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12700000015

第15章 图片报道的视觉原则(4)

图片报道是把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新闻图片的新闻信息传递能力是其视觉冲击力的一个决定因素。这就涉及新闻图片传递新闻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传递新闻信息的数量是指新闻图片的信息密度;传递新闻信息的质量是指新闻图片的信息强度。传递新闻信息的密度决定了读者能够从新闻图片中获取新闻信息的多少,如果基本上获取不了什么新闻信息或是从中获取很少的新闻信息,那这样的新闻图片本身就是比较失败的新闻作品,也就谈不上更高要求的视觉冲击力了。新闻图片的信息强度是新闻图片在实现一定密度基础上所达到的传播高效率,它能够引起受众迅速的关注和进一步的阅读兴趣,进而能够引发受众对新闻信息进行情感层面的投入与思考。新闻图片的信息强度要求在简洁的图片画面中突出表现新闻信息的主题,来实现新闻图片的视觉冲击力。新闻图片的信息强度要求决定了所传递新闻信息的真实与否、易读与否、准确与否、突出与否等。新闻图片的信息密度要求和信息强度要求是互相促进和互为影响的。一方面,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新闻信息密度,信息强度的要求才有实现的可能条件;另一方面,信息强度越高,受众越容易为新闻图片所震撼,越容易接受图片报道传播的新闻信息。

三、视觉冲击力的形式因素

图片报道的视觉冲击力还体现在它的形式上。因为人的阅读习惯是先看后想,进而引起情感的变化和思考。也就是说,先看到新闻图片的形式,然后介入新闻图片的内容。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同时表现在它恰当的形式选择上。

如何从形式上来实现新闻图片的视觉冲击力?一般说来有这样几种方式:

一是保证较大的新闻图片面积。文字记者希望图片编辑把图片裁小一点,多留点版面给文字报道,摄影记者则总是要求图片编辑把照片放得足够大,以提高阅读率。站在摄影记者一方的人说,图片越大,视觉冲击力越强,事实也确实如此。很多论据都支持这一主张。伯特·伍德伯恩曾在《新闻季刊》发表一篇关于读者读图兴趣的文章,文章认为,照片尺寸越大,吸引的读者越多。“根据伍德伯恩的研究,报纸上的一般报道只有12%的读者阅读,一栏大小的照片只能吸引42%的读者,两栏大小的照片会吸引55%的读者,四栏大小的照片会吸引0%的读者。塞斯·斯波尔丁的《插图研究》和玄宙·李·许的《报纸图片大小对读者的影响》两篇文章中也证实了伍德伯恩的说法。他们认为,图片尺寸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影响读者对相关新闻报道的理解和记忆。”

盖洛普应用科学事务所的莎伦·波伦斯金博士通过眼球跟踪实验也得出同样的结论:“即如果其他因素相同,图片尺寸越大,读者读图的时间越长,这也是那种身份证照片大小的图片最没有人注意的原因。她的实验证实,一栏大小的照片通常只能吸引44%的读者,同样的照片放大至三栏大小,就有92%的读者阅读。当然,图片的尺寸越大,越能吸引读者的原则也有例外,即如果被摄体特别刺激,特别吸引人,尺寸小一点的图片也会引人注意。波伦斯金发现,尺寸大小并不是决定读者注意力的唯一标准,其中异性吸引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女摔跤运动员的照片,尽管安排在内页,尺寸也不大,但照样会吸引许多男性读者。”

二是选择恰当的拍摄视点。所谓视点是指拍摄时所处的位置,包括高度、距离和视角。对于同一新闻题材的表现,视点的不同选择,往往是图片报道记者能力与水平高下的标志。图片报道对视点选择的出发点是最优化地表现新闻事实和突出新闻信息的价值。

