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22900000014

第14章 “你”与法师的对话(6)

李:现在很多父母都会很早就为子女安排好未来的升学和教育,不过我想除了学校教育,可能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好像在我们的年代,父母普遍对学校教育没有现在父母那么紧张,但他们的一言一行对我的影响很大,例如守诺言,到现在我都视为第一要则。

所以我想问法师:有什么是在准备生孩子之前,一定要准备的?

觉真: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重要、很有普遍性,恐怕很多即将做父母、即将生孩子的人都没有思考过。

我认为,一定要准备的,就是给孩子一个摇篮。这个摇篮,就是一个“完整的家”——一个像“家”的“家”。没有一个像样的家,孩子生下来怎么办?总不能永远住在医院的妇产科吧!家是孩子来到人间第一个生活的环境(第二个是学校,第三个是社会),这个第一个太重要了。家是国家的基础,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个摇篮。客行千里——人生如作客;宾至如归——找到了回家的感觉。家是多么重要,没有家,人怎么生存、生活?我生于1933年,小时候最爱唱、也最怕唱的一首歌,就是《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是家的呼唤啊!你要为人父母,能不为孩子准备一个家吗?

我们的古人很重视家,“夫妇和而后家道成”,这是家道;“克绍箕裘”,“克绳祖武”,这是家风;“诗书传家”,“耕读传家”,这是家传。

修身齐家,这是治国平天下的根基。阿弥陀佛,请给孩子准备一个完整的家吧!

完整的家,不是破碎的家。

完整的家,是美好的家,不是丑陋的家。

完整的家,是积善之家,不是作恶之家。

完整的家,是健康的家,不是病态的家。

完整的家,是温馨的家,不是钩心斗角、争争吵吵的家。

完整的家,是一个有教养的家,不是“养不教”的糊涂之家。

这样的家,不但刚出生的孩子需要,入学之前的孩子需要,长大成人的人需要,即使老年人或退休之后的长者也都需要。

家,这是应该为孩子准备好的第一个生态环境。

李:“完整的家”,四个字虽然简单,但是在现代社会,这种幸福看似容易,实际上却是很难寻的。至于“家道”、“家风”和“家传”,听上去十分传统,不过每一个年代都是合用的。我想现在,未必是继承父业,应该是学习父母的处世和品格,但要有好的东西让子女继承才可以啊!所以我想问法师:如何可以成为一个好父母?如何教养自己的孩子?

觉真:对一个生而为人的人来说,你可以不做父母,但,你却不可能不做儿子(儿女)。所以,要成为一个好父母,首先就在于先做一个好儿子(儿女)。做不好一个好儿女,将来肯定也做不好一个好父母。

怎么样才算一个好父母?恐怕各人有各人的标准,很难有一个统一公认的“好父母”准则。人的差异性很大,人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生活目标、不同的品性。“好父母”,恐怕也是见仁见智的。

父母总是关心儿女,爱护儿女,保护儿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这没有异议。问题在于,怎样关心,怎样爱护,怎样保护,怎样“望”,怎样“成”,这是一个方面。

还有另一个方面,即儿女是你关心的对象、爱护的对象。儿女也是人,当然也有各种各样的差异。“一娘生九子”,意思是:同一个父母,生了九个儿女,九个儿女会各不相同。父母的基因相同,而他们各人自己带来的“种子(种子,是佛家语)”不同。可见,做一个好父母,不清楚这一点,也是不行的。

我想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效果出发。符合实际,又有好的效果,这就是好父母。

如何教养自己的孩子?这可是一个大题目了。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位父母都是儿童教育家,都是儿童心理学家,这不可能啊!即使你是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也未必就是能成功教养好自己孩子的好父母。

我想提醒为人父母者几点:

教育与教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立足点都在教,但是两者的区别,也很微妙。我个人认为,教育,多侧重于知识、道理、文化素质;教养,多侧重于美德、品性、道德素质。正因为两者不可分离,所以,人之养成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复杂工程。

