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22900000016

第16章 “你”与法师的对话(8)

二祖慧可,找不到自己的心。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找不到自己的心。据《无门关》第四十一或《景德传灯录》卷三的记载,二祖对达摩说的原话是:“我心未宁,乞师与安。”(我的心动荡不安,从未宁静,求师父为我安心。)觅心既不可得,心便永不宁静。已经得道、证道的师父,真能为弟子安心吗?

李:法师,二祖大悟,但我只是略有所悟。心是找不着的,如果找不着,如何可以安心?我想法师可能讲的是心的内涵吧。

觉真:心可不是肉体内的心脏或其他什么身体的器官。心是包括了“眼、耳、鼻、舌、身、意”(佛教称之为“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佛教称之为“六尘”或“六境”)在内的整个生命存在,表现为“色、受、想、行、识”(佛教称之为“五蕴”)这五种功能的活动。色,是人的身体和客观世界一切对象的存在;受,是人的感官对客观世界、客观存在接触时所反映的感受;想,是由感受、记忆、经验所产生的想象、思考和判断;行,是由主观的判断、认知所产生的意志、目的、动机,以及产生人的贪瞋痴慢疑、喜怒哀乐等行为的动力;识(梵名质多),是缘虑、思量而又储藏、积淀。色、受、想、行、识成为人一切精神活动的总仓库与大本营。

李:法师,你那样说,这五样东西便是整个思想的流程了。如果我面前有一个苹果,我和这个苹果便是在同一个世界存在着,是“色”;我看得见、摸得着那个苹果,是“受”;我感受到它的好味,记着这个苹果放在这里,是为“想”;我觉得它很好吃,所以有想吃的冲动,是“行”;吃了那个苹果,而想念它的味道,慢慢积累了对苹果的喜爱,是“识”。

就这样成为一切精神活动的总仓库及大本营。哈哈,存在、相遇、记得、相知,最后是分开和怀念啊,像爱情故事一样的流程。

觉真:哈哈,这个比喻不错。佛教对“心”的研究,是非常科学,也非常精辟、到家的。心,既是六根六尘(六境)的整体存在,也是五蕴系统的整体表现。你要我用一个字来归纳它,我说,就用英文字母“X”来代表吧。因为,X是个未知数,也是个不断可变的变数。它千变万化,不可捉摸。它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说变就变了。宁静的地方,是外境。外境,可以影响人的心,但人的心,也可以不受外境的影响,甚至,它已在外境之外了。比如,我身在香港,我说我的心在上海、在广州、在纽约、在悉尼……你相信吗?你们便常常说相隔两地,那颗心不老是飞来飞去吗?通过上面的分析,我就可以回答你的问题了:为何在宁静的地方,心里不会感到宁静?因为心里想得太多,你管不住你的念头啊!二祖“言下大悟”,悟在何处?悟在缘生缘灭,随因而有,遇缘即应,唯识变现,皆由缘起。心,本不可得,得之在缘,得之在变。

惕然心惊(惊悟过来):诸法无我(没有一个独立、独存、自生的心)、诸行无常(一切皆变,一切皆妄,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心),回到这个“心”

的自觉,当然,“我为汝安心竟(已经替你把心安好了)”。

33.我们如何管理自己的内心?

她从佛陀的教化中,惊奇地发现基督教的救赎靠的是上帝,而佛教的救赎,靠的是自己。

李:法师,心常变,原来我们那么花心,五时花、六时变,但我听到你提出可以管理自己的内心,那么我们如何到达心的安宁、安静?

觉真:这是人生的一个根本性的大问题啊,这是佛法的全部义谛所在。佛法,称为心法;佛门,即是心门。“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自扰,就是妄念、妄心、妄缘起。正是这种自扰,使心无安处,心无安时。打开香港报纸,烧炭(自杀的一种方法,在香港颇为流行,成为自杀的别称)、跳楼,几乎无日无之,甚至一日数起。为何轻生?

为了一句话,为了一个虚幻不实的错觉,为了一个站不住脚的理由,自作还自受,心不能安,可怕也哉!