选择视点是新闻摄影作品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视点的角度变化能够直观、强烈地改变影像的造型。优秀的记者们总是努力寻找能够挖掘被摄对象更多有价值方面的独特视角,寻找一种与众不同、突破平庸的新颖视点。我们习惯并厌倦了平视的新闻图片时,我们可以尝试蹲下仰拍,像个孩子一样重新看世界,或者站在高处进行俯拍,这样的新闻图片或许会立即呈现出意想不到的特别效果,令人耳目一新或是豁然开朗。优秀的摄影记者常常会在人们不太注意而又最能表现新闻价值的角度拍摄新闻形象,奉献给读者的常常是人们在常规观察和习惯思维过程中容易忽略的某一侧面,这也正是以视点的不同选择来体现在新闻图片视觉冲击力的特殊优势。因此,摄影记者应该创新思维,打破常规的视点选择习惯,不断探索和尝试新颖的独特的拍摄视点,尝试去改变我们习以为常的视觉形象,让它们从那些司空见惯的陈旧的俗套中摆脱出来,给予受众以全新的视觉冲击力。

三是选择不同的镜头效果。不同的成像镜头具有不同的透视关系,形成的图片场景和表现效果各不相同。根据不同的焦距划分,镜头大致可分为广角、标准和长焦三种类型。标准镜头视角与人的视角相近,图片中影像的比例比较适中,具有接近于物体真实比例的效果。所以其拍摄的作品比较平常和平稳,对视觉的冲击力不大。广角镜头景深大、视角宽,成像的图片遵循近大远小透视对比关系,具有夸大和变形的效果,适用于表现环境,或是突出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广角镜头也是新闻记者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镜头,因为它的景深大、视场宽,可以较为充分地展现真实的现场环境,并同时得到很好的视觉冲击效果。广角镜头所拍摄的画面形象近大远小的特点非常明显,摄影记者如果贴近新闻主体拍摄,就会使主体与陪体及背影产生有趣的大小强化变形,视觉冲击力比较明显。

长焦镜头视角窄、景深小,成像的图片遵循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图片的层次受到了压缩,故而可以突出放大表现对象,特别是用来特写局部形象和细节。长焦镜头可以使肉眼看不清的形象清晰地被拍摄,同时可以使表现对象的局部放大、突出,再结合一定的景深控制,作品中就会出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被忽视的、难以捕捉的充满震撼力的细节形象。法国18世纪中叶着名的史学家、文艺批评家丹纳在其着作《艺术哲学》中说:“艺术品的目的是使一个显着的特征居于支配地位,因此,一件作品越接近这个目的越完善。”按照这样的理解,长焦镜头通常关注和表现新闻信息富有价值的细节,这样能把新闻图片的价值完成得更正确更完全,它对新闻信息的表现非常显着和引人注意,对新闻信息的整体具有支配作用。从某种意义而言,表现事物就是表现事物的特征,图片报道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表现,正是对特定环境下特定的人的态度、性格和行为特征的把握和表达。优秀的新闻摄影记者总是能从人的头发、皱纹、眼神、手势、衣着、环境等细节中捕捉到最具有新闻价值含量的信息。

四是强化表达效果的构图安排。强效果的构图形式是图片报道作品取得视觉冲击力形式手段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图中色彩、线条、透视等形式因素的运用对表现对象组成元素进行有目的的排列与组合来形成对比、夸张、隐喻等类似于修辞的效果。光线与构图是图片表现内容的形式因素中的两个重要支点。构图是所有画面内容在新闻图片中的安排和布局。传统的构图原则如均衡、对称、黄金分割等在图片报道中不再完全适用。这些构图方法强调的重点主要是艺术的美感,而并没有把关注点放到图片报道的首要任务传播新闻信息上,因此,僵化地遵循这些原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新闻图片鲜活的生命力。打破常态,突出强调核心的新闻信息,常常需要采用打破平衡或是强烈对比的构图方法。在图片报道实践中,这样的方法是诸多图片报道作品成功的共性特征。