佛教讲中道:不能没有苦,人要识苦、刻苦、耐苦,但是太苦了,人会失去信心;不能没有乐,人要快乐、知乐、常乐,但是太乐了,人会放逸、放纵。爱之深,责之严,都没有错。但太爱了,变成了溺爱,爱就成了害;太严了,变成了苛严、酷烈,这严就成了反抗、逆反的因。凡事不能过度,所以叫宽严有度,要考虑到接受与效果。佛教的中道义才是正道、妙道。

不要忘记,我们自己曾经也是孩子。孩子天真无邪,孩子的错误,不同于成人的错误。在孩子面前,不要情绪化,不要激动,不要总认为自己绝对正确,盛气凌人。要引导孩子自己作出判断,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这是错误。对孩子平等相待,呵护有加,这是一颗父母心。

永远记住:身教重于言教。孩子的模仿力很强,孩子很会从模仿中学习。要培养孩子好的习惯,那么,大人的习惯和言行举止就必须注意了。这种潜移默化,影响至深,不可忽视。民间所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大概就从这里来的吧!总之,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如何成为一个好父母?如何教养自己的孩子?

这可是一门大学问。

我还要举出孔老夫子的话:“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并请即将为人父母者引作座右铭。

李:法师,有时看见有些小孩的顽皮行为,可能正是模仿自己的父母。孩子就像白面包,父母的言行就像各式的馅料,美味与否,正道与否,都是父母为孩子涂上的。孩子不一定要成为伟人或巨富,但能立于天地,懂得关怀自己和别人,未来将会更美,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未来啊!

30.世上有没有不值得孝顺的父母呢?

父母也是人,会有缺点、错误,甚至罪恶,但是,这不能作为我们不尽儿女孝道的理由。从佛教来说,以慈悲心关怀父母、救度父母,这也是报恩和尽孝啊!难道这不应该是人类最本质的价值观吗?

李:法师,对父母一定要孝顺吗?

觉真: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做儿女的,一定要孝顺父母,这是天经地义,毫无疑义的。

孝顺的意义有三:

一是报恩。母亲十月怀胎之苦,劬劳之恩,她们为儿女所受的气……一句话,父母之恩,终生难报啊!侍亲、顺亲,方可为人、为子。传统的二十四孝,我不说了,孟郊的那首诗,西方的母亲节,做儿女的可千万不能忘记啊!

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西方母亲节的来源:

美国有一位生了十个儿女的母亲贾维斯(Jarva)夫人,她是学校里的历史课教师。每当她讲到南北战争,国家只是赞扬那些为国捐躯、血染沙场的英雄,却忽视了含辛茹苦、把这些英雄培养成人的母亲,尤其是这些母亲为失去自己的孩子而在内心所承受的巨大痛苦与悲伤。所以,贾维斯夫人一再向国家呼吁,要求设立母亲节。贾维斯夫人于1905年逝世,她的女儿安娜(Ana Jarva)继承母志,继续奔走,获得社会认同,最后被美国总统威尔逊采纳,于1914年通过法律施行母亲节。母亲节定于五月第二个星期日,因为这一天是贾维斯夫人的逝世纪念日。

一首诗,一个节日,提醒我们:你们忘记父母深恩了吗?

二是关怀。父母对儿女的爱、关怀、抚养,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是用自己的生命去付出的。可是父母年老了,生病了,退休了,生活不能自理了,一天天余日无多了。做儿女的不关心父母,不供养父母,不照顾好父母的晚年,这在道德、伦理、道义、人道关怀上,能说得过去吗?父母的老年关怀、病残关怀、终极关怀,都是儿女的责任啊!

三是做好榜样。你也有自己的儿女,你如何对待父母,你的儿女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你为你的儿女做一个怎样的表率呢?道理自明,不需我再细说了。

李:那么,世上有没有不值得孝顺的父母呢?

