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74600000022

第22章 地方政府的科层结构与政府间治理机制(2)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多数省级政府模仿中央与省级政府的财权划分比例来处理省级政府与地市级政府的财力划分。2002年以来,各省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针对省以下体制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相应调整完善了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截至目前,所有地区都全面或部分调整了省以下的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后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省、市、县政府间的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

1.财政管理级次上,既有“省管县”体制也有“市管县”体制除中央外,我国行政区域划分为三级:第一级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二级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第三级为乡、民族乡、镇。其中,第二级中的市可划分为较大的市和一般市;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州在本行政区域内行使各项自治权。《预算法》规定,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到目前为止,我国逐渐形成了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自治州、盟、地区)、县(自治县、旗、市)和乡(镇、苏木)五级财政级次。相应地,省以下财政体制包括省对市(地、州)财政体制、市(地、州)对县财政体制、县(市)对乡镇财政体制三个层面。

目前,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的形式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四种情况:

一是“省管县”体制。所谓“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即省级直接管理地市与县(市)财政,地方政府间在事权和支出责任、收入的划分,以及省对下转移支付补助、专项拨款补助、各项结算补助、预算资金调度等都是省直接对地市和县(市);地市没有管理县(市)财政的职能,不直接与县(市)发生财政关系。在实际制度运行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县级财政完全由省直管。除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4个直辖市,大连等5个计划单列市体制上本来就是“直管县”的以外,其余27个省区中,浙江、安徽、湖北、黑龙江、福建、海南、宁夏等7个省区已实行“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河北、山西、江西、河南、云南等5个省从2005年开始对部分县试行“省管县”体制。另一种情况是县级财政收支范围和上缴或补助数额均由省政府核定,县级转移支付资金也由省级财政负责分配,市级财政只负责汇总报表、调度国库资金和进行业务指导。采用这种形式的有贵州、陕西、青海和新疆等省区。

二是“市管县”体制。所谓“市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即省首先与地市划分事权,明确省与地市的支出责任,划分省与地市的收入,确定省对地市的税收返还。省对下转移支付补助、专项拨款补助、各项结算补助、预算资金调度等省直接对地市,不直接对县(市)。县(市)级财政由地市直接管理。在省对地市财政体制框架下,合理确定市与县(市)的财政体制,划分地市与县(市)事权和支出责任,明确各自的收入范围。地市财政负责对县(市)实施转移支付、专项拨款、结算补助和预算资金调度。“市管县”体制在实际运行中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省级财政只管到市级,县级财政完全由市级管理,山东、湖南、甘肃等省实行这种办法;另一种是县级财政的收支范围和上缴或补助数额由市负责核定,市财政也负责汇总报表和调度国库资金,但财政转移支付由省直接测算到县,市级财政一般不进行调整,其余省区都采用这种形式。

2.省以下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各省都按照现行的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职责,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省以下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做了原则规定,主要是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支出责任。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各省支出责任的划分不够全面和清晰。尤其是近些年来政府机构改革,各级政府的职能职责不断调整变化,对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影响较大。虽然近几年各省对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但主要是对政府间收入进行调整,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大多依旧维持分税制改革时确定的划分内容。因此,现行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关于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各级政府履行职能职责的需要。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与现行实际情况不符,影响了分税制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3.省以下政府间收入划分

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的影响,省以下政府间收入划分形式多样。

总体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将主要行业或支柱产业收入划归省级,市县不参与分享。如天津规定,交通及管线运输、邮政通信、石油石化、金融保险、机场、港口、卷烟、汽车、天钢、天铁、钢管和创业环保公司的流转税、所得税等划归市级;辽宁规定在大连的省属企业所得税收入地方分享部分划归省级;陕西将全省电力企业(不含小水电)、金融保险业(含非银行金融机构)、全省高等级公路通行费相关收入作为省级收入等。(2)划归地市或县(市)固定收入的税种较多,但主体税种不足。目前,划归地市或县(市)的主要是资源税、城建税、房产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耕地占用税、印花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屠宰税等小税种。(3)多数省将收入规模较大,收入稳定的税种划为省与地市或省与县(市)共享收入。中央与地方共享的税种,省与市县也基本上实行共享,此外,城镇土地使用税也大多纳入共享范围等。在划分方式上,有的按比例划分,主要有北京等14个地区;有的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主要有上海等4个地区;有的两种划分方式兼而有之,主要有内蒙古等13个地区。