当然,在一般情况下,新闻图片视觉冲击力的几种形式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通常它们是多个或是共同出现在优秀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报道的图片中。

图片报道对图片视觉冲击力的追求是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观察与思维创新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图片报道从业者在图片形象表现中接受受众反馈,提高表达水准的重要路径。今天的图片报道所面对的读者已经远不是30年前或者年代更久的读者。一个拥有一定图片媒介素养的中青年读者,每天从报纸、杂志、网络甚至是电视等媒体上主动或被动接触的新闻图片数量,与几十年前相比,有了数十倍的增长。这种巨大的变化正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视觉化时代”的一个特征。读者对图片阅读习惯的渐进改变,也逐渐改变了图片报道的传播生态,对图片报道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考察过去数十年中国的新闻图片时,我们会发现一些被今天读者认为“表现平平”的新闻图片却成了历史的“经典”作品。这并非是对今天我们所参照的图片报道评价标准的否定,而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对相关新闻事件进行图片报道的人数以及形成图片报道成果的数量极其有限,能够呈现给读者的图片报道作品有时就来自于新闻事件的为数极少的亲历者和报道者,人们无从比较选择。当然,这种现象在今天传媒业高度成熟,读者素质长足提高的条件下是很难想象的。今天的图片报道不得不在同城媒体甚至是全球媒体同行的激烈竞争中,把握新闻现场,选择重要瞬间,实现图片信息的优化表达,这种优化表达,其形式一定建立在对读者产生视觉吸引并使之形成阅读兴趣的出发点上。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所带给读者的发现眼光与视觉新感受,是图片报道者创新思维在传播过程中的有效延伸,它能使传播过程成为一种具有丰富视觉体验的互动和沟通,同时对图片视觉冲击力的追求也是激励图片报道者保持竞争活力、不断探索进步的重要动力。从图片报道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追求有利于创新图片报道手段、凝聚图片受众、保持图片报道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同类推荐
  • 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本书是对伟人写作艺术的分析和鉴赏,《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概述了毛泽东一生的写作实践;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从立意、结构、语言、修辞、逻辑、思维等六个方面分析毛泽东的写作艺术,并结合现代写作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第八章撷取了毛泽东的精彩篇章,进行了全文赏析。《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对毛泽东的写作艺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对于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战略分析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石鼓文诠释

    石鼓文诠释

    在石鼓身上,记载着鲜为人知的秦人发展壮大的历史,以及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它填补了历史的空白。首先,石鼓文字是“金文之嗣”,是“小篆之祖”,是秦统一文字依据的母体。它承载着中国汉字发展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不可逾越的。
  • 廉雨清风沐桃李

    廉雨清风沐桃李

    全书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共收录36篇论文。既有廉政文化理论上的研究,又有对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提炼;既有结合形势分析提出进一步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举措,又有立足校园文化实际,体现了校园廉政文化的政治性、道德性和科学性特色。
  • 袁宝华文集第一卷

    袁宝华文集第一卷

    本套书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媒体浙大(百年求是)

    媒体浙大(百年求是)

    本书主要选编了从1998年到2006年浙江大学并校以来8年间60余家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对浙江大学的300多篇各类报道作品。
热门推荐
  •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传说经典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传说经典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传说经典》收入了中外著名的民间传说故事,这些故事都是按流传的原貌经提炼加工而编写,力求在不改变故事原貌的基础上使故事更加合理有趣。一个个优美曲折的民间故事将带你领略各国的风土人情:“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浪漫感人;“长发妹”舍己救人的传说让人心生敬佩;“画扇判案”则在我们心目中塑造了一心为民的清官形象;“孩子和三色鱼”告诫我们不要贪心;“豆豆和妖怪”更是展现了人类智慧的力量。徜徉在这些优美的故事中,广大读者能体会到劳动人民真挚朴素的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 聊斋之画魔