觉真:世上没有不值得孝顺的父母。问题在这“值”与“不值”的定性或标准上。

世界很大,社会很复杂,凡事总会有例外。一颗种子,种下去,变了,叫“变种”;事有常态,常态变了,叫“变异”;今非昔比,朝令夕改,叫“变化”。佛家讲“无常”,讲“空”。当然,父母的事,是父母的;儿女的事,是儿女的。从儿女来说,一定要孝顺父母、尊敬父母、关怀父母、侍奉父母,这毫无疑义。说到“值”和“不值”,那就是一个功利性、价值观的问题了,这与儿女的道德、伦理、道义也可能会成为一个悖论。生活中的例子,固不鲜见。这里我就引用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吧。

俄国十九世纪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曾经写下一部富有哲理思考的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

书中写了儿子谋杀亲父的故事:主人公老卡拉马佐夫是一个荒淫好色、生活糜烂、自私贪婪的无耻之徒,甚至对他大儿子的女友艺伎格拉申卡也怀有非分之念。大儿子德米特里,出于激情、义愤和鄙视,一再宣称要杀掉自己的父亲。第二个儿子伊凡,完成了大学学业,善于思考,崇尚理性。他为父亲与哥哥之间的矛盾所痛苦,既充当了父兄之间的调停者,又整天在寻找一种使杀人——即使是弑父——成为合法化的理论。

他认为现存的社会秩序很不合理,但人人可以为所欲为。

不幸的是,他的这一处世原则,却被他的另一个异母兄弟,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灵魂同样肮脏卑鄙的斯美尔佳科夫所接受,而且真的这样去干了。第三个儿子阿辽沙,纯洁,善良。他想尽力劝慰激情狂热的哥哥和贪欲迷乱的父亲,但努力不果,终于未能阻止弑父的悲剧。

小说对这四个兄弟内心间所经历的一场激烈的搏斗和人性的撕裂与扭曲作了深刻的描绘,因而,父子之间的伦理与道德的关系也在这里向我们全都揭示出来。一个人,不可能全靠激动、激愤、激情去生活。人在生活中,还必须具有理性,具有自控力,亦即自律的能力。失去了理性和自律,他就只能是狂热的、迷乱的。人的激情,有可能把人引向正义的、高尚无私的行为,但也有可能把人引向极端可怕的造成伤害社会、伤害他人的后果。所以,只凭激情,有时能做出好事,有时也会做出坏事。狂热、迷乱的人,其根本缺陷就在缺乏了理性、缺失了思考、缺失了自省。

大儿子德米特里就是这样一个盲目、冲动、狂热的典型。直到他被当作杀父的嫌疑犯逮捕入狱以后,他才开始痛苦地反省自己,才感到了道德惩罚与法律惩罚的可怕。

到了这时,经过深刻的反思,他才警醒:不仅做一个卑鄙的人活着不行,即使作一个卑鄙的人去死,也是不行的。死了,他也是一个卑鄙的鬼,鬼也会瞧不起他的。直到这时,他开始思考伦理与道德的问题了。一个人,以前从没想过什么是伦理、什么是道德,现在到了一个绝望的处境、一个生死选择的边缘处境,他,不能不想了。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人们有对待道德或对待伦理的两种态度。一种是反省的态度,一种是不反省的态度。一个人良知未泯,人生的痛苦会引起他对自己行为的思考与反省,被逮捕后的德米特里就是属于反省者;而另一种则不肯反省,拒绝反省,正如《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所说:“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结恶习重,旋出旋入。”难调难伏,结恶习重,就是因为他有自己的“刚强”主见(实际上是邪见、恶见),这种恶见使他蔑视道德、无视法律。内心已毫无廉耻之心,无惭无愧,他自然不会去反省自己。那个被儿子杀死的老卡拉马佐夫就是这种典型,他甚至说他就愿过他那种龌龊生活而且要一直过到底。他厚颜无耻地说,过龌龊生活比较甜蜜。他还有一种理论,说大家都咒骂这种生活,可是谁都在过这种生活,“只不过人家是偷偷地,而我是公开的。正因为我坦白,那些做龌龊事的家伙就大肆攻击起我来了”。这套理论使他顽固得刚强无比,也龌龊无比,以至于死后的天堂、地狱,他都不在乎,都不怕。他的这种不反省,足以说明他不是没有信仰,而是信仰极端的自私、利己,等同于动物。他已完全失去了道德自觉、道德反省和自律的能力,要他在精神境界上超越自己、升华自己,几乎是不可能的。能做道德自省的大儿子德米特里和不能做道德自省的老卡拉马佐夫,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认识作用。