4.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

从1995年起,各省根据国家过渡期转移支付的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逐步建立了省对下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对缓解基层财政困难,确保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发挥了积极作用。省对下转移支付的主要类型有一般性转移支付、工资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激励性转移支付等。转移支付数额主要是通过计算市县的标准财政收入、标准财政支出以及标准财政供养人员等因素确定。

5.省对下级政府的财政激励机制

为调动地方各级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多数省都在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中建立了增收和节支的激励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类:(1)通过收入划分实施激励。有的减少省与市县共享收入税种,将大部分税种下放给市县,如吉林、黑龙江、安徽、湖北等省;有的提高省与市县共享收入中市县的分享比例,如辽宁等省。(2)通过转移支付办法实施激励。江西、广东根据各市县财政收入增长率与全省、市、县财政收入平均增长率之差的50%确定激励系数,高于平均增长率的市县按此系数增加转移支付数额,低于平均增长率的市县相应减少转移支付额;河南对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收入质量提高、基本保障到位的市县,给予一定的奖励。(3)建立转移支付和财政收支平衡的关联机制。四川建立了对市县财政收支和管理的动态综合考核体系,选取市县财政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离退休费发放情况等四项指标进行综合考评,相应增加或减少转移支付数额。此外,一些地区对不享受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市县也实施激励。

如四川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首次超过一定数额的县市,省财政分别给予10万~45万元不等的奖励;江苏对没有享受转移支付的市县,按照不同的标准人均财力规模,对市县地方财政收入当年上交省的新增额给予一次性的奖励等。

二、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运行成效及特点

1.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运行成效

总的来看,1994年以来,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运行基本平稳,地方政府间的分配关系逐步规范,较好地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发展经济、组织收入的积极性。

主要表现在:

一是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提高了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省以下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明确了各级财政收入范围,调动了各级财政拓展财源、增加收入的积极性,促进了财政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1994-2003年,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7.5%;地方财力年均递增16.5%,大大高于1988-1993年包干体制下的增长水平,也大大高于同期经济增长水平。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94年的5.1%提高到2003年的7.3%,上升了2.2个百分点。

二是促进了地方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省以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确立以后,按税种划分各级收入,取消了地方政府的减免权,有利于企业的公平竞争,也抑制了地方政府扩大投资的冲动,对防止重复建设和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各地政府根据不同的产业对财政的贡献度,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二、三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把发展经济的侧重点转向有利于地方财政增收的第二、第三产业,各地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据统计,全国各省三大产业结构已由1994年的20.2∶ 47.9∶ 31.9调整为2003年的14.6∶ 52.2∶ 33.2。

三是强化了各级政府自求平衡、自我发展的意识。省以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明确了各级政府的收入来源和支出责任,规范了政府间的分配关系,转变了地方政府的观念,强化了立足于自我发展、开辟财源、增加收入、控制支出、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意识,促进了地方财政收支平衡。

