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55200000029

第29章 甩下“一条鞭”·搬出孔老二

年轻的嘉靖皇帝雄心勃勃,极想大显身手,富国强兵。他虽然基本夺回了属于自己的皇权,却也给自己带来了另一种烦恼。那就是大臣们争权夺利,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才好。

杨廷和去位后,蒋冕为首辅。蒋冕,全州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生卒年不详。他虽然被嘉靖皇帝任命为首辅,但处在张太后和嘉靖皇帝的夹缝里左右不了局势。尤其是杨慎煽动百官闹事,使他觉得很可能要出大麻烦,便稻草绳子捆黄鳝——溜之乎也,仅仅干了两个月,便如惊弓之鸟,慌慌张张地辞官回乡了。

蒋冕去位后,毛纪为首辅。毛纪(1463—1545),字维之,号鳌峰逸叟。掖县人。成化二十二年(1486)参加科考,时年二十三岁,以状元及进士第。是当初拥立嘉靖皇帝继位的重要大臣之一。因为是坚定的“后党”分子,又感觉到张太后已难以战胜嘉靖皇帝,便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和蒋冕一样,仅仅干了两个月,就像漏网之鱼一样,急急忙忙地辞官回家了。

毛纪既走,费宏为首辅。费宏(1468—1535),字子充,铅山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和蒋冕同科,时年十九岁,以状元及进士第。费宏少年得志,又出身贵族,故而十分自大。张璁五十岁了还是个观政进士,靠投机取巧坐直升飞机,两年内就升到了礼部侍郎的高位,使他十分瞧不起。不难想象,骤贵的张璁、桂萼根本不尿他这一壶,什么招阴就用什么招攻击他。嘉靖皇帝因为要用张璁、桂萼来对付群臣,明知张、桂对费宏的攻击不实,但双方相争,嘉靖皇帝难以两全,只好舍费留张、桂。费宏仅仅干了一年半,便被罢相。

费宏被罢相,杨一清粉墨登场。杨一清(1452—?),化州人,成化六年(1470)中进士,时年十八岁。杨一清不但文采好,而且武功很高,极有谋略。正德年间太监刘瑾妄称九千岁,不知道有多少正直的大臣被其迫害致死。正德五年,河北文安刘六刘七举义,安化王朱寘鐇打着清君侧的旗帜响应。当时是陕甘宁三边总督的杨一清奉旨平乱,八虎之一的太监刘永为监军。杨一清对张永说:“朱寘鐇不难平定,只是内变不可测,令人忧虑。”张永问:“内变是什么?”杨一清在张永手上写了一个“瑾”字。张永为难地说:“刘瑾势力大,耳目众多,打虎不成,会为虎伤的。”杨一清说:“你也是皇上信赖的人,只要揭露刘瑾的种种恶性,并说天下人怨恨刘瑾已久,再不铲除恐怕会生不测,皇上一定会听从你的话诛杀刘瑾,刘瑾一除,你就会更加受到重用,且留名后世。”张永被杨一清说动了,依计行事,果然诛杀了刘瑾,为朝廷除去了一大肿瘤。嘉靖继位,杨一清备受重视,《明伦大典》就是由他主笔完成的。与张璁相比,论文论武两人都有天壤之别。他见张璁五十岁骤贵,急于夺权主政,便采取惹不起躲得起的方法不理张璁。

结果还是仅仅干了两个月的首辅,就被张璁捣鼓得罢了相。

杨一清被罢相,主要是他软弱,这也不愿意当家,那也不愿意得罪人。但大臣相互之间发生龃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弄得嘉靖皇帝焦头烂额,左不是右不是,便想起还是自高自大的费宏好,敢于担当,能替自己分忧。便将费宏召回,复任为相。费宏还朝,勉强又当了六个月的首辅,感觉到张璁非常阴险,如果不把相位让给他,自己必定会落个可悲的下场,便毅然辞官,再没出仕。