李:法师,很率直的一句,不过是很真的一句。我当然明白身在困境之中的无助和彷徨,我有时听了背后的故事,都很不开心,但其实如果当时当事人求助可能就会没事了。懂得求助,看开一点,我想,正是法师所讲的心门,对吗?

觉真:你所问的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很不简单。为了把这个问题回答清楚,请允许我再谈一位名人吧。上海有个女作家戴厚英,她生前的最后一本书叫《人道与佛缘》。她在书里总结了她五十多年的生活经验,得出一个结论: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就是安心。她说:“一颗心几时曾经真正地安过?恩怨、爱恨、追求、失落,走马灯似的充填着生活,无安心之时,亦无安心之处。还有许多视听见闻,时时撞入心里来,叫你永无安宁,从而不得不把一颗心开开闭闭。

可是,开了是昏,闭了是暗,哪里有清净澄明的境地?只能像一只只在飞而不能停的鸟儿,不知道哪一天会力尽气绝,从天上掉下来,落到不知哪一张网里。”她的这些内心独白,把人心难安、心无安处说得很形象很无奈,也很深刻了。

为了找到一个心灵的栖息之地,她走向教堂,走进《圣经》,后来,又走进了佛经,没想到由此一发而不可收,如醍醐灌顶,如甘露洗目,她忽然从佛经中发现了人生悲剧的实质:“人在爱欲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恍然大悟之下,戴厚英把佛教与她过去所误解的佛教区分开来。

原来佛教不只是老太太的烧香磕头或僧尼的撞钟念诵,而是另有一番天地,另有一个瑰丽、浩瀚、完整的世界。人生苦的本源,也是一种彻底的孤独。要出离这苦,了断这悲,走出这孤独,只有佛陀的智慧。她从佛陀的教化中,惊奇地发现:基督教的救赎,靠的是上帝;而佛教的救赎,靠的是自己。人要安心,靠的是自己征服自己的妄心和自心。

戴厚英皈依了,她说:过去一想到受过的挫折,就心潮起伏,满腹委屈,如今却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切挫折、灾难都是因缘成就,该来的已来,该去的已去,当来当去的,亦将自然来去,不等不避。天地间永远是有风有雨,但不再凄惶,不再畏惧,因为总相信自己能够在风雨流变中保持着自己的心。就这样,西天去得,地狱也是去得的。

戴厚英甚至十分动情地说:“从寺院回来的时候,我手腕上多了一串星月菩提子的念珠。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心,找到了安立之处。”

我曾经读到一段资料,一个韩国留学生来到中国,惊异地说:“中国的大学生没有信仰,为什么呢?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人。”

戴厚英是幸福的,她有了信仰,有了安心之地,她做到了此前五十多年来没有做到的人间最难的一件事。为回答你提出的这个看似简单,其实极不简单的人间最难做到的一个问题,我不得不叙述了作家戴厚英的故事,请你千万原谅我的冗长。我的弟子吴佐吟居士曾为我主编过一本书:《此心安处是吾乡》。乡在何处?我想,乡在心安处。

李:听到这里,我也不禁为戴厚英最终能找到“安立之处”而感动呢!法师,你的故事感动中见人生的潇洒,一句“天地间永远是有风有雨,但不再凄惶,不再畏惧,因为总相信自己能够在风雨流变中保持着自己的心”,体现了真正对于生命的潇洒。这是真正的人心!

能够洒脱,并不是随意放弃一切,放弃一切是不懂人生;而清楚明白自己的心,保持自己的心,收放取舍,便显出命途中的洒脱和深度了。风雨,我想是人生中难免的,不过,那正好是对自己内心的训练。

34.安宁给人的感觉,好像等于没有欲望吗?

安宁、宁静,不等于没有感情,而是更深更理性的感情。文章不是无情物,宁静、安宁,可是人生的一篇大文章、心灵的一篇大文章,几人能够把它做好?此时无声胜有声,宁静中的无声,无声中的宁静,恐怕胜过了万语千言、千歌万哭。

李:很多时,安宁给人的感觉,好像等于没有欲望、没有感情吗?

