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6100000009

第9章 王有龄打通层层关节,起步官场(5)

作了这番安排,他怅惘的心情略减,相信那茶博士一天到晚与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眼皮宽,人头熟,只要肯留心访查,一定可以把小胡寻着。只怕小胡来访,不易找到地址,所以一回家便叫人去买了一张梅红笺,大书“闽侯王有龄寓”六字,贴在门上。

这就要预备禀到、投信了。未上藩署以前,他先要到按察使衙门去看一个朋友。按察使通称臬司,尊称为臬台,掌管一省的刑名。王有龄的那个朋友就是臬司衙门的“刑名师爷”,姓俞,绍兴人。“绍兴师爷”遍布十八行省、大小衙门,所以有句“无绍不成衙”的俗语,尤其是州县官,一成了缺,第一件大事就是延聘“刑名”、“钱谷”两幕友,请到了好手,才能一帆风顺,名利双收。

王有龄的这个朋友,就是刑名好手,不但一部《大清律》倒背如流,肚子里还藏着无数的案例。向来刑名案子,有律讲律,无律讲例,只要有例可援,定谳的文卷,报到刑部都不会被驳。江浙臬台衙门的“俞师爷”,就是连刑部司官都知道其人的,等闲不会驳他经办的案子,所以历任臬司都要卑词厚币,挽留他“帮忙”。

俞师爷的叔叔曾在福建“游幕”,与王有龄也是总角之交,但平日不甚往来。这天见他登门相访,料知“无事不登三宝殿”,便率直问道:“雪轩兄,何事见教?”

“有两件事想跟老兄来请教。”王有龄说,“你知道的,我本来捐了个盐大使,去年到京里走了一趟,过了班,分发本省。”

盐大使“过班”,自然是州县班子。俞师爷原来也捐了个八品官儿,好为祖宗三代请“诰封”,这时见王有龄官比自己大了,便慢吞吞地拉长了绍兴腔说:“恭喜,恭喜!我要喊你‘大人’了。”

“老朋友何苦取笑。”王有龄问道,“我请问,椿藩台那件案子现在怎么样了?”

“你也晓得这件案子!”俞师爷又问一句,“你可知道黄抚台的来头?”

“略略知道些。他的同年,在朝里势力大得很。”

“那就是了,何必再问?”

“不过我听说京里派了钦差来查。可有这事?”

“查不查都是一样。”俞师爷说,“就是查,也是自己人来查。”

听这口意,王有龄明白他意何所指。自己不愿把跟何桂清的关系说破,那就无法深谈了。但有一点必须打听一下:“那么,那个‘自己人’到杭州来过没有?”

“咦!”俞师爷极注意地看着他,“雪轩兄,你知道得不少啊!”

“哪里。原是特意来请教。”

俞师爷沉吟了一会放低声音说:“既是老朋友,你来问我,我不能不说,不过这一案关系抚台的前程,话不好乱传,得罪了抚台犯不着。你问的话如果与你无关,最好不必去管这闲事,是为明哲保身之道。”

听俞师爷这么说,王有龄不能没有一个确实的回答,但要“为贤者讳”,不肯直道他与何桂清的关系,只说托人求了何桂清的一封“八行”,不知道黄宗汉会不会买账?

“原来如此!恭喜,恭喜,一定买账。”

“何以见得?”

“老实告诉你!”俞师爷说,“何学台已经来过了。隔省的学政,无缘无故怎么跑到浙江来?怕引起外头的猜嫌,于黄抚台的官声不利,所以行踪极其隐秘。好在他是奉旨密查,这么做也不算不对。你想,何学台如此回护他的老同年,黄抚台对他的‘八行’,岂有不买账之理?”

“啊!”王有龄不由得笑了,他一直有些患得患失之心,怕何、黄二人的交情,并不如何桂清自己所说的那么深厚,现在从旁人口中说出来,可以深信不疑了。

“再告诉你句话:黄抚台奉旨查问,奏复上去,说椿寿‘因库款不敷,漕务棘手,致肝疾举发,因而自尽,并无别情’。这‘并无别情’四个字,岂是随便说得的?只要有了‘别情’,不问‘别情’为何,皆是‘欺罔’的大罪,不杀头也得坐牢,全靠何学台替他隐瞒,你想想看,这是替他担了多大的干系?”