费宏二度辞相,杨一清再一次被任命为首辅。这一次杨一清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他与张、桂等新贵针锋相对,干了两年零七个月的首辅后,双方终于势同水火了。因为张、桂二人对蒋太后有“救命”之恩,关键时刻嘉靖皇帝的重心偏向了张、桂,将杨一清罢了相。

杨一清罢相后,张璁终于登上了权力的顶峰。其时是嘉靖八年(1529)九月,张璁从一个观政进士上表请求重新皇考,到登上相位执政,总共只用了六年的时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事情。张璁(1475—1539),字秉用,号罗峰,浙江永嘉人。有学者称他是小人中的小人,可以说嘉靖年间的政治斗争就是从他开始的。杨廷和去位后,蒋冕和毛纪被“大礼仪”风波吓得望风而逃,还是蚂虾的张璁就异想天开想当首辅,结果费宏当了首辅。费宏看不惯张璁小人得志的样子,对他百般压制和讽刺。张璁也赤膊上阵,把费宏当“后党”攻击,没费多大事就把费宏赶下了台。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嘉靖皇帝居然让杨一清任首辅,并且让两人坐流水席一样,你下他上,他下你上,丝毫没有想到自己。于是,张璁又赌了一把,今天罗织一些罪名,说张三应该千刀万剐,明天收集一些材料,说李四应该诛灭九族,其醉翁之意当然是为了牵扯费、杨二人。结果他又赌赢了。

张璁虽然登上了首辅的宝座,但毕竟他的资历太浅,又无大的才学。论文,给他一个县,他未必治理得好。论武,手无缚鸡之力,把他跟一只柴狗放到一起,保证柴狗能美美地享受一顿人肉大餐。所以,以夏言为首的新贵,又支起了一个大鼎,开始把张璁放到上面烘烤了。

从嘉靖三年到嘉靖八年,五年时间换了八任首辅,嘉靖皇帝累了,也非常头疼。他不明白大家为什么要相互啄来啄去,就不能够齐心协力,共同打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吗?他是多么希望能有一个良臣来辅助自己,让自己过几天太平日子呀!

跟张璁坐在一条船上的桂萼,升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预机务。手里有了权力,他又想到了贫苦百姓,想到了要“均贫富,分赋役”。他向嘉靖皇帝进言道:“皇上,固国之本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他们能靠自食其力而活命,仅靠朝廷的赈济是不行的。否则,既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也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嘉靖皇帝说:“爱卿不说,朕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朕除了能尽力赈济他们外,又能怎么样呢!”

明朝实行的是两税法:一、16~60岁的男人按人数纳人头税;二、按土地面积纳粮税。正德年间,豪强兼并土地,大量农民丧失土地,成了乞丐也要纳人头税,原因就在这里。为了限制人员外流,到时收不到人头税,横行不法的里甲长们也不知道害死了多少走投无路的穷人。

嘉靖皇帝让官府刊刻《忠义水浒传》并传播于世,当然也明白很多穷人是被逼上梁山的。他旨许只要大家自动下山,官府就不再追究,并且不断赈灾、施粥,这就是他对贫苦百姓的一种深深同情,也是他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在帮助穷人。

桂萼说:“试问皇上,朝廷打算赈济多少年才是尽头?以目前的情况,朝廷还有多大的赈济能力?”

嘉靖皇帝无可奈何地说:“爱卿的意思朕明白。正德年间,豪强兼并土地,让大量农民丧失了农田。朕也想让天下人都耕者有其田,但既然已经形成了事实,朕总不能无缘无故地让那些豪强再把田都拿出来平分了吧!”

户部郎中邱怀连忙附和嘉靖皇帝:“是啊,有些土地是太祖赏给有功之臣的,岂能要他们把土地拿出来分了呀!”

桂萼说:“邱大人,我知道你家里土地很多,不愿意拿出来分给大家。不过,请你不要乱揣上意,也不要曲解本官好不好!”邱怀缩回了头,不敢再说什么。桂萼又对嘉靖皇帝说:“皇上,微臣的意思是现在的情况跟以前不同了,土地不能无缘无故地让大家拿出来平分,但国家的征税方式可以变通啊!”

