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85000000002

第2章 导论(1)

王业不偏安。

——诸葛亮《后出师表》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1.1.1 理论背景

创业家角色

“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源于法文Entreprendre,意思是“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而开创并领导一项事业的人”。最早论述这个概念的是法国经济学家夏尔·坎提隆(Richard Cantillon,1680—1734),在他那里,企业家就是在市场中充分利用未被他人认识的获利机会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对企业家概念有重要论述的还有让·巴提斯特·萨伊、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约瑟夫·熊彼得、弗兰克·奈特、伊斯雷尔·柯兹纳等。国内学者张序总结对企业家的各类定义,认为一个人被称为企业家,必须满足三个充分必要条件:第一,他是利用自己或他人的资本创办企业的人;第二,他是掌握企业控制权并经营企业的人,能够对决策的全部风险与后果承担最终责任;第三,他是能够发现和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实现企业创新与发展并取得成绩的人。企业家是集众多角色于一身的,亨利·明茨伯格等在《战略历程》中将企业家所扮演的角色总结为:(1)组织的创立者(无论建立组织是否是一种创新行为;无论这名企业家是一名机会主义者还是一名战略家);(2)自有企业的管理者;(3)他人所拥有企业的创新型领导者。

从对企业家概念的经典诠释中可以发现,创业能力与承担创业风险是企业家概念的重要内容,从这个层面上讲,创业家就是企业家。但也有部分研究认为,创业家不同于企业家,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创业家需要伴随企业的成长而进行向企业家的转换”。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是并不多的,大多数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归为商人、创业者更为合适。从创业家到企业家,并不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经验累积的过程。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经营者所应该具有的精神与能力是不同的,从一个创业家成长为企业家,不是一个量变的过程,也不是一种必然,而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创业家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需要不断地进行角色调适,是必须随着企业的成长不断蜕变的。

在国外文献中,企业家与创业家的分界并不明显,都是用“Entre‐preneur”一词来表示,一般翻译成“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国内较多的文献翻译为“企业家”,相应Entrep reneurship被翻译成“企业家精神”或“创业学”,如Elizabeth Chellrn所着Entrep reneur ship:Glo‐balization,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g一书,国内有学者就将其译作《企业家精神:全球化、创新与发展》;而DonaldF.KuratkoRi‐chardM.Hodgetts所着Entrep reneurship Theory,Process,andPrac‐ticeg一书,国内有学者将其译作《创业学理论、流程与实践》。

相关研究对于两个概念的区分主要集中在“创业”一词上。关于创业的含义,从目前的文献来看,国外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四方面的内容:①开发新事业,新开发的事业与原有事业分而治之。②内部创业,关注企业组织的创业导向。③创业型改造,即流程再造。④构建内部市场,目的在于有效配置资源。国内方面,南开大学张玉立教授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内部创业是指创业活动的内部化,通常由具有创业企图和理想的员工发起,在组织的支持下创业,与企业共担风险,共享成果;外部创业(再创业)指追求不同于母公司目前活动的战略,采用独立事业单位的结构和组合并配置新的资源,也就是在现有的组织外部开展创新活动,实现方式可以是合并、联盟、公司新事业开发和新事业剥离等。关于这方面的文献认为创业是创业家的主题活动,或言之,创业家概念是建立在具有特定属性的活动上的,这种属性的核心是创业导向,创新性(Innovation)、自治性(Autonomy)、先动性(Proac‐tiveness)、竞争侵略性(Competitive Agressivness)是其基本特征,而企业家则是围绕企业管理与运作展开活动的角色,是一个具有更多意义的概念。