一听这话,王有龄倒有些替何桂清担心,因为帮着隐瞒,便是同犯“欺罔”之罪,一旦事发,也是件不得了的事。

俞师爷再厉害,也猜不到他这一桩心事,只是为老朋友高兴,拍着他的肩说:“你快上院投信去吧!包你不到十天,藩司就会‘挂牌’放缺。到那时候,我好好荐个同乡给你办刑名。”

“对了!”王有龄急忙拱手称谢,“这件事非仰仗老兄不可,刑、钱两友,都要请老兄替我物色。”

“有,有!都在我身上。快办正事去吧!”

于是王有龄当天就上藩署禀到,递上手本,封了四两银子的“门包”。候补州县无其数,除非有大来头,藩司不会单独接见,王有龄也知道这个规矩,不过因为照道理必应有此一举,所以听得门上从里面回出来,说声:“上头身子不舒服,改日请王老爷来谈。”随即道了劳,转身而去。

蓝呢轿子由藩司前抬到佑圣观巷抚台衙门,轿班一看照墙下停了好几顶绿呢大轿,不敢乱闯,远远地就停了下来,王有龄下了轿,跟高升交换了一个眼色,一前一后,走入大门。抚台衙门的门上,架子特别大,一看王有龄的“顶戴”,便知是个候补州县,所以等高升从拜匣里拿出手本递去,连正眼都不看他,喊一声:“小八子,登门簿!”

那个被呼为“小八子”的,是个眉清目秀的少年,但架子也不小,向高升说道:“把手本拿过来!”

在藩台衙门,手本还往里递一递,在这里连手本都是白费,好在高升是见过世面的,不慌不忙摸出个门包,递了给门上,他接在手里掂了掂,脸色略略好看了些,问一句:“贵上尊姓?”

“敝上姓王!”高升把何桂清的信取出来,“有封信,拜托递一递。”

看在门包的份上,那门上似乎万般无奈地说:“好了,好了,替你去跑一趟。”

他懒洋洋地站起身,顺手抓了顶红缨帽戴在头上,一直往里走去。抚台衙门地方甚大,光是中间那条甬道就要走好半天,王有龄便耐心等着。但这一等的时间实在太久了,不但他们主仆忐忑不安,连门房里的人也都诧异:“怎么回事,刘二爷进去了这半天还不出来?”

“也许上头有别的事交代。”

这是个合理的猜测,王有龄听在耳朵里,凉了半截,黄宗汉根本就不理何桂清的信,更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否则绝不会把等候谒见的人轻搁在一边,只管自己去交代别的事。

“刘二爷出来了!”高升悄悄说道。

王有龄抬眼一望,便觉异样,刘二已迥不似刚进去时的那种一步懒似一步的神情,如今是脚步匆遽,而且双眼望着自己这面,仿佛有什么紧要消息急于来通知似的。

这一下,他也精神一振,且迎着刘二,只见他奔到面前,先请了个安,含笑说道:“王大老爷!请门房里坐。”

何前倨而后恭?除掉王有龄主仆,门房里的,还有一直在那里的闲人,无不投以惊异的神色,有些就慢慢地跟了过来,想打听一下,这位戴“水晶顶子”的七品官儿是何来历?连抚台衙门赫赫有名的刘二爷都对他这样客气?

等进了门房,刘二奉他上坐,倒上茶来,亲手捧过去,一面问道:“王大老爷公馆在哪里?”

“在清和坊。”王有龄说了地址,刘二叫人记了下来。

“是这样,”他说,“上头交代,说手本暂时留下。此刻司道都在,请王大老爷进去,只怕没有工夫细谈。今天晚上请王大老爷过来吃个便饭,也不必穿公服。回头另外送帖子到公馆里去!”

“喔,喔!”王有龄从容答道,“抚台太客气了!”