嘉靖皇帝说:“怎么变通法?爱卿试言之。”

桂萼说:“可将赋役合并,实行一条鞭法。”

嘉靖皇帝问:“什么叫一条鞭法?”

桂萼呈上一个奏折:“这是微臣进的《进任民考疏》,请皇上御览。”

桂萼的一条鞭法就是:将十甲丁粮总于一里,各里丁粮总于一州一县,各州县丁粮总于一府,各府丁粮总于一布政司。而布政司通将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内量除优免之数,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斟酌繁简,通融科派。

上述的一条鞭法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过去,朝廷在省、州(府)、县都直接设有税官,现在朝廷撤销这些税官,税收按版图面积直接落实到省。也就是说,某省按版图面积有一万亩,朝廷向你省里要一万亩的税收就完了,下面的你自己去收。以此类推,省自己落实到州(府),州(府)自己落实到县,县落实到里,里落实到甲,甲落实到户(人)。这样就减少了程序,免得派下去的税官跟地方官发生矛盾,相互掣肘。征收办法由两税制改为一税制,即人头税平均摊到土地田亩上。比如,某县应纳一万亩土地税、一千个人头税,那么十亩地就应该加摊一个人头税。确切地说,张三有两百亩土地,除了纳两百亩土地税外,还要纳十个人头税。没有土地的穷人,则什么税也不用交。愿意帮工的帮工,愿意做生意的做生意,愿意流浪的出去讨米,大家自由行动。毫无疑问,一条鞭法站在贫苦百姓的立场上,为老百姓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嘉靖皇帝对桂萼的一条鞭法大加赞同,下旨立即实施。但因为涉及官僚地主阶级的利益,在制订条款的过程中就遭到了朝廷许多大臣的抵触,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麻烦,甚至激化了社会矛盾。小处看,大家相互攀比:马独眼说,熊瘸子明明是三百亩,为什么只报两百亩,凭什么要我们替他多纳人头税呀?苟驼子说,胡瞎子的都是上好的良田,旱涝保收。而我的都是高岗低洼,遇旱不收,遇涝绝种,能和他一样缴税吗?大处看,高官显贵们公开抵触:我的这些土地是先帝御赐的,你们要来丈量,算老几呀?等等,不一而足。

为了稳定国计民生,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嘉靖皇帝都下决定要实施一条鞭法。该关的关,该杀的杀,毫不手软。但是嘉靖皇帝不是朱元璋,他笃信道教,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杀人。所以,他总想用什么手段来教化大家,希望大家不要钩心斗角,明大义,弃小利,共同维护国家的安宁。

为扭转大家对自己的认识,嘉靖皇帝先刊刻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为了稳定社会秩序,赦免那些被逼上梁山的人们,他发行了“广告”《忠义水浒传》,现在要推行一条鞭法,阻力来自那些皇室宗亲、王公大臣,该怎么来教化他们呢?睿智的嘉靖皇帝很容易就想起了孔老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仁义孝悌”、“克己复礼”的那一套。

孔老二,名丘,字仲尼,战国鲁国人,因排行老二,又习称孔老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因为他的那一套对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秩序有一定的帮助,所以,历代帝王们自己骄奢淫逸,与孔老二那一套背道而驰,却把孔老二那一套顶在头上,要别人尊孔敬孔,克己复礼。汉平帝元年,孔老二被追封为“褒成宣尼公”,唐玄宗二十七年被追封为“文宣王”,宋真宗五年被追封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十一年又被追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嘉靖皇帝不想封孔老二什么王,他要的是大家都按孔老二那一套,讲究点“仁义道德”。社会是由大家组成的,太不顾别人的死活,别人也就不顾你的死活了。于是,就在大家对是否实施“一条鞭”争论不休的时候,即嘉靖九年(1530)十月,嘉靖皇帝亲自写了《正孔子祀典说》传示礼部:朕惟孔子之道,王者之道也,德王者之德也,功王者之功也,事王者之事也,特其位非王者之位焉。孔子当周家衰时,知其不能行王者之道,乃切切以王道望于鲁、卫二国,二国之君竟不能行孔子之道。孔子既逝,后世至唐玄宗乃荐谥曰:文宣,加以王号,至元又益谥为:大成。夫王者以有是德,宜居是位,尧、舜是也。无是德而居是位,皆乱世之君如桀、纣、幽、厉是也。若至后世之为君而居王者之位者,其德于孔子或二、三肖之,十、百肖之,未有能与之齐也。由是观之,王者之名,非所以重称孔子也,至于章服之加,因其位耳。孔子昔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何其不幸身遭之哉?夫既以王者之名,横加于孔子,故使颜回、曾参,孔伋以子而并配于堂上,颜路、曾哲、孔鲤以父而从列于下,安有子坐堂上,而父从食于下乎,此所谓名不正者焉。