我想,我引用这一案例,已经能够说明问题了。作为儿女,对父母一定要尽孝道。父母也是人,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会有缺点、错误,甚至罪恶,但是,这不能作为我们不尽儿女孝道的理由。从佛教来说,以慈悲心关怀父母、救度父母,也是报恩和尽孝啊!难道这不应该是人类最本质的价值观吗?

李:法师,你说故事的技巧、通透的分析、记性和博学,真的很厉害。首先尝一尝这道蘑菇浓汤,由于用素菜所做,汤汁浓厚而又不见肥腻,口感绵细柔软。在广东,妈妈对家人的关怀是用煲汤来表达的,“有汤饮”这三个字,是妈妈和爸爸想见你的信号,而我们说“要上茶楼”,则是想见父母的暗号。食物的含义对中国人来说不止于美味,更是一种含蓄的语言。做儿女的,常常能与父母喝喝茶,这可是生命的福气。

同类推荐
  •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本书是一本将佛学禅修与现代生活感悟完美结事的励志书。本书将历代的佛学大师的佛心禅语汇编成十二堂课,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幸福、做人、做事、生活、修心、舍得、爱情、事业等十二个人们最关心的角度入手,帮助读者从自我心灵汲取力量,缓解烦恼与压力。本书每一个励志故事都是一丝顿悟的人生哲理,给读者以启迪性的人生智慧。
  •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这本由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精心编辑的伊斯兰文化研究论文集,是近年来伊斯兰文化研究成果中的一本比较有分量的学术佳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在伊斯兰文化研究及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借鉴、相融合方面迈开了新步伐。全书分为文化纵论、义理研究、哲学宗教、前沿思潮四个部分。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 西北宗教论丛1

    西北宗教论丛1

    西北民族大学是一所拥有30多个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性大学。从它开办之日起,学校开设有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课程,为各个专业学生的必修课。1995年我们申请宗教学硕士点,1996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立宗教研究中心,于1997年开始招收宗教学硕士研究生,以西北地区的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研究为主,设立了藏传佛教研究与管理、伊斯兰教研究与管理和宗教学理论研究三个方向,进行西北少数民族宗教的宗教史、宗教思想理论、民族史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
  • 无死的金刚心

    无死的金刚心

    神秘伏藏本书前身是《琼波秘传》,用空行文字记录,千年来以神秘伏藏的方式存在着。在某年的某个神秘时刻,作家雪漠跟它相遇了。依托二十多年瑜伽修行的生命体验,雪漠于光明境中穿越历史,与北宋时期的雪域玄奘琼波浪觉对话,向世人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往事。
热门推荐
  • 风流总裁:万恶老婆荣耀归来

    风流总裁:万恶老婆荣耀归来

    “老老实实做我苏家的大少奶奶,五年后我必定还你自由,嗯?”朱唇轻启,他邪魅的勾起唇角。“那也要看顾少值不值了。”她反语一击,随机轻笑道。本以为就是一纸契约的事儿,没想到半年不到她却落荒而逃,顺带的还偷了颗小蝌蚪来到异国他乡。七年后她带着天才宝贝与满身光环荣耀归来,却不想被自家宝贝卖进前夫的公司,更可怜的是他还成了她的顶头上司,这也就罢了,不过这又对着她死缠烂打是几个意思?当小腹黑遇上大腹黑,外加一个腹黑的儿子,这场戏估计想收场,就没那么容易了!
  • 一把剑一世情