“上头又说,王大老爷是同乡世交,不便照一般的规矩接见。晚上请早些过来,我在这里伺候,请贵管家找刘二接帖就是了。”

高升这时正站在门外,听他这一说,便悄悄走了进去。王有龄看见了喊道:“高升,你来见见刘二爷。”

“刘二爷!”高升请了个安。

刘二回了礼。跟班听差,客气些都称“二爷”,所以刘二不管他行几,回他一声:“高二爷!”又说,“都是自己人,有什么事只管招呼我,不必客气!”

“是,是!将来麻烦刘二爷的地方一定很多,请多关照。”

这时王有龄已站起身,刘二便喊:“看!王大老爷的轿子在那里,快抬过来。”

他的那顶蓝呢大轿,一直停在西辕门外,等抬到大门,王有龄才踱着八字步走了出去,刘二哈着腰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那些司道的从人轿班,看刘二比伺候“首县”还要巴结,无不侧目而视,窃窃私议。

回家不久,果然送来一份黄宗汉的请帖,王有龄自然准时赴宴。虽然刘二已预先关照,只穿便衣,他却不敢把抚台的客气话当真,依旧穿公服,备手本,只不过叫高升带着衣包备用。

到了抚台衙门下轿,刘二已经等在那里,随即把他领到西花厅,说一声:“王大老爷请坐,等我到上面去回。”

没有多少时候,听得靠里一座通上房的侧门外面,有人咳嗽,随后便进来一个听差,一手托着银水烟袋,一手打开棉门帘。王有龄知道黄宗汉出来,随即站起,毕恭毕敬地立在下方。

黄宗汉穿的是便衣,驴脸狮鼻,两颊凹了下去,那双眼睛顾盼之间,看到什么就是死盯一眼,一望而知是个极难伺候的人物。王有龄不敢怠慢,趋跄数步,迎面跪了下去,报名请安。

“不敢当,不敢当!”黄宗汉还了个揖,他那听差便来扶起客人。

主人非常客气,请客人“升炕”。王有龄谦辞不敢,斜着身子在下方一张椅子上坐下。黄宗汉隔一张茶几坐在上首相陪。

“我跟根云,在同年中感情最好。雪轩兄既是根云的总角之交,那就跟自己人一样,何况又是同乡,不必拘泥俗礼!”

“承蒙大人看得起,实在感激,不过礼不可废。”王有龄说,“一切要求大人教导!”

“哪里!倒是我要借重长才--”

从这里开始,黄宗汉便问他的家世经历,谈了一会,听差来请示开席,又说陪客已经到了。

“那就请吧!”主人起身肃客,“在席上再谈。”

走到里间,两位陪客已在等候,都是抚署的“文案”,一个姓朱的管奏折,一个姓秦的管应酬文字。两个人都是举人,会试不利,为黄宗汉邀来帮忙。

这一席自然是王有龄首座,怎么样也辞不了的。但论地位,论功名,一个捐班知县高踞在上,总不免局促异常。幸好他读了几部实用的书在肚子里,兼以一路来正赶上洪杨军长驱东下,见闻不同,所以席上谈得很热闹,把那自惭形秽的感觉掩盖过去了。

酒到半酣,听差进来向黄宗汉耳边低声说了一句,只听他大声答道:“快拿来!”

拿来的是一角盖着紫泥大印的公文,拆开来看完,他顺手递了给“朱师爷”。朱师爷却是看不到几行,便皱紧了双眉。

“江宁失守了。”黄宗汉平静地对王有龄说,“这是江苏巡抚来的咨文。”

“果然保不住!”王有龄喟然问道,“两江总督陆大人呢?”

“殉难了。死得冤枉!”黄宗汉说,“长毛用地雷攻破两处城墙,进城以后,上元县刘令奋勇抵抗,长毛不支,已经退出,不想陆制军从将军署回衙门,遇着溃散的长毛,护勇、轿班弃轿而逃,陆制军就这么不明不白死在轿子里!唉,太冤枉了!”