2.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是地方财政收入与财力总量增加较快,但增速呈回落态势,地方财政收入质量有所提高。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各地出于地方利益考虑,人为提高了地方财政收入基数。1994-1998年各地纷纷采取措施,消化、挤掉地方财政收入的“水分”,夯实财政收入,致使1995-1998年地方财政收入与财力增速呈现回落态势,中西部地区回落趋势更为明显。1999-2000年地方财政收入和财力增速平稳上升。2001年受所得税分享改革影响,加之国家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地方财政收入和财力增长速度又创近年新高。剔除2001年所得税分享改革因素的影响,2002年、2003年地方财政收入和财力平稳增长。虽然地方不断夯实财政收入,财政收入质量有所提高,但也不容忽视在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量中,政府可安排支出的收入增长较慢。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1)各地为保1994年地方财政收入基数,采用列收列支、借款等方式人为虚增财政收入。(2)随着收支两条线改革的深入,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等预算外资金逐步纳入预算管理。地方财政收入中的非税收入由1994年的326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766亿元;非税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994年的14%逐步上升到2003年的16%,中西部地区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高达24%,比东部地区所占比重高10个百分点。(3)部分地方为招商引资,擅自出台财税优惠政策,采用先征后返、列收列支和增加企业亏损补贴方式,使地方支配财力与财政收入增长不同步。

二是省级财政收入所占比重持续增长,且幅度较大,县乡财政收入则一直呈下降趋势。1994年以来省以下各级政府的收入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省级财政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由1994年的17.1%提高到2002年的26%,平均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县乡财政收入所占比重由1994年的41.8%下降到2002年的37.9%,平均每年下降0.4个百分点。上述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经济因素影响。由于县乡经济滑坡,县乡财政收入增长趋缓。(2)体制性因素影响。

通过省以下体制调整,省级从市、县集中比例较高。此外,省级财政收入比重在各地区之间也很不平衡。有些省级收入比重较小,省级财政主要依靠中央补助和下级上解。

三是地方财政支出增长快,支出范围扩大,维持性支出比重高。1994-2003年,地方财政支出年均增长17.8%,其中东部地区18.7%,中部地区17%,西部地区年均增长17.3%,高于同期地方财力的增长。从总量上看,2003年东部地区财政支出占全部支出的46.6%,中部地区占28.2%,西部地区占25.2%。从级次上看,2003年,省级财政支出占全部支出的26.4%,地市占30.8%,县级占33.5%,乡级占9.2%。从地方支出结构变化情况看,维持性支出比重呈上升趋势,生产建设性支出比重有所下降。2003年,地方用于政权基本运转与各项事业发展的维持性支出占地方支出的80.8%;用于生产建设性的支出占地方支出的19.2%。其中,中西部地区政权基本运转与各项事业发展的维持性支出所占比重更高,“吃饭财政”特征明显。

3.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运行存在的问题

省以下体制调整的成效是明显的,但问题也较为突出。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分税制改革以来,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主要侧重于收入层面,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力度十分有限。目前省以下地方各级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上仍然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即使有一些政策性规定,但普遍比较模糊,可操作性不强;执行中调整较多,随意性较大。

同类推荐
  • 入党培训教材(2019年版)

    入党培训教材(2019年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有关要求,本书根据党章要求,从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最高理想和目标、党员的权利义务等方面对党员标准进行了阐述,并对发展党员的程序进行了讲解,附有文书范例和党章原文,并附测试题,对贯彻党中央关于党员队伍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保证发展党员质量,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
  • 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工会主席工作手册

    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工会主席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教:兴学崇教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教:兴学崇教

    一段历史之所以流传千古,是由于它蕴涵着不朽的精神;一段佳话之所以人所共知,是因为它充满了人性的光辉。阅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系列丛书,感悟中华传统美德,获得智慧的启迪和温暖心灵的感动;品味中华美德故事,点燃心灵之光,照亮人生之路。《教·兴学崇教》这本书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分教学有方,兴学崇教,教育大家三篇。
  • 瞿树滋纪念文集

    瞿树滋纪念文集

    本书是纪念瞿树滋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文集,由题词与瞿树滋同志系列照片、缅怀·思念·回忆、挽联·诗词、遗稿选编、书信摘选五部分组成。
  • 话语权:美国是怎样取得主动的

    话语权:美国是怎样取得主动的

    本书从话语权角度诠释美国长期保持强势地位的原因所在,分析大量经典案例及当下热点话题,提出中国在话语权上的诸多问题及展望。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是美国政府转移民众关注力的替罪羊?中国大豆反击战是话语权之战?美国想方设法策反各国社会精英?
热门推荐
  • 拳霸无双