嘉靖皇帝引经用典,博引旁征,最后给孔子更“至圣先师”之礼。在与群臣的辩论中多次拿推行一条鞭法说事,警告那些挡车的螳螂们,如果不“修身齐家”,必将“天诛地灭”。并下旨各州(府)、县开办学堂,办书院,教化人们懂礼仪,知廉耻,不要鱼肉乡里,给子孙造孽。

中国封建社会的赋役制度,从两税法到一条鞭法,是一个划时代的转折。嘉靖皇帝更正孔子祀礼,去王号变成“至圣先师”,把孔子处于被统治者利用的地位推到了尊师重教方面,不但摆正了孔子的位置,还使儒教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几百年后,儒学发展到海外,孔子是“至圣先师”被全世界人民接受。假若他还是这“王”那“王”的话,恐怕就只能停留在国内,任由国人自己去评头论足了。

一条鞭法开始在全国推行,为了奖农耕,励桑蚕,号召全社会的人民都自食其力。嘉靖皇帝在西苑腾出了一块地方,亲自扶犁耕地,并且让自己的皇后带着宫女、太监等闲杂人员,在母亲蒋太后的指导下,种植棉花,采桑养蚕,习纺织,学刺绣。一直坚持了十年,被传为佳话。

同类推荐
  • 赝品太监

    赝品太监

    潘又安被征召入宫,在净身的时候被人做了手脚,得以保住健全的身体。只因这一疏漏,他成了赝品太监。也正因为这一疏漏,皇宫里才充满了欢声和笑语:他出现在哪里,那里就有故事,就有戏。诙谐幽默一本书,嬉笑怒骂一场戏。看罢犹当一笑了之,莫查史书究根问底。
  • 大明第一祸害

    大明第一祸害

    屡败屡战的朱寿穿越了。然后……他想掐死系统。“但凡皇亲国戚、勋贵官员产生掐死宿主的想法,可得1分恶念值。恶念值大可续命,小可兑换厕纸。没有你换不到,只有你想不到。”软萌的系统音提示着。你这坑宿主的系统,天天被满朝文武念叨着掐死,小爷我还能坐稳太子宝座嘛!
  • 汉家儿郎——冠军侯

    汉家儿郎——冠军侯

    这是一部写霍去病的历史小说,这样一个不凡的人物,史书上的记载却又如此简略。马踏匈奴,究竟是如何实现的?为什么他打仗那么厉害?六天踏平五国是怎么做到的?封狼居胥时应该考虑什么问题?受降时他独入匈奴人大营,怎么控制风险呢?他创建的车悬阵,历史上只留下了一个名字,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作为一名华夏兵家,他的精神境界应该在哪里?华夏的道统会如何影响到他?他会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华夏兵家的共同点在他身上如何体现?他会有什么特殊之处吗?还有,他会有什么样的异禀?什么样的魅力和缺点?会怎样看待自己?会爱什么样的女人?会卷入政治漩涡吗?还有那个千古谜问,他为什么会射杀自己的同袍呢?如上种种,都是本书要解答的问题。
  • 小话三国:小人物的腾挪与算计