黄宗汉表面表现得十分镇静,甚至可说是近乎冷漠,其实是练就了的一套矫情镇物的功夫,他的内心也很紧张,尤其是想到常大淳、蒋文庆、陆建瀛等人,洪杨军一路所经的督抚纷纷阵亡,地方大吏起居八座,威风权势非京官可比,但一遇到战乱,守土有责,非与城同存亡不可。像陆建瀛,即使不为洪杨军所杀,能逃出一条命来,也逃不脱革职拿问,丧师失地的罪名,到头来还是难逃一死,想到这里,黄宗汉不免惊心。

又说了阵时局,行过两巡酒,他忽然问王有龄:“雪轩兄,你的见闻较为真切。照你看,江宁一失,以后如何?”

王有龄想了想答道:“贼势异常猖獗,而江南防务空虚,加以江南百姓百余年不知兵革,人心浮动,苏、常一带,甚为可虑。”

“好在向欣然已经追下来了。自收复武昌以来,八战八克,已拜钦差大臣之命,或许可以收复江宁。”

这是秦师爷的意见,王有龄不以为然,但抚署的文案,又是初交,不便驳他,只好微笑不答。

“我倒要请教,倘或苏常不守,转眼便要侵入本省。雪轩兄,”黄宗汉很注意地看着他,“可能借箸代筹?”

这带点考问的意思在内,他不敢疏忽,细想一想,从容答道:“洪杨军已成燎原之势,朝廷亦以全力对付。无奈如向帅虽为名将,尚无用武之地,收夏武昌,八战八克,功勋虽高,亦不无因人成事--”

“怎么叫‘因人成事’?”黄宗汉打断他的话问。

原是句含蓄的话,既然一定要追问,只好实说。王有龄向秦师爷歉意地笑一笑:“说实在的,洪杨军裹挟百姓,全军东下,向帅在后面撵,不过收复了别人的弃地而已。”

“嗯,嗯!”黄宗汉点点头,向秦师爷说,“此论亦不算过苛。”然后又转眼看着王有龄,示意他说下去。

“以愚见,如今当苦撑待援,苏常能抵挡得一阵,朝廷一定会调遣精兵,诸路合围,那时候便是个相持的局面。胜负固非一时可决,但局面优势总是稳住了,因此,本省不可等贼临边境,再来出兵,上策莫如出境迎敌!”

黄宗汉凝视着他,突地击案称赏:“好一个‘出境迎敌’!”

他在想,出境迎敌,战火便可不致侵入本省,就无所谓“守土之责”。万一吃了败仗,在他人境内,总还有个可以卸责的余地。这还不说,最妙的是,朝廷一再颁示谕旨,不可视他省的战事与己无关,务宜和衷共济,协力防剿,所以出省迎敌正符合上面的意思,等一出奏,必蒙优诏褒答。

专管奏折的朱师爷,也觉得王有龄想出来的这四个字很不坏,大有一番文章可做,也是频频点头。

“办法是好!”黄宗汉又说,“不过做起来也不容易。练兵筹饷两事,吃重还在一个饷字!”

“是!”王有龄说,“有土则有财,有财就有饷,有饷就有兵--”

“有兵就有土!”朱师爷接着说了这一句,合座抚掌大笑。

于是又谈到筹饷之道,王有龄认为保持饷源,也就是说,守住富庶之区最关紧要。然后又谈漕运,他亲身经历过运河的淤浅,感慨着说,时世的推移,只怕已历数千年的河运,将从此没落。而且江南战火已成燎原,运河更难保畅通,所以漕运改为海运,为势所必然,唯有早着先鞭。

这些议论,他自觉相当平实,黄宗汉和那两位师爷,居然也倾听不倦。但他忽生警觉,初次谒见抚台,这样子放言高论,不管话说得对不对,总会让人觉得他浮浅狂妄,所以有些失悔,直到终席再不肯多说一句话。

饭后茗聚,黄宗汉才谈到他的正事,“好在你刚到省。”他说,“且等见了藩司再说。”

“是!”王有龄低头答道,“总要求大人栽培。”

“好说,好说!”说着已端起了茶碗。

这是对值堂的听差暗示,也就是下逐客令,听差只要一见这个动作,便会拉开嗓子高唱:“送--客--!”