    拳霸无双

    我有一拳可开天,辟地,什么不信,燕婴一手指天大喝一声:拳来,群
  • 萌宝甜妻:豪门第一宠婚

    萌宝甜妻:豪门第一宠婚

    初见,她在他眼中不过是个为了钱可以出卖一切的女人,低贱如泥。为了报仇,她委曲求全,努力的讨好这个整个天南市最矜贵的男人。而他却是厌弃她,羞辱她,将她早已破碎不堪的心,再一次狠狠的摔碎。然而当一切的真相终于被揭开,失去她的他,才终于意识到,这个女人,不知不觉之中,早就已经在他的心底,生了根。觥筹交错的晚宴上,看着那光彩夺目的女人身边围绕着的男人,他终于失去理智,将她逼至墙角:苏宴清,谁允许你对着别的男人笑了?她笑得妩媚,手指轻轻地在他胸口画着圈圈,眼神却是冷得不带任何情绪:傅先生,请问你现在是以什么身份质问我?前夫么?而他,却是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她的问题
  • 我不想再当和尚了

    我不想再当和尚了

    门口扫地的老头子又从小和尚面前走过,摸摸头上的戒疤,莫不是这老头儿就是传说中武功第一的扫地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尸局

    尸局

    七十年前一位站在道门的大人物在一次战争中由于某种原因自废武功,从而布下了一个天大的局,天罗地网只等君来,然而道门又新崛起了一位魔头轮回成了一个少年,然而这个少年的身份是什么呢
  • 腹黑冷少:弑血大小姐卖萌求放手

    腹黑冷少:弑血大小姐卖萌求放手

    十七岁初遇她,过目难忘,可惜只是擦肩而过。命运的齿轮使他再次遇她。。她,是姬家掌上明珠,一次意外迫于求救了这只腹黑“兽”。“叫老公我就救你”他邪笑,逗弄着这只让他念了十年的宝贝。“老……老公”姬梦羽咬牙切齿的瞪着萧翼墨,这大概就是最悲催的时刻了吧。萧王,这是所有人给他的尊称,同时配这个王。传闻他杀伐果断,雷厉风行,视女人如粪土。然而姬梦羽恨不得视她为粪土(啊嘞?你就这么比喻自己?!),可是这货非要滚过来,一会要么么哒,一会就要滚床单。“萧翼墨!你给我滚!”她怒。“小羽儿,滚床单么?”他笑,猛的扑过来吃抹干净。[1vs1,纯宠无虐,男主女主身心干净]
  • 我的附身妖女

    我的附身妖女

    恶少欺凌,妖女附身。一个肉身两个灵魂,为保性命只得修真。本以为只是一次意外引发的后果,却阴谋重重,机关算尽,结局意想不到。洛天说:我不介意被妖女附身,但是妖女居然……居然……是个……丑八怪!
  • 见鬼异事录

    见鬼异事录

    如果你能看到鬼,你会有什么感觉?水底的水鬼,满怀怨气的地缚灵,还有镜子中的恶魔。他们无时无刻的在虎视眈眈的瞧着你们,趁你们稍微不注意,便会被吞嗤其中。安茉从小就可以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这也意味着她的生活将会不普通。她看见的,遇上的,仿佛都是厄运……直到有一天,她遇上了一个驱魔人,虽然这个驱魔人有些奇怪,有些凶,有些视财如命。但是却会在她陷入危险之中全心全力救她的人,会在她难过的时候偷偷哄她开心的人。这个世界上,安茉觉得没有谁比他对她更好,没有谁能代替的了他给安茉那独一无二的安全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都市之仙尊无敌

    都市之仙尊无敌

    【都市爽文】他是一代仙尊。也是最有可能突破仙尊的第一人。重回末法时代都市,他是唯一的修仙者,却也必将搅乱整个都市。江玄临世,傲立群雄,踏天而起,无人敢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