佛心融会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虽然没有成佛悟道,但自己的宗教体验突然增加,就会喜不自胜。

从上述四点看来,朝山拜佛不但是身体活动,也是一种心灵的净化运动,所以佛弟子如能每年都有几次的朝山拜佛,自然能增加宗教的体验。

看佛光山

佛光山开山届满四十周年时,到过佛光山的人都说,佛光山殿宇辉煌,佛像非常庄严;也有人说,佛光山的僧侣走路很有威仪,待人亲切而且有笑容;还有人说,佛光山所办的活动,给人的感受、气氛都很好,所以很喜欢参加。

以上所述,其实都是只看到佛光山的表相,没有看到佛光山的内在,所以现在针对“如何看佛光山”,提出一些说明:

一、不要只看佛光山的外表,要看内涵。佛光山除了“五殿十堂”以外,有培养僧才的佛教学院,有重编大藏经的编藏处,有云水医院及养老育幼等慈善事业,更有禅堂、念佛堂等,不深入看不容易真正了解佛光山。

二、不要只看佛光山的建筑,要看事业。佛光山的建筑,国内外的道场外观看起来都差不多,但佛光山道场与众不同的是,佛光山有教育、文化、慈善、共修等各项弘法事业,这些佛教事业才是佛教的慧命所在。

三、不要只看佛光山的钱财,要看人才。佛光山不是一个富有钱财的道场,佛光山不储财,也没有余财;佛光山所有来自十方信众布施的净财,都是用来创办佛教事业,培养弘法人才。多年来佛光山在全世界留学的博、硕士有两百人左右,其他所有入室弟子也都是经过佛教学院的专科教育,大家各就所长,分别在文化、教育、慈善、共修、社教等各个领域服务,这才是佛光跳跃的生命。

四、不要只看佛光山的活动,要看制度。佛光山的活动,只是提倡共修,只在增加信徒的联谊,是一种度众的方便;重要的是,佛光山是个有制度的道场,举凡共住的制度、度众的办法等,共有一百多条。佛光山以制度保障大众,所以佛光山号称“集体创作,制度领导”。

五、不要只看佛光山的个人,要看团队。佛光山的每个人,都受过佛门的专科教育,具有正知正见,正派正行;只是个人难免或有缺陷,但佛光山的大众,人人都是“以佛心为己心,以师志为己志”,所以看佛光山,要看团队,不要只看个人。

六、不要只看佛光山的广面,要看深度。有人说,佛光山在全世界有多少的寺院道场,在五大洲有多少的信徒会员。广面看固然是不错,但更重要的是要看深度:百万会员信徒,他们都是正信佛弟子;两百多间的寺院,都是正派的道场,其宽广如虚空,其深度如海洋。

七、不要只看佛光山的现在,要看未来。佛光山的现在已经深耕厚实,佛光山的未来会随着时间更加往前进步。佛光人有“绍隆佛种,舍我其谁?光大佛教,直下承担”的发心,所以看佛光山的现在,更要看未来。

八、不要只看佛光山的目前,要看过去。佛光山开山至今四十年,四十年当中,大众一向是“以无为有,以空为乐,以众为我,以教为命”。如能看到这些,才算是看到了真正的佛光山。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是一句印度的语言,中国话的意义就是“我”的意思。人有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七识都有死亡、毁坏的时候,只有第八阿赖耶识的“我”,是吾人的真心本性,它可以随着我们流转五趣六道、轮回天上人间,是永恒而不会消灭的。

阿赖耶识这个“我”的生命,就像念珠的线,把一颗颗的念珠串起来;阿赖耶识把我们一期一期、一阶段一阶段的生命衔接起来。在三世流转的生命里,虽然因为人有“隔阴之谜”,因此不知道前世、来生,但生命的业力流转,那是丝毫不差的。

玄奘大师形容阿赖耶识是“去后来先做主翁”。意思是说,人到世间上来,阿赖耶识比眼耳鼻舌身意先进入母胎;人死之后,阿赖耶识是最后离开的识,它是我们生命的主体。阿赖耶识有四种比喻,恰好说明它的功能与特色:

一、阿赖耶识像一块田地。田地是生长禾苗的地方,你播了什么种子,它就生长什么果实。阿赖耶识带着前六识所造的业,不管善的、恶的,经过第七识传送给它,它都会一一接受。然后在八识田中随着业力成长,是善是恶、是幸是不幸,前面的诸识都不管了,只有第八识像一块田,让种子发芽,成为果报。

二、阿赖耶识像一个仓库。仓库是存放东西的地方,金银财宝可以存放在仓库里,桌椅条凳也可以存放在仓库里。阿赖耶识就像仓库一样,存放我贪、我执所造作的成果,在这间仓库里,都不会被人盗取,也不会烂坏。只要等到时机因缘成熟,它就会显现报应,那就是吾人在人间产生苦乐人生的主因了。

三、阿赖耶识像一片大海。在唯识家看来,阿赖耶识就像大海一样,河川溪水流到大海,大海不会嫌弃、排拒;即使把肮脏的垃圾丢到大海,也不会妨碍大海的清洁。就等于人在世间所造作的业力,尽管生命的主体阿赖耶识要去受业报,但业报是有尽的,生命的存在是永恒的。所以人有生死,那是业报的现象;但是真实说来,生命主体的阿赖耶识,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它永远与时空同在,与自然共存。

四、阿赖耶识像一条命根。阿赖耶识就是吾人生命的主体,这个主体的命根就如木柴烧火,木柴烧了一根再烧一根,一根又一根的木材尽管不同,但生命的火炬会一直延续。这就如同我们在五趣六道里流转,尽管张三、李四,猪、马、牛、羊,生命的形体不一样,但是生命的火都是一样地燃烧,所以真正的生命是不死的。