    聊斋之画魔

    加班狗穿到聊斋,被吓得瑟瑟发抖,只希望能隐藏身份,顺利找到回家的路。谁知…“他装得好像人类啊。”“他简直是我们众妖的表率榜样啊。”“大佬,我要给你生猴子。”……这画风是不是有点不对。 ——————————————————— 此文并非爽文。 如果想看打脸爽文的童鞋们,请移步《看相吗朋友》,很爽很打脸。 已签约,请放心食用。
  • 世界的进化

    世界的进化

    一场席卷世界的浩劫,人类就要灭亡了吗?是毁灭,还是会迎来一场人类文明的巅峰....
  • 废材成神之路

    废材成神之路

    11世纪——13世纪,黑暗盛行的时代,墨西哥中央高原曾有一强大部族,部族拥有国家级规模的惊人祭品和吃人肉仪式,而他们祖祖辈辈流传着弓和箭的传说!箭能带来死亡而弓带来重生这个古老的部族名为:太阳子民阿斯迪加,就在他们妄图用弓和箭统治一切的时候,却忽的在历史中销声匿迹……只留下了那显赫的废墟..而永不衰老的弓和箭又出现在了现代!!利益熏心的人依旧妄图掌控它们!主人公:一个像神的玩偶一般,什么也不会的唯一笨蛋,却是改变众人命运的关键!当被箭杀戮而又不死的人!将由箭带给他新的生命和真正支配者的力量。
  • 仙道为魔

    仙道为魔

    光怪离奇的世界,永恒不变的法则。当凡间没有一丝人性,天地充满悲伤时。我当血洗人间,杀尽一切敌。当天界虚佛伪仙独权,万古乾坤颠倒时。我当踏碎玄门,诛仙灭九天。书友讨论QQ群~~~~~~~~~~~189648423欢迎加入
  • 守卫者传奇

    守卫者传奇

    神秘莫测的世界,遍地都是宝石!而想要成为这里的强者,必须要借助这些奇异的宝石提升自己的能力,强大的怪兽对宝藏虎视眈眈,一群少年如何寻得奇珍异宝与之周旋,这是守卫者的故事!成绩平平,家庭凌乱的少年,忽然成为异界的一名宝藏守卫者,在各种怀疑、锻炼、伤害之后,看我如何演绎一段守卫者的传奇!
  • 宇宙坍塌前夕之文明战争

    宇宙坍塌前夕之文明战争

    文明间的战斗,不用战舰舰队说话,只说:“我们的打机器谁厉害?”文明之争,导致宇宙从十一维降到三维,停止战争吧,变成二维能活下来几个文明?作者QQ:867607639.
  • 彼岸花开:最初的誓言

    彼岸花开:最初的誓言

    传说,在血界中统治着世界的血彼岸女王陛下随着三位小公主因历练而来到人界,女王陛下的灵魂随机藏在一位女孩身上,而天界的帝尊和三位君王因一次不小心的失误降生到人界的男孩内心,他们和她们,在校园中奇妙的相遇,因心生对彼此的关怀生出一份爱,美好的爱情却因一次又一次的陷害已变得支离破碎……
  • 总裁的甜心小奴隶

    总裁的甜心小奴隶

    可爱的她为父还债,无奈与欺负她的周家大少爷签约成为他的小奴隶。在做奴隶期间,她无时不刻不想逃离这恶魔的的魔掌,想着那些他让自己干的哪些脸红心跳的事她就觉的气不往一处来,终于有了可以离开这个家伙的机会了,可是自己竟然不舍,仿佛喜欢上了他的霸道,对着那张天使的面庞,她。。。。。。
  • 维新:戊戌变法的尝试与失败

    维新:戊戌变法的尝试与失败

    本书叙述了由改良派发动、光绪帝主导的维新运动正如火如荼进行,却一夜之间被慈禧太后扼杀的全过程。戊戌政变彻底斩断了维新变法之路,刚看到一丝曙光的晚清政府再一次跌入黑暗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