觉真:你的问题,真的是步步深入,刀刀见血。我的回答,也是欲罢不能,无路可退。我也只好一不说二不休,奉陪到底了。

“需要有限,欲望无穷。”凡是正常的需要、合理的需要、智性的需要,都不叫欲望。欲望,是无止境的,有“欲壑难填”之语。比如,“良田千顷,日仅三餐;广厦万间,夜眠七尺”。一个人,一日三餐,这是需要;良田千顷,超过了需要,那就是欲望了。夜晚睡眠,七尺之床,这是需要;广厦万间,那就是欲望了。可见,欲望很难满足。安宁、宁静,不止是对环境的需要,更是心灵安处(安心)的需要,与欲望有本质的不同。圣严法师提出了一个新词叫“心灵环保”,心的宁静,是人类健康的切身需要。

同类推荐
  • 净空法师妙语菁华

    净空法师妙语菁华

    当代博古通今的大德净空法师于世界各地弘经演教四十多年,提出“佛教”乃“佛教教育”的正名之说,即他所认为的佛教也是孔教(孔子教育)。本书为净空法师几十年来弘经演教、启迪人类智慧的基础性的妙语菁华要录,包括佛教常识、修行、养生、礼佛仪式等内容。
  • 百年佛缘:文教篇

    百年佛缘:文教篇

    星云大师的《百年佛缘》是一部重要的口述历史的著作,全书分为:生活篇、社缘篇、文教篇、僧信篇、道场篇、行佛篇、新春告白、别册、名家看百年佛缘十个部分,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记述了星云大师与社会各界的往来、弘扬佛法和为社会服务的经历,读来非常令人感佩和感慨,展示了台湾几十年来的历史变幻和海峡两岸关系从冰冻到如今的全面交流与交融的全过程,是一部难得的历史巨篇。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 如何淡定(禅·心灵·灵性)

    如何淡定(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面对的世风日下的种种社会问题,进行了分析、批判。比如“小悦悦”问题折射出的社会失德问题。感召人们向善,淡泊名利,宠辱不惊。
  •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上下)》即是作者长期披辨和研究汉译佛教经典、着力厘清繁杂佛教哲学的精要之作。全书共分两卷:上卷“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经典”,主要分析了佛教早中期形成的基础教义、基本概念及诸经典;下卷“大乘佛教思潮和大乘佛教经典”,主要分析了大乘思潮以及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的大乘诸经典。佛教作为一种域外的宗教,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汉译经典来实现的。
热门推荐
  • 《财务管理》作业集

    《财务管理》作业集

    本作业集以《财务管理》(刘敬芳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教材为依据,参考现行会计资格考试的财务管理内容而编写。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内容,同时,也可以作为有志于参加会计资格考试(中级资格考试)的学生的练习辅导材料
  • 崩坏女主光环

    崩坏女主光环

    (快穿×有甜有苦)穿进了自己写的书里,却被告知反派女配造反了!与同样有金手指的黑化女配斗智斗勇,云瑶表示,要不要这么狗血,自己的智商根本就不够用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个转身

    一个转身

    没有一段恋情是可以持之以恒,希望看到我的故事的朋友们,珍惜你们的伴侣,一声相聚一次真的不容易,且行且珍惜
  • 二师兄的懒散西游

    二师兄的懒散西游

    卞庄,懒散的宅男,重生在了同名的人,不,同名的神仙身上,只不过,这同名的神仙,干的是天蓬元帅这么有前途的职业,这就有点尴尬了~这取经之路,辣么长,怎么走!!!
  • INTENTIONS

    INTENT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凌霄云桥

    凌霄云桥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一日扶云冲天,何其逍遥!
  • 涅槃功

    涅槃功

    玄火宗宗主烈炎与天魔教教主黑岩魔君一战惊天动地,打的天地变色,再紧要关头,一招涅槃功将黑岩魔君打的魂飞魄散,而玄火宗烈炎也不知所踪,但从此江湖上又多了一个阿牛的少年侠客。
  • TFBOY之我爱的少年

    TFBOY之我爱的少年

    当转学的她偶然遇到了00后的小正太时会将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原谅我啊,,我不太会写简介。。。。】
  •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是一部优秀的散文书,本书语言真挚朴素,带有明显顾文显散文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