思想和文化沉淀带来的官僚作风使很多大公司失去了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和动态环境中陷入增长停滞,甚至出现被小公司超越的困境。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业活动已从个体层面拓展到公司层面,创业精神开始成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指南。公司创业就是与已建公司的创业行为紧密联系的创业决策、过程及其结果。它是建立在识别市场机会和资源新组合基础之上、以创新和战略变革为核心的组织特征和组织行为。Guth和Gins‐berg(1990)将公司创业划分为两个战略管理上的选择:公司冒险(Cor‐Po‐rateVenturing,或翻译为公司风险投资)和对公司进行转变的战略更新。Thomberry(2001)将公司创业划分得更细,确认了四个类型:公司冒险、内创业(Intrap reneuring)、组织变革和产业规则的破除。Cov‐in和Miles(1999)确认了四种公司创业:持续再生(Sustained Regener‐ation)、组织回春(Anizational Rejuvenation,或翻译为组织年轻化)、战略更新(Strategic Renewal)和领域重构(Domain Redefinition),它们分别与公司引入新产品和进入新市场的组织能力、组织本身、组织在现有环境中执行战略和组织创造与开拓新产品市场领域等有关。而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而言,变革与创新的度量并没有标准化的尺度或统一的评测标准,因此,创业对于不同主体的意义也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从创新的视角明确地区分企业家与创业家之间的活动内容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有一种观点开启了我们的思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遇到“危机点”或者称之为“关口”,这些节点往往是企业发展的节点,创业家的意义就在于如何让创业走出山重水复,进入柳暗花明。故而在随后的表述中,创业家仅仅是特定情景下的角色,而不是特指某个群体。

对于企业家与创业家在素质方面的差异,虽然有研究提及,但并没有经典的区分。杨德林(2005)从经济学与管理学两个角度对关于创业家角色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他认为经济学对创业家角色的研究存在一个“分水岭”,即是否遵循市场均衡的观点,并强调经济学对创业家的研究主流是坚持非均衡市场观点。如果遵循非市场均衡的观点,认为市场中存在不均衡的因素,市场竞争不能自动使市场实现均衡,那么,创业家的作用就在于使市场趋于均衡。创业家的行为具有机会敏感性、创新性、承担风险和挑战不确定性的特征。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创业家行为首先是一种管理行为,而这种管理行为一定是机会导向的。按照这种逻辑,创业家素质应当是适应这种机会导向型行为的,基于此或许能更好理解创业家与企业家素质方面的差异。

清晰地划分出创业家与企业家群体的界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它们不是对等的概念,而是存在于不同的背景中。对企业家研究的经典理论同样强调其创新、开拓进取、承担风险、捕捉商业机会等特征。创业是企业家在特定情境下需要承担的一项职能,创业家则是这种创业背景下企业家所应扮演的角色。目前对于创业家角色转换的关注实质上是在阐释企业家角色的转换,而将创业家与企业家也视为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甚至研究两者之间的转换问题,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问题。创业家角色因应创业活动的内容、结构与情景而变化,因此,在创业的框架与情境中去考察这一角色更能发现其存在与转换的规律,这也是本书的基本视角。另外一个需要明确的问题是创业者与创业家之间的关系。我们在本书中使用创业家这个词汇,一方面是为了表达对创业者的尊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创业家与创业者在语义上的区别,能以“家”相称的必定是有所成就的,而且这种成就是符合社会期望的表现,也就是说创业家是创业者应当努力追求与用心刻画的。

社会角色理论

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角色或社会角色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概念,尽管人们对它的定义、功能以及范围的看法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分歧。角色可以被视为个体在群体或社会中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式;同时角色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人格状态,或完整的人格的一个侧面,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和深刻地透析个体或群体的特点。可以说,社会角色的概念为我们弥合以个体和以群体或社会为中心的两种研究途径之间的鸿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写下了这样一段通俗而耐人回味的台词: 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所谓“尧舜生,汤武净,桓文丑末,古今来几倍角色;云霞彩,日月灯,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大戏台”,中国早就有“人生如戏”的说法。是浅薄,是深刻,是悲观,是豁达,这些姑且不论,众多角色粉墨登场,这个世界才会如此缤纷。就像前两年流行歌曲“折子戏”中所唱:“如果人间失去脂粉的艳丽,还会不会有动情的演绎”。但就概念本身的内涵去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角色”与社会学中所研究的“角色”有所不同,但人在舞台上的表演与在社会中的行为确实有非常相似的地方:“演员在舞台上有明确的角色,社会中的行动者也占据明确的地位;演员必须按照写好的剧本去演戏,行动者在社会中也要遵守规范;演员必须听从导演的命令,行动者也必须服从权势之人或大人物的摆布;演员在台上必须对彼此的演出作出相应的反应,社会成员也必须调整各自的反应以适应对方;演员必须与观众呼应,行动者也必须扮演各种不同的观众或‘一般他人’和概念化的角色;技能不同的演员赋予角色以独特的解释意义,行动者也由于各自不同的自我概念和角色扮演技巧而拥有独特的同观众互动的方式。”