    一把剑一世情

    一个简单的姑娘,一个隐于繁世的执剑人,一剑斩出,只为守护,那纯真的你!,,,,
  • 浮殇记

    浮殇记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今生今世,倾尽天下,只为换你笑靥如花。
  • 爱情辐射线

    爱情辐射线

    青春是场被狗咬或者咬了狗的旅行。
  • 暖夏不暖冬

    暖夏不暖冬

    在心灵最幽微之处,生命因诗而苏醒,在提笔和翻开书页的那一刻,除了诗,我一无所求。但愿,可以留下只言片语……
  • 煋戈

    煋戈

    煋戈一直认为自己的大师兄是个可怜的变态,总有一天她会把他的头摁进地里去。大师兄第一次见到煋戈就想亲手杀了这个看起来就很诱人的猎物,可是老师会生气,所以他准备引煋戈堕入邪念后在正大光明的猎杀她,不过这个走向怎么回事,为什么最后先堕入邪念的是他啊?夹在二位中间的君箬觞认为,自己的大师兄和小师妹关系亲近,一定是血脉的原因,如果自己身上也有冥界的血脉就好了。维特的学生们眨眨眼睛,这三位小变态的脑回路怎么总是这么奇怪?算了算了反正他们是队友,自己人不会对自己人出手吧......大概吧.......——————————————————————————(欢迎评论啊~)
  • 赛罗与假面骑士

    赛罗与假面骑士

    神秘帝国古裂扎打破宇宙次元,将世界链接成为链接世界,光之国为了守卫多次元宇宙的和平,与古裂扎展开激战……年轻的奥特战士赛罗与神秘预言家牧流桐在充满假面骑士的世界进行冒险,与门矢士等人相遇又会展开怎样的故事?古裂扎的目的究竟为何?被复活的灵魂军团又为何?神秘接踵而来,你能否看清其中真意?堪比漫威宇宙与指环王的宏伟世界观,打破次元屏障,多元宇宙将会成为超级英雄们战斗的舞台!古裂扎的意图究竟为何?奥特曼、假面骑士的未来又将会如何?在链接世界,冒险即将开启……
  • 山海妖界

    山海妖界

    他原本出身在一个美好的地方,他原本过着幸福的生活,他原本是一位充满欢声笑语的孩子可是却因为那一件事让他美好的生活烟消云散,父亲战死,母亲为保护他也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所居住的地方也毁于一旦。只有他的妹妹应托付给了别人才逃过这灾难,他也同时死在那场灾难中,却因为奇迹再次有了重生的机会,即使发生了这些事情他都没有抱怨,他不想再看到这样的事发生,励志要让这混乱的妖界再无任何斗争,重建以前毁灭的家园。
  • 浩渺修仙录

    浩渺修仙录

    秋陌,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在一次无意之中穿越到了修真界,从此便开始了修仙之旅,他没有浮夸的身世,没有逆天的神器,也没有惊人的修仙体质,他只能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修仙路上一路跌打爬滚,经历无数酸甜苦辣。。。
  • 长安烟云

    长安烟云

    一次偶然的遇见使大将军苏建林爱上了一名街头的卖花女子陈佩兰,并利用身份将她娶为三姨太,无意中拆散了一对青梅竹马的有情人。嫁入苏家后的佩兰却生下了恋人的女儿苏漫,不久后郁郁而终。苏漫自小在名义父亲苏建林的仇恨下长大,在苏家人的冷酷对待中饱受身心折磨,与苏家的矛盾也与日俱增,终于在得知自己的身世真相后,立下了复仇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