唱到这一声,王有龄慌忙起身请安,黄宗汉送了出来,到堂前请留步,主人不肯,直到花厅门口,再三相拦,黄宗汉才哈一哈腰回身而去。

依然是刘二领着出衙门。王有龄心里七上八下,看不出抚台的态度,好像很赏识,又好像是敷衍,极想跟刘二打听一下,但要维持官派,不便跟他在路上谈这事,打算着明天叫高升来探探消息。

绕出大堂,就看见簇新两盏“王”字大灯笼,一顶蓝呢轿子都停在门洞里。刘二亲手替他打开轿帘,等他倒退着坐进轿子,才低声说道:“王大老爷请放心,我们大人是这个样子的,要照应人,从不放在嘴上。他自会有话交代藩台。藩台是旗人,讲究礼数,王大老爷不可疏忽!”

“是,是!”王有龄在轿中拱手,感激地说,“多亏你照应,承情之至。”

由于有了刘二的那几句话,王有龄这夜才能恬然上床。他自己奇怪,闲了这许多年,也不着急,一旦放缺已有九成把握,反倒左右不放心,这是为了什么?在枕上一个人琢磨了半天,才悟出其中的道理。他这个官不尽是为自己做,还要有以安慰胡雪岩的期望,所以患得患失之心特甚。

想起胡雪岩便连带想起一件事,推推枕边人问道:“太太,今天可有人来过?”

“你是问那位胡少爷吗?”王太太是个老实的贤德妇人,“我也是盼望了一天,深怕错过了,叫老妈子一遍一遍到门口去看。没有!没有来过。”

“这件事好奇怪--”

同类推荐
  • 古戍寒笳记

    古戍寒笳记

    《古戍寒笳记》一反当时小说内容纤弱感伤的颓废格调,表现了高昂豪放的英雄情致,异军突起,令人耳目一新。作品不仅写各地义师战绩,英雄气概和战斗场面,而且对投降清廷的汉奸给以无情鞭挞,立场鲜明,思想性极强,主题开掘很深,作品语言生动朴实,明快而有表现力。
  • 羊脂球

    羊脂球

    1878年莫泊桑通过自己的导师福楼拜,认识了许多社会名人,福楼拜决心把自己创作的经验传授给莫泊桑。莫泊桑谨遵严师的教诲,每篇习作都要送给福楼拜审阅。福楼拜一丝不苟地为他修改习作,对莫泊桑的不少作品表示赞赏,并劝他不要急于发表。因此,在19世纪70年代,虽然莫泊桑的著述很多,但发表的却很少,这是他文学创作的准备阶段。莫泊桑以《羊脂球》入选《梅塘晚会》短篇小说集,一跃登上法国文坛,其创作盛期是19世纪80年代。他的作品揭露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黑暗内幕,内阁要员从金融巨头的利益出发,欺骗议会和民众,发动掠夺非洲殖民地摩洛哥的帝国主义战争;抨击了统治集团的腐朽、贪婪和尔虞我诈。
  • 哈周和他的

    哈周和他的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任福妮的悠长岁月

    任福妮的悠长岁月

    任福妮是农村一个快乐的小姑娘,她有着自己的玩伴换儿,然而换儿被接走结婚了,之后她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她必须劳动、嫁人、生子,和木讷的丈夫、刻薄的婆婆生活,她漫长的一生又在书写着什么呢?文笔细腻,感情真挚,值得一读。
  • 异乡人

    异乡人

    异乡人终于来到酆城,面对的却是:没有斑马线也无需斑马线而随处可以跨越的马路,见队就排唯恐吃亏的抢购,不理发的发廊不卖茶的茶楼不卖饭的饭店不跳舞的舞厅不洗澡的浴室,胡乱执法的警察,见死不救的医生,以罚款和举报营生的七兄弟,一浪高过一浪的报警声,满街晃动的大盖帽。
热门推荐
  • 原型武器