角色一词包含两种主要成分:社会期望和个体的主观表演,综合这两种成分,角色可被定义为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是由不同的社会角色构成的,类似于一个企业是由不同的岗位组成的。

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运用戏剧舞台的特有意象来研究人们的日常行为,是社会角色理论的奠基人。戈夫曼认为人是按照社会环境设计的脚本在生活中进行表演的演员,表演的框架是一系列社会的准则、规范与共同理解。在戈夫曼所描述的表演框架中有这样几个关键性的概念。①剧本期望:人们的社会行动受到预先安排好的剧本的限定,“剧本期望”是指社会规范对角色的限定;②剧情:表演的目的是为了给他人留下某种印象,每个人都是表演剧情的人,“剧情”是指表演期间所显示出来的预先设定的行动模式;③剧组:每个成员都依赖其他人,因而必然存在一种互惠互赖契约,他将相关的成员联系起来,这些共同参与表演某种剧情的人,戈夫曼称之为“剧组”;④表演区域:真正的表演有前台和后台,社会生活力也是如此,人前人后的情景是不同的,个人的行动模式也有很大差异;⑤假面具:“假面具”不同于欺骗工具,它是与社会公认的价值、标准、规范相一致的台前行为模式。每一个人都希望在他人心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会为整个表演设计一套策略,这就是“印象管理策略”,具体包括理想化表演、误解表演、神秘化表演、补救表演。

表演的过程中会有矛盾,例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演与预设的不一致、剧组中的矛盾等等。角色矛盾会使角色扮演者处于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中,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角色紧张”,进行角色调适,消除紧张状态是任何一个角色都需要经历的过程。社会期望是角色行为赖以产生的客观基础和标准,当社会期望随着社会发展发生变迁的时候,人们也必须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社会期望的要求。

同类推荐
  • 投资大师讲的理财课

    投资大师讲的理财课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理财的高手。理财高手是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培养的。首先要懂得思维决定财富的道理,理财中一定要知道“你可以跑不赢刘翔,但你必须跑赢CPI(居民价格消费指数)”的道理;要善于把握理财技巧,让自己真正品尝到经济增长给我们带来的果实;要想成为理财高手就不能懒惰,懒惰的人只能是第三个仆人,永远发不了大财;想做掌握了80%的财富的那20%的人中的一分子吗?那就要学会理财;要懂得让钱生钱,不要让钱躺在银行里睡大觉。
  • 鱼钩与长矛

    鱼钩与长矛

    总裁指导某位员工是“鱼钩行为”,而总裁通过战略来指导所有员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矛行为”。当总裁一旦被“鱼钩”钓住,把大量时间消耗到“鱼钩行为”上时,不仅员工会由此失去自主性与独立工作的能力,而且真正应当受到关注的“长矛行为”也被忽视了。市场经济中,最体现规律的便是客户的行为,客户需求是一切竞争的起点与归宿。面对客户需求,倒掉一切自以为成功的经验,留出一些空间给客户,以客户价值为“心之主导”,自然就不容易被“鱼钩”钓住。
  • 财富骤增——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超速发展

    财富骤增——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超速发展

    从20世纪末期开始,在新技术革命风暴的席卷之下,财富的产生和积累形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由于信息的急增和知识的爆炸,人类的历史步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传统的按部就班的发展模式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被彻底打破,世界财富重新洗牌。为赶上飞驰的时代车轮,企业应藉着时代赋予的机遇,迈上了一条超速发展、财富骤增的前行之路。
  • 消费创富