同类推荐
  •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本书选取了众多国学典籍里面最具知名度,也最具永恒生命启示意义的20部哲学经典,对之进行了原汁原味的品读。
  • 推背图之谜(下)

    推背图之谜(下)

    推背图》相传是我国唐朝太宗皇帝时期,当时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所作,以推算大唐国运。因李淳风某日观天象,得知武后将夺权之事,于是一时兴起,开始推算起来,谁知推上了瘾,一发不可收,竟推算到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即第60像所述,所以《推背图》由此得《推背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
  •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对歌德及其作品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认识歌德的范围和视野,推进了对歌德的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论述了歌德与中国的关系,探讨了歌德对中国的认识,具体而生动地回顾了中国对歌德的接受过程,说明了中国人在什么时候和怎样的情况下开始认识歌德,分析了歌德的作品和思想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得到的评价和所产生的影响,展现了中国现当代作家在各自的创作以及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从歌德作品和思想那里所获得的启迪和思想源泉。
  • 我给庄子做专访

    我给庄子做专访

    《我给庄子做专访》从紧守心斋、悠闲自适、适时无为、养身养心等八个方面对庄子的处世之道、心灵之道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并辅之以古今经典事例,同时采用浅显易懂的叙述进行讲解,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各种处境去感悟庄子的人生智慧,从而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平添出更加绚丽的华章!
  • 中国古代哲学史

    中国古代哲学史

    《中国古代哲学史》首次使用现代学术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中国古代哲学史,它的出版甚至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不仅在中国哲学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成就和特色也为后世哲学史家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开出了全新的境界。
热门推荐
  • 东方光明魔法使之暗的光

    东方光明魔法使之暗的光

    暗族统治下的世界,光明的力量极其微弱,但希望永远都在。轮回的期限即将到来,暗族与光族将再一次角逐世界的统治权,但大势之下,推动一切的往往是最不起眼的小人物......
  • 那些年霍霍的日子

    那些年霍霍的日子

    不解释的,才叫从容;不保留的,才叫青春;不放手的,才叫真爱;不完美的,才叫人生!
  • 我也是见鬼了

    我也是见鬼了

    大的小鬼,叫桃子。这桃子一直在自己家院子里,还顺便兼职做了自己家的护院,单反有人偷摸着要进去干坏事
  • 十梦

    十梦

    我以为,每一本书都要经历两次创造过程。第一次是作者写作的时候,通过一字一句的堆积,完成创造。第二次是读者阅读的时候,通过逐段逐句地解读,开始创造。这两次创造相辅相承,却又各自独立,都是以想象力为基石,搭建起自己的空间。所以,我以为,书是精神和物质世界之间最好的媒介,胜过一切电影、电视,这些或多或少会僵化思维、主观诱导的新媒体。所以,我以为,一本好书,便是我绞尽脑汁,将一个光怪陆离的宇宙呈现在你面前;你便能大开脑洞,为自己绘制出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
  • tfboys我们陪你走十年

    tfboys我们陪你走十年

    当清新脱俗的三个女生遇到tfboys,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一起在本书中寻找答案吧!
  • 农村媳妇的炼狱婚姻

    农村媳妇的炼狱婚姻

    田华一直渴望有一个家,一个爱他的男人,可是老天爷捉摸人让她的三次婚姻都不如意,最后一次狠狠是让她如同炼狱一般,想逃又逃不掉。
  • 诸天行之我是个好人

    诸天行之我是个好人

    陆辞锦,一个因为酒精上头,英雄救美而死去的人。或许上苍垂怜,得以借体重生,并获得一个助人为乐的系统。陆辞锦在‘水月洞天’里做过好事,也在‘倩女幽魂’里与人喝过酒……他救过人,也杀过人……有人觉得他高风亮节,有人觉得他厚颜无耻……他与许多女主有过故事,也与许多男主有过争端……没有人知道,他穿越一个又一个位面,留下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只为找到一条回家的路……
  • 一本书读懂男人心

    一本书读懂男人心

    男人如茶,女人如水,好茶需要好水泡。男人的沉默——蕴含着怎样的“阴谋”、男人的面子——等于男人的尊严和自信、男人的爱情——一种被情欲驱使的征服欲望、男人的花心——仿佛是天生的、男人的表情——此时无声胜有声、男人的禁忌——避免无意之中触怒他们等。
  • 萌宠当盗

    萌宠当盗

    公会大战的关键时刻,某正太却趴在地上对着一只迷路的小狗狗聊天……正太:跟姐姐走,姐姐有糖给你吃哦!迷路小狗:汪汪!是草莓味的吗?正太:有啊,草莓味、苹果味、芒果味还有薄荷味的呢!迷路小狗:汪汪!我闻到了,可是我有主人了!正太:他给你糖吃吗?迷路小狗:没有……正太:哦!那你继续跟你主人吧,我的糖留着,给别的狗狗吃……正太转身就走了,随手剥开一颗草莓味的糖果,很夸张的抛进嘴里。迷路小狗:汪汪汪!别走!我……我跟你走,给我糖!正太:乖,你先变成宠物蛋,我就给你好多糖……
  • 沟通决定你的一生

    沟通决定你的一生

    《沟通决定你的一生》一书,薛巍老师以多方面的角度来思考,把影响沟通成败的客体、主体、口才、心理、心态、语言、形象、环境等各要素一一加以论述,以让我们争取达到沟通的最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