    原型武器

    我们生于阴影之下,活在光明之中。我们不是罪恶之人,也并非正义之道。我们背负着前辈的光辉,行使着“荒谬”之事,我们并非正义,同样,也不是什么罪孽!我们是绝境处的草芥,即使经历千万次死亡!也无法磨灭我们的意志!(在读此书之前,希望各位朋友能去了解一下《虐杀原形》,便于理解本书某些设定)(希望大家喜欢这本书,别忘了加订阅。群号:853597967,542573517)
  • 花开又月圆

    花开又月圆

    如果作为一个旁观者,可以不悲不喜,坐看风云;如果跨越千年,成为故事的主角,置身其中,如何敢爱敢恨,勇于面对。只可叹,人世间,情深缘浅,得与失,是与非?
  • 五荡梅花剑

    五荡梅花剑

    一本剑谱引起灭顶之灾,与世无争的他被迫无奈踏入江湖,在江湖上尝遍冷暖,受尽苦难。为了报仇,错杀心上人。血紫质这种病令多少人谈之色变,一切苦难的根源到底是什么样子?
  • 斗罗之邪帝传说

    斗罗之邪帝传说

    慕容逍遥意外穿越斗罗大陆,进入武魂殿,与史莱克针锋相对。锤唐三,拥美人。唐三:“我干啥了就捶我?”慕容逍遥:“闭嘴!”唐三:“好嘞哥!”
  • 仙何为仙

    仙何为仙

    九属性灵根秦缘,本因天道大变难以修炼,可是当其偶遇一代仙女月琳,注定变得不再平凡,得绝仙、修皓月、习玉霄......由此纵横天源大陆,收弟子、拜把子、遇红颜、战天骄......一段惊心动魄的修仙传奇自此展开!
  • 道魔天君

    道魔天君

    他是古城下被遗弃的孤单身影,他是地界内万魔称臣的逍遥帝君。前世为爱情走进了杀戮的坟墓,今朝立剑为己逆天改命。愤怒留在血液里咆哮,痛苦会在记忆中沉淀,他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少年,魔帝的命运注定会在风雨浪涛中暴走。【仙侠爽文】
  • 欲拒还迎:亿万首席强宠娇妻

    欲拒还迎:亿万首席强宠娇妻

    “老公,我害怕!”“老公,我今晚要和妈妈睡!”话音落,某男突然扑了过来,某女可怜兮兮的说道,“求放过!”某男嘴角微勾:“晚了,当初你扑到我的时候怎么没说!”嘤嘤婴,当初她不是故意的啦。“咱,咱能轻点嘛?”“你不是就喜欢重点的!”
  • 或天记

    或天记

    幼年便能凝炼元丹的上界;出生就是元丹境的至高天;强者无数的可怕组织万神殿;诸天万界武道巅峰的聚集地神庭,与诸天万界对抗无数年的异度魔域。还有那异空间神秘而恐怖的老者,黑暗虚空中咆哮的滔天魔影,三万年前的至尊女帝,纵横无敌的轮回道主,只身镇魔的当世豪杰李战,战至最后一人的碧落界守军,那是何等波浪壮阔的武道世界,他定要让那诸天万界都响彻他的名讳!破乱世之劫,横扫异魔巅峰!辟黑夜之光,傲视寰宇苍穹!斩魑魅魍魉,一问天下,谁敢称雄!持或天龙戟,当庇这天,佑这地,护这天下苍生!
  • 龙神的愤怒

    龙神的愤怒

    两位现代的普通中学生,被中原之神龙神选中,分别带回三国时代与明朝去改变民族的命运。弟弟周虢是如何阻止扶桑人的祖先神武天皇徐福扰乱中原?哥哥周龑又如何把丰盛秀吉消灭、打得德村家康闭关锁国?兄弟二人定要改变神州受屈辱的历史。
  • 霸爱后宫之邪魅妖妃

    霸爱后宫之邪魅妖妃

    她和她都是为情自杀,她是现代杀手,她是被人嫌弃的胖女孩。她附身与她遇见了他。他和穿越过来的她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且看沫小妍第一作《霸爱后宫之邪魅妖妃》