    小话三国:小人物的腾挪与算计

    三国这点事儿,可大可小。往大了说,涉及到两国邦交、上层意识形态;往小了说,则与人际关系、个人修养挂上钩。大人物读三国,爱放置于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激扬文字;小辈读三国,爱在个体现象中探讨简单的厚黑之术。“全民读史”一夜之间成为潮流话题,“三国事”更是成为最通俗的大众研究话题。原因无他,三国充满了人情练达、权谋角力,中国人又热衷“与人斗”,“三国事”简直就是一部葵花宝典。于是我们在各大书店的陈列架上看到各种有关解读趣说三国的读物层出不穷,在机场候机大厅中听到各位大师名家将“三国事”很专业地安插到人生规划的每个阶段。但,当历史走下神坛,很可能就变成一种扯淡。扯淡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扯淡的历史需要忏悔。
  • 七星乱世传奇

    七星乱世传奇

    文稀松,武平常。看无耻小子如何在这乱世中生存!
热门推荐
  • 巅皇

    巅皇

    那一时,少年识得血——红色。那一天,少年心中对之诉说“我会保护你的”。那一年,战火纷飞,少年说:“那谁又来保护他们呢?”那一世,他结识了好友,剑指天下。独战于世,群战于此,且看他们如何扭转乾坤,共造天下之局......
  • 重生之美食大明星

    重生之美食大明星

    刘闯重生到的这个世界,所有的食物都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难吃!难吃!超级变态难吃!在这个美食荒漠的世界里,刘闯开米其林餐厅,做《舌尖上的中国》引领美食节目新潮流!而所有这一切,全都源于他脑海中的一个游戏商城。让我们一同来见证刘闯借助这款游戏,成为美食神中神之路!本书群号:493507248
  • 重生杀手之天王巨星

    重生杀手之天王巨星

    这是一个少年杀手誓言要成为明星的故事!(注:本书为漫画重生杀手巨星后续的故事,尽情期待!)
  • 璀璨重生之风卷云涌

    璀璨重生之风卷云涌

    一天女主(赵艺雅),出去买东西。然后,意外地被车给撞了。之后,她就穿越了。而且还是穿越在一个婴儿(皇室)身上。在那里,她处处受到了别的小孩子(皇室)的欺负(因为穿越在一个婴儿的身上SO)。5年之后,她忍受不了了,她......离家出走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全真师叔祖

    全真师叔祖

    穿越成了全真教已故重阳真人的三师弟,告老还乡后回归全真,从此整个武林多了一位宗师。五年后,全真教一门八位宗师震撼武林;十年后整个武林进入宗师时代震铄古今,与此同时草原《长生天神功》出世,天下纷争即将开启。双方从亚洲打到欧洲,再到非洲,美洲,足迹踏遍五湖四海。百年后澳洲上空,双方百万宗师汇集一处展开了最终圣战。小青:“姐姐你说这明明就是一把普通的镜子,全真教那帮臭道士怎么偏要叫照妖镜,害得我担心了好几天。”刘无时:“独孤前辈,接贫道一招万剑归宗!”斗酒僧:“真人过谦了,这是老衲所创《九阳神功》!”……
  • 狐狸先生兔子小姐

    狐狸先生兔子小姐

    林染:叩叩,狐狸狐狸,我是兔兔。。沈嘉徐:兔兔那么可爱,一定很好吃。像狐狸一样拥有美貌和狡黠的男人,遇上兔兔一样天真可爱的少女。狐狸能用萝卜钓到小兔子么。沈嘉徐能否给她一段完美的爱情,弥补她青春的遗憾,抚平她曾经的伤口
  • 玄渺世界

    玄渺世界

    一个名叫玄渺的世界的一位名叫李久的旅程。。。。
  • 逝去的那抹阳光

    逝去的那抹阳光

    结婚了结婚了,真的要结婚了,喜事将近,心里却没有半分欣喜,只有焦虑,紧张,寝食难安,甚至还有恐惧……结婚了,你要放弃的事业,梦想,从而专心的做一个家庭主妇,每日相夫教子——结婚了,你的身份变成一个高高在上的公主,变成一个奴仆,每日洗衣打扫,买菜做饭,柴米油盐,斤斤计较——……从噩梦中惊醒,急忙向闺蜜问计,闺蜜答曰:“逃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