    消费创富

    本书提出了消费创富的观点,从低价销售、返利消费等角度,讲述了在消费中创造财富的顾客营销模式。
  • 闽南民企的百亿与百年

    闽南民企的百亿与百年

    百亿,一个闽南民企难以逾越的“龙门”;百年,一个华夏民族富不过三代的“咒语”!如何突破?针对闽南民企的现状,本书作者根据十几年的咨询工作及在上海、浙江和闽南民营企业中的中高层管理实践经验,从探讨“闽南民企的核心竞争力”入手,明确指出,品牌、技术、资金、渠道和人才等等单一因素都不可能真正助力闽南民企做大做强,要实现“百亿”和“百年”,闽南民企必须着眼于“现代化管理机制”的构建,这才是王道。
热门推荐
  • 幸运的香皂

    幸运的香皂

    《幸运的香皂》由邵宝健编著。《幸运的香皂》讲述了:幸运者往往首先是热爱生活的人,即使他“摸奖”时只能摸到末等奖的香皂,依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等候着他!青年装配工刘小憨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儿。他在业余时间里喜欢“摸奖”,也喜欢疙里疙瘩的树桩盆景。一次,他在碧霞山上采集野生树桩时,救了一位跳崖寻短见的姑娘。他的勇敢与善良使姑娘走出阴霾,也赢得了她的芳心。而连接他俩的情缘,却是一块普通的香皂……
  • 穿越修仙界之我靠演技走天下

    穿越修仙界之我靠演技走天下

    独孤芊芊,年且二十便是影视界的泰斗人物,但遇刺魂穿到了上古第一隐世家族,做唯一的嫡女,靠演技玩转修仙界
  • 遇见时光与你

    遇见时光与你

    本文以现娱为背景,但是不要把它看做现实。作者文笔不怎么好,请见谅。她是海外出道的女团成员,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公司召回国发展。他是娱乐圈顶流,也是影视歌三栖的全能艺人。当她遇见他,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地位,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是爱与希望还是不可忽视的恨与竞争呢?当她发现他爱上她自己,又会是怎样的效果呢?小番外:“老婆,网上说你喜欢上了娱乐圈国民弟弟,还想和他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姐弟恋。是真的嘛?”某人黑着脸问道。“咳~怎么可能是真的。这些记者就喜欢捕风捉影。”她看他黑了脸连忙温柔的回答道。“最好是这样,否则......你知道后果的。”“傻瓜,除了你还有谁能让我再芳心萌动呢?”
  • 正蒙

    正蒙

    童蒙养正,圣之功也。这是一个发生在虚幻缥缈的神话世界之中的圣者传道,启迪生灵走出蒙昧的故事。
  • 凯源玺之恋爱手册

    凯源玺之恋爱手册

    三小只碰到了三个四叶草,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作者第一次写小说,若有不对之处请提出,我必改正)
  • 海棠无香,暗隐情殇

    海棠无香,暗隐情殇

    他是万古魔君的嫡子,带着无尽的杀意和一统天下的决心,他霸气回归!一纸和平契约,她和亲到魔界!谁人不知,他冰如冷霜;谁人不晓,她温柔随和。谁都预料,她活不长久,确实,她不该,不该爱上一个不爱她甚至是恨她的人,到最后,她得到的是遍体鳞伤。命运就像是一个齿轮,兜兜转转,她依旧还是遇到了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女她只想当一条咸鱼

    仙女她只想当一条咸鱼

    “你的任务是将邓风请培养成一代君王。”“不到危急时刻,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季红尘点点头,爹,女儿一定完成任务。红尘只想当一个草民,只要完成任务就行。过程中却出现了变故……她不得不开始着手这件事……
  • 铁塔遇见凤尾的故事

    铁塔遇见凤尾的故事

    如果说,遇见你花光了我今生所有的幸运。那么说,爱上你让我得到了无止尽的幸福。
  • 死亡物语

    死亡物语

    (二组内签作品)总有一些人会越来越伟大。所以,我来了……带着不死的执念……以及无限复活的可能……就让死亡在我指尖舞蹈。——陈泥熊……当黑暗笼罩世界,光明才会显得珍贵。当生命变成赞歌,死亡才会存在意义。这注定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一场盛世的死亡狂欢。……恳请推荐票支持,各位兄弟姐们看完后,就丢上几张呗,俺感激不尽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